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7061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docx

考试必备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全套单元测试合集

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检测

(一)

(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ān)更迭(dié)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朱拓(tuò)两颊(jiá)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呜咽(wū)桅杆(wéi)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尘芥训熟百无聊赖B.搭讪蹙缩炮烙见风使舵

C.唾弃草窠歆享揣揣不安D.牲醴寒喧倔强踌躇满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没有*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宽恕不由自主B.竟然宽恕不由自主

C.竟然饶恕情不自禁D.果

然饶恕情不自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在1:

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金秋时节的“天下泉城”济南,泉水涌动,景色宜人,彰显了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色*

C.围绕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主题,世界旅游组织呼吁动员全球的政界

、公众、旅游企业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生物,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D.“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他说:

“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明宫传奇》讲述了一幅古代大型壁画引出的传奇故事,时代定位在武则天在位的大唐盛世*

B.对戴望舒《雨巷》主题的理解,课后学生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二、阅读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7—9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叫他们去歇歇*”

7、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文中哪句话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

(3分)

答:

8、王熙凤问黛玉和问婆子们的话目的是什么?

(3分)

答:

9、简单分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所采用的主要的描写方式*(4分)

答:

10、有人认为:

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是王熙凤个人非常精彩的表演*试结合文中的词语精练地概括其“表演”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段描写都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

“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

”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

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

“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警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

”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

”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

”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

”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特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

,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位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

他十分相信她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向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石阶,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她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是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嘿嘿的嘴,无疑是想吻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来前一晚上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人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可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喊道:

“好极了,好

极了!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11.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4分)

答:

12.鲁迅先生说: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选文中四次写到伽西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4分)

答:

13.爱斯梅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4.读完选文,你有哪些启示?

(4分)

答: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12分,每小题4分)

15.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讲究,如“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我们可以称之为对联*试仿照以上例子,对出下联*

①读《参考消息》通晓世事;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一次语文课前“五分钟健脑操”活动中,老师说:

“我乡下亲戚们的孩子中,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小军*他爸爸是我的表哥,他信奉‘儿多家势望’,生了三个儿子;他又觉得‘女儿是爹的酒坛子’却未能如愿*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请问同学们那还一个叫什么名字?

”不少同学们脱口回答:

“叫小毛!

”李老师笑问:

“是吗?

”回答“叫三毛”“叫小毛”的同学思忖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

“叫小军*”老师笑了笑,让大家讨论答错了的原因何在*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

①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

②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17.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经验”,前一个句子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个句子比喻说理形象生动,请以“怀疑”为话题,仿写两句话*

例:

经验是智慧之母*

经验如果任其野马般的乱奔乱驰,必将在单纯的黑暗中摸索*与其说是指导人的,毋宁说是使他人陷入混乱*

答:

四、作文(40分)

人们常说:

“能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学会宽容*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1.C(A监jiànB拓tàD更gēng)2.B(A训—驯C揣揣—惴惴D喧—暄)3.A4.C(“指手画脚”指说话时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后比喻对别人的行为乱加干

涉*应该为“七手八脚”*)5.B(A“下端开了裂”后面应该是冒号;C“旅游与生物多样性”加引号;D“他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6.A(B有歧义;C“至少…以上”重复;D“切忌”改为“切记”*)

二、

(一)7、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8、①通过对黛玉的关心来讨好贾母*②通过对婆子们的问话显示其能耐,发号施令*9、作者主要采用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的直接描写,体现了人物个性化的特点*10、①笑黛玉标致,哭妹妹命苦,喜见了妹妹忘记了其他,问妹妹的需要,吩咐婆子们干活*②表现了她:

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特点*

(二)11.①表现了群众对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这一行为的愤怒;②同时表现了群众的冷酷、刻薄;③反衬爱斯梅拉达的善

良、纯洁和宽容;④为伽西莫多感激爱斯梅拉达做铺垫*12.①第一次描写表现了他因无人送水而感到失望;②第二次描写表现他对爱斯梅拉达的出现由惊讶到愤怒的心理变化;③第三次描写表现了他因爱斯梅拉达无私救助而惊讶惭愧和感激的心情;④第四次描写表现了他因被误解时的责怪

和悲哀*13.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更具波澜,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她的善行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化身的形象*14.①要学会宽容;②给每个人都留有改过的机会;③善良能感化丑恶的灵魂;④真善美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三、15.①吟“唐诗宋词”陶冶情操②书山高万仞,唯有勤奋者能攀

16.①没有注意语言中的暗示(提示);没有全面地把握语言中的信息;对前面提示的信息容易忽视*(答对其一即对*)②受惯性思维(思维定势)得影响;按“大毛”“二毛”的顺序,随意推断叫“三毛”或“小毛”*(答对其一即对*)17.①怀

疑是知识之父*②怀疑如若任其如毒蛇般缠住一个人的心,必将使之成为窒息人的绳索,与其说是求知的发端,毋宁说是对天才的扼杀*

四、略*

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检测

(一)

(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

①fù()盛②寒xuān()③sǔn()头

④崔wéi()⑤怜mǐn()⑥guàn()洗室

⑦性格执niù()⑧zhǔ()清沙白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小说的基本要素是情节、、,其核心是

*《老人与海》塑造的古巴老渔夫(人名)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B.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白居易,唐代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上主张“,

”*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丛菊两开他日泪,*

⑵,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⑷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3B.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⑵,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⑶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

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凋

⑶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暂

⑷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便宜

二、课内阅读(24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题目*(6分)

贾母因笑道:

“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

“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

“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

“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

“无字*”宝玉笑道: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

“《古今人物通考》上说: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

“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

“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

不‘通灵’呢!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

“孽障!

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

“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

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

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⑴宝玉初见黛玉感觉她“与众各别”,这是因为宝玉看到的是黛玉超凡脱俗精神的气质,这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是什么?

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⑵《红楼梦》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形神兼备,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选文中举例说明*(3分)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0分)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

”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

⑴“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句中的“如此”指什么?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⑵“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分)

⑶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放着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

为什么?

(3分)

⑷A“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2分)

⑷B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对塑造鲁四老爷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7.阅读下面的《蜀道难》选段,按要求答题*(4分)

噫戏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⑴诗的开篇连用两个叹句,其用意是什么?

(2分)

⑵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分析*(2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⑴“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2分)

⑵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

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2分)

三、课外阅读(20分)

9.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6分)

孙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

①趣:

同“趋”,趋向,奔赴*②白:

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③筹策:

谋划*

⑴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

离开

B.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蚤:

通“早”

C.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

照亮

D.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

希望*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素悍勇而轻齐            B.遂成竖子之名

劳苦而功高如此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其孰能讥之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

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C.借用俗语,阐述“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

1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10B.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子曰:

“由也,⑴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

“未也*”“居①,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⑵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注]①居:

坐*②荡:

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③贼:

害*④绞:

说话尖刻*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一阕《关睢》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

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

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

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惟一的解释,就是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