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458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docx

初三中考一轮复习一二册复习教案

初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一)

姓名:

班级:

课题:

七年级上册1—3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名著、专题复习

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 复习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字词;

2、 复习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古诗背诵;

3、 复习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名著、专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憧憬裨益诠释巢穴负载刹那肇祸

须臾涟漪熠熠栖息绚丽镌刻壑

积攒摒弃怪僻惆怅撷取豁达自诩

荟萃跻身沸腾颠簸阕驰骋黝黑

遐想撺掇凫水撮合翘首阖家佞臣

无辜绮户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物花天宝阴晴园缺天崖海角水声孱孱

陈词烂调火烧火缭自明得意不曲不挠

奇貌不扬指手划脚恰然自得走头无路

小心冀冀摇摇欲堕危言悚听惊慌失错

三、填字成词

潜移()化千()百态半明半()势不可()你推我()镇定自()相()并论井然有()()()在目记忆犹()烟波浩()()()有味心()神()()雀无声明()秋毫眼花()乱

一视同()谈笑风()罪()祸()出谋()策咬文()字鸡毛()皮苦思()想忘()所以赏心()目()老还童人杰地()

四、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

7、,万家忧乐到心头。

8、青山有幸埋忠骨,。

9、多行不义,。

10、,各领风骚数百年。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行者常至。

13、东隅已逝,。

14、行远必自尔,。

五、名著、专题、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训练题

1、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

在“我爱文学”实践活动中,初三X班开展了“读文学名著,说文学形象”的活动。

老师要求同学们向大家推介一本中外文学名著,并对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介绍。

请你写出一部名著的名称并简介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名著名称:

人物:

形象特点:

2、星期天,你打电话给同学小睿,邀请他(她)与你一起出去打羽毛球,但他(她)说学习很忙,拒绝了你,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她),让他(她)跟你一起出去?

3、、《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和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4、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请选择其中一两点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教学心得

初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

(二)

姓名:

班级:

课题:

七(上)4--6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名著、专题复习

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 复习第四单元到第六单元字词;

2、 复习第四单元到第六单元古诗背诵;

3、 复习第四单元到第六单元名著、专题。

一、给下列字注音:

酝酿()()抖擞()静谧()澄()清贮()蓄pángbó()()粗糙()

卷帙()piaomiao()()祈祷()

干hé()qīn()差滑jī()

二、改正下列错别字:

头晕目弦()、切而不舍()、根深地固()、

提纲切领()、漫不经心()、之之不倦()、一劳永一()、微不值道()、持之以衡()、不言而于()、喜出往外()、赅人听闻()、不可就药()、近在只尺()、春花秋实()、精神抖手()、重岩碟嶂()、存前启后()、闲情一致()、班班点点()、星罗其布()、心不在烟()、默默无纹()、兴高采烈()、一是无成()、悔人不倦()、不可思意()、

三、古诗文名句填空

(1)、巴东三峡巫峡长,( )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听取蛙声一片。

(5)、水晶帘动微风起,()

(6)、(),万紫千红总是春。

(7)(),映日荷花别样红。

(8)墙角数枝梅,()

(9)、(),思而不学则殆。

(10)、学而时习之,()

(11)、择其善者而从之,()

(12)、(),(),是知也。

(13)、三人行,()

(14)、(),不悱不发。

(15)、我寄愁心与明月,()。

(16)、沾衣欲湿杏花雨()。

(17)、(),一日之计在于晨。

(18)、(),草色遥看近却无。

(19)、子日:

(,),是以谓之“文”也。

(20)、(),相去复几许?

四、专题复习:

1、口语交际:

(1)、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两段评语。

要求:

(1)、指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有针对性谈一点看法。

(80字以内)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

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1)

(2)

(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

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

面对这样的奇迹,生活在四川成都的你,会感慨万千,也想说点什么。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

(1)、面对这样的奇迹,你的感受是:

(2)、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

2、句子修改专题:

(1)、有了错误就要坚决改正并大胆承认。

(语序不当)

(2)、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都非常丰富。

(搭配不当)

(3)、通过应用文的学习,使我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分残缺)

(4)、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结构杂糅)

(5)、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表意含糊)

(6)、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不合逻辑)

(1)、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觉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心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3、《狼》专题:

(1)、请写出汉语(或英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所知道的狼故事。

(2)、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的狼的形象,应用哪些词来刻板画?

从中可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3)、有人说:

“狼是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你同意吗?

说出你的依据。

教学心得

初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四)

姓名:

班级:

课题:

七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

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七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是。

2、《繁星》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

3、《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选自诗集《》,作者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她原名,她仿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

4、《“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是国作家,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剧本《克伦威尔》等。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6、《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7、《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代诗人,他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是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成名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8、《端午日》作者是,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代表作有《》《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9、《浣溪沙》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韩()柳()宋代王(),三苏(、、)一曾()加欧阳()]。

10、《社戏》作者是,原名,字,主要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

11、《往事依依》作者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12、《幼时记趣》选自《》,作者是清代作家,字。

13、《十三岁的际遇》选自《精神的魅力》,作者是13岁就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的。

14、《伟人细胞》选自《男生贾里》,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15、《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等。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面》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大中见小的表现手法。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呐喊》,本文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C、《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D、《再别康桥》选自《新月诗选》作者徐志摩,新月派诗人,有《志摩的诗》《猛虎集》,这首诗叙述慷慨激昂,令人欢欣鼓舞。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B、《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C、《“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本文按时间为序,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

D、《破阵子》作者陆游,南宋爱国词人,破阵子,词牌名。

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悲愤。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中国心》作者黄霑香港词作家,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身在异国他乡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B、《我的老师》以回忆—思念—依恋“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

