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0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docx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

第三章文学写作理论

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理论,虽然有过从50年代初到1957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时期,产生了一批颇有见地的论著。

但是随着1957年的反右派,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反右倾。

文坛上的斗争日趋尖锐、激烈,由“双百方针”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很快就过去了。

一大批张扬文学创作规律的文学写作理论著作,都被当成了批判和斗争的对象,惟有面向大中学生和文学青年的文学理论方面,没有全然卷入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唐搜的《创作漫谈》,关沫南的《写作初谈》,秦牧的《艺海拾贝》,周振甫的《诗词例话》,李宜山的《写戏常识》和胡可的《习剧笔记》。

第一节唐弢的《创作漫谈》与关沫南的《写作初谈》

唐弢(1913—1992年)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若思等,浙江镇海人。

曾任全国文协委员兼上海分会常务委员,复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副处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推背集》、《海天集》、《投影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创作漫谈》、散文诗集《落帆集》、论文集《向鲁迅学习》、《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燕雏集》。

主持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

《创作漫谈》作家出版社1962年出版,是以漫谈笔法写就的文艺理论与文学创作方面的论文集,曾多次再版,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欢迎。

写此书时,唐弢为了力求通俗,曾经对自己约法两章:

“第一,凡是文艺理论问题,尽量避免讲抽象的道理,宁愿挑选一两个故事,运用生活现象和艺术创作本身作解释;第二,倘有引申,例证只限于听讲的人大家读过的作品,这样可以一听就懂……例子还是从已有定评的作品里去找。

唐弢的约法两章,满足了当时青年文学爱好者求知的心理,向时也体现了唐搜对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关怀、帮助与指导。

他的《刨、作漫谈》影响了一大批人,也促使一大批青年文学爱好者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

《创作漫谈》收进了他1959年完成的40篇文章,当时正值反右倾之风盛行,但《创作漫谈》中罕有“左”的痕迹残留,没有畏首畏尾踟躅不前,而是放胆谈论文艺创作的现象,探索文艺创作的规律,并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论述写作技法,使读者在形象的谈论中,领悟文艺创作理论的精髓。

《创作漫谈》的特点有三:

1.观点鲜明。

历久弥新

《创作漫谈》的开篇几章《理乱麻》、《作品的灵魂》、《为主题服务》阐述的是材料、主题的有关问题,作者用人体作了形象的比喻,得到了读者心理上的认同,引起共鸣。

他把作品比作生命,把题材比作人的血肉,把素材比作乱麻,而主题则是作品的灵魂。

他的这一形象阐示,几乎影响了写作学界40多年,历久弥新。

唐弢从形象的论述中,提出了题材的选择、加工的关键点:

一是“凡是与主题有关,合乎主题思想需要的,要尽量丰富,补充。

铺开;”二是“与主题无关,或者不能够帮助主题思想开展的,即使你十分爱它吧,也必须忍痛牺牲——要割爱,一点也不要舍不得。

”对于主题,作者也作了深刻的阐述:

一是,主题是作品的灵魂,主题应有鲜明的倾向性,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否正确,作者的世界观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主题不能外加,不能强植,主要是通过作品的一种自然的流露;主题来自题材,反过来又影响题材;三是,结构、写景、人物活动都要为主题服务。

以上有关题材、主题的观点,是唐弢在1959年初就提出来了。

我们回顾历史,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写作教材专著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这些基本观点的再现。

《让形象说话》、《要有生活细节》、《不做落第秀才》,在这三篇文章中,唐弢探讨的是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归纳出如下观点:

一是艺术作品用形象反映生活;二是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三是作者的观点要隐蔽在形象之中;四是形象离不开细节;五是形象是具体、鲜明、可感的。

唐弢以文学作品中各类形象为例,从细节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没有细节就没有形象的生动、鲜明、可感的观点。

