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61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展示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

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

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出示课题:

吨的认识

  二、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师: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师:

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

说明原因。

  师: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师: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

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

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

“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

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

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

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师:

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

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师:

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

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

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

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

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

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

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

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

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

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师:

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师:

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练习

  

(一)判断题

  1.粉笔长13克。

()

  2.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3.一个皮球重2吨。

()

  4.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二)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

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小结

  师:

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反思: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

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第2篇

  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

  2.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体重。

  提问:

能估计一下祁老师的体重吗?

  学生自由估计。

  谈话:

同学们估计老师的体重,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指出:

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评析:

从估计老师的体重引入质量单位千克,显得亲切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引入吨做了铺垫。

]

  2.引入“吨”。

  

(1)出示鲨鱼图(图略),提问:

你能估计一头大鲨鱼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鲨鱼的体重很重)

  出示:

它的体重是3000千克。

  谈话:

还有更重的呢!

  出示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提问:

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教材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提问: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

(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出示: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字母t表示。

  揭示课题:

吨的认识。

  [评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估计大型动物以及大宗物品有多重,并及时设疑,引入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表象,为下一环节充分感受和体验1吨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

  1.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算一算:

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

4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指出:

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

1吨=1000千克)

  提问:

2吨是多少千克?

5000千克是多少吨?

10吨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

我们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这样的40袋就是1吨。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

1吨是很重的,搬运这样重的物品,需要借助机械或机器的力量。

  [评析:

感受和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1吨是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它究竟有多重是难以用语言来叙述的,只有在亲身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来把握。

教师先让学生搬25千克的大米,获得直观体验。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来想象1吨的重量,并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提问:

我们班有33个同学,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

学生猜测,然后计算。

  指出:

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

  全体同学起立,学生观察并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教材第48页第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提问:

80袋水泥重多少吨?

你是怎样知道的?

  

(2)出示下面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说,再在全班交流。

  [评析: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这里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体验,通过估算或计算,进一步丰富对吨的感知,以强化认识。

]

  三、实际运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例子?

(学生自由交流)

  出示下图:

  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

我们在统计农业、渔业产量的时候,也经常用吨作单位,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出示:

  盐城市的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480万吨,年产棉花20万吨,居全省首位。

  ——摘自盐城市商会网站

  [评析:

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的实际运用。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学生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

  3.谈话:

下面是小明同学前些日子写的一篇数学日记,请你读一读。

  今天是星期日。

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芹菜,2吨莴苣,3千克鸡蛋,20克的苹果,1000千克牛肉。

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学生自由读上面的一段话,在小组里交流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启发:

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你能说说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

我们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评析:

最后的改错练习,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出现,不仅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克、千克、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意识的培养。

]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

  学生写完后交流。

  2.出示: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

(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2.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点击中间图片,播放动画“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教案

  吨是什么意思?

到底有多重?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吨”

  继续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吨的认识教案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

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

1吨=1000千克,1t=1000kg。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

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

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

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二)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

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

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根据本班的人数)

  三、课堂练习

  1.继续播放课件:

吨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吨的认识教案

  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

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四、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

“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

“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

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

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

1吨=1000000克。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一吨=1000千克1t=1000kg

  5吨=()千克6000千克=()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