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759741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5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1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件.ppt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授课人:

钱伟,2,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及方法,3,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几种观点:

1、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非正规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一般由儿童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

2、父母或家庭里的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地对儿童施行的教育和影响。

4,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几种观点:

3、虽称之为“教育”,但并不是要“教”什么之类的特地有所准备的教育。

而是亲子、兄弟姐妹之间在感情的“自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

而且,只有亲子、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婴幼儿教育等。

5,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界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生兰认为:

3、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4、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不论这种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都发生在家庭生活中,并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从体、智、德、美诸方面积极地影响儿童,把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6,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1、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在不同的国度,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观念、教育体制等因素的不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由于开放程度、生活水平的不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7,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2、亲情性和感染性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这种天然的情感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具有的特点。

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着我们心灵的深处!

马克思家庭的这种情感感染作用:

1.受到亲子之间感情亲密程度的制约。

2.受到孩子年龄特征的制约。

我的一家人“孩子的脸是父母关系的晴雨表”,8,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3、针对性和随意性1.针对性“知子莫如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个性,对孩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强化家庭教育针对性的特点。

2.随机性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这些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都是由父母自己决定,自行解决的,其中父母的价值观、职业观、文化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等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

家庭教育的随机性还体现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遇物而诲”、“相机而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今天仍应继承发扬。

9,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4、连续性和一贯性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本身就是在对孩子进行一致性和一贯性的教育,这种持续不断的、反复进行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0,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5、权威性和专制性家长是家庭生活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身心方面各种需求的满足都不得不依附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在孩子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威信,使孩子能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家长是否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威,与其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时处处为孩子做表率有关。

11,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5、权威性和专制性教育观点:

家长的权威,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家长能否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威,还与其是否能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孩子宽严并济,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有关。

家长不能滥用“权威”吓唬、体罚孩子。

12,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6、自然性和启蒙性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时期,出生头一年脑的发展速度最快,在这个时期,给以足够的营养及合理的训练,将促进脑的发展,反之,则会贻误时机。

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卫生习惯的养成,智力潜能的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会孩子基本生活能力,教会孩子最初的动脑、用脑,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待人.脱离家庭养育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地生理缺陷或个性障碍。

13,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1、教育目的以及目标:

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小学做好准备。

2、教育认为及内容:

对孩子进行健康、认知、品行、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对孩子进行体、智、德、美几个方面的教育。

3、教育环境及设备:

有一些教养孩子的设备和器械,但不一定做到儿童化;有保育、教育儿童的各种专门设施和设备。

14,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4、教育者及教育对象:

家长不一定受过培训,一般负责教养1个孩子;教师受过职前培训,负责3040个孩子。

5、教育途径:

家庭内外生活,以个别教育为主;以集体教育为主,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为辅。

6、教育管理及评价:

灵活性、随意性大,家长主宰,家长单向单一评价;组织性、计划性强,多层评价。

15,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发育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1)孕妇注意避免对胎儿有害的因素。

(2)注意摄取各种营养,保证胎儿正常生长。

(3)进行适宜的教育,促进胎儿更好的发育。

(4)音乐、语言、抚摸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16,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有助于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能预防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

17,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三、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进程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18,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1、陶冶了孩子的性情2、培养了孩子的兴趣3、发展了孩子的才能,19,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提高了孩子的发展水平2、影响了孩子的职业取向,20,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一、健康教育的任务及要求1、关注孩子饮食的安全2、关注孩子游玩的安全3、关注孩子脑部的安全4、关注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安全,21,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二、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1、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2、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3、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4、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22,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三、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1、培养孩子的同情心2、培养孩子的合群性3、培养孩子的抗挫力,23,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四、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1、加大孩子的艺术投资2、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3、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24,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更新价值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构建学习环境2、理智性原则:

调节情绪;规定限度;全面整合;杜绝溺爱3、指导性原则: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恰如其分的帮助;重视孩子自我教育,25,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4、渐进性原则:

具体明确;适当合理;螺旋上升2、适度性原则:

称赞孩子的努力;惩罚孩子的过失;奖与惩相结合3、一直性原则:

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共同教育,26,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1、环境熏陶法:

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2、兴趣诱导法:

了解孩子的喜好;提供新异的刺激;激发孩子欲望;趣味盎然地施教3、暗示提醒法:

多与孩子沟通;多种方式暗示;巧妙使用反暗示,27,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4、活动探索法:

开展体育活动;组织游戏活动;倡导劳动活动;鼓励探索活动5、榜样示范法:

父母自身树立榜样;借助文学作品榜样;利用孩子同伴榜样,28,第五节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认识,1、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分析

(1)忽视家庭中的互动教育”家长“专制不尊重子女的意见夫妻之间互相不尊重

(2)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过分爱护期望过高重智轻德打骂体罚,29,第五节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认识,2、对当代成功家庭教育的认识

(1)父母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是成功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政治、道德、文化、业务)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成功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父母在子女中树立威信。

家庭中形成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生活制度。

30,第五节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认识,3、几种教育态度:

别总跟别人孩子比不要处处显家长权威孩子和异性来往不要过于敏感一次没考好不要太多埋怨家长不要任何事都包办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31,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一、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二、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三、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四、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五、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评价,32,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一、幼儿创造力的概念与特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1、M梅斯基等人提出,创造力是“思维活动的方式,是制作具有独创性的受到自己或别人赞赏的东西的方法”2、史密斯认为,创造力是“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产品的过程”3、罗洛.梅指出,创造力是“产生新事物的过程”,33,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一、幼儿创造力的概念与特点4、藤永葆认为,创造力是“发现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能力”“能够在常见的事物中发现意外的用途或性质的能力”5、潘杰指出,创造力是“扩散思维能力,即对规定的刺激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反应的能力”6、董奇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4,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

(二)幼儿创造力的特点1、模仿性2、自发性3、灵活性4、发展性5、差异性6、无价性,35,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二、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1、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2、有利于造就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3、有益于我国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国际接轨,36,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一、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和好奇心二、丰富幼儿创造的知识和技能三、鼓励幼儿创造性想象与实际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37,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五、塑造幼儿创造的个性六、培养幼儿创造的品德七、鼓励幼儿的冒险精神八、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38,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二、个别性原则三、活动性原则四、宽松性原则五、赞赏性原则六、示范性原则,39,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一、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40,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二、科技活动1、为孩子创设开展科技活动的条件2、要引导孩子进行科学小实验3、要支持孩子的独立实验4、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科学研究,41,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三、绘画活动四、体育活动五、劳动活动六、想象活动七、制作活动,42,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八、编讲活动1、看图说话2、创编故事3、设想未来4、扩展词汇,43,第五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评价,一、观察孩子的动作二、观看孩子的作品三、倾听孩子声音四、洞察孩子的心理五、透视孩子的个性,44,第三章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一、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二、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三、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四、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45,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一、关于儿童情商的基本涵义1、情商是社会智慧的子集,而社会智慧则包含控制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对这种能力进行鉴别并指导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情商是与道德行为相关的技能、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学术和工作成就及情感六个组成部分,46,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一、关于儿童情商的基本涵义3、情商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是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4、我认为,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性,包括儿童的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

47,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二、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价值1、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2、情商是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成分;3、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48,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一、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1、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讲究礼节、尊敬长辈、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2、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善良、友爱的道德情感;3、家长要让孩子体验恐惧、担心、失落、羞耻、内疚等负面情感。

49,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二、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1、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2、家长要提高孩子交往能力;3、家长要萌发孩子风趣幽默的意识;4、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心境。

50,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三、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1、家长要发展孩子的情感共鸣能力;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情感倾听能力;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情感抗挫能力。

