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0068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docx

高中化学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版

课时3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

H2↑

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答案】C

【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主要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腐蚀的内因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外因是金属与空气、水和其他腐蚀性的物质相接触,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A中金属腐蚀的本质应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为M-ne-===Mn+;B选项中Sn、Fe构成电化学腐蚀,主要是Fe-2e-===Fe2+,铁先被腐蚀。

常温下,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难以和非金属氧化剂(Cl2、S)等反应,发生化学腐蚀。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化学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单质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在中性环境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D.钢铁在潮湿环境中锈蚀时,开始生成Fe(OH)2,而后逐渐变成Fe(OH)3和Fe2O3·xH2O

【答案】D

【解析】不论是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都是先生成Fe(OH)2,再逐渐转变成Fe(OH)3和Fe2O3·xH2O。

3.以下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者镍制成合金

C.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锌锭

D.在金属表面喷漆

【答案】C

【解析】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能形成铁锌原电池,锌为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

4.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可描述为(  )

A.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质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金属铝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铝比铜活泼,故金属铝是负极,电流的流动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恰好相反,应是由铜经导线流向铝。

5.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答案】C

【解析】A.Cu、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Fe易被腐蚀,故A不选;B.Fe、石墨和海水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作正极,所以Fe易被腐蚀,故B不选;C.Zn、Fe和海水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所以Fe被保护,故C选;D.铸铁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时作电解池阳极,加速被腐蚀,故D不选。

6.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

pH

2

4

6

6.5

8

13.5

14

腐蚀快慢

较快

较快

主要产物

Fe2+

Fe3O4

Fe2O3

Fe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pH<4时,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当pH>6时,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当pH>14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

【答案】C

【解析】C项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7.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

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铁锅中含有的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Fe易失电子,故腐蚀过程中,负极是Fe,错误;B项,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Fe经外电路向正极C流动,在电解质溶液中依靠离子的移动导电,错误;C项,该原电池中,C做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错误;D项,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正确。

8.钢铁的防护有多种方法,下列对于图中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a、b以导线连接,辅助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b以导线连接或以电源连接,辅助电极的材料可能都含有Zn

C.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辅助电极流向钢铁闸门

D.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该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D

【解析】a、b以导线连接,即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则辅助电极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a、b以导线连接或以电源连接,辅助电极都是发生氧化反应,Zn比较活泼,要失去电子,B项正确;通电后,被保护的钢铁闸门作阴极,辅助电极作阳极,因此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辅助电极流向钢铁闸门,C项正确;由于有外加电源,故此方法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项错误。

9.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闸主要发生的是吸氢腐蚀

B.将铁闸与石墨相连可保护铁闸

C.铁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

Fe-3e−=Fe3+

D.图中生成铁锈最多的是乙区域

【答案】D

【解析】A项,海水溶液为弱碱性,发生吸氧腐蚀,A错误;B项,将铁闸与石墨相连,铁比碳活泼,铁作负极失电子,可以加快海水对铁闸的腐蚀,B错误;C项,铁腐蚀时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

Fe-2e−=Fe2+,C错误;D项,在乙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故D正确;故选D。

10.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放置于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不会生锈

B.图②,若断开电源,钢闸门将发生吸氧腐蚀

C.图②,若将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D.图③,若金属M比Fe活泼,可防止输水管腐蚀

【答案】C

【解析】形成原电池需要电解质溶液,所以干燥空气中不易形成原电池,则铁钉不会生锈,A正确;中性、碱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所以若断开电源,钢闸门会发生吸氧腐蚀,B正确;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做阳极,活泼金属做阳极时,金属失电子易被腐蚀,所以若将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会加速钢闸门的腐蚀,C错误;若M比Fe活泼,则M、Fe形成原电池时,Fe做正极,M做负极,Fe被保护,D正确。

1.两种金属接触时,接触部位会发生“电偶腐蚀”。

金属铁和铜在自来水和海水中,相同时间发生的腐蚀情况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介质为海水B.腐蚀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D.若在金属表面涂油漆,可以减弱铁的腐蚀

【答案】D

【解析】铁和铜接触时,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形成原电池,且形成的原电池中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海水时的腐蚀速度大于水作电解质时的腐蚀速度,因此甲图的介质为水,乙图的介质是海水,且腐蚀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A项,由分析可知,甲图的介质为水,乙图的介质是海水,A项错误;B项,腐蚀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B项错误;C项,形成的原电池中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电解反应为:

Fe-2e-=Fe2+,C项错误;D项,在金属表面涂油漆,可以减弱铁的腐蚀,D项正确;故选D。

2.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一滴含酚酞和K3[Fe(CN)6]的食盐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图所示“斑痕”。

其边缘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

B.中心区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边缘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交界处发生的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

