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657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9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docx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组1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5

第一节编制说明5

1.1.1编制依据5

1.1.2编制范围5

1.1.3编制原则6

第二节工程概况6

1.2.1工程规模6

1.2.2工程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8

1.2.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8

1.2.3.1工程地质8

1.2.3.2水文地质条件9

第三节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10

第四节主要工程量17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17

第三章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18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18

第一节场地平面布置总述18

第二节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及说明19

第三节施工用水22

第四节施工用电22

第五节基坑内外排水24

4.5.1基坑外排水24

4.5.2基坑内排水24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24

第六章工程资源调配方案28

第一节劳动力需求计划28

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28

第七章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及工艺30

第一节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单元划分30

第二节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流程32

第三节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程序32

第四节垫层、接地网及预埋件施工34

第五节车站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35

第六节车站站台板、墙施工45

第七节车站防水施工46

7.7.1防水施工综述46

7.7.2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48

7.7.3车站附加防水层施工53

7.7.4特殊部位的防水层施工处理58

第八节土方回填72

第八章车站监测及测量方案73

第一节施工监测73

第二节施工测量81

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83

第十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85

第一节质量管理组织机构85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86

第三节施工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87

第四节关键施工环节的技术组织措施88

10.4.1确保结构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88

10.4.2确保防水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90

第五节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91

10.5.1检验、试验91

10.5.2过程检验和试验92

10.5.3最终检验和试验92

10.5.4主要项目检测检验、试验手段及技术组织92

第六节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95

10.6.1组织保证95

10.6.2混凝土质量控制程序保证96

10.6.3技术保证97

10.6.4制度保证98

10.6.5混凝土防腐措施99

10.6.6混凝土防裂措施99

第七节确保结构防渗漏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00

10.7.1建立专业防水组织管理机构100

10.7.2实行旁站管理和验收制度100

10.7.3防水板施工控制措施100

10.7.4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控制措施100

10.7.5变形缝、施工缝防渗漏保证措施101

第八节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技术组织措施102

10.8.1隐蔽工程验收程序102

10.8.2管理措施103

10.8.3质量缺陷控制措施104

第九节确保预埋件、预留孔洞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05

10.9.1图纸审核105

10.9.2测量控制105

10.9.3施工控制106

10.9.4检查验收106

10.9.5混凝土浇筑时的保护106

10.9.6结构拆模106

10.9.7拆模后保护107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体系及保证措施107

第一节安全生产目标107

第二节安全生产监控网络107

第三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08

第四节安全防范重点108

第五节各主要项目安全措施108

11.5.1安全保护责任108

11.5.2安全防护109

11.5.3安全用电109

11.5.4机械安全111

11.5.5接地及避雷装置113

11.5.6施工期安全监测113

11.5.7劳动保护113

11.5.8信号113

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14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114

第二节建立健全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14

第三节文明施工的标准115

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措施118

第一节冬季施工措施118

15.1.1施工准备118

15.1.2冬季施工管理118

15.1.3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搅拌与运输118

15.1.4钢筋冬季施工的焊接119

15.1.5冬季施工安全121

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121

15.2.1及时收听天气预报121

15.2.2现场排水121

15.2.3运输道路121

15.2.4临时设施和设备的防护121

15.2.5防洪措施122

15.2.6防暴雨应急措施122

15.2.7雨季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22

15.2.8雨季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22

15.2.9雨季施工安全123

第十四章防台、防汛施工技术措施123

第一节防台、防汛施工技术措施123

第二节防洪技术措施125

第十五章应急处理程序126

第一节现场突发事件下快速反应程序126

第二节应急救援快速反应机制127

17.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管理网络127

17.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28

17.2.3现场突发事件处理流程129

17.2.4应急物资、设备及救援器材储备129

第三节事件总结及善后处理131

第四节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132

第五节主体结构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2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地铁1号线工程建华站施工图纸(设计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纸名称

图号

出图日期

建华站主体内部结构

HD1/S/TEY/04/Z18/JG/02/A

2007年8月

建华站主体建筑

HD1/S/TEY/04/Z18/JZ/01/A

2007年8月

建华站主体防水

HD1/S/TEY/04/Z18/FS/03/A

2007年8月

综合接地分册

HD1/S/TEY/06/GD06/ZD/04/Z18/A

2008年3月

2、××地铁1号线Ⅱ标建华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07年2月,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业主、设计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5、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

1.1.2编制范围

建华车站主体结构土建工程。

1.1.3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管理,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可操作性强。

