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7799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docx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课件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标准不属于技术标准的是(  )。

A、基础标准B、产品标准C、环境保护标准D、技术管理标准

2、下列标准属于地方性强制标准的是(  )。

A、GBXXB、DBXXC、QBXXD、HBXX

3、下面对GB/T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4、国际单位制的组成不包括(  )。

A、SI基本单位B、SI单位的倍数单位

C、米制D、SI导出单位

5、下列缩写字母表示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是(  )。

A、idtB、eqvC、neqD、IDT

6、分析化学中物质的量是一个最常用的(  )。

A、物质质量B、数量C、物理量D、摩尔数量

7、通过质量检验、搜集数据,发现质量波动情况,是质量检验(  )的体现。

A、把关作用B、评价作用C、预防作用D、信息反馈作用

8、下列情况中(  )将引起系统误差。

A、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

B、移液管读数时平视水平不一致

C、由于室温变化,引起移液体积微小变化

D、用万分之一电光分析天平称量时,光标读数有波动,引起读数不准

9、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

B、偶然误差中大小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

C、偶然误差只要认真执行标准方法和测试条件是可以避免的

D、偶然误差中小误差中出现的频率高

10、仪器不准确产生的误差常采用(  )来消除。

A、校正仪器B、对照试验C、空白试验D、回收率试验

11、对照实验是检验(  )的有效方法。

A、偶然误差B、仪器试剂是否合格

C、系统误差D、回收率好坏

12、对某食品中粗蛋白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分别为59.09%、59.17%、59.27%、59.13%、59.10%、59.14%,标准偏差为(  )。

A、0.06542B、0.0654C、0.066D、0.065

13、用经校正的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0.1克试样,其相对误差为(  )。

A、±0.1%B、+0.1%C、-0.1%D、无法确定

14、某食品含蛋白为39.16%,甲分析的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则甲的相对误差和平均偏差是(  )。

A、0.2%和0.03%B、-0.026%和0.03%

C、0.2%和0.02%D、-0.025%和0.03%

15、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的高低可用(  )表示最好。

A、偏差B、极差C、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

16、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  )决定取舍。

A、结果的一致性B、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C、偶然误差分布规律D、化验员的经验

17、药物天平称取23.8g以mg表示时,应为(  )。

A、23800mg

B、238×102mg

C、23.8×103mg

D、2.38×104mg

18、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律,0.0326×0.00814=(  )。

A、0.0002653

B、2.653×10-4

C、2.65×10-4

D、2.6×10-4

19、有一全脂乳粉试样,经两次测定,得知脂肪含量为24.87%和24.93%,而脂肪实际含量为25.05%,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是(  )。

A、-0.60%B、+0.60%C、-0.600%D、0.5988%

20、Na、Mg、Al、Si、P、S、Cl七种元素,其金属性(  )。

A、逐渐减弱B、逐渐增强

C、非金属性逐渐增强D、无法判断

21、高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是(  )。

A、+5B、+7C、+1D、-1

22、Br2分子中,Br的化合价是()。

A、-1B、+1C、+5D、O

23、强电解质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  )。

A、强电解质是导体B、水能导电

C、强电解质水溶液有正负离子D、强电解质水溶液有自由电子

24、在[Ag(NH3)2]NO3中配位体是()。

A、NH{.D}3

B、AgNO{.D}3

C、Ag{.U}+

D、NO{.U}-{.D}3

25、配合物K3[Fe(CN)6],按无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应是()。

A、铁氰化钾B、赤血盐

C、六氰化铁(Ⅲ)钾D、六氰合铁(Ⅲ)酸钾

26、下列(  )是配合物。

A、(NH4)2Fe(SO4)2

B、K4[Fe(CN)6]

C、KAl(SO4)2·6H2O

D、K2Cr3O10

27、()克的CO2和4gH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A、4B、40C、44D、88

28、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  )。

A、分子(或原子)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

C、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数目D、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

