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1914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预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B.

验证酚酞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和化学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O4Fe3

B.五氧化二磷P5O2

C.氧化贡HgO

D.氨气NH3

3.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A.1﹕71

B.2﹕71

C.1﹕79

D.2﹕79

4.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Cl-:

SO42﹣:

Fe3+:

K+:

M=2:

3:

1:

3:

1,则M为()

A.碳酸根离子

B.钡离子

C.钠离子

D.镁离子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只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做钻探机的钻头

B.利用焦炭冶炼金属

C.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D.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稀硫酸、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

B.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7.中考复习阶段,小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⑥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⑦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③④⑦

D.③④⑤⑦

8.工业上用Mg(NO3)2作为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的Mg(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m1/m2为

A.0.3

B.0.4

C.0.5

D.0.6

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0.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不同的酸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1.某汽水中含有的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是氧化物

B.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8:

7

D.8g柠檬酸中含有3g碳元素

二、简答题

12.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取

(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Na2SO4,则白色粉末的组成是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BaCl2和NaOH,在

(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

A CO2B H2SO4C CuSO4D FeCl3

三、推断题

1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由NaCl,Na2SO4,CaCO3,Na2CO3,NaOH,NH4N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固体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NH4NO3,CuSO4溶液显酸性,Na2CO3溶液显碱性,NaCl,Na2SO4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

(1)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只得到无色溶液,无气体或沉淀产生。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3)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无色气体。

(4)将滤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向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

(讨论交流):

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只要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某种试剂换成_____就能确认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四、科学探究题

14.在一节实验课上,某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展开了探究。

(1)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的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稀硫酸

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

大理石粉末、7%稀盐酸

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_(填实验编号)。

对比甲和乙可以看出,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之一是______。

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当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仍有剩余,小明对此展开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紫色石蕊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会变成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一:

反应后溶液中无盐酸;

猜想二:

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①小丽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观察到______,说明反应后溶液显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

②小明认为小丽的实验不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于是补充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A:

配制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溶液,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

实验B: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溶液变为______色。

③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也不够严谨,并再次改进实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猜想一不成立。

(注意:

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二)请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_

______

五、计算题

15.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3)所加稀硫酸的质量______。

六、综合题

16.2018年1月11日,广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桥上用于融冰作业的2包共100公斤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遗失,当地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搜寻遗失的工业盐,确保不流入市场和家庭。

(资料卡1)亚硝酸钠与食盐氯化钠相似,为白色有咸味的固体,但误食会使人中毒。

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盐融冰的原理是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

据此回答:

当盐水浓度为6%时,第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

为了安全,泡菜腌制时盐水浓度最好是____并在腌制____天后再食用。

(3)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卡2)实验室常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资料卡3)在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与亚硝酸钠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NaNO2+3H2SO4=K2SO4+2MnSO4+5NaNO3+3H2O

(方案一)取1g该工业盐样品与足量氯化铵溶液于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该工业盐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实验时加热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灯,其原因___。

最终量筒中收集到300mL水,已知该条件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则该工业盐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

(方案二)为更准确地测定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含量为15.8g/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上述第____次实验所得数据明显异常,剔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出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简答题

1、

三、推断题

1、

四、科学探究题

1、

五、计算题

1、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