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8818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卷.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谦虚(qiān)陶罐(guàng)价值(jià)恼火(nǎo)

B.骄傲(jiāo)懦弱(luò)挣脱(zhèng)皱纹(zhòu)

C.狮子(shī)遵循(zūn)应验(yàn)生涯(yá)

D.积累(lěi)干燥(zǎo)超常(cāo)大概(g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扑腾清爽钩竿洒落

B.冰雪戏要分裂娇软

C.布料衬衫流淌思绪

D.莫非池塘题前负责

3.“饕餮”的意思可能与下列哪一项相关?

()

A.老虎

B.口号

C.食物

D.珍珠

4.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效率

B.提高立场

C.传承文化

D.发展作用

5.“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中“致”的意思是()。

A.给予

B.达到

C.情趣

D.精密

6.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出口成章

B.对答如流

C.出言不逊

D.妙语连珠

7.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绿阴/不减来时/路。

8.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例:

荷叶换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A.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C.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9.“晓东说:

‘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改为转述句正确的是()。

A.晓东说:

“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B.晓东说,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C.晓东说,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D.晓东说:

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10.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①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②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个既能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

③于是,他照着荷叶的样子,用竹条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了起来。

④鲁班的妻子瞧着伞,高兴地说:

“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就好了。

”⑤后来,鲁班终于想出好办法,制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二、判断题

1.《燕子》一课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出了燕子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

2.赵州桥是唐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

3.《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

()

三、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níngjìng()的yèkōng()好像一面jìngzi()。

我们看不到qúnxīng()在高速fēixíng().

2.春天的早晨,冬冬到郊外春游。

看到碧绿的江水静静流淌,江畔红艳艳的鲜花怒放,他不禁吟诵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一位战士决定冒着危险,打人敌人内部,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__,钓竿上______________一只红蜻蜓。

四、阅读理解

1.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

欲负而走,则③钟大不可负④。

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

恶⑧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⑨矣。

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

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

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

亡,逃亡。

②钟:

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则:

但是。

④负:

用背驮东西。

⑤椎:

槌子或棒子。

⑥况(huàng)然:

形容钟声。

⑦遽(jù):

立刻。

⑧恶:

害怕。

⑨悖(bèi):

荒谬。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的意思是“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

根据意思判断,朗读这句话正确的停顿是()。

A.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B.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C.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D.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2)下列词语中的“亡”与“范氏之亡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是()。

A.亡羊补牢

B.家破人亡

C.亡命天涯

D.亡魂丧胆

(3)联系文意说一说,“得钟者”的做法合理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

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因为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少得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

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地表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就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

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会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

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壤中。

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未来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地表温度达到()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A.40℃至50℃

B.30℃至50℃

C.40℃至60℃

D.20℃至40℃

(2)沙漠化逐渐扩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

B.沙漠的肥力不够

C.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D.氮气的大量流失

(3)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做法是()。

A.给沙漠补充足够的氮

B.遏制地球气候变暖

C.在沙漠里种草种树

D.减少碳的排放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继续扩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请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

邻居们说:

“来,来,吹一段儿!

”“吹一段儿?

”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

“哎呀!

别吹了好不好!

烦死人了!

”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

“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

”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竞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

“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

“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

”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

“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

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胡说八道!

”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

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地说:

“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

”父亲一笑:

“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

“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

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

”“啊!

腿?

没白断?

”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

”“哎!

跟孩子提这些干啥!

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过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一段儿!

”“吹一段儿?

”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戛然而止:

无地自容:

(2)她觉得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的原因不包括()。

A.孩子们羡慕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

B.孩子们以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为傲

C.父亲在一家条件很好的工厂工作

D.孩子们围在父亲身边听他吹长笛,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因为()。

A.父亲吹长笛的技术跟不上时代了

B.她恨左腿残疾又没技术被安排当了环卫工的父亲没出息

C.父亲吹长笛影响了她的学习

D.她怕父亲工作太辛苦了

(4)父亲左腿残疾是因为()。

A.天生就是残疾

B.为了挣钱给她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的

C.被人伤害

D.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受伤

(5)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父亲愉悦的心情

B.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关系和谐

C.父亲的吹奏技巧有了很大进步

D.“飞扬”的不仅是久违的笛声,还有人内心的无比欢悦

(6)“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一段儿!

“吹一段儿?

’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请你揣测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事情就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一样多。

请你选择一个童年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提示:

(1)以“童年的_________”为题,横线上可填趣事、秘密等;

(2)围绕一件事情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300字以上。

 

一、

1.C2.C3.C4.C5.C6.C7.A8.B9.B10.B

二、1.×2.×1.√

三、

1.宁静夜空镜子群星飞行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梳妆的镜子绿玉带染绿了立着

四、

二、

1.

(1)A

(2)C

(3)不合理。

因为不管“得钟者”掩不掩耳朵,只要“得钟者”去敲它,它就会响,掩住了耳朵,自己是听不到了,别人还能听到。

2.

(1)A

(2)C(3)B

(4)介绍沙漠如此荒凉的原因。

(5)示例:

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筷子;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节约用水、用电。

3.

(1)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文中是指父亲停止吹笛子了,笛声中止了。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

文中是指她为同学们知道父亲的情况而感到羞愧。

(2)C(3)B(4)B(5)C

(6)示例:

我当时真是太不懂事了,不应该扔掉父亲的长笛。

父亲为我付出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孝顺他。

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