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7145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18 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专练18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

必杀题型三题型训练

专练18史学研究类必杀30题

1.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B.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C.豆制品是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答案】B

【解析】汉墓出土的豆腐作坊石刻,证明了豆腐在汉代就已经被发明,这说明“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故B正确;但汉墓中没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证据,故A错误;出土的史料无法说明豆制品是否为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故C错误;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早期农业发生的中心地区。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古代神话传说B.古代史籍的记载

C.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D.考古发掘的古代遗物

【答案】D

【解析】考古发掘的古代遗物是判断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早期农业发生的中心地区的主要依据,故选D;ABC不是主要判断依据,排除。

3.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下列对史料的认识结论正确的是

史料

结论

A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此后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

甲骨文出土于长江流域,史书中有关夏朝和商朝的记载,得到甲骨文考古发掘的验证

B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记载的是秦朝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

是研究秦朝法律的出土文献史料

C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是印证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实物史料

D

梁启超撰写《戊戌政变记》,详细论述了戊戌政变的发起与终结,分析了戊戌政变的原因。

当事人记载的历史事件完全可信

A.AB.BC.CD.D

【答案】B

【解析】睡虎地秦简记载的多为秦朝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所以是研究秦朝法律的出土文献史料,故选B项;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文字,不可能记载夏朝的相关史实,排除A项;蔡伦是东汉人,西汉墓出土的纸地图不能印证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C项;梁启超的记载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完全可信”的说法有误,排除D项。

故选B。

4.孔子诞辰到底是哪一年?

哪一天?

虽然古文有明确记载,但由于记载不直存有争议。

《春秋•公羊传》:

“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史记•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后人从南宋开始就认取《史记》的说法,至今沿袭不改;然而,近年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孔子屏风,令考古学家诧异的是,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明确记载着孔子的出生年:

“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三十)矣”。

这一记载比《春秋•公羊传》早14年、比《史记•孔子世家》早15年。

这说明

A.历史研究应该坚持客观立场,力争去除人的主观认识

B.考古发现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真相众说纷纭,历史学不具备客观性

D.研究者对待考古发现应结合多种史料认真辨析

【答案】D

【解析】“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魯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表明研究者对待考古发现应结合多种史料认真辨析,故D正确;历史研究虽然要坚持客观立场,但不能完全去除人的主观认识,A错误;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要相互印证,故B错误;历史真相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众说纷纭,C错误。

5.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历史概念与年号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绍兴和议

D.康乾盛世

【答案】A

【解析】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时期,属于谥号,不是年号,故A符合题意;贞观属于唐太宗年号,故B排除;绍兴属于宋高宗年号,故C排除;康乾指康熙和乾隆的年号,故D排除。

故选A。

6.关于西周第六代王周共王的在位时间,中国系统研究三代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利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最终确定为二十二年。

这说明夏商周断代工程(  )

A.分别给夏商周各王定位了比较准确的年代

B.推翻了前人著作中关于夏商周的时间划分

C.在历史学研究中体现出比较高的学术价值

D.利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来确定夏商周年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利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最终确定为二十二年”,可见利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来确定夏商周年代,故D符合题意;夏朝的各王并没有都定位准确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没有推翻所有前人著作中的时间划分,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重心没有体现出该工程的学术价值,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于1514-1515年创作的艺术作品,传说画中圣母的原型是拉斐尔在梵蒂冈教堂偶然遇到的一位抱孩子的美丽母亲;有学者根据圣母相貌宣称,画中圣母正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传说无法证明,第一种说法不足为信

B.《椅中圣母》的原型仍需严谨考证

C.芙纳蕾娜是画中圣母的原型

D.综合考证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关于拉斐尔的名画《椅中圣母》的原型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拉斐尔在梵蒂冈教堂偶然遇到的一位抱孩子的美丽母亲”,一说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说明仍需严谨考证。

故答案为B项。

AC项,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只有其他佐证材料能够证实,才能判定其中哪种说法更可信,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第一种说法不足为信,也不能得出芙纳蕾娜是画中圣母的原型,排除;D项,综合考证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的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历史的真相,排除。

8.按照古代谥法的规定,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谥号渐失褒贬之意,多为谀夸之词。

下面属于皇帝谥号的一项是

A.周武王B.秦始皇C.隋文帝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隋文帝谥号是文,庙号为高祖,故C符合题意;唐太宗属于庙号,谥号为“文皇帝”,故D不符合题意;“周武王”是谥号,但不是皇帝谥号,故A不符合题意;秦始皇是尊号或者帝号,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考证杨贵妃的年岁是不准确的,主要是因为平景孙在考证时引用的是“外传”而不是正史。

