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13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二语文

2017.1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

人教版必修2第一、二单元(《(诗经)两首》《离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学生活”主要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阅读、文学接受、文学消费等活动,也牵涉文学生产、传播、读者群、阅读风尚等等,甚至还包括文学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渗透情况,范围是很广的。

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提倡“文学生活”研究,也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现下的文学研究有点陈陈相因,缺少活力。

很多文学评论或者文学史研究,当然也还有理论研究,大都是“兜图子”,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个图子里打转,很少关注图子之外普通读者的反应,可称之为“内循环”式研究。

不是说那种重在作家作品评价的研究不重要,这也许始终是研究的“主体”;而是说几乎所有研究全都落脚于此,未免单调。

而忽略了普通读者的接受情况,对一个作家的评价来说,肯定是不全面的。

其实,所谓“理想读者”,并非专业评论家,而是普通的读者。

在许多情况下,最能反映某个作家作品的实际效应的,还是普通读者。

正是众多普通读者的反应,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这理所当然要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我们设想从“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入手,把作品的生产、传播,特别是把普通读者的反应纳入研究范围,让文学研究更完整、全面,也更有活力。

这种新的文学史研究,将不再局限于作家与评论家、文学史家的“对话”,还会关注大量“匿名读者”的阅读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流露出来的普遍的趣味、审美与判断,不但要写评论家的阐释史,也要写出隐藏的群体性的文学活动史。

关注“文学生活”,其实也是关注“民生”一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事实上,每一个当代普通人每天接触报纸、电视、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自觉不自觉都在以某种方式参与文学生活。

引入“文学生活”的视野,文学研究的天地就会陡然开阔。

比如对当下文学的跟进考察,也可以从“文学生活”切入,关注社会反应,而不只是盯着作家作品转图。

现在我国每年出版三四千部长篇小说,世界上很少国家有这种小说“生产力”,可是我们弄不清楚这些小说的生产、销售、传播、阅读情况。

那些畅销小说是怎样出炉并引发效应的?

 如何看待“策划”在文学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等等。

这些都值得去研究。

这种研究既是文学的,又是社会学的,二合一,就是“文学社会学”。

这种研究所关心的并非个别人的阅读个性,而是众多读者的“自然反应”。

既然是社会对文学的“自然反应”,当然也就要关注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关注那些“匿名集体”(既包括普通读者,也包括某些文学的生产者、传播者)从事文学活动的“社会化过程”,分析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在社会精神生活中起到的结构性作用。

“文学生活”研究必然涉及文化研究,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应当也可能从文化研究的理论中获取某些启示,或采用文化研究的某些方法,但也应当防止陷于“泛文化”研究的的困境。

“文学生活”研究的本义还在文学,也不会脱离文学。

文学研究其实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艺术分析、本解读等“内部研究”,还有很多属于“外部研究”,比如思潮研究,传播研究,读者接受研究,等等,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既要关注民生又要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B.“内循环”式研究,就是只在文学这个圈子里打转,很少关注圈子之外普通读者的反应。

C.我们每天无论是看报纸、电视还是上互联网。

其实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文学研究。

D.“文学生活”的研究要关注普通读者的阅读行为以及他们的普遍的趣味、审美与判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生活研究”这个论题并简要阐述了其内涵。

B.第二段分析了内循环式研究的错误,重点论证了普通读者才是理想读者的观点。

C.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进行文学生活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D.文章围绕中心,逐层递进地论证了提倡文学生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缺少文学生产、传播、读者等“文学生活”方面的研究,文学研究就会陷人片面。

B.在许多情况下,最“理想读者”是普通的读者.因为他们才最能反映作品的实际效应。

C.“文学生活”研究可以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或者启示,但其本义还在文学,也不会脱离文学。

D.文学生活研究是广义的,既要研究文学,还要研究社会,更得研究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药罐

贾平凹

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同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同着一个药罐。

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

老社长已经死去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

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

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

便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

药罐就像老社长,人们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心。

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抗着。

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者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

抗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求神拜鬼。

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

“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

”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或抓几副中药吃。

上医院是不敢思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

吃药和买香烟一样被认作奢侈。

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是我们村的光荣,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

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

社长的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得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

于是社长说:

“得了病怎么不吃药?

