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249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docx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2

宋元练习题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

2.改变唐末以来“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现象的有力措施是()

A.设立郡县B.推恩削藩C.整顿禁军D.派驻通判

3.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

“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吸取了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重视教育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D.认识到了杀戮的残酷性

4.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地地地

方方方方

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ABCD

5.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列各朝代所设官职,按其相同职责(或部分职责)分组,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北宋的通判B.北宋的中书门下省——元朝的中书省

C.唐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D.秦朝的郡守——北宋的知州

7.下列各朝代中相权最大的是()

A汉B唐C宋D元

8.“(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9.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

C.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10.“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这句话应出自()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

11.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2.“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

13.《梦溪笔谈》记载: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剂与“以工代赈”相结合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14.元代农学家王祯撰著的《农书》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巨著。

该书体例完整,内容涉及元朝全国l1个省,力图对整个农业生产作系统全面的论述。

据此,王祯农书与《齐民要术》的不同之处有()

A.是完整系统的农业科技著作B.包括农业生产各主要方面

C.涉及南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D.有利于战乱后农业的恢复

15.《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普遍出现于()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6.有人看了一幅著名绘画称:

“恍然如人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D.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17.分析下表,得出四种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消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②B.②③C.

②③D.

②③④

18.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B.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C.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②利用火药开山采矿

③运用指南针航海④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

A

②③B②③④C

③④D

②④

20.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告别了骑士时代B.加速了文化进程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社会转型

21.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22.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

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B.造纸术的发明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D.印刷术的进步

23.下面“作者——作品——类型”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顾恺之——《送子天王图》——人物画B.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

C.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山水画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

24.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其表现有()

江浙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重心,出现了稻麦轮作②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③棉纺织业是发展较快的手工行业,人们逐渐穿上棉制衣物④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A.

B.

②C.

②③D.

②③④

25.元代郭守敬的主要功绩有()

革新浑仪,造出结构简化精度高的简仪②测量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

③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④最早采用了十进位值记数法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法

A.

②B.②③C.

③D.②④

26.如果你是和王安石生活在同一年代的一位老师,你应该让学生重点复习()

诗赋词章②识背经义③理解应用经义④时务科

A.

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7.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之一就是“四书五经”。

有关“四书”这一说法最早源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8.下列创作能体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是()

A.屈原的《离骚》B.颜真卿的《祭姪文稿》C.王冕的《墨梅图》D.关汉卿的《窦娥冤》

29.今年七月初,故宫进行古代瓷器无损测量时,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受损。

该器的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你知道此瓷器是何种瓷吗?

()

A.青釉瓷B.粉彩瓷C.青花瓷D.珐琅瓷

30.下列关于中国绘画演变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B、隋唐时期山水画、人物画、宗教画盛行

C、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最大的亮点D、元明清时期文人画兴盛

3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2.下列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是()

①西汉的中朝机构②唐朝尚书省③宋朝参知政事④元代中书省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3.“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社会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34.北宋直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

A.设立枢密院B.增设参知政事C.州设通判D.皇帝亲自掌握禁军

35.王安石曾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著名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限制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C.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36.右图出自古代一本劝人行善的通俗书籍。

图片右上方文字为:

宋程一德,粗识字义,孜孜欲人为善,每遇嘉言镐行,不分三教,捐资刊布(刻版印行),冀人警醒。

一夕,梦帝君告曰:

“汝能言广行三教,所刻俱录报天庭矣。

”自是,三教典籍不学而晓,子孙悉俊拔,多少年高第。

明道、伊川两先生其后裔也。

从图片和文字中,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

(8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是食禄者日增,力田者日耗,则国计民力安不窘乏哉!

——引自《包拯集》

材料三:

闵仁厚百姓而无夺其时,无侵其财,无耗其力,使其无憾于衣食,而以养生丧死。

——引自《王文公集》

材料四: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败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引自《宋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历史现象有什么关系?

(2)为解决“国计民力”窘乏,材料三的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

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四的作者对材料三作者的主张持何态度?

说明了什么?

38.阅读以下材料:

 

图一图二北宋东京布局

 

图三《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四《清明上河图》局部街市

材料: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1)说明图一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此城市的主要是什么?

并据图指出在这种环境下中,商品经济能否活跃起来?

为什么?

(2)从图二、三、四及材料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有人认为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一次革命。

结合图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图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城市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摘自《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

一日和戎,二日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日保甲,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摘自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日: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什么?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

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改革。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36.答案:

印刷术的普及;三教合流;科举制度;宋明理学。

37题、

(1)宋初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后,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派转运史到地方管理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北宋官僚机构逐渐膨胀起来,官俸开支越来越大,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困难,农民负担日益加重。

(2)实行变法。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

(3)站在保守派官僚贵族立场上,反对这一变法。

王安石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强烈反对。

38题、

(1)城市:

长安;朝代:

唐朝;功能:

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经济为辅。

不能。

原因是商业区和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

(2)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突破坊市时间限制;出现专门市场。

(3)图二三说明坊市制瓦解,商业区和商业活动不再受限制,于是出现了图中商业区和居住区混杂,临街设市的现象。

从城市功能和布局来看,此观点有道理;但此城是都城,都城的基本功能——政治功能没有变。

(4)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5)农业、手工业发达;统治开明、政府扶植;交通条件条件改善;商品经济发展。

39答案:

(1)冗官。

(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主要原因: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

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因为图革新而遭到保守派的阻挠。

(4)持肯定意见:

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的“积贫”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

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其改革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