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823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现当代文学试题(当代文学方向)

一、填空:

1、“从来如此,便对么?

”这一句话出自鲁迅小说_________的主人公之口。

2、郭沫若的《卓文君》、《王昭君》、《聂*》(没找到那个字)三个剧本合称为_________。

3、七巧是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是________。

5、散文《雅舍》的作者是________。

6、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7、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戏剧《野人》的作者是________。

9、开拓者家族是________。

10、秦牧的随笔、文艺评论著作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2、“人的文学”3、战国策派

4、中间人物论5、新写实

三、简答题:

1、下面一段引文出自哪位作家哪一篇作品(体裁)?

如何理解?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2、《凤凰涅磐》中的“凤”和“凰”两个意象共同的精神特质与不同个性特征是什么?

3、“寻根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家(4个)?

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什么?

4、“探索戏剧”有哪些代表作品?

怎样理解其“探索性”?

四、论述题(当代文学方向)

1、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2、就艾青、曾卓、绿原、牛汉、公刘、流沙河等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谈“归来诗人”的共同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题

(二)

(满分:

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晚清文体变革中,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

2、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的著名理论文章是《人的文学》和。

当时,由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由复刊的《甲寅》杂志以及由刘师培、黄侃创办的杂志,对五四新文学革命提出了不同意见。

3、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张资平的;一般学术界认为,五四抒情小说受到了日本的影响;现代话剧发端于;夏衍认为,现代话剧的三个奠基人是、和欧阳予倩。

湖畔诗社的代表诗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和等。

4、戏剧《这不过是春天》的作者是,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的作者是,《冈底斯的诱惑》的作者是,诗歌《赞美》的作者40年代诗人。

5、1932年,黎烈文接编刊物,它成为了30年代杂文创作的一个主要阵地,1983年,徐敬亚在《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了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朦胧诗的大讨论。

6、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和,合称“三记”;肖涧秋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二、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美文”

2、“纯诗”

3、“革命+恋爱”小说模式

4、《北京人》

5、七月诗派

6、寻根文学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论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论解放区文学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论述新月派诗歌的艺术贡献。

2、论《子夜》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3、十年“文革”文学之我见。

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考题

(一)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认为“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的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B、文学研究会C、新月派D、新感觉派

2、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则是。

A、马原B、格非C、余华D、孙甘露

3、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涌现的小说创作新潮流是。

A、“文化寻根小说”B、“伤痕小说”

C、“反思小说”D、“新写实小说”

4、小说《海滨故人》是文学研究会的女作家创作的。

A、冰心B、冯沅君C、庐隐D叶灵凤

5、后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提倡“为艺术”变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是。

A、语丝派B、创造社C、象征诗派D、鸳鸯蝴蝶派

6、中国的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是。

A、冯至B、闻一多C、李金发D、徐迟

7、30年代与中国诗歌会、新月派三足鼎立的诗歌团体是。

A、现代诗派B、七月派C、九叶诗派D、创造社

8、以下哪一位人物形象最能体现知识分子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承受到的灵魂洗涤的心理历程

A、秦书文B、章永璘C、许灵均D、陆文婷

9、《芙蓉镇》是作家的代表作。

A、张贤亮B、余华C、古华D、梁斌

10、《高山下的花环》是作家的作品。

A、李存葆B、徐怀中C、朱苏进D、周大新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

1、以下哪些作品是属于郁达夫的。

A、《春风沉醉的晚上》B、《沉沦》C、《过去》D、《漂流三部曲》

2、下列属于语丝派的有。

A、周作人B、徐志摩C、鲁迅D、林语堂

3、京派文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周作人B、朱光潜C、废名D、穆时英

4、以下作品,属于韩少功的有。

A、《爸爸爸》B、《女女女》C、《红高粱》D、《马桥词典》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现实主义

2、文学制度

3、寻根文学

4、新笔记小说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先锋小说在形式上做了哪些探索?

2、什么是“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的价值与局限是什么?

3、简述沈从文的创作特点。

4、简述新月诗派关于诗歌的理论主张。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中国文学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主张和叙事特点是什么?

