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723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0-16Na-23Al-27S-32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元素周期表揭示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为一周期,每一纵列为一族

B.原予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

C.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区域中寻找制备耐高温材料的元素

D.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态都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C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代表一周期,每一纵行一般为为一族,但第VIII族占有3列,故A错误;B、如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0族,不属于IIA族,故B错误;C、从过渡元素中寻找制备耐高温材料或催化剂的元素,故C正确;D、第二周期中O、F的最高价态为0价,两个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故D错误。

2.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

③与O2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

⑤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⑦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加;⑧单质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溶液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加

A.①⑤⑦⑧B.②⑧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碱性最强的是CsOH,

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⑦正确;⑧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从上到下,其单质与酸反应越剧烈,故⑧正确;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3.关于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②常温常压下单质分子间的作用力依次增强;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Br>HI;④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⑤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HCl

F-

⑦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的顺序为:

F2>Cl2>Br2>I2

A.①③⑤⑥⑦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物质的状态从上到下,由气体→液体→固体,密度依次增大,故①正确;②物质的状态,从上到下,由气体→液体→固体,熔沸点升高,因此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故②正确;③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③正确;④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故④错误;⑤非金属性减弱,与H的结合能力减弱,容易电离出H+,因此氢化物的酸性HCl

F-Br2>Cl2>F2,故⑦错误;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4.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两种非金属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⑥B.①③⑤C.①⑤⑥D.①③⑥

【答案】A

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3.4gH2O2中含有0.3mol化学键

C.CO2的结构式为O-C-O

D.PCl3邗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A、7.8g(0.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阴阳离子个数分别是0.1mol、0.2mol,故A错误;B、H2O2的结构式为H-O-O-H,因此3.4gH2O2中含有化学键为3.4×3/34mol=0.3mol,故B正确;C、CO2的结构式为O=C=O,故C错误;D、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因此BCl3中B最外层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6.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X、Y的离子Xm+、Yn-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Y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X>Y②X和Y在同一周期③Y与X族序数之差是8-(m+n)④X、Y核电荷数差为(m-n)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答案】A

考点:

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7.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C.N4的沸点比P4(白磷)高D.1molN4中含有9mol共价键

【答案】B

【解析】A、化合物至少有两种元素组成,即N4是单质,故A错误;B、N4分子只含非极性键,故B正确;C、N4和P4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即P4的沸点高于N4,故C错误;D、根据结构,1molN4中有6mol共价键,故D错误。

8.下列图中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稳定性:

Na2CO3>NaHCO3B.证明非金属性:

Cl>Br>I

C.证明氧化性:

Cl2>SD.除去Cl2中的杂质气体HCl

【答案】C

【解析】A、外管的温度高,内管的温度低,外管盛放碳酸钠,内管盛放碳酸氢钠,因此此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故A错误;B、氯气对Br元素与I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产生干扰,因此此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故B错误;C、锥形瓶中产生Cl2,如果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被置换出来,即Cl的非金属性强于S,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氯气与NaOH反应,因此此装置不仅吸收HCl,还除去Cl2,应用饱和食盐水,故D错误。

9.铊盐为A级危险品,铊(Tl)的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

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B.氧化性:

Tl3+>Ag+>Fe3+

C.Tl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IIA族D.Tl(OH)3和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答案】B

10.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氯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B.C的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C.A的氢化物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D.B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IA族

【答案】B

【解析】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的原子序数x—9,C的原子序数x—7,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x+x—7+x—9=2x,解得x=16,即B:

S,A:

N,C:

F,A、F非金属最强,没有核素,A错误;B、F在周期表右上端,非金属性最强(稀有气体除外),B正确;C、N的氢化物是N2H4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D、S属于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D错误。

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学科@网

11.有A、B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是:

r(A)

