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7770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 化学与STSE 化学用语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专题卷全国通用

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

(限时:

45分钟)

1.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  )

A.金        B.硫

C.铜D.铁

B [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汞能和硫反应生成HgS,从而防止其变成汞蒸气,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黄。

]

2.(2018·福建高三质检)唐代《新修本草》中有如下描述: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

璃。

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

“绛矾”指(  )

A.硫酸铜晶体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D.硫酸锌晶体

C [根据“绛矾”本来为绿色,烧之变赤色可知“绛矾”的成分是硫酸亚铁晶体,其在空气中灼烧得到红棕色的Fe2O3,C项正确;硫酸铜晶体为蓝色,A项错误;硫化汞晶体为红色或黑色,B项错误;硫酸锌晶体为白色,D项错误。

]

3.《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

A.氯化物        B.合金

C.硫化物D.氧化物

D [Hg加热制丹,则Hg被氧化为HgO,丹应为氧化物。

]

4.(2018·山东青岛一模)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

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现象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A项,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正确;B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制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

]

5.中国传统文化、技术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关于古代文献对KNO3的说明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性质

“(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C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D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本草纲目》

溶解、结晶

A [A项,由文献可知,KNO3加热后才分解,不能自燃,错误;B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N2,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利用的是KNO3的氧化性,正确;C项,可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鉴别KNO3和Na2SO4,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正确;D项,“以水淋汁”指溶解,“煎炼而成”指结晶,正确。

]

6.(2018·天津高考)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A [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A项错误;后(司)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项正确;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项正确;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

7.(2018·洛阳统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酒精纯度越高杀菌消毒效果越好

C.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直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

A [纯度过高(如95%)的酒精会使细菌表层蛋白质凝固,妨碍酒精向内渗透,从而影响杀菌效果,常用75%的酒精进行杀菌消毒,B项错误;食品袋中放置CaO的作用是防止食品受潮,C项错误;酸雨是由大气中的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D项错误。

]

8.(2018·山西八校联考)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B.“水滴石穿”主要是溶有CO2的雨水与CaCO3作用生成了可溶性Ca(HCO3)2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A [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的排放,A项错误;“水滴石穿”的原理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反应生成了Ca(HCO3)2,B项正确;通风橱是将有害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到室外,并没有将其转化或吸收,C项正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D项正确。

]

9.(2018·晋中四校高三联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灰水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是因为Ca(OH)2有毒,可毒死虫卵

B.明矾和氯水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常用于海水的淡化

C.侯德榜制碱法先通入NH3是为了增大CO2的溶解度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CaCl2·6H2O和铁粉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 [碱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死虫卵,A错误;明矾用于水的净化,氯水用于水的消毒,但不能淡化海水,B错误;NH3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能增大CO2的溶解度,C正确;CaCl2可防止食物受潮,CaCl2·6H2O不能防止食物受潮,D错误。

]

10.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B.棉、麻、丝、有机玻璃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C.用足量的NaOH溶液分别与矿物油和地沟油加热,可鉴别出地沟油

D.国家规定食用碘盐中碘含量为20~30mg·kg-1,加碘盐中的碘以碘化钾的形式存在

C [“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前者是水,后者是固体小颗粒,A项错误;有机玻璃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矿物油是烃类物质的混合物,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从而可以鉴别矿物油和地沟油,C项正确;加碘盐中的碘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D项错误。

]

11.(2018·武汉调研)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石油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D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A项正确;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以CO2和H2O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释放O2的过程,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B项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C项正确;乙烯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D项错误。

]

12.(2018·北京高考)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B [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显然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项不符合题意;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

13.(2017·哈尔滨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B.加入Na2S可消除污水中Hg2+的污染

C.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径是

其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C [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A正确。

S2-能与Hg2+生成HgS沉淀而除去污水中的Hg2+,从而消除污染的危害,B正确。

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其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质量报告的项目之一,空气质量报告项目包括:

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错误。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原子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D正确。

]

14.(2014·全国卷Ⅰ)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C [烧碱指的是NaOH,油脂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能水解,A项错误;漂白粉中的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aCO3和HClO而变质,而CaCl2与CO2不反应,B项错误;K2CO3与NH4Cl混合,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释放出NH3,会降低肥效,C项正确;FeCl3溶液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但FeCl3溶液不能将Cu2+还原为Cu,D项错误。

]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鼓励使用电子货币以节约能源

B.积极推广共享单车以减少雾霾和光化学烟雾

C.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D.支持使用共享快递盒以减少“白色污染”

C [A项,使用电子货币可以减少制造货币所使用的木材、金属等的消耗,降低货币流通成本,符合要求;B项,推广共享单车,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要求;C项,化石能源指煤、石油、天然气,大力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CO2、SO2等废气,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不符合要求;D项,共享快递盒的推广与使用,可以节省木材,保护森林,减少“白色污染”,降低成本,符合要求。

]

1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消毒就是用加热的方法使蛋白质变性

B.自来水中加入氯气与污水中加入明矾的原理相同

C.CuSO4具有氧化性,因此用其制成的波尔多液可用作杀菌剂

D.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A [高温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或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A项正确;自来水中加入氯气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剂次氯酸,次氯酸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Al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达到净水目的,故二者的原理不同,B项错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钙,其中硫酸铜的作用是利用其重金属离子Cu2+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作用,而非利用它的弱氧化性,C项错误;铝是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氧化,D项错误。

]

17.对下列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既可以表示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也可以表示甲烷的比例模型

B.最简式为C2H5的有机物,对应烃的分子式有多种

C.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可表示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CuSO4和CuSO4·5H2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

D [比例模型表现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及原子大小的关系,题给比例模型的中心原子比其他4个原子的半径大,故可以表示甲烷分子而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A项错误;最简式为C2H5的有机物,对应烃的分子式只有一种,即C4H10,B项错误;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仅表示能溶于水的碳酸盐与足量强酸之间的反应,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就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C项错误;CuSO4是硫酸铜的化学式,为白色粉末,而CuSO4·5H2O是五水合硫酸铜的化学式,为蓝色晶体,是两种不同物质,D项正确。

]

1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C17H35COOH+

C2H518OH

C17H35COOC2H5+HO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的原因:

NH3·H2O

NH+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

Cu2++2e-===Cu

A [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历程是酸脱羟基而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水,所以硬脂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为C17H35CO18OC2H5,A项错误;0.1mol·L-1氨水的pH为11.1而不是13,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即其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OH-,B项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为

,C项正确;电解精炼铜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反应式为Cu2++2e-===Cu,D项正确。

]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O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124的铊(Tl)原子:

Tl

C.HCN的结构式:

D.Na3N的电子式:

B [NaClO、Na3N的电子式应分别为

,HCN的结构式为CHN。

]

20.

(1)32号元素G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的铀(U)的核素符号:

________。

(3)联氨(N2H4)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H2O2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离子化合物NH5的电子式:

________。

(4)甲醛的结构简式:

________;甲酸乙酯的实验式:

________;1,3丁二烯的键线式:

________。

(5)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答案】 

(1)

 

(2)U (3)

 H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