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8142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docx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1010

〔2020年8月〕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乡规划治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柳州市都市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形,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都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

农村个人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市都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

第四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操纵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

第二章建筑容量操纵

第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于15000平方米的,必须由有相应都市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依照操纵性详细规划确定建筑总容量操纵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操纵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操纵指标可在参考本规定表一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操纵指标,按«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操纵表»(以下简称表一)执行。

 

表一-1新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操纵表

用地面积〔m2〕

操纵指标

用地类型

小于5000

5000—15000

大于15000

FAR

D

GAR

FAR

D

GAR

FAR

D

GAR

居住建筑

多层

1.80

29%

30%

1.80

29%

30%

1.70

27%

30%

高层

3.50

22%

30%

3.50

22%

30%

3.20

22%

30%

工业、仓库

建筑

2.20

50%

2.20

50%

2.0

50%

行政、办公

建筑

多层

2.50

42%

25%

2.40

40%

25%

2.20

38%

25%

高层

5.00

40%

25%

4.50

38%

25%

4.00

35%

25%

商业建筑

低层

1.40

45%

25%

1.30

42%

25%

1.20

40%

25%

多层

2.50

42%

25%

2.40

40%

25%

2.20

38%

25%

高层

5.00

40%

25%

4.50

38%

25%

4.00

35%

25%

金融、旅社

建筑

多层

2.50

42%

25%

2.40

40%

25%

2.20

38%

25%

高层

5.00

40%

25%

4.50

38%

25%

4.00

35%

25%

文化娱乐

建筑

多层

2.00

35%

30%

1.90

32%

30%

1.80

30%

30%

高层

3.50

30%

30%

3.30

28%

30%

3.20

25%

30%

医疗卫生

建筑

多层

1.80

30%

30%

1.80

30%

30%

1.70

28%

30%

高层

3.20

28%

30%

3.00

25%

30%

2.80

25%

30%

教育科研设计

建筑

多层

2.00

35%

30%

1.90

32%

30%

1.80

30%

30%

高层

3.50

32%

30%

3.20

30%

30%

3.00

28%

30%

商住综合楼

多层

2.00

32%

25%

2.00

32%

25%

1.80

30%

25%

高层

4.00

30%

25%

4.00

30%

25%

3.80

28%

25%

 

表一-2旧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操纵表

用地面积〔m2〕

操纵指标

用地类型

小于5000

5000—15000

大于15000

FAR

D

GAR

FAR

D

GAR

FAR

D

GAR

居住建筑

多层

1.90

32%

30%

1.90

32%

30%

1.80

30%

30%

高层

3.80

23%

30%

3.80

23%

30%

3.50

22%

30%

工业、仓库

建筑

2.40

50%

2.40

50%

2.20

50%

行政、办公

建筑

多层

2.80

45%

25%

2.50

42%

25%

2.40

40%

25%

高层

5.50

42%

25%

5.00

40%

25%

4.50

38%

25%

商业建筑

低层

1.50

48%

25%

1.40

45%

25%

1.30

42%

25%

多层

2.80

45%

25%

2.50

42%

25%

2.40

40%

25%

高层

5.00

42%

25%

4.50

40%

25%

4.00

38%

25%

金融、旅社

建筑

多层

2.80

45%

25%

2.50

42%

25%

2.40

40%

25%

高层

5.50

42%

25%

5.00

40%

25%

4.50

38%

25%

文化娱乐

建筑

多层

2.30

38%

30%

2.10

35%

30%

2.00

32%

30%

高层

4.00

32%

30%

3.50

30%

30%

3.30

28%

30%

医疗卫生

建筑

多层

2.10

35%

30%

2.00

33%

30%

1.80

30%

30%

高层

3.50

30%

30%

3.20

28%

30%

3.00

25%

30%

教育科研设计

建筑

多层

2.30

38%

30%

2.10

35%

30%

2.00

32%

30%

高层

3.80

35%

30%

3.50

32%

30%

3.20

30%

30%

商住综合楼

多层

2.40

35%

25%

2.40

35%

25%

2.20

33%

25%

高层

4.50

33%

25%

4.50

33%

25%

4.20

30%

25%

注:

〔1〕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2〕上述表格中用地面积指实际的建设净用地面积。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均以实际的建设净用地面积为基数运算。

〔3〕新区及旧区的界定范畴见附录。

〔4〕市区内居住建筑原那么上不再考虑低层形式,仅在部分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实施中依照需要对远郊农民安置采纳低层住宅小区形式〔操纵建筑容积率许多于1.0,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应达到30%〕。

〔5〕商住综合楼项目中商业服务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应许多于15%〔否那么按照居住建筑指标操纵〕,高层商住综合项目中建筑主楼部分〔即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的投影密度应不大于22%。

〔6〕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居住建筑或商业住宅混和建筑,其建筑规划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联动操纵,按照表二治理。

表二-1新区居住建筑规划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操纵表

容积率

FAR≤2.5

2.5<FAR≤3.0

3.0<FAR≤3.5

FAR>3.5

建筑密度

D≤22%

D≤22%

D≤20%

D≤18%

表二-2旧区居住建筑规划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操纵表

容积率

FAR≤2.8

2.8<FAR≤3.3

3.3<FAR≤3.8

FAR>3.8

建筑密度

D≤23%

D≤22%

D≤20%

D≤18%

表二-3新区商住混和建筑规划强度和建筑密度操纵表

容积率

FAR≤3.0

3.0<FAR≤3.5

3.5<FAR≤4.0

FAR>4.0

建筑密度

D≤33%

D≤30%

D≤28%

D≤25%

建筑主楼投影密度

D1≤22%

D1≤20%

D1≤18%

D1≤16%

表二-4旧区商住混和建筑规划强度和建筑密度操纵表

容积率

FAR≤3.5

3.5<FAR≤4.0

4.0<FAR≤4.5

FAR>4.5

建筑密度

D≤33%

D≤30%

D≤28%

D≤25%

建筑主楼投影密度

D1≤22%

D1≤20%

D1≤18%

D1≤16%

第七条表一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值,绿地率为下限值。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其操纵指标按使用性质不同的各类建筑基地分别划定后,对比执行;难以分类执行的,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所占比例进行操纵。

第八条旧区建筑密集地段的新建项目,在满足第三章、第四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操纵指标可依照城乡规划的具体情形按同类操纵指标适当上浮。

第九条骑楼底层计入建筑密度,不计入容积率。

鼓舞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人防地下室、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但地下空间中有关商业、娱乐、市场等经营性用房和住宅地下室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

第十条原有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操纵指标已超过本规定操纵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十一条多层及高层建设项目建筑基地未达到以下最小用地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多层建筑和工业仓储类建筑为2000平方米。

〔二〕高层建筑为3000平方米。

〔三〕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最小用地面积,但有以下情形之一,且确实不阻碍城乡规划实施的,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予核准建设:

1、邻接土地差不多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形,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因城乡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共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十二条建筑用地面积小于等于500平方米的低层建筑项目,其建筑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划定的旧城爱护区内〔5.5平方公里,见附录〕,建设用地小于或等于500平方米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对房屋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活动。

但对经市房屋安全部门鉴定为危房的房屋,可按原房屋产权面积核批重建〔社会公益性设施项目除外〕。

〔二〕在划定的规划严格操纵区内〔33.5平方公里,见附录〕,建设用地小于或等于500平方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房屋时,建筑总层数不得超过二层,总高度小于7米〔指檐口以下高度〕。

〔三〕在旧城爱护区和规划严格操纵区以外的区域,如相应的操纵性详细规划无具体操纵要求,建筑总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总高度小于10米〔指檐口以下高度〕。

〔四〕原有建筑基地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原那么上按不大于原建筑基底面积建设,不得擅自扩大原有建筑基底面积,不得阻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不得侵占公共绿地和公共通道;处理好供水、供气、通讯、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五〕建筑基地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时,因为历史缘故形成,无法满足本规定有关间距等操纵要求的,由不动产的相邻各方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那么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六〕建筑基地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低层居住建筑底层层高不得大于3.6米。

第三章建筑间距

第十三条同一建筑基地内的建筑间距操纵,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爱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项规定。

