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9197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docx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叙事明理有序生动

一、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围绕“环保”这个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和《古诗两首》。

这三篇课文形式多样,有叙事明理的参观访问记,有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有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古诗,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与环境有关的场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亲近自然的情感。

本单元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在叙事的同时让我们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教师可根据文章体裁特点引领学生运用抓住“地点的转换”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继续来感知文章的“有序”表达;抓住重点语段边读边想象,在批注、诵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来叙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小儿垂钓》和《池上》。

2.借助文本探究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3.学习《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有序生动的表达方式,并在习作中运用。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最基本的预习任务,简单地做些标记,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多数学生在写故事时,能够做到有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做到有序生动的叙事,并能通过叙事让读者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还是个难点。

由于本单元的文章通过有序生动的语言叙事明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重点词句,抓住重点语段,探究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批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采用不同的体裁以生动的语言来叙事明理的,并把学到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落到实处。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流程表

课时

教学

内容

基本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预习过关课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生字,区分多音字“冠”、“横”和“漂”,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鲜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正确认读及理解。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提炼单元主题。

4.交流解决疑惑。

 

 

 

 

 

 

 

 

 

学习《古诗两首》  

 

 

 

 

 

方法指导+实践运用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3.采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并运用这个方法体会古诗语言的精炼,丰富自己的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1.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2.诵读《池上》,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

3.总结学法。

4.运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合作学习《小儿垂钓》。

5.回归整体,积累背诵。

6.总结,引出有关环境的话题。

 

 第

 

学习《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

 

 

 

理解探究

 

 

 

1.继续运用学过的方法抓住文

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课文《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初步感知文章有序生动的表达方式。

1.复习回顾,明确目标。

2.抓重点段落,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3.引导学习,探究方法。

4.自主阅读,运用方法。

5.品读课文,初步感知语言特色。

6.回顾所学,总结方法。

7.布置作业。

 

 

 

 

 

 

 

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学习表达

(一)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了解阿联酋人民那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原因,体会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学习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

3.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展开想象,融入自己对阿联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1.复习回顾,整体把握。

2.品词析句,学习方法。

3.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继续学习《云雀的心愿》 

 

 

 

 

 

学习表达

(二)

1.抓住第10、13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读懂森林的重要作用,认识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习第10、13自然段围绕一个中心有条理地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

结合课外阅读搜集的有关资料,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上“可以……也可以……”句式有条理地写一段话。

1.回顾导入,聚焦中心。

2.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感知森林的重要作用,感悟童话有序生动的表达。

3.迁移学法,自主学习。

4.学习写法,迁移练笔。

5.展示评价,完善作品。

 

 

 

以评改促写作

迁移运用

1.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结合写下来。

2.能够有序生动的叙事,达成教育人的目的。

3.培养修改习作的兴趣,学会欣赏自己的作文,评价别人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根据评改标准,合作交流,欣赏评改。

3.集体交流,欣赏佳作。

4.回顾标准,总结提升。

 

第1课时    预习过关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生字,区分多音字“冠”、“横”和“漂”,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鲜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重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

难点: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单元教材的主题—“环保”。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够运用识字方法熟练认读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描红练写一类字,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学习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书写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

老师:

调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内容。

1.同学们,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命的赞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出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指名回答)

2.板书:

《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古诗两首》(齐读课题)

课前,同学们认真地做了预习。

预习得怎么样?

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课前同学们已经做好了预习,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成果。

2.认读生字。

(投影出示)

价劣挖填漂侍霎

厌滥贫垮冠刷壤擦邀缰

撑艇萍稚侧纶

(1)重点指导:

“侍、霎、刷、壤、撑、稚”是翘舌音;“擦、侧”是平舌音;

(2)认读本单元多音字。

本单元课文中有许多比较生疏的多音字容易读错,引导学生借助语境读准字音。

预设:

“冠、漂、横”

①课件出示“冠”的读音和意思:

guān冠:

帽子形状象帽子或顶上的东西。

guàn冠:

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居第一位④姓

②“树冠”什么意思?

这里“冠”应该怎么读?

③根据“冠”的意思,请分别为下面词语里的“冠”注上音。

冠军怒发冲冠鸡冠衣冠整齐这里的樱桃产量是全国之冠!

④课件出示“漂”的读音和意思:

piào漂:

美、好看出色

piāo漂:

浮在液体上面不沉下去

piǎo漂:

用水加药品使东西退去颜色或变白用水淘去杂质

⑤根据“漂”的意思,请分别为下面词语里的“漂”注上音。

漂亮漂泊漂白漂流

⑥课件出示“横”的读音和意思:

héng横:

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地理上指东西向的,跟“纵”相对。

使物体成横向。

④汉字平着由左向右写的一种笔形。

hèng横:

凶暴,不讲理意外的

⑦“纵横交错”什么意思?

这里“横”应该怎么读?