29、某钢厂用纯氧顶吹炼钢,用去56m3O2(标准状况下)相当于()mol氧气。

A、2500B、5000C、4000D、2.5

30、氢氧化铁溶液是(  )。

A、真溶液B、胶体溶液C、带负电荷的D、胶质分散体系

31、乳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是(  )。

A、>10-7m

B、10-9~10-7m

C、<10-9m

D、≈10-6m

32、已知盐酸的质量浓度ρ(Hcl)为90g/L,其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  )mol/L。

[M(HCl)=36.5g/mol]

A、3.15B、3.16C、2.40D、2.47

3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式:

中,WB表示()。

A、B的重量B、B的质量C、B的质量分数D、B的分子量

34、B的质量浓度

与物质的量浓度CB关系为()。

A、

B、

C、

D、

35、已知盐酸的质量浓度(HCl)为90g/L,其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mol/L。

(已知M(HCl)=36.45)

A、3.15B、3.16C、2.40D、2.47

36、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不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值B、浓度C、缓冲容D、pH值

37、下列有关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盐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B、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

C、NaAc溶于水后呈碱性D、NaCl溶于水后不发生分解呈中性

38、下列关于盐酸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盐酸有酸性,能使甲基橙变红

B、盐酸能与铁发生反应生成H2

C、盐酸能与氧化锌作用生成ZnCl2和水

D、盐酸具有溶解黄金的特殊性质

39、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很多,而起决定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C、反应时的压力D、反应时的温度

40、N2+3H2

2NH3的反应,为得到更多的氨,()。

A、减少压力B、增加压力C、在常压下进行D、改变压力无效

41、下列(  )是氧化还原反应。

A、Zn+2Hcl=Zncl2+H2↑

B、

C、BaCl2+H2SO4=BaSO4↓+2HCl

D、AgNO3+NaCl=AgCl↓+NaNO3

42、C2H6O有()种同分异构体。

A、1B、2C、3D、4

43、下列关于不饱和烃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与Br2水发生加成反应,使Br2水褪色

C、燃烧时火焰不如饱和烃明亮

D、能发生聚合反应

44、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

A、CH4

B、CHCl3

C、CH2Cl2

D、CH3Cl

45、丙三醇与Cu(OH)2作用生成()物质。

A、深蓝色B、深棕色C、深绿色D、黑色

46、下面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A、-COOH

B、R-OR

C、R-OH

D、

47、下列糖类不具有还原性(即不与裴林试剂反应)的是(  )。

A、蔗糖B、果糖C、麦芽糖D、乳糖

48、下列不属于多糖的是(  )。

A、淀粉B、纤维素C、半纤维素D、木质素

49、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

A、碘水溶液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50、为鉴别某白色纺织品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灼烧

B、滴加酒精

C、滴加浓H2SO4

D、水洗

51、下列属于单纯蛋白质的是(  )。

A、酪蛋白B、脂蛋白C、鸡蛋清蛋白D、糖蛋白

52、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  )种。

A、28B、18C、8D、12

53、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

A、乙醇B、甲醛C、甲醇D、丙酮

54、下列分析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

A、食醋中总酸度测定B、烘干法测食品中的水分

C、兰——埃农法测定还原糖D、电位法测定饮料中有效酸(PH)

55、容量分析法,又称滴定分析法,常见的有(  )种。

A、4B、3C、2D、5

56、下列分析方法,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

A、光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

C、色谱法D、化学沉淀称重法

57、酸碱滴定法可用于测定下列(  )物质。

A、强碱或弱碱B、强酸、弱酸、酸式盐

C、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D、选项A、B、C

58、酸碱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与酸碱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A、浓度愈小,突跃范围越大B、浓度愈小,突跃范围愈小

C、浓度愈大,突跃范围越小D、浓度与突跃范围无关

59、0.1mol/LHCl滴定0.1mol/LNH3·H2O应选()指示剂。

A、酚酞B、酚红C、甲基橙D、百里酚蓝

60、沉淀滴定中佛尔哈德法测Cl-时,不产生干扰的离子是()。

A、Br-

B、I-

C、PO43-

D、NO3-

61、重量分析法中沉淀剂的用量是(  )。

A、利用沉淀反应方程式计算加入量

B、利用沉淀反应方程式计算所需量的基础上过量20%-50%

C、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用量越多越好

D、重量分析中沉淀剂用量因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62、快速定量滤纸的色带标志是(  )。