【答案】D

【解析】生铁片边缘处为红色,说明生成了OH-,O2+2H2O+4e-==4OH-,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故A、C两项合理;根据实验现象,中心区域为蓝色,说明生成了Fe2+,Fe-2e-==Fe2+,故B项合理;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成了氢氧化铁,不是4Fe2++O2+10H2O==4Fe(OH)3􀲕+8H+,故D项不合理。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进行的分析和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一段时间后:

①中,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红;

②中……

A.NaCl的琼脂水溶液为离子迁移的通路

B.①中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2H++2e-=H2↑,促进了水的电离

C.②中可观察到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蓝,铜丝附近区域变红

D.①和②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均可表示为M—2e-=M2+(M代表锌或铁)

【答案】B

【解析】A项,NaCl的琼脂水溶液能够让离子自由运动,所以其为离子迁移的通路,A正确;B项,①中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O2+4e-+2H2O==4OH-,OH-使酚酞变红,B不正确;C项,反应生成的Fe2+与[Fe(CN)6]3-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使②中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蓝,因生成OH-使酚酞变红,而使铜丝附近区域变红,C正确;D项,①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Zn-2e-==Zn2+,②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Fe-2e-==Fe2+,均可表示为M—2e-=M2+(M代表锌或铁),D正确;故选B。

4.考古发掘出的古代青铜器(含铜锡等金属)表面经常出现小孔腐蚀,这是一种电化学腐蚀现象。

小孔腐蚀的过程及铜腐蚀产物(铜锈)的成份如下图所示:

已知:

2CuCl+H2O

Cu2O+2HC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是正极反应物B.铜锈的成份与氧气浓度、pH有关

C.图2中,Cl-从小孔内向小孔外移动D.青铜中的锡也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C

【解析】A项,青铜器中含铜锡等金属,也含有其它金属及非金属杂质,由于物质活动性不同,周围有电解质溶液,形成了原电池,Cu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为中性,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变为OH-,因此氧气是正极反应物,A正确;B项,根据图2可知:

在锈蚀小孔外物质成分为Cu2(OH)2CO3、Cu2(OH)3Cl,Cu元素化合价为+2价;在小孔附近物质是Cu2O,小孔内壁物质成分是CuCl,Cu元素化合价为+1价,小孔外氧气浓度大,Cu元素价态高,小孔内氧气浓度小,Cu元素价态低,物质成分与氧气浓度有关;在溶液酸性较强时可逆反应2CuCl+H2O

Cu2O+2HCl的平衡逆向移动,物质成分主要是CuCl,若溶液酸性弱,,平衡正向移动,物质成分主要是Cu2O,可见物质成分也与溶液的pH有关,B正确;C项,溶液中微粒Cl-总是向低洼处流动,因此会从小孔外向小孔内移动,与氧气浓度较小时的+1价Cu形成难溶性固体CuCl,C错误;D项,由于Sn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因此也会与活动性比Sn弱的金属构成原电池,Sn为负极,被氧化而引起电化学腐蚀,D正确;故选C。

5.碳钢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设备管道等领域,随着深层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中含有的CO2及水引起的腐蚀问题(俗称二氧化碳腐蚀)引起了广泛关注。

深井中二氧化碳腐蚀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负极:

Fe(s)+2HCO3-(aq)-2e-=FeCO3(s)+H2CO3(aq)(主要)

正极:

2H2CO3(aq)+2e-=H2↑+2HCO3-(aq)(主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CO2水溶液中的腐蚀总反应可表示为CO2+H2O+Fe=FeCO3+H2

B.深井中二氧化碳对碳钢的腐蚀主要为化学腐蚀

C.碳钢管道在深井中的腐蚀与油气层中盐份含量有关,盐份含量高腐蚀速率会加快

D.腐蚀过程表明含有CO2的溶液其腐蚀性比相同pH值的HCl溶液腐蚀性更强

【答案】B

【解析】A项,由深井中二氧化碳腐蚀的主要过程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Fe(s)+2HCO3-(aq)-2e-═FeCO3(s)+H2CO3(aq);正极:

2H2CO3(aq)+2e-═H2↑+2HCO3-(aq),因此总反应可表示为CO2+H2O+Fe═FeCO3+H2,故A正确;B项,深井中二氧化碳对碳钢的腐蚀涉及原电池原理,故主要为电化学腐蚀,不是化学腐蚀,故B错误;C项,碳钢管道在深井中的腐蚀与油气层中盐份含量有关,盐份含量越高,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腐蚀速率越快,故C正确;D项,碳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等pH值的CO2的溶液与HCl溶液相比,H2CO3(aq)的浓度要大得多,故腐蚀性比相同pH值的HCl溶液腐蚀性更强,故D正确;故选B。

6.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O2+4e-+2H2O=4OH-

B.在不同溶液中,Cl-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C.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D.在300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图象可知,实验装置中的氧气浓度是逐渐降低的,故此腐蚀为吸氧腐蚀,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A正确;B项,根据图象可知,①②的反应速率接近,③④的反应速率接近,且①远大于③,②远大于④,故阴离子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NH4+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C项,因为NH4+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能导致钢铁的吸氧腐蚀速率加快,故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故C正确;D项,①②溶液显酸性,③④显中性,根据图象可知,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故D正确;故选B。

