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矿产资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907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达州矿产资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达州矿产资源.docx

《达州矿产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矿产资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达州矿产资源.docx

达州矿产资源

达州市矿产资源

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报告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矿产资源开发及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1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特点1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3

(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利用4

二、二轮规划以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总体评估4

(一)产资源规划中主要相关内容回顾4

(二)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成就6

(三)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7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内容研究与建议7

(一)规划目标7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和措施8

(三)节约与综合利用约束性指标研究11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模式12

(五)探索综合利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3

四、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措施13

(一)加强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13

(二)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要从源头抓起14

(三)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15

(四)加速矿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建设17

(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障措施17

(六)建立综合利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19

一、矿产资源开发及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特点

(1)矿产资源概况

截止2015年底,全市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2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煤、天然气、页岩气、地热、铀),金属矿产8种(钒、锰、赤铁矿、菱铁矿、铝土矿、锶矿、镓、锗),非金属矿产26种(杂卤石、天然卤水、毒重石、岩盐、磷矿、硫铁矿、重晶石、玄武岩、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耐火粘土、高岭土、陶瓷土、石英砂岩、硅灰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大理岩、砂岩、砖瓦用页岩、砂砾石、膨润土、石膏、水泥用粘土、砖瓦用粘土),水气矿产3种(地下水、矿泉水、硫化氢)。

煤矿、石膏、灰岩主要分布在背斜两侧,天然气分布于宣汉、大竹、开江、达川区,钾盐分布在达川区、渠县及宣汉等地,全市大型矿山8个,中型8个,其余的均为小型。

达州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如下:

天然气:

达州市天然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

煤:

达州市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市主要能源之一,亦是四川省1/3主焦煤基地之一。

截至2015年底,共有煤矿采矿权132宗,居全省前列。

达州市境内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采矿历史悠久,现查明资源储量5.66亿吨,资源潜力较大。

水泥用灰岩:

石灰岩是达州市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

截止2015年底,全市水泥用灰岩矿矿权14处,查明资源储量超过4.6亿吨。

达州市域内石灰岩分布广泛,面积大,厚度较大,质量较好,其资源储量大,潜在远景好,近34.47亿吨。

石膏:

截止2015年底,达州市已知石膏矿产地14处(12处已办理采矿许可证,2处为空白区新设),保有资源量6055万吨。

主要集中分布于万源市,渠县。

钾盐:

达州市钾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资源储量近1500万立方米,目前有5个商业项目和1个省地勘基金项目正在进行勘查工作,同时达州市液态钾盐天然卤水含钾、锶、溴等微量元素,都达到了开发利用的价值,潜在规模大,远景好。

岩盐:

达州市岩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资源储量近2224万吨,主要分布在渠县,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综合利用价值。

锰矿:

现已探明资源储量近185.82万吨,主要分布在万源市大巴山褶皱带,虽达州市锰矿资源品位低,但达州市的市场前景好,仍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价值。

玄武岩:

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并结合周边地区玄武岩赋存情况分析,达州可能存在玄武岩矿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同时,达州市将开展玄武岩矿调查评价工作。

(2)矿产资源特点

一是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相对较少,如天然气、煤、钾盐、石膏、水泥用灰岩等资源丰富,除锰矿外,其他金属矿产资源较为贫乏。

二是矿产优势明显,质优、量多、潜力大。

达州市天然气产气层位多,储量集中、潜力大,其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煤以低硫低磷优质炼焦煤为主,是四川省优质炼焦煤的重要资源和生产基地;石膏、水泥用灰岩等矿产资源不仅质优,储量也极为丰富。

三是潜在优势矿产多,但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达州市的钾盐、岩盐等矿虽储量大、质优,但因其地质勘查工作尚未结束及综合选冶技术问题未能解决等原因,致使矿产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锰矿等非金属矿虽然市场广阔,但因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矿产资源并未真正开发利用。

达州市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但仅有2处被开发利用,其余矿产地未能加以开发利用。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开展对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等“三率”的考核,是贯彻《矿产资源法》,实现节约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基本举措,是矿产资源开发中重要的监督管理内容。

实际上,由于小型矿山缺乏地质勘查基础资料,缺乏必要的计量手段和技术力量,多凭经验估量;矿业管理部门认为“三率”指标难以计算,难以核实,难以控制。

应当指出,“三率”指标是有效保护资源的核心,“三率”指标不能有效控制,自然达不到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的目的,同时也不能做到合理利用。

