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3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五六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五、六单元

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设计理念】

   1、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2、继续探索识字规律。

教学中注重识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

本单元的课程以“爱祖国”为主题,突出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族精神。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意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张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提倡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串讲、满堂灌,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自读自悟。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文施教。

《古诗两首》中《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烙,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

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绝句》可以由诗入画。

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何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

《雷雨》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雷雨中则让学生提出问题。

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大的“书”》 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四人组全作读,表演读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单元教学时间】

          第17课:

《古诗两首》             2课时

          第18课:

《雷雨》                 2课时

          第19课:

《最大的“书”》          2课时

          第20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课时

          学习园地五:

                     2课时

 【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教学共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

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认字识字,领会文章主旨。

   模块二:

识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识字方法和构字规律,在预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本单元生字的认识和掌握。

   模块三:

写字。

教师从构字规律入手指导学生写字,写好字。

要求会写的字首先要写正确、干净,然后要求写漂亮。

在勤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写字要诀。

  模块四:

感悟课文。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深刻领会课文主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模块五:

总结与复习检测。

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

通过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等方式,展现学生自我,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模块六:

整本书阅读。

   五、教学流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板块一:

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组及其它相关知识。

   1、教师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生字生词。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交流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3、学生分组阅读或全班阅读,加深对文章的认知。

注意阅读速度节奏的掌握,注意阅读文章时的感情流露技巧。

   [设计说明:

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板块二:

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认字、识字。

   1、教师正确朗读生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正确读音,正确拼音书写。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对生字进行自学。

找出生字在字典中的页码并找出该生字构成的三个词语及其意义。

可以安排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对已预习的生字按构字方法进行总结,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设计说明: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板块三:

交流识字。

   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以预习的生字进行交流认知。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检查自查学习的效果。

   [设计说明: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交流认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意义的理解掌握。

]

   板块四:

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未来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1、学生自主读。

纠正学生在阅读中的字音错误。

引导学生读顺文章。

   2、教师范读课文。

运用课件,引领学生在聆听中纠正阅读错误并初步了解文章主旨。

   3、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一次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教师提高对学生阅读的要求。

   4、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设计说明: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生字的熟悉和运用,感受文章中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

   模块二  识字

   教学流程: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指导识字------巩固识字。

   板块一:

自主识字。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已学查字方法,对生字进行再一次查阅。

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巩固在预习中已掌握的知识。

   1、学生自读课文后,学习小组中一部分学生将生字按构字规则分类。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以及独体字。

   2、一部分学生按部首查字法将生字按部首分类。

提手旁、三点水、示字旁等等。

   3、一部分学生按照拼音顺序将生字分类写成字卡,以便组内交流识字检查识字使用。

   4、一部分学生尝试运用生字自编短文,从而巩固识字。

   [设计说明:

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加深对生字的认识,为下一版块交流识字做准备,再者进一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

   板块二:

交流识字。

   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

小组内四个同学按照板块一的布置完成自己的分工,开始小组内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在多项交流的形式下巩固对生字的认识。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对学生自学成果进行检查,修改错误,奖励创见。

   [设计说明:

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加深对生字的认知与理解。

再者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板块三:

指导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1、生活中与动作中识字。

庐山、瀑布、彩虹、煤、宝藏等等。

2、基本字加偏旁识字。

庐、含、岭、泊、刨、针、忠、盏、稠等等。

   3、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才—财、兰—栏、半—拌、旁—榜、慢—馒、组—租、斗—抖、猴—喉。

   4、根据生字结构自编谜语。

   [设计说明:

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板块四:

巩固识字。

   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已学生字进行巩固与检查。

   1、字卡检查。

运用随机提问或开火车头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发音、识记、理解以及构词。

   2、猜字谜检查。

运用板块三中的猜字谜检查学生对生字结构的认识和识记。

巩固其对生字的记忆。

   3、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字拼音,学生书写生字或者生词,巩固记忆。

   4、换语境识字。

课外寻找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找出本单元的生字,加强记忆。

   [设计说明:

通过多种方式的检查巩固学生对于生字的识记与理解,了解生字的运用,提高生字学习效果。

]

   模块三  写字

   教学流程:

回顾认字------按构字规则书写------师范书写------巩固书写。

   板块一:

回顾认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生字,会正确发音与认知。

   [设计说明:

对模块二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为更好地进行模块三的教学做好准备。

]

   板块二:

按构字规则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纲要求书写生字的构字规律,注意生字结构以及偏旁和主体的占格位置。

按照生字结构对其进行分类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对汉字构成的认识,从而增强写字课程的教学效果。

   1、学生对要求书写生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初步总结,小组内交流总结结果。

   2、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对相关生字总结分类:

   独体字:

垂、册等。

   左右结构:

炉、岭、鸣、绝、银、烟、泊、流、柳、彩虹、蜘蛛等。

   上下结构:

吴、含、窗、岩、忠、导等。

   半包围结构:

压、逃、越、质、厚、底。

   3、按偏旁分类:

   虫字旁:

虹、蝉、蜘、蛛。

   三点水:

泊、流、沉。

   禾字旁:

稠、稀、积。

   火字旁:

炉、烟。

   金字部:

银、铁。

   4、学生在熟悉构字规则的情况下摹写相关生字,教师进行课堂指导。

   [设计说明:

让学生了解汉字构造规律,仔细观察,掌握规律。

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的意识,增强教学效果。

]

   板块三:

师范书写。

   教师在黑板按不同分类对相关生字进行书写,让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要诀。

   1、按照构字规则书写。

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

   2、按照部首归类书写。

三点水旁、虫字旁、禾木旁等等。

   3、书写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书写要诀。

如左右结构的很多是左窄右宽,比如虹、蝉、蜘、蛛等等;“流”与“慌”右边相近,容易混淆;“底”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不要漏掉一点。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课堂纠正。