A、蓝色B、白色C、紫红D、红色

63、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重量分析的是(  )。

A、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B、埃农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

C、萃取法测食品中粗脂肪D、比色法测食品中Pb含量

64、水硬度(钙硬)测定时,用钙指示剂(NN)指示滴定终点,使用PH值范围是(  )。

A、5-7B、6-8C、7-10D、12-13

65、酸度对于EDTA络合滴定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EDTA络合滴定中,PH越大越好

B、PH低,EDTA的有效成分[Y]浓度小

C、PH高,金属离子可能水解

D、PH影响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My)

66、下列不是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  )。

A、次甲基蓝B、二甲酚橙C、淀粉D、高锰酸钾

67、光吸收定律只适用于(  )和一定范围的低浓度溶液。

A、有色溶液B、透光物质

C、单色光D、波长较窄的复合光

68、PH测定时,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

A、标准氢电极B、231型玻璃电极C、铂电极D、甘汞电极

69、有关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论述中,错误的是(  )。

A、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HIn)或有机弱碱(InOH)

B、酸碱指示剂随溶液PH改变,其存在形式、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生变化

C、酸碱指示剂的颜色改变和溶液的PH值密切相关,各种指示剂色变的PH值不相同

D、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指示剂颜色变化过程需超过3个PH值单位

70、粘稠液体的采样方法是(  )。

A、分层虹吸法

B、充分搅匀,再分层虹吸

C、充分搅匀后取样或从上、中、下层抽样混匀

D、先加热,使其流动性度好,再用虹吸法取样

71、食品分析中,固体样品的平均样品制备,采用的方法是(  )。

A、先碎化,后混匀,用四分法制成平均样品

B、先搅后碎,再四分法制备成平均样品

C、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取一部分成平均样品

D、直接混合,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

72、固体样品的抽样,对同一批号的产品,采取次数可由

决定。

式中N表示()。

A、被检物质的数量B、样品的个数

C、被检物质的吨位D、被检物质的数目(件数)

73、细菌在生物界的位置属(  )。

A、植物界B、动物界C、原核生物界D、真菌界

74、细菌的特殊结构有鞭毛、荚膜、芽胞和(  )。

A、性毛B、菌毛C、胞浆颗粒D、核蛋白体

75、细菌经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菌的繁殖速度愈来愈慢,细菌的死亡数超过活菌数,以致细菌形态发生改变,此阶段属细菌的(  )。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退期

76、根据霉菌的分类,根霉菌属于(  )纲。

A、藻菌B、子囊菌C、担子菌D、半知菌

77、三糖铁琼脂斜面属于(  )培养基。

A、营养B、鉴别C、选择D、基础

78、物体上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叫(  )。

A、灭菌B、无菌C、消毒D、防腐

79、流通蒸汽灭菌时,其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经(  )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

A、8分钟B、10分钟C、12分钟D、15-30分钟

80、碱类除有杀菌作用外还有(  )作用。

A、去油污B、消毒C、增加表面活性D、润滑

81、有一些微生物能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这种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死一定种类的微生物,这就称为(  )。

A、拮抗B、抗生素C、抑制D、生物灭菌

82、产气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能被空气中的(  )氧化成二乙酰,与培养基的胍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A、氮

B、氢

C、氧

D、CO2

83、下列玻璃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三角烧瓶直接在电炉上加热B、离心试管盛液在酒精灯上加热

C、湿试管口朝下用酒精灯烘烤D、烧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84、食品中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测定时,应选用下列(  )装置。