强调细节的真实,细节的强烈,细节的新鲜,细节的具体,细节的描写等。

他另辟蹊径,用独特的视角,既论形象又谈技巧,把艺术作品用形象反映生活这一艺术规律,论述得浅显易懂,“形象不突出,不鲜明,不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我认为,还由于细节描写不足。

”“从相同的规律里写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细节。

”“细节需要为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服务。

”“生活里许多复杂的细节和生动的形象,经常能够引起我们的联想,帮助我们创造。

”“我们要注意细节,积累和拥有形象的财富。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细节中论形象,在细节中见道理的观点。

2.阐发“关系”,蕴涵哲理

作者在《见事不见人》、《以卖炊饼的武大为例》、《从真人的基础上提高》、《慧眼识英雄》等篇中,列举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中的事例。

阐述了生活、人物、艺术这三者的关系。

作为一个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就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

唐弢指出!

作家要有一双慧眼,“必须从常见、易知、简单、浮面的现象中,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带给读者以深刻、新鲜的东西,同时也说明了作家具有了观察生活的敏锐眼光。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要求作家不要受真人真事的约束,要跳离它,突破它,如鲁迅所说的那样:

“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对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唐弢认为:

艺术的真实虽然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然而艺术的真实又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这不应该受一人一事的约束。

从一人一事跳开,概括了更多的为形象所需要的特点,恰恰是为了加强它的真实性。

生活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之后,成为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则是占主导地位的。

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没有人和人的活动,就不是一部小说,一部成功的小说。

在人物创造上,作者既反对把典型或者人物形象,仅仅归结为只是“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这种提法,也反对在人物创作中,可以不和一定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相一致,只要写出个性就行的论调。

作者的观点是,首先,艺术上一切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是个别的,而这个别又体现着一般;既有鲜明的个性化的性格而这性格又具备着某一类人代表历史现象的共同的特征”。

如《水浒》中的武大,既“概括了千百个忠厚、善良、懦弱,像武大一样被压迫受侮辱的人的特征,写出了封建统治下‘一定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又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

武大虽不是一个反抗的人物,但却是作品中描写反抗行为的延伸,因为这一形象的出现,能在一切反抗者的心中引起对当时社会的强烈的仇恨,从而煽起他们向封建社会复仇的火焰。

其次,从表到里创造人物,要想使作品里的人物真实、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能否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作者认为,要“通过外在的活动——姿势、行动、谈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刻画出每个人的内在面貌,他们的精神世界里的神秘。

”并把这种方法叫做“从表到里”。

第三,“以形传神”,创造人物。

为人物造型,“把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统一起来,一方面深入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注意到生理上的特征,突出了艺术形象的造型美”。

唐弢把这种方法称作“以形传神”,他列举了《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的相貌,一白一红一黑,通过形状、色彩表达了错综美,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唐弢在《创作漫谈》中,对生活、人物、艺术这三者的关系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高屋建瓴地作了归纳:

生活是基础,是创作的源泉,是人物立足的泥土,但是生活不等于艺术,一切没有经过提炼的自在状态的生活,本身并不是那么集中和完整的,是松散缓慢的,它有待于作者修补充实,有待于综合和生发。

生活必须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才能变为艺术。

3.综合探讨,品味真谛

唐弢的《创作漫谈》中的后一部分,主要针对文艺理论与文学创作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

一是“要铸炼语言”,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作者用超常的眼光指出:

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我们的眼前便出现一个大矿藏。

由于这种语言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成型;显得幼稚,粗糙,混乱,然而其中的确有宝贝,埋藏着“语言的金子”。

在这里,作者期望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能做一个“语言的金子”的开掘者,从方言、土语、谚语、新鲜事物中不断丰富语言、完善语言。

二是“感情的灌注”,唐弢主张“艺术家特别应该是感情丰富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才能对生活产生敏锐的感觉,使写出来的作品有灵魂,有生命”。

三是对于中国的文学遗产的整理与革新,主张:

“批判要透,继承要够,因为整旧的目的总是为了创新。

”要充分发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除上述几点之外,唐弢还谈到《综合和抛弃》、《讽刺和冷嘲》、《直观能力》、《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关于文风》等问题。

分散看是单篇文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涉及到了写作理论的诸多方面和重要问题。

细细品味,都见真谛。

关沫南(1919年出生),原名关东彦,曾用笔名泊丐、路以、史亢地、孟来、沫南,吉林省永吉县人。

30年代后期即在哈尔滨参加左翼文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副主席、《北方文学》主编。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蹉跎》、《战斗中的友谊》、《在镜泊湖边》、《险境》、《岸上硝烟》,以及早年的长篇小说《落雾时节》等。

《写作初谈》北方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版。

此书涉及文学创作中的许多根本性问题,共收入14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生活、写作与艺术,材料、素材、题材、主题的收集、提炼与处理,人物的描写,结构和情节的关系及其任务等内容,并联系青年作者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透的阐述。

此书的出版,适应了当时社会文学创作的需要,对文学青年学习文学写作,起了积极的辅导作用。

《创作初谈》有如下几个特点:

1.鞭辟入里地阐述了生活、写作和艺术三者的关系

首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论述了认识生活对于文艺创作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结合一些同志写不深的毛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仅仅与写作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了解、深人生活与斗争不够。

作者反对艺术至上主义,反对蹲在象牙塔之中做一些与世无涉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梦,提倡作者深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敏锐地看出生活中最本质的问题。

作者还强调必须要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与观点,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

有了深厚的生活底蕴,才能进行写作。

其次是写什么的问题。

作者指出“要写群众的生活”。

它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建设,国防建设等活动。

换一句话来说,要写工农兵的斗争与生活,通过写工农兵来“反映出时代生活的伟大发展与变动”。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如果是不熟悉的生活,应该“投进那个生活的烘炉里去,锻炼一下,体验一下,然后再来写”。

参加人民大众的现实斗争,与工农兵相结合,那么创作源泉就会源源不竭。

第三,艺术表现:

一是贵在创新。

文学艺术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就会流于平庸。

要能够写出那些别人还没有反映过的事物。

二要用形象反映生活,反对两种倾向,第一种、是用艺术性代替和掺杂阶级性;第二种是反对艺术可以取消或可以标语口号化。

三要进行文艺批评,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文艺批评,要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把文学艺术仅仅理解成为只是某些政治原理的翻版、图解或例证,是为了证明或解释若干个抽象的政治原理而创作出来的。

这样的批评当然是不好的。

”强调“文艺批评总该有点文艺气。

文艺批评家除了政治修养,也应该有些美学和艺术鉴别力的修养。

他不仅应该研究作品的政治思想意义,同时也应该研究作品的个性、风格和艺术方法等等”。

2.多角度地论述发掘“材料”的途径,具有实用价值

首先作者论述了获取材料的方法:

一是熟悉生活,从生活中获得。

只有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才能表现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生活和感情,才能克服公式主义,才容易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是要有重点的临时搜集。

临时搜集又分为重点搜集和一般搜集两种。

对于重点搜集材料,作者指出,要“加强政策修养”,“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只有政策水平、思想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对于一般搜集材料,作者指出,主要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到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去掌握整个工作与事物的前后材料,同时要善于在这里面选择典型材料”

三是写真人真事。

这也是一种搜集材料的方法。

要“善于选择对象”,要善于选择对象的“一部分事儿”,也就是选择对象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怎样克服的那一部分”。

四是搜集材料要注意的事。

其中提到新闻通讯与文学艺术作品搜集材料的不同点。

前者材料要绝对真实,注重调查研究分析,反对道听途说,望风捕影,以求发表之后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者材料要形象概括,形象性是指能逼真地把生活表现出来,概括性是指在众多的人、事中,抽出最本质的部分,用来创造典型。