瞧瞧,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

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

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

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

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

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

除了许家的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

许家二婶过日子太节俭。

她一生什么都不敢糟踏,凡是能咽下肚的东西,绝不让它在肚子外坏掉。

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

“拿来!

”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

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二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

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

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

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

吃社长药渣的病人,病差不多全好起来,吃原药的社长却死了。

死了一个大人物,我们村从此不能沾他的荣耀的光和药渣的利。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自土地分了以后,多多少少每家都有些零花钱,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

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药渣熬汤喝。

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

每每把药罐放在门楼脑上,或从门楼脑上取下来交给来取用的别人时,人们就想起了老社长。

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

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擅长以乡村但语来表现故乡旧事。

如“天神,咱又不是社长”“怪了,现在人怎么不经活了,越来越娇气了”,从而使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B.药罐只说“用用”而不能说“借”,生病用吃烧煳葱根、喝生姜汤、拿针放黑血甚至烧香拜鬼神等来医治,小说借此意在批判乡民的迷信和愚味。

C.老社长的药渣竟被乡民拿来继续熬制治病,这既是因为它如同老社长的身份一样,在乡民眼里成为一种希望与光荣的象征,更是因为乡民的贫困。

D.老社长和村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逼真表现村民贫穷的生活状态,而村民因“药渣”记住老社长的好处,也侧面表现村民的善良。

5.许家二婶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为什么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5分)

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9%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然而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工业用水量已增加了20倍。

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海水淡化产业日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

海水淡化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技术是包括了海洋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化工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起源自20世纪50.60年代,起初小范围应用在船只、海岛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淡水缺乏区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水淡化技术逐渐被各国所重视,并逐步开始在工业、民用上进行应用。

目前,海水淡化已成为中东各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程投资加大,海水淡化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摘自中国环保在线2013年3月13日)

材料二: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形成了以多级闪蒸、反渗透和多效蒸发为主要代表的工业技术。

专家普遍认为,今后三四十年在工业应用上,仍将是这三项技术“唱主角”,但反渗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从地区上来讲,中东海湾国家仍将以多级闪蒸为首选,因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适应于污染重的海湾水以及预处理费用低的优势;然而在中东以外地区将以膜法为首选,因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优势,以北美地区为例,发展已经表明,在淡化和水处理方面都将以膜法为主。

(摘自360百科)

材料三:

材料四:

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了《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

据初步核算,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个,产水规模118.81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

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利用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据介绍,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大力推进海水利用规模化发展,对于节约保护水资源、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20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水淡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它包括了海洋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化工等众多学科,它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B.海水淡化技术主要以多级闪蒸、反渗透和多效蒸发为代表,其中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都属于热法。

C.海水淡化的几种技术各有优劣,其中“膜法”因能耗和成本较低而成为除中东海湾国家以外世界其他国家的首选。

D.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不同,我国则不采用膜法,而主要使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地球上淡水资源及其缺少,海水淡化产业日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海水淡化因此也成为解决淡水供需矛盾的最重要手段。

B.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淡水缺乏区域的不断扩大,各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政治和经济效益。

_.

C.中东海湾国家之所以以多级闪蒸为首选,是因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适应于污染重的海湾水以及预处理费用低的优势。

D.《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9%。

E.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持续发展,范围从船只和海岛逐步向工业、民用方向迈进。

9.海水淡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

“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鲁弱吴强,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

“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

”子贡曰: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

“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

”吴王曰:

“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

“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

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

子贡曰:

“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

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注释】①高、国、鲍、晏:

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B.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C.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D.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日/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日/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时男子二十加冠而取字,自称用字,表示谦虚。

B.诸侯,春秋时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C.霸,霸主,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

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

A.子贡忠君爱国,临危受命。

田常想谋反,但又畏忌四大权臣,于是准备侵略鲁国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家国有难,子贡临危出使。

