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394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2009--2010下学期长海高中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

150分钟分数: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孔子思想与文化全球化

①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不可否认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他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是构成“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因子。

继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全球化实质性发展。

②文化的全球化问题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矛盾,对人们的有关认识加以反思,说明了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个文化乌托邦的地球村,是世界文化的灾难。

沟通和对话,“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事实证明,无论是被列为文化均质化例证的大众文化,还是文化民族性的坚固“堡垒”语言,都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两方面此长彼进。

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就是此方面的典型。

③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

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的确令人深思。

自19世纪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主导全球的文化以来,“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

21世纪以来,非常有趣的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竟然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原因何在?

④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普适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和”,这种思想,在儒、释、道、医、易各家的诸多典籍中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这即是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法则和规律。

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即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而不同”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

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

联合国已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人权的基础。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需要把中国核心文化介绍给世界。

⑥毋庸讳言,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

同时,文化全球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必须予以谨慎对待与警惕。

但文化全球化更意味着文化的高度互动、相关化。

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观、碰撞,强调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在审视和探究的意义上,文化全球化应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民间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⑦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

就文化层面而言,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民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态势。

因此,“孔子全球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

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在主动参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孔子全球化”原因的一项是()

A.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普适价值。

B.孔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

C.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同时也需要把代表着中国核心文化的儒家思想介绍给世界。

D.“孔子全球化”能使国人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不能实现的,也不应提倡的,沟通和对话,“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B.孔子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遍布全球,这说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

C.“和而不同”表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

D.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是文化全球化的典型,体现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也说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异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3、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这说明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文化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B.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这说明中国先贤对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C.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因此必须提防西方文化的发展和扩张。

D.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因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应该在全球范围展现、碰撞和交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

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

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

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

事平,迁武宁太守。

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

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

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

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

公则曰:

“几中吾脚。

”谈笑如初。

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

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

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

“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

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遂强起登舟。

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

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

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

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

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

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卷55,列传45),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忧去官忧:

担忧B.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勒:

统率

C.士大夫以此称之称:

赞扬D.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见:

5、下列句子中,表现杨公则“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陷于寇,抗声骂贼②资无担石,百姓便之③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

④马革还葬,此吾志也⑤遂强起登舟⑥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乌奴叛乱时,杨公则弹尽粮绝被抓,但仍不屈服,假装答应与其共事,最终骑马逃回。

B.杨公则所率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

在新林面对敌人的突袭,能够沉着应战,从而取得了胜利。

C.杨公则对百姓轻刑薄赋,人口发展很快。

在选用人才上,他不允许用钱买官,而是征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

D.在北伐时,杨公则接受命令带病出征,立志要马革裹尸还。

在战争中打败了敌人,最后在军中病逝,齐高祖当天就为他的去世而哀悼。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5分)

(2)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请简析其妙处。

(6分)

 

9、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想当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3),,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道答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

“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

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

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

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

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

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

”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

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

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

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

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

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

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

“那就是我的床。

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

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

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

“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

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

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

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

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

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

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

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

该死!

正好是这个齐姆森!

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

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

“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

”他感到脑袋在痛。

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

“这真是太好了。

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

不是吗,莱默斯?

”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

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

“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

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

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

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

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

“妈妈!

”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

可是他一点也不饿。

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

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

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

”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

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

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

“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

”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对第3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作用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承接上文,说明培德产生奇怪表现的原因是羞于见到满脸皱眉、头发灰色的年迈母亲。

B.母亲坐在接待室最前排的椅子上,表明其想要见到儿子的急切心情。

C.暗示人物的身份,说明其生活不宽裕,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

D.将母亲仍穿着平时经常穿的旧大衣的行为与下文她为儿子带来新衬衣做对比,说明母爱无私。

E.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是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6分)

①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

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②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8题

               “五四”青年许德珩:

不做人上人,应做人中人

                        许进

祖父最热爱的职业是教书。

20年代初,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登记表”时,他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填写的是“劳动者教育”;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一栏他填写的是“教书”。

他总是对我说,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育人,他总是以他的精神来影响青年。

1927年1月,经蔡元培先生推荐,我祖父结束了七年的旅欧勤工俭学生活,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讲授社会学和社会主义史。

他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最后,学校将我祖父的课程安排在大礼堂讲授。

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与我祖父是留法勤工俭学时期的朋友,他闻知我祖父在中山大学任教,遂请我祖父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教官。

在上海、广州发生国民党右派和军阀屠杀共产党人的政变之后,武汉成为唯一的革命中心。

祖父经香港来到武汉,继续利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武汉第四中山大学的讲台传播社会主义知识。

施复亮爷爷和夫人钟复光是我祖父、祖母的挚友,我家的常客。

施奶奶当年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学员,我曾多次听她讲述她们女生队学员听我祖父讲课时的情形,她说,在操场上,你公公站在桌子上,用洪亮的声音给我们讲新的社会理论,同学们都爱听他讲演。