其次是怎样提炼创作素材,选择、处理题材。

作者强调先要占有大量的素材,需要对素材进行正确和透彻的分析。

接着,要对素材进行选择,要善于选择典型性的有特色的事物。

然后还必须加以改造虚构和发展,只有这样经过一系列综合、分析、改造和发展的加工过程,才被构思成为艺术的真实,素材的加工才算基本完成。

在题材的处理方面,作者谈了四点:

一是“题材是作家所选择的生活现象,同一个题材在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看法和写法”;二是“题材是产生主题的物质基础”;三是题材应“组成一个形象体系”;四是“体裁形式的选择决定于题材内容”。

在这里,作者详细地探讨了题材的处理问题,反对照搬生活中的素材,反对缺少矛盾的题材,反对单纯暴露性题材,反对把小题材拉成“大东西”等等,对后学者学习写作起了引导与启示的作用。

3.运用辩证方法阐释结构

在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结构是重要环节之一,结构处理喊好与坏,与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怎槭进行作品的结构》一章中,作者针对四种情况,阐述了多种结构帮法。

第一种情况是:

有的人面对丰富的材料,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有的人则勉强把材料捏合起来,却是“泥土与黄金”混杂,分不清主次。

针对这一情况,作者指出了结构的步骤:

首先对材料要进行反复的分析,做到深思熟虑;其次,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第三要突出主要人物和场面。

第二种情况是:

有的作品内容杂乱无章,互不连贯,又散又乱:

有的作品内容拥挤不堪,把中、长篇写成了短篇等等,针对这一情况,作者指出,首先要明确主旨;其次立好骨架,注意剪裁;第三,密度大小要交错,要疏密相间;第四,作品结构之后,要进行细致的推敲,使其严谨而统一。

第三种情况是:

内容空洞,篇幅冗长,把短篇硬拉成中篇。

作者分析之后指出:

首先,要明主旨,定体裁;其次,以内容确定结构的样式与方法;最后注意作品的开头与结尾。

在这里作者用辩证的眼光指出,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结构的样式和方法,反过来讲,结构对作品的内容起作用。

作品的内容是否紧凑、体裁是否得当,往往决定结构是否严谨;而结构的是否严谨,也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能否紧凑深刻。

最好的结构应该是.内容与结构紧紧揉在一起,淋漓酣畅,浑然一体,内容是肺腑流出之言,结构是一气贯通,有机的整体。

第四种情况:

是用公式化——落后、对比,转变的三段法来结构作品;或是用平铺直叙的办法结构作品。

针对这一情况,作者指出应该打破老一套的结构手法,力避平铺直叙,创造结构的多样性手法,“手法应该是错综多样的,形态应该是波澜起伏的”。

“这样的结构才多半会是成功的。

《写作初谈》受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以及特殊历史阶段的文艺政策的影响,作者的一些有关文艺创作和理论的提法,带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这是我们应该审慎辨析的。

(赵可新执笔)

第二节秦牧的《艺海拾贝》与周振甫的《诗词例话》

秦牧(1919。

1992年),原名林觉夫,笔名秦牧,广东澄海人。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文联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副主编。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文艺论文集《艺海拾贝》,中篇小说《黄金海岸》等。

《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2月出版,是一部以散文体裁写就的文艺创作理论书籍。

用作者的话来讲是“寓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深受广大文学习作者的欢迎。

60年代初,出版的文艺创作理论专著,有一部分比较概括、抽象、枯燥,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缺少笔调的优美和行文的情趣,有“高头讲章”,教科书的味道,结果使大量渴望掌握文艺写作知识的读者望而却步。

针对上述问题,秦牧写了《艺海拾贝》这部有趣的书籍,以饱满的形象、美妙的譬喻,幽默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广博的知识,酣畅淋漓地对文艺创作理论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帮助初涉文学领域的读者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艺海拾贝》的出版。

为趣味文艺创作理论,在当时的出版物中争得了一席位置,并为以后的趣味作文,趣味语文,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艺海拾贝》的特点有三:

1.寓文艺创作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

《艺海拾贝》,突出了文艺创作理论的知识性、趣味性。

6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在出版物中提倡知识性、趣味性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追求所谓的“庄重性”。

而秦牧则认为:

“这未免太抬举资产阶级了。

难道只有资产阶级有它的‘知识性’、‘趣味性’的东西,无产阶级就没有自己的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

”秦牧还认为:

“形象的描绘和记叙,生动的譬喻和形容,阐发道理的幽默,剖析事物的本质,只要总的方向是对的,都可以产生健康的情趣。

”秦牧本着让最广大的读者在阅读文艺创作理论书籍时减少那种“硬着头皮,正襟危坐”的滋味,而运用了趣味这根“魔棒”,点化了枯燥、艰深的文艺创作理论中的诸种“顽石”,寓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既提高了读者鉴赏能力,又使读者领悟了创作的奥秘。

例如,从鲜花的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的妙处而阐释了文学艺术风格的多种多样;从并蒂莲的美感,吸血虫的可憎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思想美是艺术美的基础;从吃鲜荔枝和干荔枝的感受而联系到行万里路的实践;从齐白石的虾画,而谈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深层次地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朴素与深厚的辩证关系;从巧匠和竹,引出了艺术创作上的联想等等。

秦牧在诗书琴画、种花养鱼、说古论今的闲谈趣话之中,把文艺创作理论艰深的道理表述得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形象逼真,令广大读者深深折服。

2.谈论创作技巧。

擅用形象笔法

《艺海拾贝》中,收有63篇散文,虽然题材千姿百态,方式谈天说地,但探索的都是广大读者所关注的文艺创作方面的问题。

60年代初,反右倾的风还没有停息,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说法,谈创作技巧是最危险的事,谈政治才保险。

而秦牧正是冒着政治风险在《艺海拾贝》中大谈特谈创作技巧问题,做了开顶风船的角色。

秦牧在阐述文艺创作技巧时,总是先描述古今中外生动、形象的事物、故事,接着从事物、故事中寻找出与艺术技巧相似、相连、相对、相关的或者在某一点上有相通之处的地方,选取其沟通点加以联结,变抽象为形象,变概括为具体。

然后再画龙点睛地揭示创作技巧的关键所在。

例如《北京花房》,作者先谈北京花房的特殊风味,而它的特殊风味是与各类各色、飞红流彩的鲜花被高度地集中在花房中分不开的,而密集之后所形成的奇趣,所感受到的丰富的色彩,所闻到的强烈的香味,所领略到的繁花似锦的妙处,是任何公园所不能比拟的。

这是因为花房里的鲜花比公园里的鲜花更概括、凝练、强烈、集中、典型,因此也就更能打动人。

作者由鲜花的集中凝练,又想到了海水中提纯的盐,水果中榨出的果汁,鲜花中炼出的香精,进而点出了文艺创作的主题与选材要经过概括、提炼、集中之后才能够产生真正的魅力,并形象地指出:

“我们既不赞美把鸡肉和鸡毛一起炒的厨子,难道还会赞美那种不起主观抉择作用,只像一面普通镜子那样死板板地反映事物的艺术家?

”这些论述使读者在形象中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故而至今仍受到读者的欢迎。

秦牧在《艺海拾贝·跋》中指出: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无产阶级文艺思想,艺术感染力,技巧问题是决不能等闲视之的。

技巧主义,和完全忽视技巧、藐视技巧的那种观点,都是一种极端主义的错误态度。

由此可见,秦牧不仅能通过形象事物阐述创作技巧的重要而且能辩证地看待创作技巧问题,把它们提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