(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利用

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统称“三废”)是指矿产采选、冶金和化工等加工业中产生的工业废水、采矿产生的废石、围岩及选矿产生的尾矿、煤矸石、煤泥;冶金、压延及化工等加工产生的冶炼渣、精炼渣、锅炉渣;冶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包括粉煤灰)等。

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产采选冶加工量大幅增加,产生的“三废”量也随之大量增加。

同时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2015年达州与矿产采选及加工有关的行业在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循环应用方面有了较大进展。

综合利用率50%左右,煤矸石和煤灰利用率达到80%左右,都超过了上轮规划指标,但是,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70%,未达到上轮指标。

二、二轮规划以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总体评估

(一)产资源规划中主要相关内容回顾

二轮“规划”中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率”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保障利用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规划。

每个方面的规划都包括有目标要求,采取措施和具体规划指标。

现摘其精要,以资借鉴。

关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保障利用程度”规划写道:

在矿业开发中,应逐步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型生产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高综合产品的品质和数量,用先进的科技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实现减低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强化对矿山企业资源利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先进采选冶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2015年全市矿山平均采矿回收率达到上轮指标要求,在现在基础上提高5%,饰面石材、水泥灰岩等回采率偏低矿种提高10%以上,使铁、煤等重点矿种的综合回收率达到或接近全省水平,其它矿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达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与2015年年底实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比情况见表1-17。

上轮规划指标

实际情况

 

重要矿产年开采总量

达州市原矿总产量(万吨)

4000

2425

原煤(万吨)

1450

483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

1800以上

483

石膏(矿石万吨)

40

54

锰(矿石万吨)

5

1

天然卤水(万立方米)

50

0

硫铁矿(矿石万吨)

15

0

菱铁矿(矿石万吨)

15

0

岩盐(矿石万吨)

50

30

水泥配料用砂岩(矿石万吨)

10

26

钡(矿石万吨)

3

0

砖瓦用页岩(万吨)

200

490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万吨)

400

650

 

年底采矿权设置数(个)

达州市

950

504

通川区

50

65

达川区

180

87

大竹

170

85

宣汉

180

106

开江

70

43

渠县

150

62

万源

150

53

矿产资源储备

与保护

年底储备重要矿产地(处)

12

3

矿产

资源

开采

规模

结构

大中型矿山比例(%)

2

9

重要矿产矿山平均开采规模

原煤(万吨/年)

9

11.85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年)

100

91.89

石膏(矿石万吨/年)

5

9.18

砖瓦用页岩(矿石万吨)

3

3.4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万吨)

3

5.19

矿产资源节约

与综合利用

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

85

86

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

90

85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75

70

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

70

80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45

50

(二)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成就

在上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达州市市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方面成效显著。

按上轮“规划”中提出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技术改进,2015年,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10%的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2015年矿山采区回采率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除选矿回收率与2010年相同,都达到规划要求指标。

(三)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达州市市大、中、小型矿山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小型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开发利用条件差,部分地段仍存在着大矿小开、小矿乱开、一矿多开、浪费资源的现象。

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并未明显好转。

二轮规划以来矿产开发的三率指标和综合利用产值,有上升下降不等,主要矿山开采回采率与共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已达到上轮规划要求,但总体水平还是偏低。

矿山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矿产资源整合方面与其他市(州)有差距。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内容研究与建议

(一)规划目标

“十三五”以及至2020年,达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目标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和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主要矿种和共伴生矿种的开发利用

(1)坚持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强化探矿权设置的布局引导,新增一批煤、水泥用灰岩、天然卤水、锰、钒、锶、地热、石膏、硫铁矿、菱铁矿、矿泉水、陶瓷用粘土、冶金用石灰岩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查明一批可供规模开采的煤、水泥用灰岩、天然卤水、地热、石膏、硫铁矿、菱铁矿、矿泉水、陶瓷用粘土、冶金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岩等矿种矿产地,形成一批煤、水泥用灰岩、锰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后备基地,努力实现煤、水泥用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增长大于储量消耗。

探矿权设置数增幅与勘查投入增幅相适应,向煤、地热、水泥用灰岩等矿种倾斜。

2015年底,全市探矿权设置总数25个;其中地热2宗、钒矿2宗、钾盐5宗、硫铁矿4宗、煤矿7宗、锰矿3宗、锶矿(天青石)1宗、铀矿1宗;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煤矿0.9839亿吨,锰金属矿产资源储量279.32万吨,钒金属矿产资源储量733.22万吨。