1931年初,祖父到北京大学任教。

“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到北平的各个大学宣传抗

日救亡的思想并因此被当局逮捕,经宋庆龄、蔡元培等先生鼎力营救才得以被释放。

段君毅爷爷曾经多次对我说,我们那个时候最爱听你爷爷讲演,因为他最敢讲话,他的讲演切中时弊,为青年人指引方向。

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的游行队伍中,学生们看到我的祖父祖母走在他们的行列当中,深受鼓舞。

师生一起迎着军警大刀和高压水龙头昂首前进,他们身上的棉衣都结了一层冰甲。

 在祖父去世前的那个春节,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北京大学学生朱穆之、刘导生、顾大椿等,将祝贺我祖父百龄寿诞的贺信送到他的身边。

他们在信中说:

“在为中华民族求生图存、坎坷救国的道路上,我们共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领导,同时也感受到您的教诲与支持。

我们能够或迟或早地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一条正确的方向,寻求救国的真理,探索人生的真谛,而后走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各尽一份责任的道路上来,这与您还有其他几位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祖父以他的言行影响了几代青年的成长。

1948年夏,北京大学在民主广场举行毕业生典礼大会。

胡适校长发表讲话,他劝大家要多研究点问题、少谈些主义,要自我奋斗,争取做人上人。

我祖父则对同学们说:

“你们走入社会后首先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多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切不可做什么人上人,而应该立志做人中人。

一部分学生在祖父的影响下,先后参加了革命队伍。

30多年后,师生们相聚,共同回忆起这段往事,学生请老师为他们题字,我祖父写道:

“希望做社会主义的中坚分子,人民的勤务兵。

1979年4月,“五四”运动60周年前夕,北大中文系的一位女老师带着几名学生到家中采访我祖父。

其中一名女学生跟我开玩笑说,我与你祖父是同学。

我也开玩笑地向祖父报告说,这位同学说她是你的同学。

祖父听后很郑重地说,我能够有你们这样年轻有为的同学感到十分骄傲。

一句玩笑话变成了祖父对于青年人的期望,令大家备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也可见青年人在他心中之重要。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北京大学的学生找祖父探讨人生观问题。

他讲述了“五四”青年的精神和他对于人生观的认识,勉励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多学习一些知识,不可急功近利。

谈话结束后他为北京大学学生题写了“身无分文,心忧天下,面壁十年,志在救民。

以此自励、奋斗终身”几个字。

这是他对学生的嘱望,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祖父对于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并不满足,晚年,他躺在病床上对我说,“公公的一生,爱国有心,但无成就”。

1948年,祖父曾在北京大学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五四”运动。

他在文章中说:

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要并且已经跨越“五四”前进一步。

我们不要追赶时代,为时代遗弃,而要把握时代,创造时代。

是这样,今日纪念五四,才成为有意义的。

祖父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在祖父89岁高龄时接受他成为一名党员,是对他一生的追求的肯定。

2009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5分)

A.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许德珩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育人,他总是以他的精神来影响青年。

B.在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后,许德珩仍然敢于站在讲台上传播社会主义知识。

C.“一二·九”后因为他宣传抗日救亡思想而被日本人逮捕,他的讲演为青年人指引方向。

D.许德珩不仅反对日本人,反对军阀政府,也与当时的校长胡适“做人上人”的主张相悖。

E.许德珩认为自己的一生,爱国有心,但无成就,因此到89岁高龄才被接受为中共党员。

(2)许德珩“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育人”,请分条概括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3)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回忆性言论及穿插细节描写等安排结构,在表达上各起什么作用?

(6分)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不做人上人,应做人中人”的理解和认识(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阅读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五点一线”战略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C.在当今的演艺圈里,有一些人名声很高,却胸有城府,不学无术,甚至经常闹出笑话。

D.最近,新《三国演义》剧组污染水库引用水的消息不胫而走,日前剧组正接受环保部门的调查。

14、指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和理解。

B.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中国愿意继续同亚洲国家一道,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加强合作,使各领域合作更加充实和富有活力,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

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边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满一屋子的漫画。

⑤萨班哲先生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昧。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④②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⑤②①③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填上恰当的虚词。

(4分)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①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②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③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④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但是有时⑤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答案:

①②③④⑤

17、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

(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树问大树:

“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

“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

“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

“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

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

“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

“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

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嫉俗、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你的感悟或见解。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

作文过程中不能出现下列问题,否则将大量扣分。

(1)全篇引用题干中所给的材料

(2)议论文中无或少事例

(3)罗列事例,缺乏议论(4)事例不确凿或编造事例

(5)结构散乱,分段过多(6)错别字,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7)口语化(8)卷面、标点混乱

(9)编造故事(10)文体不清,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2009--2010下学期长海高中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

2.B【“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

3.C【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