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1225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docx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

捭阖杯辩题及题解(完整版)

 各位安徽赛区的同学特别关注一下,因本赛区全程只有28场比赛(初赛13场,复赛8场,四分之一决赛4场,半决赛2场,决赛1场),只能从中选择28个辩题使用。

请阅读各辩题,指出你觉得不适合本赛区使用的辩题,留言编号。

我们会根据集体意见和建议,筛选安徽赛区辩题。

1、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中国政府不应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出题人:

刘京京)

 

2、中国当前应当/不应当推行房产税 (出题人:

张爱萍 题解:

张爱萍)

解读:

房产和税收都是当今中国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

上海、重庆两城市的房产税已经试点。

房产税的前世今生,试点的经验都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目前关于房产税的扩围的讨论,主要集中对增量还是存量的征收上。

对增量进行征税,可操作性强,但征收范围有限;而对存量进行征税,征收范围较广,但存量房的统计和既得利益的消极抵抗,都是问题。

说明:

1、 讨论紧扣“中国当前”,鼓励参考借鉴国内外类似情况的做法。

2、 讨论的焦点应在实施效果,可操作性上,避免文字游戏。

3、 不建议正方将增量征税等同于推行房产税,亦不建议反方将存量征税等同于推行房产税。

 

3、当今中国,是否应该推行“以房养老” (出题人:

曾庆熹 题解:

曾庆熹 说明修订:

吴鈺龙)

解读:

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社会舆论称之为“以房养老”,随即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

说明:

 “以房养老”是讨论客体,直接指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没有其他定义空间,禁止辩手自行拟构某种政策模型并将其称之为“以房养老”。

 

4、当今中国应征收“拥堵费”/当今中国不应征收“拥堵费”

(出题人:

曹翔宇 题解:

曾庆熹 辩题修改:

张宇翃 说明修订:

吴鈺龙)

解读:

交通拥堵,已成为中国众多城市的通病。

首都“首堵”,可见一斑。

众多治堵献策中,有观点认为,借鉴某些国际经验,征收“拥堵费”,不妨一试。

此举影响面大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5、政府强行整合打车软件合理/政府强行整合打车软件不合理 (出题人:

王任佳 题解:

王任佳)

解读:

打车软件悄然兴起,在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主动进行干预,将打车软件进行整合,如与城市原有的电调平台进行结合,甚至于进一步干预其运营模式、禁止加价叫车。

那么,政府的这种干预,到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呢?

说明:

1. 辩题所讨论的是“强行整合”的合理性,即以直接作出行政命令、在许可审批等方面进行限制等相对强硬的方式进行,而非政策鼓励或出面协调等“软性”手段。

2. 双方可以从法律、经济的一般原则出发进行讨论,但不宜把讨论泛化到“政府是否可以干预市场”等范围过大的议题上。

 

6、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的做法可取\不可取 

(出题人:

李沐天 董玉泽 题解:

曹吉安 题目修订:

曹吉安)

解读:

2011年,时值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富力地产花1400万元人民币买下了暨大主教学楼的冠名。

同年,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

而在全国范围内,“逸夫楼”更是在各地的多所高校内矗立。

有人说,商业冠名除了心里难以接受外,基本没啥坏处,得了利处面子受点损没啥不可以,也有人说这是大学独立性和声望每况愈下的表现,其本身更加是催化剂。

那么,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可取呢?

说明:

商业冠名理解为以商业性组织的名称命名,不能理解为通过商业活动加以命名。

 

7、应该进一步开放香港自由行/不应该进一步放开香港自由行 (出题人:

邱晨 题解:

邱晨)

解读:

自由行给香港带来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民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奶粉荒、水货客、双非婴儿、地价飙升等等。

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香港自由行所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的食品、便宜的奢侈品,更有身份的困惑、文化的冲突甚至政治上的不确定性。

说明:

自由行,指的是现时49座中国大陆城市的居民可以以个人身份到访香港旅游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就是让更多城市居民可以以个人身份到访香港。

 

8、现阶段,中国应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现阶段,中国不应取消事业单位编制 (出题人:

刘京京) 

 

 

9、当今中国,流动商贩应该合法化/流动商贩不应该合法化 (出题人:

黄海燕 辩题修订:

吴鈺龙)

 

10、中国应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中国不应该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出题人:

梁嘉伟)

 

11、农民工更接近农民还是更接近市民?

 (出题人:

张爱萍题解:

张爱萍)

解读:

中国城市化进程几十年来,越来越的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生活工作。

这当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和碰撞。

农民工更接近农民还是更接近市民?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影响很多决策的制定。

农民工怎么想?