B.子贡因势利导,巧于辞令。

他讲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对田常,他诱之以利,劝其伐吴,对吴王,他诱之以霸,劝其救鲁。

C.子贡胸有韬略,富有远虑。

他利用吴越之间的矛盾,对越王晓以利害,终说服越王在吴王攻齐之时,联合齐国攻打吴国。

D.子贡巧使妙计,终保鲁国。

在子贡的计策下,吴国打败了齐国,又与晋国争霸,越国趁机突袭吴国,终成霸业。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5分)

(2)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韶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

是残国之治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夜归鹿门①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②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①鹿门:

山名,在襄阳。

②庞公:

指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三、四两句叙述世俗之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途,两相对照,别有一种韵味。

B.五六句是写暮霭中朦胧的山树在月光下逐渐变得清晰,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当年庞德公隐居之处。

C.末二句的“幽人”在这里是指庞德公,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只有山林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

D.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在喧嚣和宁静的对照中表达了自己看破红尘,决心遁人空门的出世情怀。

E.诗的前四句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后四句则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

15.请简要赏析“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两句的表达技巧。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相约未见的愁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赞美了诸葛亮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身为一方父母官,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生活困顿的群众,他做事总是四平八稳,太缺少改革的魄力和为民请命的担当

②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但近年来盲目的“英雄崇拜”却让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的汉字越来越被忽视。

③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地认识,对“药驾”不以为然,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

⑤先秦时期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⑥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桥中,多数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修补,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桥梁已是凤毛麟角。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建设城镇化健康发展。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加拿大提供良机,探讨在亚太地区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以及人员往来等重要领域的合作。

C.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D.据报道,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既然全班同学都选我当班长,那我就勉为其难,俯就一下吧!

”新当选的班长小刚说。

B.我最近写了一篇散文,还没拿给别人看过,您既然来了,就请先拜读,多多斧正哦。

C.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是我可以随意决定的,我得回家征求家严与家慈的意见才行。

D.不要担心,什么事情都有个过程,不会慢慢学嘛,再说了,实在不会我会见教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____①_____,,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

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_____②____。

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

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从而使___③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句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去年5月,福州交警研发了一款智能自动抓拍远光灯违法系统,实现了对滥用远光灯的自动抓拍、识别,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

这种系统的大量使用,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机乱开远光灯的不文明现象,也一定会大大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准,从而社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①这种系统的大量使用,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机乱开远光灯的不文明现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6月份,一个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中,一位62岁的环卫工人正趴在车下用手扒出垃圾。

短短一天,这张照片便引爆各大网站,网友纷纷点赞,甚至上了央视。

大家称这位敬业的环卫工为“最美环卫工”。

面对舆论赞誉,无意中成为网红的林师傅倒是很淡然:

咱也没做啥,城市更干净了,大家心里都敞亮了不是?

做了环卫工,就要尽职尽责,最美可谈不上。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l.B(A项,曲解文意,文中的“民生”即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C项,不是进行文学研究,而是参与文学生活。

D项,是他们阅读行为所流露出来的趣味而非他们个人的趣味。

2.B(论证了文学应该关注普通读者的观点。

3.D(表述欠妥,“研究社会”应为“社会对文学的‘自然反应”,“更要研究文化”错.原文没有递进之意)

4.B(主要意图是表现乡民生活的贫困以及在面对病痛时的无奈。

5.

(1)许家二婶是一个节俭、淳朴、又有些愚昧的农村妇女。

(2分)

(2)1)作者在对乡民群体形象描写的同时,加人了对许家二婶的细致描绘,从而丰富了文章内容。

2)小说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从而使小说增添了文学性和趣味性。

3)许家二婶作为乡民的典型人物,形象地展示了乡民的生活状态,突出表现了乡民生活的贫困,从而强化了小说讴歌生命顽强的主题。

(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酌情赋分)

6.1)对甘苦同当的淳朴民风的赞美。

全村因为很多个“一”共同着,村更成为一个整体,更能其乐融融;药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