3.选材以小见大,创意独异精深

我们翻阅《艺海拾贝》感受到一种豪放的诗人情怀,在茫茫艺海之中,作者寻觅着枚枚闪烁着光彩的贝壳,用他趣味的“魔{点化出文艺真谛,奉献给那些求知若渴的初学者。

我好像是来到艺术的大海边缘,拣拾贝壳的弄潮儿似的。

在茫茫的海滩上俯身拾起一枚枚小小的贝壳。

它们也许是古老的鹦鹉螺和塔贝,也许是美丽的星宝贝和织锦贝,也许是丑陋的骨贝和菇贝。

不管它和海洋、海滩比较起来是如何的渺小,也不管这种贝壳在乘风破浪一作。

过万里壮航,捧过巨大的唐冠Jjl、珍珠贝和夜光螺的老渔人看来是如何的平凡,而自己呢,翻开沙石,追逐浪花,在海滩上找到它们,有时沉思,有时惊叹可也是花费了一番心血的。

在浪涛拍岸声中,蓝天丽日之下,比较它们的形状,端详它们的色泽、自有一番情趣。

《艺海拾贝》的选材广漫无边,上至天文,下到地理,人文景观花石草木,鸟兽鱼虫,搜奥探奇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卷文艺创作理自的形象画卷。

作者能从一块石头,一只小羊,两只青蛙,多样花卉中,阐发出一系列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创作理论与技巧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开启了读者的悟性。

秦牧之所以能博采众长,以小见大,道理深邃,这和他的思想立场、生活经历以及胸襟气度有很大的关系。

秦牧是归国华侨,生长在海外,在新加坡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回国后,曾在故乡汕头和香港等地就学。

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韶关、桂林、重庆等地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在广州工作。

丰富的特殊经历,使秦牧见多识广的脑海里,存满了一系列生龙活虎的形象,见解深刻。

再加上底蕴深厚的创作经历,诗人的情怀,使他能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的海洋中,拣拾别人没有的贝壳,以他诗人的情怀,独到的眼光,为我们证明着艺术创作的真谛。

周振甫(1911—2000年),浙江平湖县人。

文章学家、古典文艺理论家。

曾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工作,后于1975年调入中华书局二编室。

他的文学活动主要是研究、译注诗词和古典文艺理论著作。

主要著作有《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今译》、《中国文章学史》等。

《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是一部结合诗话、词话、诗词评论专著中的实例来欣赏诗词,以及介绍诗词的写作、修辞、风格和创作理论的书。

全书由欣赏与阅读、写作、修辞、风格和文艺论五部分组成。

作者论列了诗话、词话、诗词评论专著中的部分名篇佳作,进行分析比较,论其高低得失,独抒己见,引导读者扩大视野,开阔思路,辨别优劣,体会诗词之精妙、独到之处。

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读者对诗词的阅读欣赏水平以及写作能力。

《诗词例话》的特点有三:

1.弥纶群言,辨正然否,独抒己见

《诗词例话》中,作者对所举的名篇佳作,都是在论列了各家之评说之后,再深入分析,论其高低得失,归纳总结,独抒己见,由浅入深,引导读者自然走人作品的深处,品咂诗词评论之正误,感受各类诗词之精妙,提高鉴赏水平与写作水平。

在欣赏与阅读部分,作者提到了三忌。

作者结合李商隐、王维、韦应物、杜牧、杜甫、辛弃疾、温庭筠等人的诗词,论列了纪昀、何焯、张惠言、杨慎、王夫之、王士稹等人的评语之后,进行了逐一的辨析,评优说劣,指出问题之所在,然后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忌穿凿 首先诗词是有寄托的,但不是所有的诗都有寄托。

那么怎样去考察诗词是有寄托,还是无寄托的呢?

作者指出:

首先,“着重写景物,中间插进几句寄托的话,暗示是有寓意的”;其次,“着重写景物,但从所用典故里透露出寓意来”;第三,“从语气和感慨里透露”。

在这里,作者为读者探寻寄托指明了门径,使读者少走弯路。

由于我国古代有不少传诵的诗词,它的写作年月和写作的时代背景都无从查考,所以为读者所提示的从诗词本身来探求其有无寄托的方法是可取的。

二是忌执著 作者指出,诗和史是不同的,不能用读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