51,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四、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1、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适应性。

52,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一、示范法二、谈话法三、讨论法四、体验法,53,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五、想象法六、风暴法七、记录法八、评价法,54,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一、交流活动二、游戏活动三、说笑活动四、同伴活动五、体育活动,55,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六、合作活动七、扮演活动八、艺术活动九、训练活动,56,第四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一、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三、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57,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一、学前儿童家长的身体素质1、遗传对孩子身体的影响要大于对孩子心理的影响;2、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制约着孩子的健康水平;3、父母的生活习性制约着孩子的健康水平;,58,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文化素养1、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2、家长的科学文化素养差有碍于孩子的发展;,59,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三、学前儿童家长的道德素养1、父母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2、父母的养儿道德影响着孩子的言谈举止;3、父母的传统美德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4、父母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孩子的文明意识;5、父母的道德水准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60,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四、学前儿童家长的心理素养1、家长的情感特征影响着孩子的发展;2、父母的个性特征影响着孩子的发展;3、父母的心理知识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4、父母的心理知识影响着孩子的情商提升;,61,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五、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养1、家长的教育职责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2、家长的教育知识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3、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4、家长的教育艺术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5、家长的教育机智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

62,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

(一)对孩子性格特征的影响1、细微干预的母亲2、垂直亲爱的母亲3、情动的母亲4、水平亲和的母亲,63,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

(二)对孩子劳动品质的影响1、完美型家长2、仆人型家长3、圣人型家长4、殉道型家长5、补偿型家长6、庇护型家长7、旺盛型家长8、退却型家长9、懒惰型家长10、特权型家长,64,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三)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影响1、指挥型父母2、交往型父母3、支持型父母4、纠错型父母,65,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四)对孩子智力的影响1、过度保护的家长2、过分干涉的家长3、严厉惩罚的家长4、温暖民主的家长,66,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二、家长教养态度的调整与矫正

(一)研究孩子的行为模式

(二)重视孩子的性格特点(三)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四)形成民主的教养作风(五)拥有一致的教养态度,67,第五章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一、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及渠道二、社会互动理论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启示,68,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及渠道,一、家庭教育讲座二、家长会三、辨析评论会四、父母沙龙五、家长园地六、家园小报七、开放日活动八、家长执教活动,69,第二节社会互动理论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启示,一、常人方法论二、印象管理论三、社会交换论四、参照群体论五、符号互动论六、社会角色论,70,第六章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一、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价值及原则二、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方案及评价三、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发展趋势,71,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价值及原则,一、价值1、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落实2、有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3、有益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4、有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5、有助于顺应世界学前教育的趋向,72,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价值及原则,二、原则1、平等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求实性原则5、娱乐性原则,73,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方案及评价,一、家园合作读书活动二、家园合作节庆活动三、家园合作参观活动四、家园合作教学活动,74,第三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的发展趋势,一、合作活动目的由单一孤立转向全面融合二、合作活动的伙伴由被动应对转向积极互动三、合作活动的资源由园内转向园内外结合四、合作活动的形式由仿效参照转向借鉴创新五、合作活动由视野由国内转向国外六、合作活动的媒体由实物转向实物虚拟物结合,75,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1教育漫话、爱弥儿、马卡连柯的系列家庭教育著作所蕴涵的早期家庭教育思想。

2日本早期家庭教育的特点。

3美国早期家庭教育的特点。

4日本、美国早期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

76,第一节西方早期家庭教育著名论著介绍一、洛克的教育漫话,77,一、洛克的教育漫话,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发表教育漫话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为国家培养绅士,并详细制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与方法,他提出绅士教育应在家庭中实施,教育漫话就成为提倡早期家庭教育的著名教育学专著全书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78,第一部分论述身体保健,他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

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他对儿童的体育、养护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具体的颇有价值的意见。

