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22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docx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

“后王老吉时代”凉茶路在何方?

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与广州药业集团(以下简称广药)的对决,实为一堂生动的品牌与商标争夺案例课。

  关于品牌与商标的作用,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品牌的实效取决于市场,而商标的实效取决于法律。

商标到期可以续约,而品牌的生命力长短取决于市场以及经营者的能力。

商标具有独占性,而品牌专注于差异化,并且,这种差异化要通过市场来验证。

在这场博弈中,加多宝突出的是品牌的市场力量,广药突出的是商标的法律力量。

广药能拿走加多宝的“王老吉”商标,但是却无法拿走加多宝已经打造起来的渠道、经销商队伍以及严格的生产质检流程。

面对加多宝曾经培育出来的百亿元市场,广药通过仲裁,顺利拿回罐装和瓶装王老吉商标,但它必须解决好产能障碍。

更重要的是,由于广药在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等方面欠缺经验,若是广药无法做到同等的销售规模,或者让品牌价值缩水,广药是否也将面临国有资产缩水的指责尚未可知,其损失也将不可估量。

加多宝在市场中设定的门槛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松跨越的数字,对加多宝自己而言亦是如此,加多宝凉茶之路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背负着消费者授予的“最悲情的品牌”称号。

失去法律外衣的加多宝能否打好“哀兵战略”这张牌,让消费者继汶川地震之后再次喊出“今年夏天不喝水,喝水只喝加多宝”?

这也许将是一场精彩的博弈,一方是法律的赢家,一方是市场的赢家?

此回分解接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收回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

加多宝从此不能再用王老吉商标,“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也无法再打。

  侵权,后“王老吉时代”首交锋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仲裁裁决不过是新一轮交锋的开始,双方迎来了“后王老吉时代”的战斗。

  在前一役中,加多宝鉴于商标归属受制于人,利益争取上多年奉行“忍字头上一把刀”,并对这一判决多少有心理准备。

因此,裁决前加多宝就开始了一系列弱化“王老吉”商标,强化“加多宝”的举措,只是在商标归属权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加多宝不过在“王老吉”三个字的旁边增加“加多宝出品”几个字。

随着仲裁的下达,“王老吉”三个字彻底从瓶罐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加多宝”三个字。

  5月9日广药赢得王老吉商标仲裁之后,后一役以“广药版”红罐王老吉凉茶在北京正式对外亮相为始。

6月3日,广药集团“移师”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红罐王老吉新品上市庆典。

备受外界关注的“广药版”红罐王老吉揭开了神秘面纱。

新装王老吉在外观、品味上与此前“加多宝版”王老吉颇有相似之处。

差别之处在于,罐身特别增加“中国结”等民族元素,罐体下方换成了“广药集团”字样。

而在口味上,新装红罐王老吉与广药集团的绿盒装王老吉并不一样,“多了甜味,少了药味”。

另据经销商透露,新装王老吉的定价也与加多宝相当。

  在发布会现场,广药集团推广王老吉的口号也随之出炉。

8条长达5米的条幅悬挂于会场上空,“凉茶始祖王老吉”、“凉茶就喝王老吉”等字样甚是醒目。

同日,广药集团官方网站也配以大红宣传标语,展示王老吉新装及宣传口号。

  广药新成立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董事长吴长海称,“近段时间前来洽谈业务的供应商、经销商络绎不绝,大家均对王老吉品牌信心无比坚定,目前已经收到预付款大大超过预期。

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与广州药业集团的对决,实为一堂生动的品牌与商标争夺案例课。

  就在“广药版”红罐王老吉强势推出之际,加多宝对此前中国国际经贸仲裁委作出的裁决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出起诉,要求撤销仲裁裁决,并获立案。

加多宝代理律师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已经接受加多宝要求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按照《仲裁法》规定,在法院没有最终裁决之前,广药没有权利申请执行仲裁结果,这就意味着广药在此期间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是违法行为。