本土市民怎么想?

青年学生怎么想?

期待各位的代言。

说明:

1、 讨论主题主要是指中国当代的农民工。

2、 本题主要考虑不同身份的社会群体对农民工的评价,建议少些外在条条框框,多些实证研究。

 

12、当代中国应不应该征收房屋空置税 (出题人:

廖泽钰题解:

张爱萍)

解读:

2010年,“全国600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曾被媒体披露,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商品房长期闲置,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间接的推高了房价。

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和委员提出了开征房屋闲置税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当时在提交的一份大会发言中就建议将房屋闲置税置于物业税开征前,作为物业税“实转”试点。

“房屋空置税”的提出究竟是开拓了一条调控的新路,还是一个只能在理论上存在的政策设想?

 

13、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将英语移出必修课/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将英语移出必修课

(出题人:

谢宇题解:

谢宇)

解读:

英语是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高中和大学也是学生绕不过的课程。

当然也有让人反思,英语被抬升至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否有其合理性,是否有变动的必要。

说明:

义务教育阶段和必修课的定义参加教育部官方文件即可,如果可以,请勿讨论专门为出国做跳板的学校、双语学校、或者是否应该将英语移出主修俄语日语德语等语种的同学的课程。

 

14、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成因中,经济问题/观念问题是核心 

(出题人:

曾庆熹题解:

曾庆熹 说明修订:

吴鈺龙)

解读:

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尖锐性,不言而喻。

医患矛盾成因复杂。

诸多成因分析中,两种观点十分突出。

一者认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资金投入机制、从业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等经济能力与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是问题人人关注却久治难愈的症结所在。

另一者认为,群众健康科普水平低下,部分卫生从业人员道德低下心理失衡,以及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思想意识观念问题,才是导致医患关系这个世界课题在中国呈现这般突出特点的原因。

到底何者才是问题核心?

说明:

辩题讨论的是现实问题,辩论双方必须立足中国当前的现实。

 

15、当今中国应不应当扩大自主招生规模 (出题人:

夏惟桐 题解:

夏惟桐)

解读:

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以后吸引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只是赞美。

    朱清时校长也写过一封用于招生宣传的公开信,鼓励那些想成为“小白鼠”的学生及其家长,开篇即借用人类首次登月时的名言形容:

“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

”这位校长承认,争取自主权的实验让他“如履薄冰”。

而另一反面,复旦等名校获得批准,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招生权限。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批准一些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此后,这项工作一直处于“试点”状态,试点范围不过七八十所高校。

 教育部最初允许每所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人数控制在该校招生总数的5%以内,这被视为打开了下放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一个“口子”。

截至目前,这个“口子”仍未扩大。

过去几年,部分高校或多或少突破了5%的限制,对此,教育部2011年重申,“一般不超过”5%。

2013年的今天,十年后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局中人必须在改与不改、大改或小改、往何处改的战略性问题上作出抉择。

说明:

1、辩题主要讨论当下中国的自主招生制度。

国外例子可以借鉴,但不宜成为辩论的主体,否则应视为对题意的偏离。

2、希望双方基于现实现状进行讨论,着重分析针对扩大的需求和扩大以后的损益。

 

16、中国政府调控房价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出题人:

谢宇 题解:

谢宇)

说明:

题目可以讨论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调控房价的功过得失,也可以讨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作为的种种可能,但双方应避免讨论绝对理想的状态,而应该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

 

17、中国社会应接纳“高调行善”/中国社会不应接纳“高调行善”

(出题人:

刘杨题解:

曾庆熹 辩题修订:

曾庆熹 说明修订:

吴鈺龙)

解读:

行善,本是社会中的正能量。

但行善的方式,却有可能引发争议,例如某些主观上刻意追求社会知晓度甚至轰动效应的善行。

高调行善,会不会隐藏着难以辨识的变相广告营销。

行善者追求曝光度,是否又是爱慕虚荣甚至是“心理扭曲”?

然而,“高调行善”使受助者得到了确实的帮助,中国社会仍期待更多的行善者。

社会是否应接纳“高调行善”?

