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0207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八单元Word版含答案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世界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世界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背景、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2.掌握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主要成就。

3.认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学会区分不同的文学流派。

[情景导学]

材料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思考:

作品风格与他相似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人?

提示:

雨果、拜伦等。

一、浪漫主义文学

[教材导学]

1.背景

(1)时间: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原因

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2.特点

(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3.代表

(1)法国: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

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轻巧识记] 文学流派的判断方法

对一种文学流派的判断,一定要全面把握这种流派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

时代特征决定作品风格,作品风格反映时代特征。

[易错易混]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但反封建仍然是其主要内容,不是反对资本主义。

二、现实主义文学

[教材导学]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成就:

[轻巧识记] 图示法理解现实主义文学

[易错易混] 现实主义文学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其宣扬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教材导学]

1.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

①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严重。

②特征: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③成就: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苏联文学

(1)状况:

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2)代表作:

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亚非拉文学

(1)特征: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

[轻巧识记]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差别

[易错易混] “现代”与“现实”一字之差,内容却相去甚远。

现代主义是二战后西方文坛上出现的文艺流派主体,以荒诞派为代表。

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体往往是绝望的。

探究一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材料二 《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

《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将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1)根据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

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

(2)根据材料二,《死魂灵》表现出的创作手法是什么?

试举与其相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

[信息解读] 第

(1)题依据材料一判断其创作手法,再结合其艺术特点分析其中表现的思想。

(2)题依据材料二判断其创作手法,再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属于俄国文学作品的两个例子。

[答案提示] 

(1)创作手法:

浪漫主义。

理解: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

举例: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任答两点即可)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

(1)在描写对象上: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在表现手法上:

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在产生背景上: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

 

[题型突破]

 “在他们看来,人类情感与大自然生生相息,将自然环境同化为个人的心态,将自然状态下的‘原始’社会描绘为理想的美好的田园牧歌景象。

”“他们”属于(  )

A.古典主义的代表B.浪漫主义的代表

C.现实主义的代表D.现代主义的代表

[思路引导] 

[解析] 本题旨在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的解读,考查对主要文学流派的鉴别能力。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努力寻找新的寄托,浪漫主义随之产生并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浪漫主义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主要表现为新的感情模式和新领域。

题干提供的材料,就涉及了浪漫主义的新感情模式和新领域。

[答案] B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浪漫主义作品也含有现实主义的因素。

许多浪漫主义作家后来转向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因而不少现实主义作品中蕴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因此,不可认为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针对训练1] 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  )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作品重在描摹整个社会,嘲讽社会现实,所以当属现实主义。

[答案] C

探究二 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材料探史]

[史料呈现] 材料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阶级社会的产物。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1)材料一体现的文学流派是什么?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的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有何特点。

[信息解读] 

(1)注意时间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抓住关键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

(2)抓住关键词“帝国主义时代”,结合历史背景思考其特点。

[答案提示] 

(1)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

特点:

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2)理解: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从而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

特点: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②都反映出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2)不同点

①从繁荣时间看: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繁荣时期,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②从社会根源看: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则是因为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但找不到出路。

③从创作特点看:

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③从社会作用看: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

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社会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题型突破]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在文学表现方法上最大的区别是(  )

A.反映社会现实B.集中表现自我

C.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D.语言风格上不大一样

[思路引导] 

[解析]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答案] B

 

文学形式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

(1)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反映在文学上,就是世界各地文学开始走向融合。

(2)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催生了无产阶级文学。

(3)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观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4)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发展而来,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针对训练2]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

“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

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

A.《巴黎圣母院》B.《玩偶之家》

C.《等待戈多》D.《战争与和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可知,该著作属于现代主义作品。

A项属于浪漫主义,B、D两项属于现实主义,C项属于现代主义。

故选C项。

[答案] C

一、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当时时代背景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反映了欧洲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

2.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欧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复杂化和尖锐化而发展起来。

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19世纪末期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但人类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次世界大战、频繁的经济危机使人类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现代主义文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处于对资本主义文明失望、苦闷和迷惘的精神危机中,荒诞派以荒诞的主题把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描绘成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5.亚非拉文学: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亚非拉文学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反殖民压迫思想。

二、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纷纷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网络构建]

[关键必背]

1.19世纪初期在对“理想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雪莱、雨果、海涅都是杰出代表。

2.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都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3.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4.苏联文学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亚非拉文学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二)

一、选择题

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解析] “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C项。

[答案] C

2.“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与这一风格对应的文学作品是(  )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可以得出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形式,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情感,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 A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雪菜的诗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诗人海涅的诗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解析]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部分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启蒙运动中政治构想得以实现,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人们感到失望和不满,故选D项。

[答案] D

4.19世纪初期,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硕果累累。

该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包括(  )

①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③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④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浪漫主义文学是社会中很多人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的社会情绪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反映,因此,它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答案] C

5.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观点不一致的是(  )

注:

《约翰·克利斯朵夫》又名《约翰·克里斯朵夫》

[解析] 从题干“再现生活”可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故A、C、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6.对下列中西文学史上的两部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

A.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风貌

B.两部作品的创作风格一致

C.描绘了新的阶级结构变动

D.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解析] 《聊斋志异》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欧也妮·葛朗台》真实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状况,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答案] D

7.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约翰·克里斯朵夫》《红与黑》等入选“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

上述两部著作的作者分别是(  )

A.雨果、巴尔扎克

B.海明威、司汤达

C.罗曼·罗兰、司汤达

D.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

[解析]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是罗曼·罗兰,《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

[答案] C

8.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

“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印象派文学

[解析] 材料描写的世界观与荒诞派的创作思想是相似的,荒诞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C

9.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这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法国代表作品。

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  )

特点

1.偏重主观表现

2.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1.偏重客观再现

2.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

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

B.《百年孤独》、《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

D.《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

[解析] 根据“偏重主观”“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可知是指浪漫主义流派,“偏重客观”“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流派,因此选A项。

[答案] A

10.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

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

A.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解析] 关键信息:

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

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 A

11.下列所示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一主题是(  )

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

B.反封建残余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 三幅图片分别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鲁迅、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属于20世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

[答案] A

12.下图是香港画家蔡浩泉为张爱玲翻译的作品所作的插图。

仔细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B.《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杰作

C.《老人与海》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罪恶

D.《老人与海》奠定了作者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解析] 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

“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绘,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哪些历史借鉴?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

[解析] 第

(1)问,根据1859年的时间信息结合工业革命时代下的诸多社会问题归纳,概括,狄更斯文学创作的特点。

根据“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诸多历史借鉴。

(2)问,首先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判断“这个时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狄更斯的那段话,最后总结。

[答案] 

(1)特点:

直面现实与批判性;社会改良与人文关怀。

借鉴:

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民生化进程;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家治理能力。

(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2)理解:

“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爆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

14.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近代西方不同文学流派先后兴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材料二 浪漫主义的乔治·桑对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所说的“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我总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