”而广药集团于5月28日曾表示,“在法院未作出撤销决定前,该裁决效力不受影响”,同时尚未收到任何法律的通知或裁决,新装红罐王老吉于6月初上市不受影响。

  对此,加多宝方面立马作出了强烈反应,声称,鉴于广药推出红罐王老吉与该公司产品“高度相似”,已经侵犯了该公司红罐装潢专利权,因此决定起诉广药侵权,并追索品牌增值部分,公司目前正在搜集证据。

  同期,加多宝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来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王健仪,称“王氏家族独有的王老吉凉茶祖传秘方已经独家授权给加多宝所在集团。

  针对广药新装上市的罐装王老吉与此前加多宝的外观设计异常相似,加多宝质疑广药侵权,认为自己的“红罐”“红罐凉茶”“红罐加多宝”在消费者当中获得了特定的指向性,成为受法律保护的特有名称。

有关红罐凉茶产品涉及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权益。

  加多宝在对凉茶进行外包装设计时,采用红黄两色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寓意凉茶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岭南养生保健文化的衍生品,并且,加多宝一再强调这一独特的包装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也受到了法律保护。

但加多宝一直未能出示相关的专利号,只是提到“王老吉”的特有包装装潢权,已经是生效的司法判决(佛山中院2003民三初字第19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高级法院2003民三终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所确定的,属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独立拥有。

  与此同时,广药方面认为,加多宝超期使用王老吉商标,窃取了国有资产利益,属于侵权违法行为,拟向加多宝索赔75亿元。

同时,广药集团正在推开其大健康的概念,要将王老吉从凉茶领域向其他领域渗透,进行多元化发展。

王老吉后人认为,这一做法违背了“专注做凉茶”的祖训。

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与广州药业集团的对决,实为一堂生动的品牌与商标争夺案例课。

  除了纠缠于法律程序上的“明争”之外,双方还在经营上“暗斗”。

广药集团在红罐王老吉新装上市会上对外宣布,将成立1.828亿元的王老吉爱心基金,首个项目将用来支持万名特困学生圆大学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操作手法雷同于加多宝2001年以来就开展的爱心助学行为。

  耐人寻味的是,广药集团的官网显示,其现有注册商标1421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3件,广州市著名商标31件。

其中,2008年评估的“抗之霸”商标首次评估品牌价值为21.03亿元,白云山品牌价值过百亿元,由广药授权给加多宝的王老吉却以一种产品打下了1080亿的品牌价值。

广药官网声明,“傍名牌”等侵权假冒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国驰名商标的获准认定,无疑是广药集团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要突破。

  略读广药

  拥有“王老吉”商标的广药声称,其从1992年开始就在生产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凉茶。

但实际上,其销售势力范围也只局限于有喝凉茶习惯的华南市场,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药饮。

借红罐的“东风”,2004年,广药集团顺势推出绿色盒装王老吉,打出“王老吉也有盒装”的广告,销售额骤增至7亿多元。

  2004年,也是广药参与签约的前高管被捕时,此际,广药可向法院提出中止后续的商标租约,但广药当时并没有那样做,反而推出绿罐包装,跟着红罐王老吉坐顺风车。

而且,尽管李益民被判刑,此案报出后,王老吉商标却依然能够被租给加多宝使用。

广药方面曾对媒体表示:

即使受贿合同有效,其有效期也就到2010年5月。

据了解,从2000-2011年,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付给广药的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了506万元。

  经过2008年加多宝地震捐款将王老吉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陡然提升。

到2010年,广药给出的品牌价值评估为1080亿元,这时广药提出的王老吉大健康概念也已经开始将加多宝王老吉划清在界线之外。

这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联合政府部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宣布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评估为108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第一品牌,会议中再三提及“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捐款1亿元”,并且公开使用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产品图片、广告语乃至销售数据,但这次大会并没有邀请加多宝参加。

  论坛第二天,加多宝即发出相关澄清声明,指出加多宝企业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捐助善举若被滥作广告或其他商业宣传等活动,实属亵渎和歪曲。