⑧根据“横”的意思,请分别为下面词语里的“横”注上音。

横竖横行霸道蛮横横财横队人行横道

3.指导重点生字的写法。

(1)你想提醒同学们在书写过程中注意些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生成指导易错字的书写要领。

预设:

“壤”的笔画较多,右部分中间是三横,两竖。

“滥”的右上部分是竖竖撇横点。

“纶、挖、填、漂、侍、滥、壤、擦、侧、撑”写这几个字时应注意左窄右宽。

“冠”、“萍”均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2)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易写错的字。

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学生的书写,师生进行评价。

师小结:

堂堂正正做人,工工整整写字。

想把字写漂亮,也不是一很简单的事情。

看来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勤加练习。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

(4)学生针对性的再次练写。

教师展示评价。

过渡:

大家在学习生字词语时很用功,如果把生字新词放到课文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能读好!

4.课文朗读。

本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你读得怎么样?

能做到正确、流利吗?

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再练练。

——指读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第3段,及时正音,把难读的句子反复练读,直至读正确、流利。

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第19课《云雀的心愿》,推进读懂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中多次写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

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每三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心情、语气,读出自己的理解。

然后选择你们喜欢的一部分课文来合作展示你们的朗读。

——指读20课《古诗两首》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感的,大家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节奏读出来。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检查能否读得正确、流利。

(重点指导“撑”、“艇”和“萍”后鼻音的读音)试着把节奏读出来。

5.提炼单元主题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三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

(2)讨论:

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讨论后集体交流:

《沙漠中的绿洲》介绍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云雀的心愿》一文向我们提出了要重视环境保护这一紧迫问题;《古诗两首》则写出了初夏荷池和河边青草繁茂的自然美景,农村孩子的天真调皮可爱跃然纸上。

三篇课文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保护环境,亲近自然.

6.质疑问难

(1)大家还有没有不懂得词语或问题吗?

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大胆提出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提问题,组内交流。

(提出的问题,教师依据学情,梳理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在后面的课文中解决。

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并初步感知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期待大家在下一节课有更精彩的表现!

(三)布置作业

借助工具书,结合插图,联系诗句,展开想象,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诗句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沙漠中的绿洲》

《云雀的心愿》保护环境,亲近自然!

《古诗两首》

任泽举滕州市羊庄镇中心小学

 

第2课时方法指导+实践运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3.采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并运用这个方法体会古诗语言的精炼,丰富自己的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并运用这个方法体会古诗语言的精炼,丰富自己的积累。

三、前置教学活动

学生: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教师:

把握学情,制作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小儿垂钓》图,说说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心情如何?

(高兴、快乐)他有哪些快乐,谁来说一说?

2.下面让我们跟着这位小朋友到文中去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

《池上》《小儿垂钓》。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看谁能够读出节奏。

3.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试着读出节奏。

(2)诗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如下标示)采取指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读好两首古诗的节奏。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4.小组合作学习,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实在解决不了的用“?

”标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解决。

(2)学生结合诗句、课本插图、借助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预设:

解:

知道、懂得。

一道:

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垂纶:

同垂钓,即钓鱼。

草映身:

(小孩坐在草丛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体。

借问:

向人打听。

(4)说一说《池上》《小儿垂钓》这两首诗的意思。

(出示:

插图、古诗)

(每首诗由一位同学说说每句诗的大意,描写了哪些景象,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补充。

5.两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预设: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的,景色都很美。

两首古诗都表现了小孩的调皮、天真、可爱。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儿童的,诗人都是通过描写场景,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画面,这两首诗展现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下面我们先读《池上》这首诗,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

(二)诵读《池上》,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

1.读古诗,抓“诗眼”。

(1)《池上》这首诗,作者抓住诗中哪个字写的?

默读古诗,想一想。

(出示:

池上)

(2)学生默读古诗,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收获:

《池上》这首诗,作者抓住诗中“偷”这个字写的。

“偷”是什么意思?

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

(“偷”:

瞒着人、悄悄地)(板书:

偷)

2.读古诗、想画面,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可是这一幅画是需要我们读一读、想一想才可以看到的,作者围绕“偷”字写了哪些景物和人物呢?

下面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小娃小艇白莲浮萍

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文中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和人物描述得更加生动、细致。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预设景物:

小艇、白莲、浮萍

①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色如何?

(引导学生抓住小艇、白莲、浮萍等景物联系古诗内容,结合文中插图充分地展开想象。

②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体会出荷塘景色之美。

过渡:

在美丽的荷塘里,荷叶长得碧绿碧绿的,荷花也开了,此时的莲蓬嫩嫩的,文中的小娃在干什么呢?

(小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回来了。

预设人物:

小娃

①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生1:

因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偷偷撑着船去采莲蓬。

(生2:

碧绿的荷叶,映着粉红的荷花,实在太美啦!

小孩忍不住才去偷采白莲。

(生3:

看出小孩很顽皮……)

②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怎样?

(怕被别人发现,会很紧张;有莲子吃了,很高兴,很快乐。

)想象画面,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诵读前两行诗。

(指生读,齐读)

过渡:

刚才同学们已经从诗中读出了小娃的紧张、高兴、顽皮、可爱,更可爱的还在后头呢,请读读后两行诗句,体会一下。

(生自读诗句,体会)

③小娃偷采白莲,他想不想被别人知道?

