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973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9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 专题15 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docx

原创备战高考化学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原创备战高考化学解析版

 

化学专题15化学实验基础(物质检验、分离、提纯)

 

从201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可以发现: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涉及了化学原理、概念、物质性质、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即只要与中学化学实验相关的所有知识都能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考点内容。

实验题检测内容的特点:

(1)源于课本

从近5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以及近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

而且,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所言:

“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

(2)突出基础

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然而,不论试题要求怎样变化,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实验试题考查的内容仍将强调基础,突出基础性。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就可明确这一特征。

象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

体现在:

a、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

b、利用常见或常用的化学仪器或装置来完成题目规定的化学实验;

c、根据考生所应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化学知识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对给定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3)强调综合

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

而且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体现在:

a、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基本操作及其原理有机地进行考查;

b、将已有知识或已有知识与新信息优化组合,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或对所给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c、将化学实验与化学基本原理、化学理论、计算、推理融为一体;

d、将化学实验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对实验进行跨学科综合考查。

(4)联系实际

重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要求。

分析近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在实验题中渗透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知识(特别在近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此类试题往往从以下角度来选材命题:

a、以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能的课题作为背景,如食品检验、假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某污染成分的测定、胃药中碳酸盐、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b、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化学仪器或药品而进行的家庭实验;

c、对某个具有一定生活或社会意义的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等。

测试内容可以涉及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实验实施的步骤等。

试题很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基于对2016年考试说和近几年高考试题,以及上述分析,我们对2017年高考做出如下预测。

2017年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集中在:

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验安全问题的处理);

②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如量筒、滴定管的使用);

③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含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原理);

④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等;

⑤化学实验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⑥运用化学知识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实验部分内容我们分四个方面给大家呈现:

化学实验基础(仪器、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实验设计与评价、化学实验探究。

这部分内容与元素及化学知识、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涉及物质(离子、化合物、有机物等)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序号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H+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锌或Na2CO3溶液

①石蕊试液变红

②有无色气泡产生

②Zn+2H+=Zn2++H2↑

2H++CO32-=CO2↑+H2O

2

K+

焰色反应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

Na+

焰色反应

黄色

4

NH4+

NaOH溶液(浓)

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

NH3↑+H2O

5

Fe3+

KSCN溶液

生成红色物质

Fe3++3SCN-=Fe(SCN)3

6

Fe2+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

(Fe2+与SCN-作用不产生血红色溶液,用来区别Fe2+和Fe3+)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7

Mg2+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

Mg2++2OH-=Mg(OH)2↓

8

Ba2+

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并加入稀硝酸

加入SO42-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在稀硝酸中不溶解

Ba2++SO42-=BaSO4↓

9

Ag+

①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并加入稀硝酸②氨水

①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

①Ag++Cl-=AgCl↓

②Ag++NH3·H2O=AgOH↓+NH4+

10

Al3+

NaOH溶液

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序号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CO32-

①BaCl2溶液、稀盐酸②稀盐酸、Ca(OH)2溶液

①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②加入稀盐酸后放出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Ba2++CO32-=BaCO3↓;BaCO3+2H+=Ba2++CO2↑+H2O

②CO32-+2H+=CO2↑+H2O

Ca2++2OH-+CO2=CaCO3↓+H2O

2

S2-

①Pb(NO3)2或CuSO4溶液②盐酸

①产生黑色沉淀②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①Pb2++S2-=PbS↓

Cu2++S2-=CuS↓

②S2-+2H+=H2S↑

3

SO32-

BaCl2溶液、盐酸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a2++SO32-=BaSO3↓

BaSO3+2H+=Ba2++SO2↑+H2O

4

SO42-

BaCl2溶液、稀硝酸或稀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5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加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g++Cl-=AgCl↓

6

Br-

①AgNO3溶液、稀硝酸②氯水

①加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沉淀②加入氯水后振荡,再滴入CCl4少许,CCl4层呈橙红色

①Ag++Br-=AgBr↓

②Cl2+2Br-=2Cl-+Br2

7

I-

①AgNO3溶液、稀硝酸②氯水、淀粉溶液

①加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②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①Ag++I-=AgI↓

②Cl2+2I-=2Cl-+I2

8

OH-

①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甲基橙试液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溶液由橙变黄

9

NO3-

铜屑、浓硫酸

试液浓缩后,加入铜屑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蓝色

2NO3-+4H++Cu

Cu2++2NO2↑+2H2O

3、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

序号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H2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火焰呈浅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H2+O2

2H2O

2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C+O2

CO2

3

Cl2

湿润的KI淀粉试纸

试纸变蓝

2KI+Cl2=2KCl+I2

4

HCl

用玻璃棒蘸浓氨水

生成白烟

NH3+HCl=NH4Cl

5

NH3

用玻璃棒蘸浓盐酸

生成白烟

NH3+HCl=NH4Cl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NH3+H2O

NH4++OH-

6

CH4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片刻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加入澄清石灰水

火焰呈浅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4+2O2

CO2+2H2O

Ca(OH)2+CO2=CaCO3↓+H2O

7

C2H4

点燃

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火焰较亮

褪色

C2H4+3O2

2CO2+2H2O

C2H4+Br2

CH2BrCH2Br

8

C2H2

点燃

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火焰较亮,有黑烟

褪色

2C2H2+5O2

4CO2+2H2O

C2H2+2Br2

CHBr2CHBr2

9

CO2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10

CO

点燃后通入澄清石灰水

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

2CO2

Ca(OH)2+CO2=CaCO3↓+H2O

11

SO2

通入品红溶液中然后加热

开始红色褪去,加热煮沸后又变红

12

NO

暴露在空气中

迅速变红棕色

2NO+O2=2NO2

13

NO2

通入AgNO3溶液

无变化

4、有机物常见检验试剂

常用试剂

现象

被检验的物质或官能团

溴水

溴水褪色

、-CHO

白色沉淀

酚羟基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苯的同系物、醇羟基、-CHO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CHO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加热时,红色沉淀