第十四条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操纵。

〔一〕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倍,在新区不小于1.05倍。

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以内〔不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在新区不小于1.0倍。

〔二〕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山墙宽度不大于20米的,其南北向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7倍,在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5倍,且不小于6米;东西向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5倍,在新区不小于0.8倍,且不小于5米。

建筑山墙宽度大于20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操纵。

〔三〕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操纵。

2、当两幢建筑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倍;在新区不小于1.0倍。

3、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操纵。

〔四〕多层居住建筑底层有商业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上部居住用房间距运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

〔五〕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在旧区不小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0.35倍,且不小于6米,在新区不小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0.45倍,且不小于7米;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4米。

山墙上开启窗洞的,间距应适当加大,其增加值不小于最小规定值的20%,且应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操纵,并经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点式居住建筑的东(西)侧有居室窗洞的,其与相邻居住建筑东西向的间距不适用前项规定的山墙间距,应按本条第〔一〕项的有关规定操纵。

第十五条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操纵。

〔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南北向的,其间距不小于按下式运算的规定值〔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

新区:

24×1.05+(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0.4米

旧区:

24×0.9+〔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0.35米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1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建筑高度超过150米的其间距按150米高度操纵。

关于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还应结合项目日照分析来确定相应的高层建筑间距。

2、东西向的,其间距不小于按下式运算的规定值〔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

新区:

24×1.0+(较高建筑高度-24)×0.25米

旧区:

24×0.8+〔较高建筑高度-24〕×0.2米

相邻较高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5米;建筑高度超过150米的其间距按150米高度操纵。

〔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本条第〔一〕项第1点的规定。

2、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按下式运算的规定值〔相邻较高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

新区:

24×1.0+(较高建筑高度-24)×0.2米

旧区:

24×0.8+(较高建筑高度-24)×0.15

相邻较高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4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3米,建筑高度超过150米的其间距按150米高度操纵。

3、高层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间距按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操纵,但最小间距旧区不小于13米,新区不小于15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为各自运算间距操纵值的一半之和且不小于13米;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为各自运算间距操纵值的一半之和且不小于15米。

〔四〕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其间距应不小于13米,且许多于建筑山墙面宽度。

〔本款仅适用于建筑高度60米以下,且建筑长边尺寸不大于60米,建筑短边尺寸不大于18米的高层建筑〕。

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其间距应不小于18米,且许多于建筑山墙面宽度。

〔本款仅适用于建筑高度60米以下,且建筑长边尺寸不大于60米,建筑短边尺寸不大于25米的高层建筑〕。

(五)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操纵。

2、当两幢建筑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运算操纵标准乘0.8倍折减。

3、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操纵。

〔六〕按上述规定运算高层建筑间距时,有关高层建筑在要紧朝向上建筑长度不大于60米,如大于60米还应结合项目日照分析来确定相应的建筑间距。

第十六条在符合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9米。

第十七条在都市旧区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中,确因地势、环境等条件限制难以按照第十五条操纵高层建筑间距时,有关高层建筑与处于其日照遮挡范畴内的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通过日照分析确定,满足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第十八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除应满足本规定外,尚应满足相应的有关规范要求。

第十九条各类建筑对无采光、日照要求的非居住建筑〔第十八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可在同型布置方式时的居住建筑间距的要求上,适当减少10%-20%,并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同时非住宅高层建筑之间的开窗面间距,南北向平行布置,间距不得小于20米;东西向平行布置,间距不得小于15米。

第二十条在规定的消防间距内,任何建筑不得外挑走廊、阳台、楼梯和楼梯平台。

住宅建筑在规定间距内南面出挑阳台最大出挑距离为1.5米。

在规定间距内住宅建筑北面不得出挑阳台。

高、中高、多、低层住宅建筑南阳台或东西向主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8米,东西向次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4米,阳台总长度不宜超过建筑面宽总长度的50%。

阳台出挑距离、连续长度或阳台总长度超出以上规定值的以及北阳台,应从阳台外边缘运算建筑间距。

第四章建筑退让

第二十一条沿建设项目基地边界和沿都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爱护区建设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还须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二十二条沿建设项目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退让边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操纵,但退让边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操纵。