说明:

“高调行善”指行善者主观上虽基于行善目的但刻意追求该行为的社会知名度,客观上采取了扩大社会知名度的措施的慈善行为。

“在慈善行为结束后,行善者因高调行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得以提高,进而间接为其后续的社会活动(例如投融资、信用借贷等经营活动)带来正面作用”属于合理的定义范围,双方可以讨论。

 

18、当今中国应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当今中国不应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出题人:

李茂阳)

 

19、地方债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中央政府/地方债问题的解决主要在地方政府 (出题人:

于兮 题解:

于兮)

解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极具恶化,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乃至有破产的危险。

而地方债的形成和恶化有着复杂的行政和社会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人说地方债自然在于地方政府的操作不善,但也有人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央。

究竟其解决主要依靠何者,便是我们今天双方要进行分析的问题。

 

20、宅文化让生活更精彩/宅文化让生活更颓废 (出题人:

姜中业 题解:

于兮)

说明:

尽可能立足我国来讨论,日韩欧美等作为有效参考

 

21、当今中国,人大代表应该专职化/当今中国,人大代表不应专职化 (出题人:

陈军)

 

22、打击网络谣言,是对言论自由的维护/打击网络谣言,是对言论自由的破坏 

(出题人:

马海 题解:

吴鈺龙)

解读:

以秦火火案为标志,中国官方开始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一时间,打击网络谣言成为网络最热点话题。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造谣”的法律认定和入罪标准。

政府通过行政和立法手段,查处并打击网络造谣,对于言论自由而言,到底是一种维护还是一种破坏,莫衷一是。

说明:

辩题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当今中国,而不只是对言论自由与谣言之间关系做学术理论探讨;国外的案例可作借鉴,但不能成为论证主体。

 

23、铁路体制改革应该引入民营资本/铁路体制改革不应该引入民营资本

(出题人:

储梦乔题解:

吴鈺龙说明修订:

张宇翃)

说明:

本题讨论的是政策是不是应该实行,正方可以引用已经出台的文件《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但不能将文件本身和出台文件这一行为作为论据。

 

24、大学生短期支教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出题人:

尹海平题解:

吴鈺龙)

说明:

辩题主要讨论中国大学生的短期支教行为。

短期支教,是指不足半年或者更短时间的支教行为。

 

25、中小学拒绝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就近入学合理/中小学拒绝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就近入学不合理

(出题人:

王任佳题解:

王任佳)

解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平衡,这不仅体现在地区差异上,甚至体现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

在中小学从偏向于跨区域统一招生的模式转变为偏向于就近入学的模式之后,“家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能不能上重点小学、甚至重点中学并最终考入理想的大学。

因此,很多家长通过购买“学区房”以帮助自己的子女就读某所特定的学校。

这一现状促使个别地区的房价急速上涨,也加大了该区域内学校的师资压力,以及带来其它诸多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中小学在录取学生时开始进行筛选,甚至明确拒绝接收购房不满一定年限的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入学。

但是,这样的做法又是否合理呢?

说明:

1. 辩题针对的主要是就近入学模式下所带来的“换房择校”问题,因此应将所涉及的中小学作为一个整体,不宜分拆讨论。

2. 对于就近入学,有相应的法规、政策,可以作为讨论合理性的基础,但不宜以某一法规、政策明确肯定或否定辩题所讨论的方法作为判断其合理或不合理的直接依据。

3. 正方可提出其认为合适的筛选方案,只要该方案客观上拒绝了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入学;反方应就这类方案整体上的不合理进行论证,不宜仅仅针对个别筛选方案进行反驳。

 

26、教育产业化利大于弊/教育产业化弊大于利 (出题人:

邢晓进 题解:

王任佳 说明修订:

张宇翃)

解读:

教育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初衷在于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提高教育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从而解决过去单方面依靠政府供给因而投入不足、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大量问题,甚至在一些议题的讨论中成为众矢之的。

那么,教育产业化究竟是会带来更多利益,还是更多弊端呢?

说明:

1. 辩题所讨论的是教育产业化,不等于教育产业的市场化;但反方可以主张市场化是产业化的主要途径和现状。

2. 辩题所针对的主要是我国(尤其大陆地区),国外的情况可以作为论据使用但不应成为论证的对象。

3. 双方应针对已经存在、并且继续实施的教育产业化的状况或方案进行讨论,不应以未来某一时间点的状况或方案作为讨论对象。

 

27、语文教材更应该传颂经典/语文教材更应该与时俱进 

(出题人:

夏添 题解:

王任佳 题解修订:

张宇翃 吴鈺龙)

解读:

从金庸走入语文课本,到鲁迅淡出语文课本,有关语文教材内容上的选材总是引起各种关注和争议。

教材的篇幅总是有限的,一旦新的内容被选入,就常常意味着原有的内容被删除,因此当代的、新产生的文学作品,和过去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间,就不免面临着一种取舍上的冲突。

那么,语文教材应该更偏重于哪一方面呢?

