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66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阜阳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docx

阜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B. ②河段水流最快

C. 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3℃

D. ③处水流量大,适合建水电站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最陡,水流最快,B正确;①地海拔在250~3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50~100之间,二者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2×0.6=1.2℃,C错;③处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水能不丰富,不宜建水电站,D错。

故答案为:

B

【点评】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2.图①是某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②是太阳能热水器,结合A、B和C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所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A点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

B. 位于B点时,该地昼夜平分

C. 位于C点时,北京正值一年中昼最长

D. 为了更好采光,收集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排管最好朝南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A点太阳高度最高,是太阳在夏至日的位置,故答案A正确;B点太阳高度位于最高和最低之间,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太阳位置,昼夜平分,故B正确;C点太阳高度最低,是太阳在冬至日的位置,北京正值一年中昼最短,故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一年四季太阳在南方高度最高,所以为了更好采光,收集热量,集热管最好朝向南方,故D正确;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点评】 每年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一直到9月23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一直到12月23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纬线,过了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折回向北移动,到3月21日(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一直到6月22日直射点又到达最北界线,如此周而复始。

3.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两分两至日),完成下列小题。

(1)6月16日地理中考时,地球公转位置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湘潭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

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湘潭春暖花开

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7′E)出现极昼

【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

(1)6月16日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①点(6月22日前后)。

(2)图中①位置为夏至,此时位于北温带的湘潭太阳高度最高,因此正午时刻影子最短;②位置是秋分,湘潭春暖花开时应为春分前后:

③位置是冬至,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湿季草木茂盛;④位置是春分,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

(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地球自转形成了(  )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昼夜的更替                   D. 地球上的五带

【答案】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故答案为:

C。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5.生活中常常利用地图,请你仔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农业实验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2)小明测得学校到科技园区路线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他从学校到科技园大约要走(  )

A.450厘米

B.150厘米        

C.450米

D.150米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如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因此可判定农业实验区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2)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表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因此,若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距离=3÷1/15000=45000厘米=450米。

【点评】

(1)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

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2)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在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需将比例尺单位进行统一,进而根据分母大小进行比较。

6.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左图示意日期所处的季节,烟台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路面结冰

B.人们多穿单衣

C.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小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右图中丁是北半球春分日,甲是北半球夏至日,乙是北半球秋分日,丙是北半球冬至日;故答案为:

C。

(2)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我国是冬季,山东省烟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路面有结冰现象,人们穿厚的棉衣,学校下午作息时间更早,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此时太阳高度最小,故答案为:

A。

【点评】

(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7.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经纬度位置,错误的是(  )

A. 甲(15°S,50°W)                B. 乙(35°N,25°W)                C. 丙(10°S,25°E)                D. 丁(35°N,50°E)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由经度可以看出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答案选D。

(2)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乙点的经纬度是(35°N,25°W),丙点的经纬度是(10°N,25°E),丁点的经纬度是(35°N,50°E)。

【点评】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考查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界,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8.下图为图幅相同的“潜江、天门、仙桃三市轮廓图(甲图)”和“湖北省轮廓图(乙图)”,两图的比例尺大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B. 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C. 甲图比例尺等于乙图比例尺

D. 两图比例尺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读图可得,①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②图的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故答案为:

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9.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结合“历届G2O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   )

A.   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C. 多位于南半球           

D. 多位于东经度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为:

B。

【点评】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0.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

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昼夜更替                           

D. 四季变化

(2)四个节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1月1日                              

B. 5月1日                              

C. 7月1日                              

D. 1O月1日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跟日出时间相匹配的,一年之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不同,而造成日出时间早晚不同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所以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选项B正确。

(2)一年之中北京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题目给的日期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接近,所以在选项所给的四个节日中,7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选C。

【点评】

(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刻。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1.读经纬网围,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120°E,50°N                   

B. 120°W,50°N                   

C. 120°E,50°S                   

D. 120°W,50°S

(2)当甲地当地时间为8:

00时,乙地当地时间为(   )

A. 5:

00                                 B. 6:

00                                 C. 10:

00                                 D. ll:

00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根据经度向东度数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纬度向北度数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判定甲的经纬度是50°N,120°E。

(2)读图可知,甲的经度是120°E,位于东八区,乙的经度是90°E,位于东六区。

根据时区的计算方法,向东每一个时区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计算可知,此时乙地是当地时间6:

00。

故答案为:

(1)A;

(2)B;

【点评】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

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4.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12.地球的形状是(    )

A. 圆形                                  

B. 球体                                  

C. 正方形                                  

D. 椭圆形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蓝色弹珠”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

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13.在1:

3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6千米的两城市,图上距离是(   )

A. 5厘米                                  

B. 4厘米                                  

C. 3厘米                                  

D. 2厘米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比例尺为1:

3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6千米的两城市,则图上距离=

=2厘米,

故答案为:

D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14.龙井茶品种多样,其中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品质被公认为最好。

龙井村位于西湖产区,其茶园分布在30度以上的坡地,且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形成了茶树良妤的生长条件。

读“龙井村茶园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S峰与龙井村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

 

A. 80米                                  

B. 180米                                  

C. 280米                                  

D. 380米

(2)图中茶园多分布在(  )

 

A. 平地                                     B. 山顶                                     C. 陡崖                                     D. 坡地

(3)龙井村出产的龙井荼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 历史悠久                B. 制作工艺独特                C. 土壤富含某些微量元素                D. 气候温和湿润

【答案】

(1)C

(2)D

(3)C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S山峰的高度为350-400米之间,龙井村海拔在100-150米之间,所以S山峰和龙井村的相对告诉可能为200-300之间,故C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茶园分布在海拔100-250米之间的坡地上,故D符合题意。

(3)从题中可知龙井茶分布在坡地上,土壤呈酸性,土壤中富含某些微量元素,所以龙井茶品质优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C;

(2)D;(3)C。

【点评】

(1)地面上某个点比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3)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15.地球的形状是(   )

A. 正球体                             B. 天圆地方                             C. 不规则的球体                             D. 圆形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

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16.下列地图中,有助于盲人出行的是(  )

A. 纸质旅游图                    

B. 发声电子地图                    

C. 纸质交通地图                    

D. 可视游览图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