  其后,加多宝在2011年春季全国糖酒会的展会现场上发现,广药授权广东广粮实业集团生产王老吉营养饮品王老吉固元粥、莲子绿豆爽,其外包装设计和宣传广告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的外包装设计和宣传广告极为相似。

加多宝即刻向成都市工商局商标科和执法处举报。

  举报之路也许远未结束,就在不久前,加多宝又向质监部门举报,经广药集团授权生产红罐王老吉饮料的佛山实达轩饮料公司侵犯了公司权益。

但由于工商部门没有介入,尚无法界定商标是否存在侵权问题,质监部门没有采取查封行动。

  舆论之辩

  舆论的情绪:

情理挑战法理

  舆论认为,缺乏快速消费品营销经验的广药得到了商标,但是没有得到渠道,更没有足够多的销售经理以及管理全国众多零售终端的经验;加多宝虽然失去了王老吉的商标,但是却得到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同情。

但如果消费者认同的只是“王老吉”三个字,结果又会怎样?

  文/钱丽娜

  当王老吉一分为二之后,一个由商标、品牌、渠道构成的完整体便被肢解了。

  2012年5月12日,广药在其官网上刊登了王老吉仲裁获胜的重要启事(广药官网用的是“启示”而非“启事”)。

对此仲裁结果,广药认为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赢得官司的广药祭起的一杆保全国有资产的大旗,另一杆则是民族品牌的大旗。

分家之后,6月3日,广药集团和旗下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长城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红罐王老吉凉茶,打出“中国情民族义”的舆论牌,并于6月4日当天,在《人民日报》以及各地方的日报、晚报的头版砸下重金做王老吉红罐凉茶的广告。

  相形之下,民营企业身份加上又是港资背景的加多宝拿不出任何官方护身符。

  但是法律能够分割无形资产,却无法分割与无形资产牵连的一系列因素。

从法理上,广药赢了,但是消费者却会从情理的角度,即“公平与正义”的角度来评判双方谁是谁非。

正是这种观念和心理价值取向的不可测,会在未来广药与加多宝的市场竞争中将双方推向不可知的境地。

 在舆情中,公平与正义是个非常难以把握的标准。

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l)教授提出“正义”的三种不同取向:

实用主义者以利益最大化为取向,自由主义者强调选择的自由,而桑德尔教授信奉的是第三种取向,那就是在正当获取利益,尊重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关注并促进社会正义和公众德性。

因此,由供需关系产生的价格波动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道德的,人们需要思考的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需要自问的是,在商业环境中,合法的一定就合乎情理吗?

  用什么方式沟通

  在普适的价值观中,人们认为付出就该有所得。

让人们觉得不公平的事情往往是“为什么付出的是我,得到的却不是我”。

  从法律角度而言,广药履行了法律上约定的责任和义务,重新拿回王老吉这个商标本无可厚非,但是广药在对外沟通时多强调国有资产的身份,而“国进民退”恰好是为人们所诟病的话题。

广药在媒体舆论中表现出来的口气颇为强硬,一再强调自己是为了民族和国资的大义,意思反过来说,便是民营和私营企业不能保全国有资产,在人们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形象颇像城管面对小贩。

  如果把广药和加多宝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以人的形象加以还原,广药更像是官员,从气势和语气上默认自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

但公众的情绪已经跟官方发布的新闻没什么关系了,反而会把同情票投给弱势的一方,而投票的依据是情绪和个体对事件的价值判断,以及对自我奋斗起家者的尊崇。

  在广药官网首页链接的5月23日《法制日报》名为“争夺‘王老吉’,企业守法经营才有可预期利益”的新闻报道中,对王老吉之争的措辞如下:

  纠纷伊始,加多宝拒不妥协,并试图撇清其与广药的关系,从法律上已经棋输一招。

同时,加多宝也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补充协议签订过程中的非法手段,并没有认真评估建在沙堆上的“补充协议”。