C、《中央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则消息生动全面报道了交接仪式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D、《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雪:

题目,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报负。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北朝一首民歌,选自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体裁长篇叙事诗,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B、《回延安》格式上借鉴了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一节一韵,两行一节,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C、《莲》作者宋代诗人陆龟蒙,通过叙事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谈闲适的心情。

D、《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B、《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男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C、《两小儿辩日》体裁寓言,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

本文告诉人们:

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D、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必不可少部分,有时还可以加上结语和背景。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卜算子、咏梅》“卜算子”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B、《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

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松鼠》选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布丰文选》,另外他还著有《昆虫记》,本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

D、《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宋朝哲学家,说:

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三、判断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

2、《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

3、《黄鹤楼》作者唐代诗人崔颢,诗人从传说写起,又由登楼逃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

4、《柳叶儿》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宋学孟,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了儿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月,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儿,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

5、《录音新闻》是指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的报道事件。

()

6、、《黄河颂》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聂耳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抒情诗。

()

7、《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达尔文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这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

()

8、《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9、《蝉》是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作者唐代诗人虞世南,诗中的蝉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

()

10、《三个太阳》这是一篇文艺通讯,作者黄传会。

()

初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五)

姓名:

班级:

课题:

七年级下册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古诗鉴赏

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复习下册字词、默写、古诗词;

一、字词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qi机

(2)bīn临(3)gèn古

(4)步lǚ(5)tuǒ圆(6)ào游

2、给加点字注音:

摒弃()

驯良()

粗犷()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翘首gèn古摒弃吞shì胆怯

pán跚伫立kǎi甲挑衅yú越

4、根据拼音用正楷在下面米字格内写出八个汉字。

liǔhètuízìsõusuöjiõngnǜe

发( )( )然 ( )唐 ( )情 抖( ) 摩( ) ( )相 ( )待

二、错别字练习

1、下列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在方框内用正楷改正。

精雕细琢丰功伟绩金璧辉煌心旷补怡林荫大道怒形于色

著作等身慷慨成词相得益章气势磅礴喧然大波相辅相成

错别字

改正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精雕细琢丰功伟绩金璧辉煌心旷神怡

B、林荫大道怒形于色著作等身慷慨成词

C、相得益章气势磅礴喧然大波相辅相成

D、频危动物呕心沥血问顶苍穹自怨自艾

三、默写练习:

1、,虽多忌克,。

初,,,。

2、,品流应得近山鸡。

,花落黄陵庙里啼。

相呼相应湘江阔,。

,佳人才唱翠每低。

3、,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4、,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5、望见似犹见,。

6、虎大骇,远遁,。

甚恐,,。

7、稍出近之,,。

8、,,乃去。

9、荷叶罗裙一色裁,。

,倚槛风摆柄柄香。

10、多谢浣纱人未折,。

,卷舒开合任天真。

11、此花此叶长相映,。

素花多蒙别艳欺,。

12、旋折荷花剥莲子,。

四、诗歌赏析

《蝉》(虞世南)

1.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

2.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居高声自远”中的“高”有哪些含义?

《孤雁》

1、这首诗中以来象征

2、诗人既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就象征

3、试分析尾联的写法及作用。

《黄鹤楼》

(一)

1、黄鹤楼与、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描绘出了什么景致?

《黄鹤楼》

(二)

1.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诗题咏的是,抒发的是作者的感情。

2、诗句的最后两句是否矛盾?

为什么?

《使至塞上》

(一)

1、诗中表明作者身份的一个字是,表明此行目的的一个短语是

2、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写的奇异景象。

《使至塞上》

(二)

1、诗中的“征蓬”比喻什么?

诗人写征蓬、归雁有何用意?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教学心得

初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六)

姓名:

班级:

课题:

七年级下册单元字词、古诗背默、古诗鉴赏

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复习下册字词、默写、古诗词;

一、字词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lín()选花bàn()发绺()菜畦()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chěng()能luō()树叶殷红()倏忽()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挑xìn()静mì()参错()井邑()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hé()伏yì()日勉强()濒危()

二、错别字练习

1、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

人迹罕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轻装淡抹处决如流

神情沮丧人声顶沸万籁俱寂高枕无忧知识渊搏

错别字

改正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

人声顶沸鲜为人知著作等身希望渺茫针缝相对

不堪设想九宵云外心情烦躁高忱无忧面面相觑

错别字

改正

三、默写练习:

1、山舞银蛇,,。

江山如此多娇,。

俱往矣,,。

2、,犹有花枝俏。

,她在丛中笑。

,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

,送儿还故乡。

当窗理云鬓,。

双兔傍地走,。

3、俏也不争春,。

,她在丛中笑。

4、妇姑荷箪食,。

,岁晏有余粮。

5、,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

6、,,可怜白发生。

7、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寻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江山如此多_____,。

11、予独爱莲之,,、

,,,。

12、,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赏赐百千强。

,对镜帖花黄。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四、诗歌鉴赏

《破阵子》

(一)

1、词中讲的“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

2、这首词题为“壮词”,你认为壮在哪里?

《破阵子》

(二)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破阵子》(三)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都传递了诗人的什么心声?

2.有人认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流露了词人追名逐利的心理,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说说你的理解。

《观刈麦》

1、《观刈麦》最后四句运用手法是为了表现

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这两句诗中隐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归园田居》

1、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二句,抒发感情。

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诗歌的最后一句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结合你的了解说说作者的“愿”是什么。

教学心得

1、《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是赵丽宏。

2、《繁星》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3、《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她原名谢婉莹,她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

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派影响深远。

4、《“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雨果,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剧本《克伦威尔》等。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6、《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