〔一〕各类建筑的退让边界距离。

1、相邻的两个建设区,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从各自的用地红线起运算,原那么上各负责后退按规定运算的一半间距,24米以下建筑只负责后退自身承担的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24米以上建筑负责后退,最窄处不得小于表三的最小距离,同时必须满足与界外建筑的消防间距要求。

2、建筑外墙与基地边界不平行布置的,能够临基地边界的外墙面中点起运算自身一方的建筑间距,但建筑物距基地边界的最窄处不得小于表三的最小距离。

表三建筑退界操纵指标表

地区

居住建筑

文教卫生建筑

其他非居住建筑

最小距离(米)

最小距离(米)

最小距离(米)

旧区

要紧

朝向

低层

3

4

3

多层

6

7

5

高层

15

14

9

次要

朝向

低层

3

3

消防间距

多层

3

4

消防间距

高层

9

9

9

新区

要紧

朝向

低层

4

5

3

多层

7

8

6

高层

15

16

10

次要

朝向

低层

3

3

消防间距

多层

3.5

5

消防间距

高层

9

9

9

3、高层建筑退让北侧地界距离按照下式运算的规定值操纵〔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的〕:

新区:

24×1.05×0.5+(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0.4米

旧区:

24×0.9×0.5+〔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0.35米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1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8米,建筑高度超过150米的其间距按150米高度操纵。

4、高层建筑退让南侧地界距离许多于15米。

5、高层建筑退让东、西侧地界距离须按下式运算的规定值〔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的〕:

新区:

24×0.8×0.5+(较高建筑高度-24)×0.25米

旧区:

24×0.6×0.5+(较高建筑高度-24)×0.2

相邻较高建筑高度超过6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4米;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高度每增加5米,间距增加0.3米;建筑高度超过150米的其间距按150米高度操纵。

〔二〕界外是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的,除须符合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三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

上述界外建筑由于历史缘故未满足第二十二条第〔一〕项的退让规定的,在满足消防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其少退的距离原那么上可不由界内建筑全部承担。

〔三〕当边界线以外是河流、湖泊、永久性公共绿地等时,为使外部空间与地块的内部空间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优化环境,建筑后退基地边界一样许多于建筑高度的0.2倍,且不小于5米。

〔四〕地下建筑物的退让边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距离〕的0.5倍,且不小于3米。

(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产生烟尘、噪声及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安全防护和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应在本建筑基地范畴内解决,原那么上不由界外建筑承担。

第二十三条各类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表四操纵〔表中数值为下限值〕。

位于柳江各跨江桥梁桥头及都市立交周边的建筑物,原那么上后退距离不得小于20米,具体标准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关于按表四规定操纵不能满足道路两侧建筑间距要求的,应增大后退距离,能够规划道路中心线作为建筑基地边界,参照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都市生命线防灾抢险道两侧建筑的后退距离,另按有关专项规划的规定执行,且不小于本项规定的操纵值。

表四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操纵指标表

快速路

都市主干道

(L≥40)

都市次干道

(20≤L<40)

城区支路

小区道路

(L<20)

多、低层建筑

H<24m

15

6

4

3

高层建筑

24m≤H<60m

20

10

8

6

高层建筑

60m≤H<100m

25

15

12

9

多、低层建筑

H<24m

20

10

6

4

高层建筑

24m≤H<60m

30

15

10

8

高层建筑

60m≤H<100m

40

20

15

12

注:

〔1〕高层建筑裙房的后退距离按多、低层建筑操纵。

超过100米的建筑按100米建筑退让标准操纵。

〔2〕以上退线距离均自建筑外墙垂直投影线起运算。

〔3〕建筑首层为经营性用房的,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在表四要求的前提下增加50%,且最小距离不小于6米。

〔4〕列入规划爱护的传统商业街区及历史文化爱护地段内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要求,另按经批准的爱护规划及详细规划确定。

第二十四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要紧出入口面临都市道路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2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第二十五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在满足表四要求前提下,多、低层建筑增加退距许多于2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