-CHO

不加热,沉淀溶解得蓝色溶液

-COOH

石蕊试液

变红色

-COOH

碘水

变蓝色

淀粉

浓硝酸

显黄色

含苯环的蛋白质

FeCl3溶液

显紫色

酚类

【例1】【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名师点睛】实验题的考查涉及知识零散、覆盖面广泛,复习过程中要做好有关专题总结、尽量多走进实验室进行基础实验训练,要以做实验的心态面对实验题。

关于气体的制备思路可归纳为:

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除杂提纯→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

至于各步所需要的仪器、试剂、操作方法要依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

所以,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关键。

☆★考点二:

物质分离与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

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得到比较纯的物质。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或除杂。

要求是: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被提纯物不损失)。

2、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1)物理方法:

①过滤;②蒸发;③萃取分液;④蒸馏;⑤升华;⑥渗析。

(2)化学方法:

①热分解法;②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电解法;⑤调节pH法;⑥转化法。

3、分离、提纯要遵守的四原则:

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志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4、物质的性质与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可选用结晶过滤的过程;

(2)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可选用分馏的方法将互溶性液体混合物分离;

(3)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用萃取的方法把溶质从溶解性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性较大的溶剂中。

(4)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可采用加热、调节pH、加入适当的试剂的方法,使某种成分转化,再用物理方法分离而除去。

【例2】【2015江苏化学】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Al(OH)3悬浊液:

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答案】BD

【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离子检验、物质除杂等知识。

【名师点睛】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最简,对环境危害小,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看细节,氢氧化铝呈两性,氢氧化钠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溶解,实验室常用氨水,离子检验要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特别注意氯离子干扰,因此平时学习时多注意细节问题。

1.【2016年高考上海卷】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名师点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取(或合成)的自然科学,而物质的制取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到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等问题,因此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题型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

常用分离方法有:

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盐析、洗气等。

选择物质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的基本原则:

①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借助实验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涉及胶体的制备、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除杂,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检验,难度不大,只要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复习时牢固掌握实验基础知识,有效结合题中的信息,准确答题即可。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浓硫酸稀释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错误;B、实验后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故错误;C、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氯化氢气体不能除去,故错误;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所以先从下口倒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故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浓硫酸的稀释,气体除杂,萃取操作

【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设计内容是浓硫酸的稀释、氧气制备、物质除杂和分离、萃取实验等,要求平时复习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熟记知识。

稀释溶液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把浓度大溶液加入到浓度小的溶液中,这样为防止混合放热,放出热量造成液体飞溅伤人,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等都是把浓硫酸加入到水或浓硝酸中,制氧气的装置中,应是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引起倒吸,炸裂试管伤人,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做到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这样才能做到实验安全,不至于发生危险,物质的除杂和提纯中我们经常是后除去水,可以防止在后面的除杂过程中引入水蒸气,验证水蒸气时,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防止引入水蒸气产生干扰,验证水蒸气常用无水硫酸铜,如果出现白色变为蓝色,证明水蒸气的存在,需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分离方法及名称、操作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4.【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以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海水提取溴、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试剂的选取等,题目难度中等。

【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查了学生对知识了解、理解、掌握和分析、综合运用的情况。

明确常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

5.【2015山东理综化学】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实验操作及现象,判断所得结论是否正确,涉及了沉淀的转化、离子的检验、还原性的判断以及反应原理的判断。

【名师点睛】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的分析进行了结合,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审题时应全面细致,如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应对比Cl‾和I‾的浓度,根据Ksp的含义得出正确的结论,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可能含有Fe2+或Fe3+,体现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严谨性,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体现了由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

10.

6.【2015安徽理综化学】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答案】D

【解析】A、检验氨气的方法正确,故A正确;B、火焰呈淡蓝色,又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可以判断该气体为

H2,B正确;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D、

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逻辑判断能力。

涉及到对产物氨气和氢气的验证,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要,包括试剂的选择,反应现象及结论判断。

本题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

7.【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5题】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

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

【答案】A

【命题意图】我们在生产、生活、或科研时有时要使用纯净物,这就要求把物质提纯,因此一定要掌握除去杂质的方法。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杂质除去方法的知识;考查了考生对除杂的原则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

除去杂质的方法和试剂的使用的知识。

任何物质反应时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考虑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

8.【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9题】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

【答案】B

【解析】这类题目需注意3个方面,一、叙述I是正确的,二、叙述II是正确的;三、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三点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正确答案。

对每条叙述都必须认真思考后作答。

A、重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是利用了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硝酸钾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比氯化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大,所以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骤降,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因此硝酸钾析出,氯化钠留在溶液中,从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并非是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的缘故,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酸,先加盐酸无沉淀产生,排除Ag+、CO32-、SO32-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正确;C、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与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无因果关系,错误;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澄清石灰水,但不能得到浓度为2.0mol/L的Ca(OH)2溶液,错误,答案选B。

【命题意图】:

本题以硝酸钾、硫酸钡、氨气、氢氧化钙为载体,考查对重结晶法、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氨气的喷泉实验、氢氧化钙溶液的配制的判断,对物质性质的描述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判断

9.【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0题】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