(不想)事实上别人有没有发现?

怎么发现的?

(浮萍一道开,看到浮萍被冲开了。

④为什么浮萍会“一道开”?

小娃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吗?

(他怕被人发现,划船的速度非常快。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抓住“不解”、“藏”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

)(板书:

藏)

⑤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因为采到了很多莲蓬,所以很高兴,很快乐……)

多有趣、可爱的孩子呀!

自己已被发现,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

想象画面,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句古诗。

(练读、指生读)

3.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古人云:

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发生的一切,用你的心来听老师朗诵这首诗。

(师配乐朗诵,生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

(2)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的小娃形象。

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

(喜欢)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去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3)出示《池上》插图,配乐诵读。

(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学法

我们通过“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方法,抓住了“偷、藏”等词语认识了一位天真、可爱的池上小娃,感受到古诗语言的精炼。

下面,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小儿垂钓》。

(出示:

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

(四)运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合作学习《小儿垂钓》

1.根据提示自学,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1)《小儿垂钓》这首诗,作者抓住诗中哪个字写的?

自读古诗,想一想。

(2)作者围绕这个字写了哪些景物和人物呢?

我们运用“读古诗、抓诗眼、想画面”的方法,再来诵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3)感情诵读,想象画面。

出示自学提示:

2.小组合作学习《小儿垂钓》,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3.学生汇报交流收获:

(1)问题

(1)预设:

①《小儿垂钓》这首诗,作者抓住诗中哪个字写的?

默读古诗,想一想。

(出示:

小儿垂钓)

②生汇报收获:

《小儿垂钓》这首诗,作者抓住诗中“学”这个字写的,写了小儿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

(板书:

学)

(2)问题

(2)预设:

预设景物:

莓苔、草等景物

①那么,这个小儿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学钓鱼的呢?

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读了古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色如何?

(引导学生抓住莓苔、草等景物联系古诗内容,结合文中插图充分地展开想象。

预设人物:

蓬头稚子、路人

①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中,作者围绕“学”这个字又写了哪些人物呢?

(指生看图回答:

蓬头稚子、路人。

②是什么样的小儿在学钓鱼呢?

③小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

坐在哪?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课件出示插图帮助理解“侧坐”:

身体向一边歪斜着坐。

(从“侧坐”中,读出了小儿垂钓的悠闲。

小儿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儿怎么样?

(生:

天真可爱)。

这样的小儿你们喜欢吗?

(生:

喜欢)。

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要读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体会小儿垂钓的乐趣。

④钓鱼的小儿坐在草丛中多可爱呀!

此时,来了一个路人,他想向小儿打听一些事,小儿听到后是怎样做的?

(遥招手)小儿为什么遥招手,他怕什么呢?

(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回答。

)哪句诗告诉了我们答案?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板书:

怕)

小儿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

(专心)

小儿在专心钓鱼的同时,不忘帮助路人,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指生说)

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小儿垂钓的天真、专心。

(3)问题(3)预设:

过渡:

这首诗抓住了“学、怕”等词语,把一个天真、可爱学钓鱼的小儿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齐读《小儿垂钓》,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

(出示:

小儿垂钓)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语言

(五)回归整体,积累背诵

1.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出示:

池上、小儿垂钓)

(1)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不同点:

第一首是描写池塘里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是五言诗;第二首描写的是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是七言诗。

2.练习感情背诵,积累语言。

过渡: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那个小孩,想把他们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吗?

那就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1)借助提示,练习感情背诵。

出示课件:

1.自己熟读一遍;2.边想象诗中景物、画面,边练习背诵;3.边听音乐边练习背诵;

4.再熟读一遍,同位相互检查背诵。

(2)配音乐,指名背、齐背。

(六)总结,引出有关环境的话题

《池上》描写了池塘里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小儿垂钓》描写了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两首古诗的自然景色都很美,情景交融,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这种优美环境下小孩生活的乐趣。

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童年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清澈见底的小河,新鲜的空气,蓝蓝的天空已经是不多见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什么状况呢?

(引导学生从环境方面说一说。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用我们今天学古诗的方法去读、去想象。

2.读18、19课,记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六、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   

    

偷童学

藏 趣怕

天真可爱

(滕州市木石镇中心小学雷晶)

 

第3课时理解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运用学过的方法抓住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课文《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初步感知文章有序生动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继续运用学过的方法抓住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课文,掌握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初步感知文章有序生动的表达方式。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自主阅读18《沙漠中的绿洲》19《云雀的心愿》,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积累。

记下自己的阅读收获,完成前置学习单。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抓重点段,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池上》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诗中的儿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交流:

天真、可爱、调皮、淘气)

教师小结:

正如你们所说,诗中的孩子就是这么天真、可爱,他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快乐、无忧,生活环境是多么的让人向往。

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对于环保你有什么认识和思考?

简单交流。

2.设疑过渡:

对于环保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绿化环境、植树造林是大家的共识,他们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看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二)抓重点段落,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