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2281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认“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人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工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

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

“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

(彩虹)

2、揭题:

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

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

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

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

虫+工=虹换一换:

江一?

+虫=虹

5、导入:

多么漂亮的彩虹啊!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

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

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圏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

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

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

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g。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

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

“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

“我”希望爸爸高兴呢?

生2:

“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

“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我”希望哥哥高兴。

3、小结:

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塾。

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J”,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1”。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

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

请看屏幕: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

“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

”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

座。

①看图出示:

一座美丽的桥。

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③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

多么美丽的桥啊!

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_”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

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

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

为什么?

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

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

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

为什么?

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

(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2)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3)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

为什么?

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

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

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

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积累。

搜集“荡来落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彩  虹

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

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

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