A.若B(OH)m是强碱,则A(OH)m一定为强碱

B.若HnAOm是强酸,则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若B是非金属,则A可能是金属

D.常温下,若B元素的氢化物是气体,则A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液体

【答案】D

【解析】A、B两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

r(A)<r(B),且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短周期元素中,A、B位于相同主族,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如H、Li,若B是非金属,则A一定是非金属,如C、Si;N、P;O、S;F、Cl等,故C错误;D.常温下,若B元素的氢化物是气体,则A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液体,如O、S,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12.A、B、C、D、E是核电荷数递增的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递减,B、E同主族,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B、E-定处于三个不同的短周期

B.A、D不可能在同一主族

C.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显碱性

D.C和D的单质不可能化合成1:

1型离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B、C、D、E是核电荷数递增的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递减,B、E同主族,推出在元素周期表大概的位置为

,A、根据在元素周期表大概的位置,A、B、E一定处于三个不同的短周期,故A正确;B、A和D可能位于同一主族,故B错误;C、如果A和D位于同一主族,则C一定为非金属单质,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故C错误;D、假设D为Na,C为F,形成NaF的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学科@网

1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与X、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只含离子键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C.单质X的熔点比单质Z高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

【答案】D

【解析】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Y为IA族,X与Z同主族,即X位于第二周期,Y和Z位于第三周期,即Y为Na,令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x,有2x+1=13,解得x=6,推出X为O,Z为S,A、Na与O构成化合物有Na2O、Na2O2,Na与S构成的化合物是Na2S,其中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O的非金属性强于S,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稳定性:

H2O>H2S,故B错误;C、X单质为O2,常温下为气体,Z的单质为S,常温下为固体,S的熔点高于O2,故C错误;D、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离子还原性越弱,还原性:

O2-

14.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M形成的一个阴离子中含有29个电子

B.气态氢化物沸点Y>R

C.由X与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单质能从M与R元素构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

【答案】B

15.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的一种常见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X、Y、Z和W可以X5YZ4W的离子化合物

D.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Y的氢化物最稳定

【答案】C

【解析】X的一种常见核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推出X为H,A、如果三者位于同一周期,Z与Y、W均相邻,令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2,即3x+3=17,即x=14/3,因此三种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故A错误;B、如果Y与Z同一周期,Z与W为同一主族,令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即3x+2=17,即x=5,Y为N,Z为O,W为S,N构成的含氧酸是HNO2和HNO3,其中HNO2是弱酸,S的含氧酸是H2SO3、H2SO4,其中H2SO3是中强酸,故B错误;C、根据选项B的得出的元素,构成化合物是NH4HSO4,此化合物属于铵盐,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上述元素中O的非金属性最强,即H2O最稳定,故D错误。

【点睛】因为Z与Y、W均为相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是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令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2,即3x+3=17,即x=14/3,不应该是这种位置;如果是

,令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即3x+1=17,即x=16/3,不应是这种位置;如果是

与第一种情况相同,不应该是这种位置;如果是

,令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即3x+2=17,即x=5,推出Y为N,Z为O,W为S,然后进行分析。

16.己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

aA3+、bB+、。

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d>c>b>aB.单质的还原性D

C.离子半径C2->D->B+>A3+D.离子的氧化性A3+

【答案】C

17.a、b、c、d、e、f、g、h为8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微粒代码

a

b

c

d

e

f

g

h

单核

单核

双核

多核

单核

多核

多核

多核

0

+1

-1

0

+2

+1

0

0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予极性分子;c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h是5原子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的水溶液显碱性B.b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e强

C.h具有可燃性D.e相应的元素的单质与g微粒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反应

【答案】D

【解析】都是10e-微粒,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h是5原子分子,推出a为Ne,b为Na+,c为OH-,d为NH3,e为Mg2+,f为H3O+,g为H2O,h为CH4,A、NH3溶于水,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故A说法正确;B、Na的金属性强于Mg,因此NaOH的碱性强于Mg(OH)2,故B说法正确;C、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C说法正确;D、Mg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故D说法错误。

18.X、Y、Z、W、R属于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主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予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与R形成的双核阴离子能和X、Y形成的双核阴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C.元素Y、R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