2016-2020年,新发现和评价煤、页岩气、地热及钾盐等大中型重要矿产地6处,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000万吨,提高资煤炭源储量类别1000万吨,新查明可供开采利用的煤、钾盐、地热及锰矿等矿产地4处。

到2020年,钾盐、页岩气、地热、石膏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得到提高,从源头上查明可供充分综合利用的资源。

2020年预设置探矿权19个,其中地热6个,矿泉水2个、钾盐矿3个、煤矿3个、膨润土2个、岩盐、重晶石和毒重石(钡矿)各1个。

专栏一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

指标

2015年

2020

属性

年底探矿权

设置数(个)

全市

25

26

 

通川区

1

1

达川区

4

4

大竹

2

3

宣汉

5

5

开江

3

3

渠县

2

4

万源

8

6

指标

2016—2020年

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

重要矿产地(处)

0

6

新查明大中型

重要矿产地(处)

0

4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煤炭(万吨)

9839

5000

锰(万吨)

279.32(矿石量)

300

0

733.22(矿石量)

700

水泥用灰岩(万吨)

冶金用灰岩(万吨)

陶瓷用粘土(万吨)

石膏(万吨)

天然卤水(万立方米)

水泥配料用砂岩(万吨)

(2)采取措施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增强民生为本和科学开发的理念,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矿区土地复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有规、市场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矿产资源管理新局面,以确保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有效利用。

(3)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矿产品结构

我市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矿石组分共伴生关系复杂,矿石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分离回收难度大。

矿山企业除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外,应积极联合科研单位针对综合利用所需技术进行技术改进,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与技术改造、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有机的结合起来。

淘汰落后的技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标。

鼓励矿山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构建和完善金属矿采选冶产业链,降低初级产品在销售中的比例,发展矿产品后续加工能力,提高高科技含量矿产品的比重。

鼓励常规矿物原料替代品的开发利用。

调整大、中、小型矿山比例结构,优化矿产资源开采规模。

2、加大低品位难选冶矿产合理利用的研究力度

要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制定加强技术攻关的政策措施,加速对达州市低品位大宗难选,低品位难利用矿产的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促进其有效开发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和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

3、研发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

尾矿、废石具有可资源化的潜力又会成为环境污染源的两重性。

各矿山企业要对原堆存和新产生的尾矿、废石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按不同类型的尾矿、废石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地分别进行有价成分的再选利用、尾矿中非金属脉石成分生产建材、陶瓷、耐火材料或用于土壤改良、采空区回填等用途的开发研究,尽可能实现再利用。

对确无利用可能或部分利用后的二次尾矿、废石要进行永久性安全处置,回填复垦,恢复生态,绝不允许由于尾矿废石的利用造成新的污染。

(三)节约与综合利用约束性指标研究

2008年—2015年间达州市矿产开发三率指标有升有降,基本达到首轮规划目标,但总体水平还不高。

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统计数据准确性不足,主要是小型矿山企业,测试和技术力量难以做到准确计算出三率指标。

另一原因即是矿业开发中普遍大幅提高三率指标确实困难。

经综合分析研究,对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的约束性规划指标,2016到2020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增至75%和82%以上,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55%和60%以上。

到2025年,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基本名列省内前列。

落实四川省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节经与综合利用指标: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主要指标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属性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

86

88

约束性

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

85

90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70

75

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

80

82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50

55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模式

达州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相对较少,共伴生矿产较多。

矿产优势明显,质优、量多、潜力大。

潜在优势矿产多,但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达州市的天然卤水、菱铁矿等矿产资源虽储量大、质优,但因其地质勘查工作未结束和综合选冶技术问题未能解决,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

天青石、毒重石、锰矿等矿产品虽然市场广阔,但因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矿产资源并未真正开发利用。

达州市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但仅有2处被开发利用,其余矿产地未能加以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短缺突出,严重制约全经济发展。

主要集中在煤(电煤)、富铁矿、富锰矿、有色金属矿产、磷矿、钾盐、硫等矿产,严重制约着达州市的电力、钢铁、冶金、化工、农业等产业发展,也制约了全市的经济发展。

因此,节约与综合利用资源任务重大。

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上特点,对达州市坚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立足矿产资源特点,实行规模化、保护性开发大宗优势矿种(如煤等);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合理利用紧缺矿种富铁矿、富锰矿、有色金属矿产、磷矿、钾盐、硫等。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低品位难选冶矿产的开发和矿业“三废”的资源化、再利用。

