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84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x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京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活动一

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3日

活动内容:

《关爱残疾人》

活动对象:

三年级

活动方式:

讨论、交流、调查、访问、考察、实验服务、汇报、表演、答辩等

活动过程记录:

一、提出活动主题:

我们和残疾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但你平时关注过他们吗?

你了解过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吗?

你亲身体验过他们生活的艰辛吗?

你能感受他们内心的痛苦吗?

二、制定活动方案

三、阅读残疾人的相关资料

四、体验感受

1用双手折飞机,纸盒。

2用一只手折飞机,纸盒。

3用一只手系纽扣。

4蒙眼摸东西。

五、谈感受

活动效果: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是说教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活动反思: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绝不能越俎代庖,而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

活动二

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25日

活动内容:

《关于水污染的调查》

活动对象:

五年级

活动方式:

讨论、交流、调查、访问、考察、汇报、答辩等

活动准备:

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学生分组:

老师把学生分成组,

学生调查:

利用活动时间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测水质,同时观察污染水中生物的活动情况,发现污染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了,同时向当地人们询问20年前的水是怎样的,

分析:

把污染水和干净水进行比较,

解决措施:

寻找造成水污染的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活动效果:

使学生对水源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得到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教师也经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活动三

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7日

活动内容:

《折纸》

活动对象:

四年级

活动方式:

讨论、交流、参观、设计、制作、展示、竞赛、其它等

学生准备:

各种手工纸(专用手工纸、挂历纸、海报、宣传单等),剪刀、彩笔、双面胶等。

教师准备:

《折纸》作品展览(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分组:

老师把学生分成组,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作品,提出问题。

2、让学生了解了解本次折纸课的主要内容。

3、动手折纸《垃圾纸盒》,《纸青蛙》,《小纸船》等,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4、展示成果。

活动效果:

大部分同学能积极完成本节课任务。

对折叠的速度及质量情况要好第一次。

个别学生动作很慢。

成功之处或收获:

部分学生的兴趣很浓厚、积极性很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活动反思:

课堂上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讲解一步步进行折叠,认真看清老师折叠的步骤,认真折叠,看到自己叠的劳动成果,非常高兴,一节课学习效果较好,很有成就感。

 

活动四

时间:

2013年9月24日

活动内容:

观察有趣的昆虫

对象:

三年级

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4.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5.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6.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7.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活动的过程: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活动布置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花池中去捕捉了一些昆虫。

当孩子们带着蝴蝶、瓢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再次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

“瞧,它的翅膀有深蓝色的花纹呢,好漂亮。

”“哎,别碰它的翅膀,我妈妈说它有毒。

”……一群男孩子则在另一边谈论着:

“这一只是七星瓢虫,你看它背上有七个点。

”“对呀,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后面有七个点的七星瓢虫是益虫,如果是其它的瓢虫都是害虫。

”……听到同学们的声声议论,我惊叹于孩子们竟有这样的观察力,随即我又组织他们坐好,顺势问道:

“你们知道什么叫昆虫吗?

”一阵沉寂后一生站起来回答:

“昆虫都有头。

”“好!

还有什么?

”“它们都有眼睛和嘴巴。

”我板书:

头、眼、嘴。

又一生站起来说:

“有脚和翅膀。

”……慢慢地,我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也逐渐在孩子们不断归纳和求证中明朗起来。

认识了“昆虫”后,我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打算。

有的说翻看书报找资料,有的说自己去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有的说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还有的说要带着录音机到大自然去录那些昆虫的叫声……如此种种,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接下来就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

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

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

在他们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

另从评价结果来看,同学们还是比较客观的。

此次观察活动培养了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了解了昆虫的外表及特点,积累了一些小常识,培养了对昆虫世界的热爱。

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互助,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活动五

时间:

2013年10月8日

活动内容:

《我爱环保,我爱绿色校园》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家自觉地保护我们和环境,爱护我们的校园增强学生收集资料、取舍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活动对象:

三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

“绿色校园,绿色承诺”

活动过程:

1、每班分出若干个五人小组,选出组长。

2、组员讨论后确定主题内容。

3、组员分工,协作完成手抄报的制作。

4、班级评出优秀作品后集中到年级进行评优,再从各年级的优秀作品中评出校级优秀作品;还评出学生个人鼓励奖和积极班级奖。

5、作品展示:

获班级二、三等奖的在教室内展示,获校级一、二、三等奖的在学校展示。

活动总结:

全体同学参与这次活动的热情很高,班主任、级长、有关老师大力协助,使活动进展得非常顺利,比赛赛出了风格,塞出了水平,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通过活动,我们获得了以下收获:

1、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的法律意识。

2、使学生更加懂得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懂得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绿化了我们的环境,美化了我们的校园。

4、活动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作品,迸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均赋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是广大师生学习的好教材。

活动体会:

我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到了不少环境知识,增强了环境意识和环境危机感,从而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自己的生态道德水平,从此,更加关注我们的校园环境,爱护我们周围的绿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通过活动,我们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通过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动脑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发了我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

活动六

时间:

2013年11月19日

活动主题:

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活动目的:

为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有更深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走进自然、关心自然、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初步形成环保能力。

活动对象:

五年级

活动形式:

调查、访谈、劳动等

活动内容:

环境教育及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活动主题:

“珍爱生灵、植绿护绿”

活动目的:

使同学在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和的基础上,了解我国的绿化概括及森林覆盖率,从而能逐步形成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珍爱生灵、植绿护绿”。

活动对象:

五年级全体师生

活动形式:

文艺表演、演讲、签名等

活动内容:

1、学生表演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来演绎保护环境的宗旨,包括演唱歌曲、舞蹈、朗诵、相声等形式。

2、老师演讲:

“珍爱生灵、植绿护绿”

3、传递信件签名活动,表达各自的绿色承诺

4、绿色承诺合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