A、回流B、蒸馏C、提取D、分馏

85、实验室做萃取操作时,应选用下面(  )组玻璃仪器。

A、烧杯、漏斗、容量瓶B、烧杯、冷凝管、三角烧瓶

C、烧杯、分液漏斗、玻棒D、三角烧瓶、回流管、容量瓶

86、下列常用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CuSO4·5H2O白色固体酸性

B、K2Cr2O7金黄色固体氧化剂

C、KOH片(粒)白色固体强碱性

D、KMnO4深紫红色固体弱酸性

87、盐酸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

A、易挥发,组成会变B、相对摩尔质量较小

C、酸性太强D、滴定时常有副反应发生

88、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

A、酚酞B、甲基橙

C、溴甲酚绿—甲基红D、铬酸钾

89、器皿上干涸了油或油漆类可用(  )洗涤。

A、肥皂水B、10%盐酸C、氨水D、铬酸洗液

90、GB601标准中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标准溶液浓度值之差应(  )。

A、≤0.1%B、≤0.2%C、≤0.15%D、≤0.5%

91、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所用基准无水碳酸钠应于(  )灼烧至恒重。

A、120℃B、100-110℃C、200℃D、270-300℃

92、下面滴定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滴定管装液前应检漏

B、滴定时溶液呈珠状落下

C、近终点时,半滴半滴加入

D、读数时手握住滴定管中部、液面与视线水平

93、配制0.1mol/L的HCl标准溶液1000ml,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量取9mlARHCl,注入1000ml水中摇匀B、量取10ml盐酸,溶于1000ml水中搅匀

C、量取12mlHCl,溶于1000ml水中搅匀D、量取8ml盐酸溶于1000ml水中搅匀

94、下列部件对分析天平灵敏度影响最大的是(  )。

A、砝码B、吊耳C、读数装置D、玛瑙刀

95、不允许开启天平加减砝码或样品,是因为这样做带来危害最大的是(  )。

A、易损坏瑙玛刀B、易使样品晒落在称盘上

C、称样不准确D、天平摆动大,停不稳

96、酸度计是由下面所说的(  )组成。

A、电流计、电极B、电阻计、电极C、电位计、电极D、PH计和电极

97、指示电极是指测量过程中其(  )的电极。

A、电极电位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

B、电极通过的电流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

C、电极电阻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

D、电极电位恒定,不随溶液浓度而变化

98、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预热后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用1个标准缓冲溶液定位B、用标准盐酸溶液定位

C、用3个不同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D、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定位

99、下面的(  )不属于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而只是部件中的零件。

A、光源B、棱镜C、单色器D、检测系统

100、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前,应检查(  )。

A、波长是否为工作波长B、电表指针是否指为“0”

C、电表指针是否指在满刻度处D、仪器所有开关位置是否正常

101、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小烧杯盛装样品放入

B、样品滴加盐酸后直接放入

C、样品灰化好后,关闭电源至温度<200℃取出

D、样品在马弗炉中灰化过夜

102、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器具灭菌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待压力升至0.1MPa左右时至少排放冷气一次

B、放入的物品应尽量排满实

C、器具与发酵管同锅灭菌

D、灭菌结束时,立即取出物品

103、一固体样品作菌落总数测定,其中10-1平板菌落数多不可计,10-2平板菌落数为271,10-3平板菌落数为60,则该样品菌落总数()个/g。

A、27000B、27100C、60000D、43550

104、检测粪大肠菌群时,如EC肉汤管产气者,将产气的EC肉汤管分别接种(  ),然后置培养箱内培养。

A、乳糖发酵管B、伊红美兰琼脂平板

C、蛋白胨水D、葡萄糖发酵管

105、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适用于(  )产品。

A、果蔬罐头B、蕃茄酱罐头C、鸡肉罐头D、鱼罐头

106、显微镜的构造有机械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不包括下面的(  )。

A、聚光器B、镜座C、镜臂D、载物台

107、革兰氏染色液第二液是(  )。

A、结晶紫液B、95%乙醇C、碘液D、沙黄染色液

108、从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菌,经初步生化试验结果为,H2S阳性;靛基质阴性,尿素酶(PH7.2)阴性;KCN阴性;赖氨酸阳性,该菌可能是()。