  甚至直到败诉后,还将问题归结为自己的民企身份,发表了一些不理性的言论,似乎依然迷信“潜规则”,这既是对社会舆论的误导,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有损现代企业形象。

如果以此思想指导未来行动,将危害无穷。

这些现实教训值得所有企业吸取。

与此同时,在2001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十大主流新闻网站之一,由天津多家电台、电视等媒体组建的第四媒体北方网,也于5月17日刊登“加多宝叹民企力薄无法如愿”一文,引用了网络调查(如图)。

  不得不说的是,强势沟通的手法在崇尚自我表达的网络群体面前似乎功效甚微。

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采用了静静感动的手法,让人们在心灵的沉静中唤起美好的回忆、感动,然后认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于心灵深处的共鸣才是现代媒介沟通应该学习的方式。

  同样站在爱国的立场,加多宝虽然没有国企的外衣,但是却用行动在爱国。

汶川地震,是加多宝拿出一个亿的现金。

一百多亿元的年销售额,是用巨额的利税在爱国。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消费者是骑墙的。

尽管加多宝赢得的同情分多,但是在日后与广药王老吉红罐一触即发的价格战中能否胜出,还要看谁对渠道的控制力强。

  口水战后的策略

  “上火”是一个地地道道地属于中国文化的概念,这两个字没有一个洋品牌能够想得到,若是能够译成准确的英文也实属不易。

  “上火”的概念很广,加多宝在推广“上火”的概念时,选用的场景是吃川菜,工作加班,上网熬夜,这些都是城市化和年轻化的生活方式。

凉茶的味道不重要,只要你感觉不上火就行,甚至当你遇到不顺时,灭灭心火也可以用王老吉。

王老吉的功能诉求已经跟日常的生活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当市场上有两个同宗不同源,各自都能去火的凉茶放在一起时,比的就是谁的营销能让对方上火而让自己不上火了。

  广药与加多宝分开之后,谙熟商战之道的加多宝“无意纠结于过去,有能力再创辉煌”。

  加多宝在换掉王老吉之后,依然保留“怕上火”这个定位,但策略已经转向强调它是正宗的凉茶,并且通过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来强化这一定位,拉动消费者。

与之相配合的是在超市、卖场等终端迅速铺货,甚至餐馆菜单里的凉茶名称都由“王老吉”手工改成了“加多宝”。

推和拉的营销手法依旧娴熟漂亮,保持了加多宝行销上的持续性。

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与广州药业集团的对决,实为一堂生动的品牌与商标争夺案例课。

  对消费者来说,选择也会非常简单,在终端里能买到谁的就喝谁的,如果真的是出于民族大义的情结,反倒更有可能去买加多宝。

  与之相对的是,广药的新包装红罐王老吉却迟迟未在终端出现。

准备筹建的凉茶博物馆更是对营销无益。

至于在广告诉求和市场营销上,广药也将面临着大考,因为市场不是实验室,错了可以重来。

对广药来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考虑除了怕上火之外还能跟市场沟通什么,在没有想清楚之前,亦步亦趋地沿着加多宝留下的足迹往前走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

  品牌之论

  推手企业该怎样保护自己

  品牌包含的东西更广泛一些,是从消费者行为去界定的,而商标是从法律角度去界定的。

品牌一旦进入消费者头脑并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是很难去改变的。

租别人商标运营,一开始就蕴涵着风险,因此,权力的筹划宜早不宜迟。

  文/马新莉

  把商标和品牌区分,是深刻理解品牌营销的入口。

如果从具体物质形态上来讲,商标是品牌的一部分。

  品牌不完全属于某个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说:

“品牌的范围有很多,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去理解,是一种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比如你提到某个汽车品牌,你所联想到的情感和态度等,就构成了品牌。

符号被赋予意义和含义,也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商标是一个法律上的界定,决定品牌价值归属于谁,外在形态方面包括文字、图形、包装、颜色等都可以成为商标的构成成分。

  总之,二者相比,品牌包含的东西更广泛一些,是从消费者行为去界定的,而商标是从法律角度去界定的。

  虽然“王老吉”在注册的时候涉及了文字、图形或者包装,但是王老吉品牌,是存在于千千万万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形象。

喜欢还是不喜欢?