说明:

1. “传颂”包括保留已有作品或选择同类作品替换两种方式。

2. “与时俱进”指以后一种作品替换前一种作品。

 

28、春运网上购票利大于弊/春运网上购票对弊大于利 (出题人:

胡雨宁 辩题修改:

王任佳 题解:

王任佳)

解读:

自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可以在线购买火车票以来,总体上极大地简化了乘客的购票流程,节约了时间等各方面成本。

但在线购票对于不会使用网站购票或没有条件采用这一方式购票的人们来说,并没有提供便利,甚至导致在票源紧张的时候因为“慢人一步”而常常失去了买到车票的机会。

极端的,如在春运等客流高峰期间,“抢票软件”的大行其道,不仅使得在售票处排队买票的人更难买到车票,而且使得同样在网上购票的人们都对其非议不断。

这一措施带来的究竟是利还是弊呢?

说明:

1. “网上购票”应指当前乘客自己通过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直接购买火车票的行为,或通过长途客运汽车购票网站等购买汽车票的行为,不包括代售点与售票系统的联网等其它服务于购买、出售火车票、汽车票的对网络的应用。

2. “抢票软件”等铁路客户服务中心、长途客运汽车购票网站自身程序以外的因素可作为存在的事实加以讨论,但其具体影响应通过论据加以证明。

3. 利弊比较应针对“购买火车、汽车票”的实现来讨论,不应将“留在城市”等买不到票后的选择作为辩题中的利益。

 

29、电信套餐流量过期作废,合理/电信套餐流量过期作废,不合理 (出题人:

聂品 题解:

聂品)

解读:

不久前,长沙市民刘某状告移动公司“流量套餐月末清零”一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有人认为这属于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践踏;有人则认为这是双方约定对商家打包促销的认可,是企业合法行使定价权。

到底孰是孰非,企业经营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点到底应该如何划分呢?

说明:

1. 辩题中的“电信”泛指各家网络运营商

2. 辩题中的流量以手机上网流量为主。

其他如通话时长、短信条目、家庭宽带等等可做为借鉴性讨论。

 

30、中国大陆应该全面禁止地铁车厢内进食/中国大陆不应该全面禁止地铁车厢内进食 (出题人:

吴鈺龙)

 

31、虚拟社交网的流行对青年人成长利大于弊 /虚拟社交网的流行对青年人成长弊大于利

(出题人:

张璐 题解:

曹吉安)

解读:

从互联网的兴起开始,互联网发展的每一步对青年人成长的影响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2002年年底,美国推出首家社会性网络Friendster,不到三年时间就发展了1300万的用户。

在中国,以亿友、UUMe等为代表的虚拟社交网站也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

与此同时,虚拟网络社交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一些青年人开始沉迷于虚拟社交、与现实社会生活逐渐脱节。

那么,虚拟社交网的流行对青年人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说明:

双方不能过多纠缠于所谓利弊比较的标准问题。

其次,本着务实讨论问题的态度,应该更深入地分析虚拟社交网的特性和影响,避免过多论证类似“不是虚拟社交网本身的问题,管理好、用好了即利大于弊”之类的论点。

 

32、传谣者应该/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出题人:

邱晨 题解:

邱晨)

说明:

论辩双方应针对中国当下的现实现状进行辩论,诸如“战时”的特殊情况不宜成为讨论主体

 

33、中国铁道部撤销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辩题推荐:

苏英翔 题解:

邱晨 题解修订:

吴鈺龙)

说明:

双方不得以“铁道部已经撤销”为论点直接论证立场,而应该着眼于铁道部撤销的利弊分析。

 

34、转发谣言给他人造成伤害,有义务公开道歉/转发谣言给他人造成伤害,不公开道歉亦无不可

(出题人:

聂品 题解:

聂品)

解读:

在网络和传统媒体日益紧密结合的今天,转发他人的微博、短信、日志、图片等等成为了人们信息交流的常见手段。

而这也给了谣言快速广泛传播的土壤。

当谣言大面积传播时,当事人往往会受到精神、物质甚至肉体上的伤害。

从前不久“数学建模大赛留下手工废料”中网友对记者的嘲笑,到911纪念日有穆斯林商店因为招牌上名字被人说成“纪念恐怖分子”而遭受恐吓,这样的事例已经越来越多。

对于造谣者,自有道德甚至法律的制裁。

但对于转发、传播、评论而在客观上帮助谣言肆虐的普通个人,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有人认为,当传言被辟谣后,至少应该在上初转发传播的相同或类似渠道上进行公开道歉;也有人认为,个人有限的信息搜索能力、社会热点对视线的转移等等都导致把“公开道歉”上升为道德义务属于强人所难;甚至也有人认为“无心之中传播谣言”本就是基本人权。

那么,转发传播谣言给他人造成伤害,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的道德责任到底应该如何确定呢?