主张孩子每天用冷水洗脚,鞋要穿得薄最好能透得进水;孩子要学会游泳,经常进行冷水浴;要多过露天生活,冬天要尽量少烤火;女孩子的衣服不可做太紧;饮食要清淡、简单;进食不要定时,要日日更换进餐时间;饮料要清淡;水果要有选择地适当地吃;保证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注意运动锻炼无论春夏秋冬,儿童的卧床要坚硬,不可过软;坚持定时大便;尽量少用药;,79,第二部分论述道德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其中前三项与德育有关。

他说:

“在一个人或者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他要有存在价值,受到敬爱,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乃是绝对不可缺乏的。

”。

他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个方面的道德品质,所以家庭德育的任务应着重培养这四种品质,德育的方法有榜样和示范、练习、说理、奖励、惩罚等。

80,第三部分论述智育,他认为智育处于一个较次要的地位,一个德者或者智者远比一个大学者更为可贵。

他说:

“学问固然不可少,但应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

洛克认为智育的内容不仅限于一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还包括获得各种技能、技艺。

81,他认为,对于绅士来说,前者是必要的,后者是不可缺少的。

在学习书本知识方面,学习科目有阅读、书写(写字)、图画、速记、外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作文(写作)、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等。

在获得其他技能技艺方面的课业有:

舞蹈、音乐、击剑、骑马、画图、园艺、细木工等等,82,二、卢梭的爱弥儿,83,二、卢梭的爱弥儿,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1762年的爱弥儿一书是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副标题为论教育。

它同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一样,是以富家子弟为对象、以家庭教师进行家庭数育的形式来论述的私人教育理论著作。

84,1家庭教育是培养“自然人”的主要途径,卢梭是个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教育的任务是要发展儿童的善良天性,把儿童培养造就成自然人,教育的作用就是保持和发展人的善良天性,而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儿童的重要途径,“真正的保姆是母亲,真正的教师是父亲。

”,尤其是母亲的哺育、抚养,给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85,2家庭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卢梭认为人的善良天性是逐步发展的,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天性,人具有个体差异性,“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想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86,因此,他主张家庭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性别特征。

比如,在婴孩期应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础,在儿童期应以感觉教育为主。

87,3家庭体育保健,卢梭想象的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的人,因此身体的养护和锻炼被视为早期家庭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在儿童的保育方面,生活环境要健康,他认为乡村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宜于儿童身体发育,他反对妇女到城市里去生孩子和哺育孩子,主张城市妇女要到乡村去生孩子和哺育儿童;。

88,饮食要朴素,他认为儿童要多吃蔬菜,不要食过量肉类,主张乳母吃素,儿童要养成能吃各种事物的能力;衣着要宽松;睡眠要充足,主张儿童的睡眠时间要能随环境需要而改变,日出而起,日没而眠;睡觉的床褥不可过于温暖、舒适等。

在儿童的锻炼方面,包括锻炼儿童忍受苦痛、疾病、让儿童参加多种体育锻炼等,89,4重视感觉教育,卢梭认为感觉经验是理性发达的凭借,要培养人的理性,必须充实人的感觉经验。

而要充实人的感觉经验,必须训练儿童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

卢梭对于儿童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觉的发育和特点,有着精审的观察,并据此提供了进行感觉教育的方法。

在这几种感觉中,他对于人的触觉和视觉是特别注重的。

他认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它们的训练方法可以作为其他感觉训练的典范。

90,怎样进行触觉训练呢?

第一,使用触觉代替视觉。

第二,试用触觉代替听觉。

第三,为保持和增进皮肤的敏感应注意保护皮肤和加强皮肤锻炼。

91,怎样进行视觉训练呢?

第一,用触觉来辅助视觉的发展,用触觉鉴定视觉所获得的印象。

第二,通过学习绘画帮助儿童理解透视的道理,养成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

第三,通过活动来练习儿童的观察力。

92,5家庭的知识教育,卢梭主张儿童知识教育要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