提到王老吉能想到什么?

消费者目前关注的可能不是这个品牌的归属,只要能够给自己提供价值和利益就会认同。

因此品牌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完全属于企业的,它存在于消费者的大脑里。

沃尔玛山姆可乐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沃尔玛老板山姆为了推出自有品牌山姆可乐,曾经花费数百万美元进行可乐的盲测和货架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方准备了数杯可乐,其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山姆可乐都隐藏了商标,要求消费者一一品尝,说出这些可乐是否有差异。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辨别不了其中的差异。

但是一旦贴上标签放在沃尔玛超市里售卖,前两种可乐各有消费者购买,山姆可乐却无人问津。

基于这种残酷的现实,沃尔玛终止了山姆可乐的生产。

  可见,当品牌一旦进入消费者头脑并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是很难去改变的。

把商标所有权收回来,不见得就能完全拥有这个品牌。

有所有权而不会经营和利用这个品牌资产的话,品牌的价值发挥不出来,对企业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企业有很好的品牌,却没有能力去运作。

  消费者情感是品牌竞争的重点

  谁掌控品牌,谁就掌控最终的用户。

因为是用户带来价值,价值不是符号本身,品牌是从顾客身上赚钱,顾客才是品牌的基础。

  符国群教授认为,加多宝之前对王老吉品牌的运作基本上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营销和渠道。

王老吉事件给我们所有的企业上了一课,就是对品牌的控制权,掌控了这个品牌,就等于掌控了消费者。

眼下加多宝决意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如果远离了原来的王老吉的形象的话,要很长一个过程,而且成本投入太大,再做也很难超越王老吉。

巧妙运用消费者对王老吉的好感,对正在“去王老吉化”的加多宝而言,至关重要。

  而对于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内部人看来“像香港回归祖国”,外部人看来是坐享其成,“天上掉馅饼”,王老吉品牌的成功过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广药能否笑到最后,最终取决于消费者是否认同。

拿到商标权之后,如何承继良好的品牌资产,推陈出新,取代加多宝成为王老吉真正的“亲娘”,广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品牌营销挑战。

  推手企业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租来的商标,在一开始就有巨大的风险。

因为原来你用别人商标的时候,没有所有权,本身就蕴涵着一定的风险,当时做营销活动应该预计到这种风险,企业毕竟是靠理性经营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存在这种情况。

 国外有一些著名品牌,最初试探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不敢大量投入,就委托一些中国经销商帮它运作营销和通路,双方共同合作一起打造品牌。

中国经销商进行了相应的投入,但是由于手中没有品牌所有权,有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引发风险。

  比如IT业界的台湾联强国际,是亚太地区第一大专业通路商,很多国际大品牌如微软、惠普、英特尔的产品,都是通过它最早进入亚洲市场的。

联强代理某品牌的打印机进入一个市场,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发动营销。

一旦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品牌方就不再授予联强独家代理权,而是把代理权分散给几家公司,让它们互相竞争,这样,市场无疑会做得更大。

因为虽然在这个市场的品牌是联强一手呵护成长起来的,但是品牌方是强势者,代理合同随时都会中止,是联强这类企业注定要面临的风险。

  当代理或租用的品牌慢慢做大以后,有人觉得始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要摆脱这个束缚,自己去做品牌。

也有人安于现状,认为比自己打品牌简单得多。

但是如果企业规模不大、资金不雄厚,擅长制造和做通路是一回事,做品牌却需要另外一套人马和知识,所以很多都不成功。

  权力的安排应该在早期进行筹划。

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警示。

要确保品牌权力的掌控,很多中国企业在法律方面意识不够,而给别人做销售和通路的企业,则事先一定要规划好,构架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否则,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也不见得能够最终享受品牌增值的成果,还会引起互相猜疑并加深矛盾。

  联强后来就为避免风险采取了很多解决手段,主要是增加自身吸引力,使得联强与品牌商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

  加多宝的错误还提示民营企业,即便打交道的是国有企业,也必须按商业规则及在法律框架内行事。

法律必须维护公正,加多宝败诉也许会获得一些同情,但这是他们采取灰色手段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品牌之论

  单一性定位还是多元化出击?