请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法。

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考研试题回忆

--------------------------------------------------------------------------------

发表日期:

2009年8月17日出处:

已经有97位读者读过此文

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试题

一、概念题(40分)

1,文本和作品

2,《诗学》

3,文学风格

4,《真理与方法》

5,《谈艺录》

6,《悲剧心理学》

7,“有意味的形式”

8,叙事频率

二、简答题(60分)

1,为什么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2,文学话语的基本特征。

3,文学情感与日常情感宣泄有什么不同。

4,结合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谈谈他们将文学作品分成哪两个部分来替代传统的“内容”和“形式”二分法。

5,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异变。

6,如何理解虚实相生。

三、分析题(20分)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共鸣产生的原因。

四、应用题(30分)

请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作品,自拟题目,字数不限,写一篇评论

《临高台送黎拾遗》

王维

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

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回忆

--------------------------------------------------------------------------------

发表日期:

2009年8月13日出处:

已经有92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名词解释(30分)

1,《文学改良刍议》

2,京派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5,《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

6,

二、简答题(60分)

1,周作人散文的美学风格。

2,40年代“后期浪漫派”的创作风格。

3,艾青诗歌独特的忧郁情绪。

4,“问题小说”的不同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5,寻根文学的美学追求和产生的原因。

6,孙犁小说的美学追求。

三、分析题(45分)

1,曹禺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

2,“朦胧诗”和“朦胧诗后”(第三代诗)在思想意蕴和艺术手法上的不同。

3,结合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谈谈胡风的文学观。

四、综合题(分析诗作独特的思想意蕴和艺术上的独特之处)(15分)

《神女峰》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现代文学考研(茅盾)

--------------------------------------------------------------------------------

发表日期:

2007年12月27日已经有624位读者读过此文

现代文学考研(茅盾)

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由三个系列中篇所作成:

《幻灭》《动摇》《追求》。

三部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中的各种矛盾和阶级分化。

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个时期:

幻灭、动摇、追求:

一、《幻灭》中,作者描写了一个抱着美好幻想的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

主人公静女士从小在恬静的家庭中长大,把革命也看作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但现实的社会带给她精神世界的“幻灭”。

“幻想破灭”成了她思想弊病。

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毫无准备的投入革命,革命动荡中必然就回出现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

二、《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的风波。

主人公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在激烈的阶级斗争面前,他表现得软弱动摇,以致让人有机可趁。

他对反动势力打击不够,立场也不分明。

在对待爱情上也表现出“动摇”的本性。

一方面是结发之妻的纯情包围;另一方面是时代女性的性感诱惑。

方罗兰是属于即保留着传统道德,同时又呼吸时代新鲜空气的知识分子,在两者的选择中,他永远处在矛盾和动摇中。

三、《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剧命运。

在上海悲观、颓废等是他们流行的通病,然而,不甘黑暗现实的压迫,企图作一次新的挣扎和追求。

通过对张曼青的描写揭示教育救国梦的破灭;通过王仲昭揭示爱情至上主义的美梦破灭;通过史循揭示了“失败主义者“的失败;通过章秋柳揭示病态反抗者的悲哀。

《蚀》中的这些主人公,都难以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只能用这种病态的反抗来宣告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他们不是不想有所作为,而是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所以才在黑暗中盲目地、消极地追求新的出路。

简析《动摇》中的胡国光形象

《动摇》中对土豪劣绅胡国光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政治上他是个投机革命的老奸巨滑的狐狸,玩弄反革命的手腕,善于伪装保护自己。

他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他笑里藏刀,一旦革命是时机成熟,他就会毫不手软地镇压革命。

生活上,在剥削阶级荒淫堕落的本质上,他给自己罩上了一层温和的面纱。

他的大度蒙蔽了一大批革命者,使他很快钻进革命堡垒的内部。

简析《蚀》的艺术特点

一、再现与表现。

作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描写视角(本意是客观的,本能又是主观的)。

作品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相当逼真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动荡,革命运动的起伏,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的创作特征。

二、现实与象征相结合。

如《追求》本是想写成“又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了”的,然而结局却是“幻灭”,它超出了客观描写的本意,而趋于本能的表现。

