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722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进化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进化教案1新人教版

人类的进化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⑵对比观察“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了解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变化;概述人类进化的历程。

(重、难点)

⑶知道现代人种的分化也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从而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参加“分析与讨论”和“应用与实践”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1、师生共同探究策略。

教师不是课堂主角,只是串住珠子的一根线,应与学生共同探索。

2、师生亲和策略。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应是亲切和蔼的。

3、手段现代化策略。

利用最新的现代化手段,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学法指导:

自主预习准备、独立看书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测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查阅、搜集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图片、周口店龙骨山和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录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进化的资料、四种现代类人猿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小黑板展示)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2、直立行走

通过复习人类的起源,自然过度到人类进化的历程。

这样设计让学生感到不陌生,同时也产生探讨人类进化历程的欲望。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教师为学生播放《世界遗产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视频片段。

课件展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好证据。

同学们,上节我们已经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并且在上一章我们已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那么你一定特想知道人类进化的历程吧!

本节我们就一起探讨人类进化的历程。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资料,兴趣高涨。

对要讲述的课题充满探究心理。

让学生通过《世界遗产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部影片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很想当一名科学家吧!

下面请你们以科学家的身份,阅读课本P31的图文资料,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并思考问题。

 

出示问题,小组分析讨论。

老师提问,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

(1)南方古猿化石——“露西”骨盆的髋骨和下肢骨有什么特点?

与现代人相似吗?

你能想像她的运动方式吗?

(2)“露西”不仅与人相似,还与猿相似,她的哪些特点与猿相似?

(3)发现的能人头盖骨化石与“露西”相比有什么不同?

(4)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5)观察北京猿人的复原像,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这说明了什么?

(6)北京猿人用图中所制造的石器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北京猿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具有了什么能力?

(7)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8)想一想:

学会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好处?

(9)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

这对人类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图片。

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交流。

回答问题:

(1)她的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说明她已经直立行走。

(2)脑容量小,犬齿较大,臂长大于腿长,这些与猿相似。

(3)脑容量比“露西”几乎大出50%,头骨形状更像人,牙齿较小。

(4)说明能人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并且能用这些工具来打猎,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5)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

说明他处于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6)北京猿人所使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用途。

由此推测北京猿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7)说明北京猿人能够使用火。

(8)烧烤食物,吃烤熟的肉食,有利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可以帮助人们御寒,使人们扩大了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们围歼野兽的能力。

总之,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9)脑的增加使早期人类具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条件。

同时,大脑增加了新的功能容量,能够利用语言总结经验,认识世界。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和思索的结果说出来,在讨论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

人类就是从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成现代的人,经过了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

(课件展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图片,学生回答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归纳。

(南方古猿)

归纳:

(1)生存时期:

距今420万年至150万年前,是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

升;②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

归纳:

(1)生存时期:

距今200至150万年前,属最原始的人属水平。

(2)主要特征:

①脑容量平均为637毫升;

②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

(直立人)

归纳:

(1)生存时期:

距今200万至20万年前,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2)主要特征:

①脑容量很大,为900~1200mL;

②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

③学会了用火。

(智人)

归纳:

(1)生存时期:

距今20万年至1万年前,是人科现存的惟一代表。

(2)主要特征:

①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

②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③会人工取火。

归纳总结:

 

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南方古猿:

距今420万年至150万年前,平均脑容量为具,但不能制造工具,是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

能人:

(200至150万年前,东非)。

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

能人与卢多尔夫人一样,同属于最原始的人属水平。

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

能人的名字表示“灵巧的人”,他们的平均脑量为637毫升,比人类祖先南方古猿高。

直立人:

距今200万至20万年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是第一个离开非洲的人科。

直立人的脑容量很大,脑量为900~1200mL,我国发现的蓝田人、元谋人就属于直立人。

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智人:

距今20万年至1万年前,现代人属于智人;“智人”是指会制造工具的人。

智人身体的构造与直立人非常接近,但脑容量大得多,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

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是人科现存的惟一代表,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地球,可以说是最成功的物种。

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与开课时影片呼应要保护动物不要让自相残杀的悲剧发生。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共同智慧。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用问题引入难点,环环相扣,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两足直立行走后身体变化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和思索的结果说出来,在讨论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利用表格对每个阶段进行纵横对比,能回答出各个阶段人类最典型的特征,概述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从而提高分析、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目前国际上关于人的起源的通常观点,那就是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人、猿同祖。

虽然随着大量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发现,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已经隐约显现出来,但是还不是很清晰,还有许多中间环节尚未解决。

 其实,“我们是从哪里来?