  虽然广药和加多宝在各方面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对“王老吉”品牌发展的单一性和多元化思路。

这决定了加多宝和广药今后在王老吉品牌上的合作几无可能,但竞争是必然。

文/马新莉

  加多宝10年间依靠特劳特“定位”理论起家,将“王老吉”与凉茶形象成功连接在一起,成为凉茶代言者,但是加多宝90%以上的业绩均来源于红罐王老吉,旗下虽然设立了一个新的高端矿泉水品牌昆仑山,但是市场份额所占不大。

在做强一个品牌之后,并没有趁势发展其他可代替品牌。

这是为什么呢?

  单一产品的赌注是否风险过大?

  王老吉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凉茶的代表,2002年,加多宝邀请特劳特公司给做品牌定位战略咨询,将王老吉凉茶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经过几年发展,王老吉已经成为中国消费最大的罐装饮料,王老吉又被定义为“中国饮料第一罐”;随着王老吉完全进入主流饮料竞争行业,又把王老吉定义为“中国最畅销的饮料品牌”。

一直未改变的是王老吉与凉茶的对应关系。

  很多年来加多宝所有的广告就沿用一句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他们的平面广告画面主角永远是一个大大的红色罐子。

加多宝在“枯燥”、“沉闷”的指责中坚持多年,所有广告片一直是用香港一个最顶级的导演来做的,最简单的平面广告,也是请最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确保品质和美感。

  加多宝饮料公司(红罐王老吉)总裁阳爱星曾在2011年一次公开演讲时表示:

“推出一个单一的品项,我想我自己是深深感受到它的好处,在行业里面加多宝营销团队规模算比较大的,但基本上能保证战略真正落地,这在行业里面是非常难的。

其实,有时候我思考其中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品项,下边的执行非常简单明了。

  “大概在10年前,茶饮料刚刚兴起,那时候我们也认为茶饮料市场非常大,因为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那时候我们也加入竞争,推出一款加多宝绿茶和一款加多宝红茶。

我们跟现在市场上那些茶饮料确实不一样,从原地把最好的茶叶拿过来,口感各个方面都非常好。

投入市场,销量也非常好,在广东省完全挤进了前三强,而且真正品尝的消费者都非常认可。

但是做了一年多以后,请特劳特中国公司帮我们进行整个品牌梳理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这个跟我们整个企业战略定位是相违背的。

所以,我们果断把这样一条生产线砍掉。

当时我们销售额上亿元,投资也已经过亿元,这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然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坚持认为,一个企业只做凉茶的风险来自哪里?

凉茶市场停止增长甚至下滑,是最大的风险。

比如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可乐的市场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可口可乐也实行多元化,打造更多品牌。

不过即便日后向其他业务发展,统统用“王老吉”去涵盖也是不明智的,利用一个知名品牌去短期获利是不可取的短视行为。

产品缺乏创新和创造。

  “王老吉”多元化是否太激进?

  也许成功收回“王老吉”品牌的广药,从整个集团的既定发展战略看,“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策略就是将“王老吉”商标通过自主经营、品牌授权、产品外包、品牌租赁和市场推广等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此前广药向社会传达的将王老吉品牌大举延伸到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做法,目前市场上已推出固元粥、绿豆爽这样跟凉茶无关的王老吉产品。

这种多元化的品牌延伸战略几乎不被所有相关专业人士所看好。

  符国群教授认为,很多人都对广药运作王老吉表示担心,因为广药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体制,国有企业真正在竞争市场成功运作品牌的例子很少,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病是,不拿企业当企业去运作,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