作者常以象征主义手法赋予物体、自然景物等以特定的内涵。

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

茅盾《子夜》的主要思想成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①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描写。

作品中描写的吴荪甫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他开办了规模很大的丝厂。

作品还写出一些中小工业资本家,但他们的公司、工厂最后都以经济破产结局。

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家、国民党政权的压迫。

各种压迫使得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再加上军阀大战,农村经济破产,更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吴荪甫等的失败结局,说明了实业救国道路是不行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

②表现了30年代的时代特征。

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等的压迫下为求出路,而加剧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等使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无法生活,只得被迫罢工。

③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

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

资本主义列强的在中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危及民族工业,而国民党政府也以苛捐杂税来排挤民族工业,买办资本家操纵中国的金融、公债市场破坏民族工业,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在这重重压迫下一步步走向破产结局。

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一、果敢、自信。

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

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

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

动摇、悲观。

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

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二、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

《子夜》里的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

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关系,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

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

在赵吴斗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

作者还用他荒淫的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他玩弄各种女人,并以此为豪。

在他带有兽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一、宏大严谨的结构。

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

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

径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二、心理描写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

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

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主要有两点:

1、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果敢、自信和动摇、悲观。

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2、《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

《子夜》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

它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标志着矛盾短篇小说成熟期的到来。

这些小说融外来形式技巧于现实主义的再现创作方法之中,深刻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本质和农村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以及农民、小商人的悲剧命运。

1、《林家铺子》叙述的是“一·二八“前后江南小镇林家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

小说以林老板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两线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个作品的情节有起有伏,分层铺开,首尾照应。

作品以林老板与黑麻子、卜局长之间的冲突为主要矛盾,又以若干小事件作为多头线索,展开纷繁的细节,使得情节发展有张有弛,而有井然有序。

3、《林家铺子》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和经济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肆掠夺和欺压小商人以及农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以三部曲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的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

1、《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沪凇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

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预示着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

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多多头却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化身(从他对荷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的思想)。

他在勤劳这点上与老一代农民有着共同点,与老通宝相比,他显得豪爽、热情,更有独立见解。

2、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优美,在工细的笔墨中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3、作品用极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养蚕的程序、礼仪等民俗风情,为烘托人物的心境作了殷实的铺垫。

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白杨礼赞》、《风景谈》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

思想上:

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扰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

艺术上:

《白杨礼赞》借物咏怀,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面感。

现代文学考研最后冲刺

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胡适《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

主要思想内容:

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揭露军阀,如《威权》贯注着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

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

艺术形式:

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

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

平实、冲淡的意境。

如《一颗星星》等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自的韵味、意境。

托物寄兴。

如《乐观》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而以“树”为喻,表达不畏摧折、终将获胜的信念。

在诗形和用韵上,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

地位在于:

最早尝试用白话写诗,思想倾向上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向一致。

冲破旧诗律绝体的束缚,自创新制,是他的“诗体大解放”理论的实践。

胡适是白话自由体诗的开创者,《尝试集》作为第一部白话自由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

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缺乏想象力,较少余香与回味;重理轻情,有些诗平铺直叙。

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

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

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

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

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的追求与遭遇。

小说展示了倪焕之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倪焕之是一个小学教员,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

他认为,改革社会在于人,而造就理想的改造社会的人在于教育。

他有一套改革教育的思想,但真正实验时却受到社会恶势力的阻扰。

但它的最终失败,却是因为理想化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被那个社会同化,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了。

倪焕之觉悟到改造社会,要走有组织的群众斗争的道路。

他从农村到了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他忧愤而病死。

倪焕之道路,说明教育救国、个人奋斗道路不能改造社会,必须走集体主义、群众运动的道路。

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成就。

《倪焕之》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光习俗,以工笔细描。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如《多收了三五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深深地潜伏在不露声色的笔致后面。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作者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对于潘先生等主人公,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自私自利,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但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样既有讽刺,又有同情,于是讽刺也显得温婉。

结构多变,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如《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纵线;《多收了三五斗》无一中心人物,颇有散文风。

《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不少小说结尾的艺术匠心,尤见功力。

语言平实、纯正。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味,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主要思想内容有: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

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

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

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

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

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