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沙门氏菌D、柠檬酸盐杆菌

109、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现:

乳糖、蔗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H2S阴性,该培养物可能是()。

A、沙门氏菌B、志贺氏菌C、大肠杆菌D、枸栋酸盐杆菌

110、某饮料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经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后,应转种(  )平板。

A、伊红美兰B、2%琼脂C、血D、SS

111、溶血性链球菌,呈球形、直径(  )。

A、<0.5μmB、0.5μmC、0.5-1μmD、1-2μm

112、显微镜的物镜分辨率,是根据区分开物体上两点之间的(  )距离。

A、最大B、最小C、中间D、1/3

113、培养基制备后应保持在所规定的pH值范围内,为此在制备时应(  )。

A、均应调节pH值至规定值B、调节pH可稍高于规定值

C、调节pH值可稍低于规定值D、调节pH至规定值的1倍

114、划线法是进行微生物分离时常用的接种法,其目的和作用是(  )。

A、让菌种在培养基上更好生长繁殖B、将菌种复壮

C、分离出单个纯菌落D、将菌种进行筛选

115、食品质量感官检验“识别差异的方法”,一般用于食品的(  )。

A、嗜好调查、优劣判定B、新产品试制或产品改进研究

C、品质表示和品质管理D、风味改进,综合评价或品评员训练

116、砷斑法测砷中,乙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

A、吸收H2S

B、吸收I2

C、吸收HCl

D、吸收HI

117、二硫腙法光度法测铅,将二硫腙与Pb2+生成的红色配合物溶于()中进行比色。

A、乙醇B、乙醚C、氯仿D、甲醇

118、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法测铜时,选用的掩蔽剂是(  )。

A、氰化钾B、盐酸羟胺

C、EDTA和柠檬酸铵D、硫代硫酸钠

119、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的是(  )。

A、乙醚B、氯化钠C、无水亚硫酸钠D、无水乙醇

120、薄层色谱法测糖精钠时,含糖精钠样品经前处理后展开、显色,样斑显(  ),背景为蓝色。

A、红色B、黑色C、黄色D、紫色

121、下列哪种食品最易污染黄曲霉毒素(  )。

A、鲜鱼B、花生C、猪肉D、萝卜

122、酿造用水用于检验Pb、Cu、Zn、Cd、Mn等成份应事先加入(  )将水样酸化至PH≤2,以防止样品组分变化。

A、1:

1HNO3

B、1:

1H2SO4

C、1:

1HCl

D、1:

1HClO4

123、酿造用水总固体的测定要求两次烘后称重之差为(  )。

A、≤0.2mgB、≤0.3mgC、≤0.4mgD、≤0.5mg

124、酿造用水总硬度的测定用EDTA滴定法时,选用(  )做指示剂。

A、酚酞B、甲基红C、铬黑TD、铬酸钾

125、酿造用粮食原料水分大于17%时,采用两次烘干法,第一次应预先干燥至水份为(  )时再粉碎样。

A、8-10%B、9-11%C、12-14%D、<10%

126、食用酒精的硫酸试验(优级)要求为(  )。

A、≤5号B、≤10号C、≤8号D、≤12号

127、优级食用酒精硫酸试验应选用(  )为色度标准进行目视比色。

A、10号B、6号C、15号D、20号

128、白酒中固形物的测定应先在水浴上蒸干,若直接在电炉上蒸干,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将(  )。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不能确定

129、下列因素中影响酒精度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是(  )。

A、吸取样品的准确度为0.1mlB、蒸馏时冷却水的温度

C、酒精计的精度为0.1度D、温度计的精度为0.2℃

130、下列产品测定项目换算系数不正确的是(  )。

A、白酒的总酸0.060kg/molB、黄酒的总酸0.059kg/mol

C、葡萄酸的总酸0.095kg/molD、贡桔酒的总酸0.064kg/mol

131、测定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室温下皂化选择的条件是(  )。

A、>24℃24h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