(五)探索综合利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对中型以上矿山企业,进行共伴生成分综合利用指数和综合利用率的年度考核指标申报制度和公示制度。

年初申报,年终考核,兑现奖罚。

在考核监管试点过程中,积累经验,探索确定适合于达州市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考核、评价指标,把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逐步引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

珍惜和保护矿产资源是矿业开发者的职责。

当前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驱动。

因此,矿产资源的利用总体水平难以提高。

有必要再加大相关的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和我国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使可持续发展观落实到矿业权流通和矿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中。

让各级矿政管理部门能真正代表国家意愿,充分行使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权责。

使矿山企业的经营者把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作为义务和职责。

要把可持续发展观落实到矿业秩序整顿、资源整合开发、加强技术改造、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矿业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

使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二)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要从源头抓起

1、从矿业权审批开始严格把关

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和矿政管理的政策法规进行法治化管理,一个矿区(床)原则上只设一个开发主体,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

要对开发方案科学、全面、严格把关。

不仅要看开发方案的合理性,还要审查其可行性,以免方案虽完善,实践中不能兑现,资源照样流失的被动局面出现。

坚持开采规模必须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

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制度,促进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

以优势矿产和主要矿区为重点,逐步分矿区按政策限定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已有采矿权的变更和延续要逐步达到规划要求。

2、提高采选冶技术准入条件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从主干流程中进行节约和综合回收,改变那种把有价组份先流失于三废之中,造成污染,再去花更多代价去回收的、急功近利的、不顾全局的落后做法,有色金属矿开发领域中一些先进选冶工艺设备的开发应用,非常说明问题。

(三)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技兴矿”战略,要加大以矿山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投入。

推进矿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水平。

面对开发资源中难选冶矿、低品位矿越来越多,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局面,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

当前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方面重要任务是,要针对低品位难选冶矿、共伴生复合矿、尾矿、废石等通常存在矿物结晶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有用组分含量偏低等特点,开展高效细粒破磨设备,高效分离分选设备,高选择性低毒无毒药剂和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程度高的冶炼技术、装置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采矿方面要不断因矿制宜地应用推广采矿新技术新方法和采用大型高效采矿机具,提高回采率,为后续的选冶过程提供充足的原料。

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矿业环境治理与矿山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开发。

要用科技进步带动矿产业水平的提高,在上轮规划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广元市矿产开发从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新产业方向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及精深加工技术,逐步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工艺和方法,改造、提升传统矿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重点发展与采矿能力相适应的选矿加工能力,改变部份矿产采矿能力大于选矿能力、加工能力低于采选能力的现状;积极推进矿山企业技术改造,推广和普及露采矿山的台阶式开采,推广高效安全采矿技术,包括机械化、半机械化采矿技术等,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开发、推广大宗矿产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技术,包括洁净煤和水煤浆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推进大宗矿产加工的技术和产业升级;研究开发利用劣质煤洗煤尾矿和煤矸石发电技术、煤矸石烧制墙体砖和耐火材料技术、矿山剥离废石代替砂石生产筑路材料和混凝土骨料技术、利用尾矿代替水泥生料的技术等,促进一矿变多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和推广“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因矿制宜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矿山环境。

3.改进矿产品结构、矿业结构

鼓励矿山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重点提高洗精煤的比重,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和瓦斯,推进煤电、煤化、煤冶联营,构建和完善金属矿采选冶产业链,提高共、伴生矿产的回收率,大力发展提高优势矿产、特色矿产天然卤水、锰矿、岩盐和石膏的采、选、冶、加工工艺技术水平,降低初级产品在销售中的比例,发展矿产品后续加工能力,提高高科技含量矿产品的比重。

鼓励常规矿物原料替代品的开发利用。

调整大、中、小型矿山比例结构,优化矿产资源开采规模。

煤、水泥用灰岩、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页岩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

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煤、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页岩等矿山企业。

(四)加速矿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建设

加强开采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

开采区内的矿山企业必须符合最低开采规模和相应的准入条件,对已建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著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矿山,限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联合、兼并、整合等形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经营。

引导矿产资源向大中型现代化矿山企业集中,实现有序勘查开发、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和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同时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严禁进入开采区开采矿产资源。

对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后续加工产业的锰、矿泉水、地热、菱铁矿等紧缺矿种分布的区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提高紧缺矿产保障程度。

在2016年12月底以前,仍达不到规模要求的矿山一律关停。

按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区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大力鼓励矿山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排放物合理循环,逐步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和矿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障措施

按照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