说明:

1. 辩题中的“义务”,为“道德义务”,正方无须上升到“必须立法”的层面。

2. 辩题讨论的“转发谣言者”,限定为普通公民(含未成年人)或一般组织,但不包括负有特定职责的媒体、公安机关或类似政府机构等组织或个人。

正方不允许单纯以“媒体或政府微博有义务公开道歉”来论证己方观点。

 

35、免责午餐计划应该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民间力量 (出题人:

李练娴 题解:

邱晨 题解修订:

张宇翃)

解读:

免费午餐计划是由以记者邓飞为主的民间力量,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

免费午餐是指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免费营养午餐。

说明:

中国NGO的相关法律极不完善,所有民间公益团体都必须挂靠政府机构,或与政府机构合作。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公益行为都是政府行为。

 

36、当下中国应不应该取消文艺兵 (出题人:

夏惟桐 题解:

夏惟桐)

解读:

随着李天一案等社会事件的出现,近年来社会对文艺兵的讨论始终非常热烈,许多国人对此持强烈的质疑态度。

韩国国防部最近宣布废除已实行16年的文艺兵制度,此举不仅在韩国引发热议,在中国的反应也很强烈。

对此,25日国防大学教授韩旭东在《环球时报》上撰文称,文艺兵、文工团在中国舆论场已经被妖魔化,甚至与军队腐化联系在一起,这是曲解。

文艺兵的存在仍是必要的,有价值的,不应废除。

此番观点却意外的让更多的国人开始参与思考和讨论:

中国应效仿韩国废除文艺兵制度吗?

说明:

1. 辩题主要讨论当下中国的文艺兵制度。

国外例子可以借鉴,但不宜成为辩论的主体,否则应视为对题意的偏离。

2. 辩题所称文艺兵是指在军队中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演艺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的统称,不包括体育兵,也不包括业余抽调的临时演出队。

3. 希望双方直接就文艺兵的利益与弊害进行直接交锋,不希望双方过多纠缠于社会舆论等领域。

4. 希望双方基于现实现状进行有据的讨论,而不要使用制度总能完善等空逻辑来对抗。

 

37、研究生教育取消公费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出题人:

邢进晓 题解:

张爱萍 题解修订:

吴鈺龙)

解读:

取消研究生公费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哈工大等3所学校开始试点,2007年增至北大人大等17所高校,2008年推广到47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2009年,中央部委属院校全部改革,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直至推广到全国并确定配套政策。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并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形式,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

同时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奖助学金力度。

究竟取消公费是具有激励性质的新型公费,换汤不换药还是促使青年学生更理性的看待时间、机会、资金成本,遏制扎堆从众考研的一剂良药?

说明:

本体讨论的背景主要是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

 

38、上海私车牌照发放应增加摇号方式/上海私车牌照发放不应增加摇号方式

(出题人:

王任佳 题解:

王任佳 说明修订:

张宇翃)

解读:

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正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对私车的发展进行限制。

其中一种重要的限制措施,就是控制私车号牌的发放,从而控制私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如上海已实施多年的拍卖方式、北京已经步入正轨的摇号方式。

这两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因此存在借鉴结合的可能。

那么,上海是否应该在已有的拍卖方式的基础上,再通过摇号来发放部分号牌呢?

说明:

1. 辩题明确是增加摇号方式,因此现有的拍卖方式必然保留,两种方式同步采用。

2. 反方不应以其与现有法规、政策相抵触直接予以否定,但现有法规、政策的初衷可以作为反方反对的理由,而增加摇号需要修改的法律也可以作为改变现有政策的成本予以考量。

3. 正方可提出其认为合适的摇号方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拍卖方式进行修正;反方可直接反驳正方的方案,也可从整体上反驳这一类的方案。

 

39、当前中国的院士制度应该废除终身制/中国的院士制度不应该废除终身制 (出题人:

谢宇 题解:

谢宇)

 

题解:

中国目前的院士实行终身制度,但是在两会上频频有人提出议案要求废除终身制,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在当前的情况下,院士终身制是否还有继续延续的理由?

说明:

院士制度参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规定,以此为准。

反方也可以对政策作出调整,但是必须以保留终身制为前提,也不能变相废除。

40、应该重开五一黄金周/不应该重开五一黄金周 (出题人:

马文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