D.常温下,元素W的单质能与R最高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剧烈反应

【答案】C

19.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右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2(g)和1molO2(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2molN2(g)和2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4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molO=O键需要吸收946kJ的能量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B

【解析】反应热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关键有关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选项A正确;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选项B不正确;在放电的条件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常温下不反应,选项C不正确;NO不是酸性氧化物,D不正确,大阿阿香A。

【点评】: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贴近贴近高考,基础性强,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以及与物质总能量相对大小的关系,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考点:

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和计算、NO的合成与性质

20.己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的常见单质的密度是X单质的16倍(相同状况下),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的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

20的化合物

B.X、Y、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中,X、Y、Z元素原予的个数比可能为4:

2:

3

C.X和Z可形成X2Z和X2Z2型化合物,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只有两种

【答案】D

B.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盐NH4NO3,为硝酸铵,X、Y、Z元素原子个数比可能为4∶2∶3,正确;C.H和O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

1和2:

1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双氧水和水,分子式分别为H2O2、H2O,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前者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后者只含有极性键,故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不完全相同,正确;D.由H、N、O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都有3种,分别为NH3、NH2-、NH4+、H2O、H3O+、OH-,微粒的种类比2种多,错误;

考点:

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学#*^%@

21.二氯化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己知S2Cl2易与水反应,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B.S2Cl2分子中含有极性链和非极性键

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

S2Br2

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S2Cl2+2H2O=SO2↑+3S↓+4HC1

【答案】C

【解析】A、根据价键原则,S周围有2个共价键,Cl周围有1个共价键,正确;B、根据其结构式判断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错误;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都是分子晶体,所以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正确;D、S2Cl2中的S的化合价是+1价,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S元素化合价降低为0价,有可能,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对题目信息的理解应用

22.A、B是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a+8+m-nB.a+16-m+nC.a+24-m-nD.a+18-m-n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填空题

(1)H、D、T三种原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为_____;1mol各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1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第116号元素(元素符号Lv)被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垃,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若该元素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

(3)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G)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II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____;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____;

③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____。

(4)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相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_____mol。

①若R为钙元素,且N=19,则采用原子符号的表达方式,可将R2+表示为_______;

②若R为第五周期IIA元素,则其硫酸盐______于水(填“溶”或“不溶”)。

【答案】

(1).同位素

(2).1:

2:

3(3).1:

1:

1(4).1:

1:

1(5).第七周期第VIA族(6).金属(7).H2LvO4(8).B(9).C(10).D(11).

(12).

(13).不溶

属,根据VIA族最高价显+6价,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LvO4;(3)考查元素周期律,①第IIA族价电子数都为2,即选项B正确;②同周期从左向右最高正价由+1价→+7价,稀有气体没有正价,即选项C正确;③HF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HCl、HBr、HI中不存在氢键,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点升高,即选项D正确;(4)考查原子结构中几种数量的关系,1molRO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A-N+8)mol,R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A,因此ngRO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①Ca元素质子数为20,则质量数为39,即

;②R为Sr,因为CaSO4是微溶,BaSO4难溶,同主族性质的相似性,即SrSO4不溶。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问题

(1)中密度比的计算,利用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注意质量数等于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4.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L元素在常见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其单质与A2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元素F、G、J、K、M对应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MO2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

(4)B、F、G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比较元素C和J的非金属性强弱:

C______J(填“强于”或“弱于”)。

(5)向元素B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元素K的单质,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形成的化合物,现象为___________。

(6)均由A、B、E、J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可相互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四周期第VIII族

(2).3Fe+4H2O(g)

Fe3O4+4H2(3).S2->Cl->Ca2+>Mg2+>Al3+(4).

(5).NaOH(6).弱于(7).Cl2+2Br-=2Cl-+Br2(8).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橙色/橙黄色(9).NaHSO4+NaHSO3=Na2SO4+SO2↑+H2O(产物写H2SO3亦可)

Ca2+>Mg2+>Al3+;(3)MO2的化学式为CaO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4)B为Na、F为Mg、G为Al,同周期从左向右,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