”的亘古命题,至今仍在求答。

 但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接近自我的本来真相。

最后的论断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研究、探索,但我相信,人类起源的谜团,最终定能解开。

但愿,我们中的某些人,将来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先行者!

阅读课本32-33页,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有哪些不同,填写以下空格:

(1)南方古猿

a.生活年代:

距今年前。

b.脑容量:

毫升之间。

c.制造工具:

能天然工具,但不能工具。

d.运动方式:

(2)能人

a.生活年代:

距今年前。

b.脑容量:

平均毫升。

c.制造工具:

能制造的工具。

d.运动方式;。

(3)直立人

a.生活年代:

距今年前。

b.脑容量:

毫升以上。

c.制造工具:

会打制不同用途的

,学会了。

d.运动方式;.

(4)智人

a.生活年代:

距今年前。

b.脑容量:

平均毫升。

c.制造工具:

会制造

的石器和骨器,学会了。

d.运动方式;。

速读课本第33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题目:

1、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过程中,逐渐学会了。

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他们的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2、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使身体得到协调发展。

3、归纳人类起源的重要标志:

总结:

人类在同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人的形态结构、生存条件、智力等各方面都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人类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生物。

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人类起源的重要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能够用火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学生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查找有关人类进化的知识,全面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填写题目的空格。

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

 

使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网。

课堂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5分钟

A类:

1.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2、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

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

3、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B类:

4、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近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6、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A、垦荒种地

B、烧制陶瓷

C、烧制木炭,用于取暖

D、烧熟食物,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C类:

8.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1)最早直立行走的是()

(2)最早制造工具的是()

(3)直立行走的直立行走姿态最先与现代人相同的是()

(4)最早进行人工取火的是()

(5)最早使用火的是()

(6)会制造和使用骨针的是()

(7)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相同的是()

(8)唯一不能制造工具的是()

(9)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最早与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

10、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籍关于人类的传说都证明了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

遗痕,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1。

学生做练习,并互相批阅。

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评。

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通过练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巩固知识的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类的进化是科学家们研究最多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但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每一次上课都觉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充分利用自学提示。

第一没有深挖教材,应该提炼出重点的问题作为预习提示,比如人类的发源地在哪?

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都可以在书上很容易的找到答案,所以没有必要把它写在预习提示中让学生讨论。

第二自学提示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自学,一上来就着急看课文,忽略了问题的存在。

还有就是在学生阅读自学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扰。

让他们自由的发挥。

2、小组讨论的不好,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学生讨论结束后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解释和看法,让学生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但是讲课过程中过多的变成了学生和我的交流,课堂没有放开。

上课说的太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所以以后教学中要改变我的授课方式,多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发,多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3、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从设计上,幻灯片要精简,还有就是有的片子一闪而过,没有充分利用上。

4、问题的提法。

第一本节课我的问题比较多。

第二如何设计一个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

第三不提是非问题,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吗?

类人猿的髋骨是宽还是窄,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而不是老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引导,所以今后关于提问注意,给学生创设一种思考问题的情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5、提问的同学过于集中,有的同学在课上表现活跃,于是点名的几率就大,相反有些同学不举手老师可能点到的机会就很少,高效课堂还应该体现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并正确的评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因此我在课堂上是这样改进的:

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进化的资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资料。

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和大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探究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多角度展开对人类进化的探究,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时,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和思索的结果说出来,在讨论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发言很有代表性,猜测也各有各的依据。

3、让学生参与板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4、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对四个阶段的生活年代、脑容量、工具、火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从变化趋势上清晰看到了人类进化的历程,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以简短影片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人类的进化,使本节得到了升华。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