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

A.要有证据意识B.运用可信史料C.广泛搜集史料D.引用文献史料

【答案】B

【解析】陈垣认为考证时要引用正史,引用“外传”得出的结论不准确,体现了其强调历史研究时要运用可信史料的观点,B项正确;陈垣否定的平景孙的考证引用了“外传”,说明仅有证据意识还不够,A项错误;陈垣否定平景孙考证不是因为其史料少,C项错误;平景孙的考证引用了外传,可知在陈垣看来,引用文献史料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其可信性,D项错误。

10.“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立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时势”指的是客观环境,所以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属于“时势”的范畴;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阶级立场属于主观因素,与“时势”无关,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排除ABC项。

11.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

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

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发展的方法

B.比较的方法

C.全面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

【答案】C

【解析】材料“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

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体现的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即全面的方法故选C项。

A选项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的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分析特定历史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B选项指的是通过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来分析历史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出比较的内容;D项是通过分析具体史料来进行分析历史,材料没有体现。

12.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叙述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的真伪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司马迁是从个人性格和变法的特点的角度研究,改革开放前某学者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研究,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则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研究,由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说明三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得出了三个不同的原因,即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久远的历史史实,可以通过不同的史料证实,而不是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没有强调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真伪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3.某学者在研究九一八事变中所谓的“不抵抗命令”时查阅到两则重要史料(下图),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看

A.证明蒋介石与不抵抗命令无关

B.证明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

C.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

D.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证据链

【答案】D

【解析】仅从张学良的口述和采访中是不能得出不抵抗命令究竟是不是蒋介石发布的,A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得出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的结论,B选项排除。

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C选项排除。

14.1982年出版的苏联历史教科书和2016年出版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于“1917年十月革命”的描述有明显的不同,如列宁在1982年历史教科书出现了30次,而2016年历史教科书仅出现了7次。

这反映出

A.苏联时期的教科书没有研究价值

B.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

C.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带有时代烙印

D.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缺乏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1982年苏联尚未解体,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当时的教科书出现次数较多,而2016年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列宁在当时教科书出现次数较少,这反映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带有时代烙印,故选C项;材料只是说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不同,而并没有提到苏联时期的教科书的其他内容,因此无法得出苏联时期的教科书没有研究价值的结论,排除A项;B项说法本身就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题目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编写时代不同,其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一不同也恰恰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不同,而不是缺乏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选C。

1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史上几次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几乎都首发于黄河流域,这是小麦种植最悠久的地区,由于耕作条件不良,一旦土地兼并,往往导致农民起义;而水稻的种植区则相对泰平,因为南方有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种观点

A.违背基本的唯物史观B.体现独特的历史解释

C.忽视一定的时空逻辑D.缺乏科学的家国情怀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观点认为农耕条件不良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体现独特的历史解释,故选B;材料中观点体现出一定的时空逻辑和唯物史观,排除AC;材料信息与家国情怀无关,排除D。

16.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

这一作品

A.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

B.可以印证唐朝开放的政策

C.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扩大

【答案】B

【解析】本图为唐代画家描绘的当时的历史事件,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了周边国家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向唐朝进贡的历史场景,印证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B正确;该图片为画家的创作,是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而非客观记录,排除A;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体现诗情画意,阎立本的画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描绘,属于宫廷画,不具备文人画的特点,排除C;图片反映的是唐朝政治影响的扩大,无法体现疆域是否扩大,排除D。

17.学者认为,《夏小正》内容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农业方面的著作,主要记载蚕桑、畜牧、渔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学者们对《夏小正》的不同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太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无考古资料佐证的历史认识不可信

C.研究角度不同使历史认知出现差异D.时代久远漫长导致了历史认识模糊

【答案】C

【解析】根据“《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可知,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夏小正》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故C正确;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并非没有价值,排除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D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8.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述的变化可以得出,古代历史学家

作品

曹操形象

作者和身份

创作环境

《三国志》

治世之能臣

陈寿(西晋太子中庶子)

1.以魏为正统

2.陈寿基本尊重历史事实

《裴松之注三国志》

叛汉逆臣

裴松之(南朝宋中书侍郎)