7.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的规律,Cl﹣应由b区向a区迁移,故A错误;B项,O2在液滴外沿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项,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故C错误;D项,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由于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Fe仍为负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Fe﹣2e﹣=Fe2+,故D错误。

8.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

、O2、NO3-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已知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在正极发生,反应③④在负极发生

B.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C2HCl3)脱去amolCl时ne=2amol

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7H2O+8e-=NH4++10OH-

D.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粒径ZVI的投入量,不会使nt增大

【答案】B

【解析】A项,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应在正极发生,故A错误;B项,三氯乙烯C2HCl3中C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原子化合价为-2价,1molC2HCl3转化为1molC2H4时,得到6mol电子,脱去3mol氯原子,所以脱去amolCl时ne=2amol,故B正确;C项,由示意图及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3+8e-=NH4+,由于生成物中有NH4+,所以只能用H+和H2O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2O和OH-来配平,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H++8e-=NH4++3H2O,故C错误;D项,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的投入量,可以增大小微粒ZVI和正极的接触面积,加快ZVI释放电子的速率,可使nt增大,故D错误;故选B。

9.化学科技工作者对含有碳杂质的金属铝的腐蚀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25℃时得出溶液pH值对铝的腐蚀影响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铝在浓硫酸中的腐蚀速率大于盐酸中的腐蚀速率

B.金属铝在中性环境中不易被腐蚀

C.金属铝在pH=8.5的Na2CO3溶液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析出氧气

D.不能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答案】B

【解析】A项,铝在浓硫酸中钝化,错误;B项,由图可知在5

10.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出土了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五万余件青铜器。

研究青铜器(含Cu、Sn等)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对于文物保护和修复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器发生电化学腐蚀,图中c作负极

B.潮湿环境中Cl-浓度大有利于多孔粉状锈的生成

C.若生成0.2molCu2(OH)3Cl,则消耗的O2体积为4.48L

D.环境中的Cl−与正、负两极反应的产物作用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答案】C

【解析】A项项,根据图知,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发生吸氧腐蚀,则Cu作负极被氧化,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故A正确;B项项,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氢氧根离子和负极反应产物铜离子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潮湿环境中Cl-浓度大,有利于多孔粉状锈Cu2(OH)3Cl的生成,故B正确;C项项,未指明标准状态,无法计算消耗的O2体积,故C错误;D项项,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负极上生成铜离子、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该离子反应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故D正确。

1.(2019•上海卷)关于下列装置(只是个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石墨电极反应:

O2+4H++4e→2H2OB.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Fe的腐蚀

C.加入少量NaCl,会加快Fe的腐蚀D.加入HCl,石墨电极反应式:

2H++2e→2H2↑

【答案】A

【解析】金属的吸氧腐蚀,溶液并不是较强酸性,石墨电极反应式:

O2+2H2O+4e→4OH-,因此A选项错误

2.(2020•江苏卷)将金属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

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金属M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

C.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答案】C

【解析】A项,阴极的钢铁设施实际作原电池的正极,正极金属被保护不失电子,故A错误;B项,阳极金属M实际为原电池装置的负极,电子流出,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因此M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强,故B错误;C项,金属M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入钢铁设备,从而使钢铁设施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自身金属不再失电子从而被保护,故C正确;D项,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大于河水中的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因此钢铁设施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河水中快,故D错误;故选C。

3.(2019•江苏卷)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C

【解析】A.该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Fe作负极,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B.铁腐蚀过程发生电化学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放热,所以还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变化,故B错误;C.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被腐蚀,加速Fe的腐蚀,故C正确;D.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铁腐蚀吸氧腐蚀,水代替NaCl溶液,溶液仍然呈中性,Fe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故选C。

4.(2018•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答案】D

【解析】②中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Fe作正极被保护,所以取出的少量Fe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但③中没有Zn保护Fe,Fe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析氢腐蚀,Fe作负极被氧化生成Fe2+,所以取出的少量Fe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对比②③可知Zn保护了Fe,A项正确;①与②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将铁氰化钾溶液直接滴入烧杯中,而后者是在取出的少量Fe附近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①中出现了蓝色沉淀,说明有Fe2+生成。

对比分析可知,可能是铁氰化钾氧化Fe生成了Fe2+,B项正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C项正确;若将Zn换成Cu,铁氰化钾仍会将Fe氧化为Fe2+,在铁的表面同样会生成蓝色沉淀,所以无法判断Fe2+是不是负极产物,即无法判断Fe与Cu的活泼性,D项错误。

5.(2017•新课标Ⅰ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A.外加强大的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外加电流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D正确。

故选C。

6.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说明铁没有被腐蚀

B.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