学生在课后作业多练习,教师批改学生书写。

   [设计说明:

学生观察教师书写的运笔、顿笔,然后有意识地模仿。

教师对书写困难学生要重点指导,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

]

   板块四:

巩固书写。

   1、增强课堂练习,增加学生书写时间。

多练习、练习好。

   2、适当安排书写比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适机安排生字听写,检验学习效果。

   [设计说明:

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字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

   模块四:

感悟课文

   教学流程:

自由读《古诗两首》《雷雨》------交流三课词语内容------教师指导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灿烂的文化------自由读《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最大的“书”》------交流两课词语内容------教师指导朗读,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板块一:

  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

通过课件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

   板块二:

基础学习。

   1、边读课文边巩固新学的生字与生词,要求朗读正确、书写正确、理解正确。

   2、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常用词语进行分析解读。

   3、领悟文章内容。

  ⑴阅读《古诗两首》《雷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解决。

引导学生对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情怀。

  ⑵阅读,《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最大的“书”》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解决。

[设计说明:

该环节整合了单元教学内容,从山河壮美和国家强盛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情怀。

]

板块三:

朗读设计。

   1、《古诗两首》以诵读为主。

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2、《雷雨》,能边读边想象,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学生朗读注意节奏、重音、速度等等。

    [设计说明:

熟读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培养学生的爱自然情怀热情。

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诗歌朗诵。

]

   模块五:

总结与复习检测

   教学流程:

基础复习------阅读拓展------实践与展示------书面检测。

   板块一:

基础复习。

   1、课文基础知识的总结回顾。

巩固字词及相关知识。

   2、检查文章阅读及相关课文的背诵。

   3、书写一篇文章,介绍你心中的自然景象。

    [设计说明:

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

   板块二:

阅读拓展。

   教师为学生搜集多篇介绍大自然主题的文章,指导学生朗读和感受。

    [设计说明: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学习更多的相关文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学习效果。

]

   板块三:

实践与展示。

   1、指导学生搜集自然知识等等,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将资料分类介绍,也可以分期办成手抄报,拓展学生知识面。

   2、搜集歌颂大自然的歌曲,或者用手抄报的形式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自己的情感。

   3、举办班级歌颂祖国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朗诵能力,加强爱自然教育。

    [设计说明:

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教学效果。

]

   板块四:

书面检测。

   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制作一套试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包括拼音、生字、生词以及文章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说明:

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

   模块六 拓展阅读与实践课(3课时)一、主题阅读

(一)个性阅读

推荐阅读《主题丛书“祖国情”》中“《美丽的大自然》”中的10篇文章,自己选择其中的5篇文章重点阅读,完成阅读卡,能有自己的阅读收获。

其余篇章可以略读。

(二)阅读汇报

要求:

能讲一个书中的故事或能结合所读内容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二、主题活动

围绕本单元,做一张手抄报。

三、探索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课外研究。

 整本书阅读

  【每课教材分析】 

17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并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动质疑,积极释疑,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思维的空间,自主感悟、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有:

做游戏读词、同桌评价、朗读、小组讨论、想象等。

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伊始,以让学生回忆庐山云雾庐山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已亲眼目睹了庐山云雾的变幻莫测和庐山那俊秀的面容,然后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本诗的学习,以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

质疑释疑,感悟语言美

陈献章先生说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教学中,我把时间留给学生,先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地方法,并相机出示:

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5背诵、欣赏

根据学习方法我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

我又相机设计了以下环节:

1自学提纲:

1)读古诗(要求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2)结合课文插图,借助注释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哪些地方自己还不明白,有质疑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出示自学题后,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自学

2、自学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交流汇报过程中,不要强求答案统一,相信学生,尊敬学生,关爱学生,肯定学生的思想成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发展、创新为本,”运用多媒体,相机引导学生的思维,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

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悟,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

让学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估计这些词句学生理解会有些困难。

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用“生”不用“升”,“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用“疑”不用“像”,为什么是“紫烟”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

如:

帮学生理解“生”,我这样引导:

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生”。

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

(相机出示香炉峰理解:

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帮助学生理解“疑”,可引导学生回忆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学生自己悟出。

理解“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日出时的云彩颜色来理解,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第三步:

品味吟诵,欣赏意境美。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我采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分别是:

1紧扣词句品意境.,2想象漫游品意境

1、紧扣词句品意境

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朗读的过程中,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读,欣赏意境美。

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下列字词:

生:

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升起的紫烟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挂:

瀑布本是流动的,作者却巧妙地将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的美丽壮观。

同时,也只有大自然能挂起如此气势磅礴的瀑布,其中不正隐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由衷赞美吗?

飞、落:

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

“直”是说香炉山很陡。

“三千尺”是高

疑:

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势。

2.想象漫游品意境

在学生品味了古诗的语言美后,我出示瀑布的影象,引导学生对照录象,结合自己所有的情感体验、积累的语言材料,说说最想说的话?

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

再次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朗诵背诵古诗。

第四步:

迁移拓展,感悟积累。

看了庐山瀑布那宏伟的气势,我趁势话锋一转:

瀑布不但看起来美,吟诵起来更美,所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许多描写瀑布诗句,下面欣赏:

出示叶圣陶的《瀑布》,学生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对瀑布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

(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

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

(齐背诵)

4、我们再用歌声来赞颂庐山瀑布的壮美吧。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图建立一个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建立起师生的平等、感悟的课堂,对话与实践的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在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19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