1.受伪魏论的影响

2.受儒家君臣观念影响

3.裴松之根据个人调查进行考证

A.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B.身份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C.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D.始终受正统观念的左右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出,不同作者在不同环境下对曹操形象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因此可推出身份立场影响历史叙述,故选B;A项中“不可能客观描述”,C项中“调查考证难以”,D项中“始终受”等说法太绝对,错误,排除。

19.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史料价值,说法准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可靠证据B.在传播中经过加工虚构已无价值

C.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D.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因此可信

【答案】C

【解析】炎黄传说属于后世对华夏始祖的集体记忆,故选C项;传说不能确证,因此不能直接表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排除A;传说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B;《史记》的记载也不一定可信,还要与出土材料相互印证,排除D。

20.司马迁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意,成就了《史记》这史学丰碑,引得后世史家争相仿效。

这说明

A.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

B.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

C.儒家观念影响着史著的写作

D.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说明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D项正确。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而没有涉及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排除A。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且说法错误,排除B。

题干强调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1.下面是《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帝初年国家经济状况的记述

史书

内容

《史记》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两处记载都客观描述了真实情况

B.《汉书》缺乏史学价值

C.两处记载在史料上存在源流关系

D.两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答案】C

【解析】由《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帝初年国家经济状况的记述看出,都反映出国库充盈的情况,说明两处记载在史料上存在源流关系,故C正确;史书记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一定都客观描述了真实情况,A错误;史书记载都有一定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汉书》缺乏史学价值”表述错误,排除B;史书记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不一定能够相互印证史料的真实性,D错误。

22.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

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

“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说明要破解甲骨文就要了解商代乃至商代之前的历史,故选C。

A选项认为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

甲骨文不仅含有宗教信仰的信息,还包含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表述不完整,不如C项具体,故排除。

D项与材料的信息表述不符,材料主要讲述甲骨文与历史的关系,故排除D。

23.2009年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曾侯舆编钟,身刻180多字的铭文。

文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

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

据此可推论的是

A.曾、随为一国两名B.口传史料与实物史料互佐证

C.铭文记载真实可信D.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答案】A

【解析】文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可推知曾、随为一国两名,故造A;材料中没有涉及口传史料,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左传》记载的历史没有铭文记载真实可信,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排除D。

24.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

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

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即从1931年到1945年,故B正确。

材料主旨不在于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故A排除。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过于绝对,故C排除。

材料认为“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起点,要区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故D排除。

25.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有不同的记述:

《联共(布)党史教程》的记述是“起义者很快突破冬宫的防线,冲进了大门,扫荡着士官生。

”《震撼世界的十日》的记述则是“冬宫正门两旁的便门尽皆敞开,眼前的这座庞然大物,此刻寂然无声。

”这表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无法认识

B.多元史料互证更能接近历史真相

C.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录最为可信

D.只有原始文献可以重现历史真相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不同记述,不同的记述提供多元史料,相互印证可以更接近历史真相,故选B;A表述错误,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也是可以认识的,排除;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录也可能因时代、立场、观点不同出现偏差,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

26.据报道,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

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

这突出表明了

A.要重视不同性质史料价值的甄别

B.个体记忆不能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常会存在顾虑

D.口述史料易带偏差缺乏价值效度

【答案】A

【解析】本为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却被有很多人说成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这一现象突出表明历史研究中甄别不同性质史料价值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个体记忆不能客观还原历史真相,和众多受访者将事件说得面目全非不符,B选项错误;受访者在接受访谈时存在顾虑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口述史料易带偏差,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不能否定其有一定的价值效度,D选项错误。

27.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

但是,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从赵匡胤即位后竟无须再出征辽兵即“自行遁去”、《辽史》也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以及京师汴梁在兵变前不久即谣传“点检作天子”、再加上现成黄袍之预备、禅位诏之事先草拟等,说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

这表明

A.历史的真相无法搞清楚

B.历史记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

C.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

D.宋朝的官方史书没有真实内容

【答案】B

【解析】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而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说明历史记述由于受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故B正确;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陈桥兵变的真相,不能说明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

28.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主要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应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答案】D

【解析】材料指的是要探索对于现代有用的古代历史文明,是站在价值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故D正确;材料中指出历史是探索那些对于今天有效的古代事件,A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9.“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的以上言论旨在强调

A.鉴往知来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D.贯通古今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布诺赫认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双向的”,强调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即贯通古今,故选D;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0.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等,但梁启超的“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文明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可知,梁启超的史学方法是社会史观,选项B正确;文明史观指的是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对比,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A;全球史观强调的是整个世界是密切联系的整体,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C;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梁启超的新史观未体现,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