3、施工方案合理,保证节点工期。

4、保证施工生产安全、质量体系、环境等符合相关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

5、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及时根据监控提供的信息调整施工参数。

第二节工程概况

1.2.1工程规模

车站工程范围为自里程K24+372.913至里程K24+533.913,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24+469.913。

车站总长161m,标准段净宽19.3m,最大净宽23.2m,顶板覆土0.6m,底板埋深13.790m(中心里程)。

车站主体为地下二层三跨闭合框架结构,本站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采用全包防水方案,车站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组合为复合双墙结构形式。

本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东端工作井为盾构调头井,西端2个工作井均为盾构始发井。

建华站主体结构设计工况剖面图见图1.2.1-1、1.2.1-2、1.2.1-3。

图1.2.1-1西端头井主体结构剖面图

图1.2.1-2标准段主体结构剖面图

图1.2.1-3东端头井主体结构剖面图

1.2.2工程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建华站位于江干区建华村北侧、七堡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南侧,西接彭埠站,东接红普路站。

车站周边原状多为三~四层的农居、田地,并有一些规模不大以一、二层为主的厂区,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

建华站与七堡车辆段征地范围连在一起,自备塘中路到建华站南侧既有房屋已全部拆除完毕,只有西南角和东南角距既有房屋较近但也远离基坑也有45米。

施工范围内主要是乡村小路,现状交通主要通过现状的建华路与艮山东路和备塘中路沟通,地块内无公交车通过。

施工围挡周边原有电力、电信、自来水管线已全部拆除完毕,无架空和地下管线。

1.2.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2.3.1工程地质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车站拟建场地属冲海积堆积的粉性土及砂性土地区,由于堆积年代及固结条件不同,性质不一,竖向由松散至中密状态变化,厚度一般在18m左右;其下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软土及粘性土,地面下深约40~45m左右,中密~密实状态,底部基岩埋深一般在地面下45~55m左右。

依据工程特性及成因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⑴①2耕植层,层厚约0.7m,性质较差,欠均匀,一般分布厚度不大;

⑵③层主要为钱塘江冲积沉积粉砂性土层,层厚约15m,③3、③6呈中密状。

其中③6为中密状粉砂夹砂质粉土层,厚度稳定,性质较好,为地区良好的短桩基础持力层。

⑶④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层厚约4.9m,为低强度高压缩性软土,流塑,抗剪强度低,具流变特性和触变特性,是影响车站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土层;

⑷④4砂质粉土,层厚约4.1m,局部夹淤泥质粘性土和粘质粉土,干强度较低,韧性较低。

⑸⑥2层为淤泥质粘性土,层厚约1.7m,性质较差,灵敏度较高,压缩性较大。

⑹⑧1层为灰色粘性土,层厚约7.4m,灵敏度较高,未经扰动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⑺⑨1层灰色粘土层,厚度约3.4m,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可作为一般荷载条件下的中长桩持力层。

⑻⑩2层粉质粘土层,层厚2.6m,超固结状态,承载力略低;

从车站范围地质剖面图可知,车站底板位于③6层粉砂夹砂质粉土上,桩趾插入⑥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

1.2.3.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及粉土、砂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其静止水位埋深一般在0.3~1.8m,相当于高程3.84~5.11m,并随季节性变化。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一般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一般具弱腐蚀性。

工程区第一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④4层砂质粉土中,隔水层上部为全场分布的④3层淤泥质粘土夹粘土,第一层承压水头埋深在地表下3.8米,相应高程为1.43米。

第二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深部的⑿4层圆砾及⑩3层粉砂夹砂质粉土土层中,水量较丰富。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实测第二承压水头埋深在地表下7.7米,相应高程为-2.45米。

第三节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广,它的质量是通过围护结构的桩身砼质量、桩间防水,到主体砼自防水,主体结构外防水及施工缝、变形缝等各个环节的防水质量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整体防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防水质量。

由于本标段接口多,地下水压力较大,防水难度大,因此防水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及施工成败的关键之一。

本车站防水板接头、各水平、纵向施工缝多,如何保证本标段施工的防水质量是本工程的一个技术难点。

为了确保工程防水质量,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车站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工程地质、气候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重点强调顶板和边墙的防水效果。

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以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并辅以附加防水层作为加强防水。

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S8。

对有侵蚀性地下水的地段,混凝土的抗侵蚀系数不得低于0.8。

⑴车站防水施工的注意要点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围护结构施工精度及质量,做好防水第一道防线。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渗水点进行封堵,确保车站内衬施工时围护结构无渗漏水,做好防水第二道防线。

对车站外防水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同时做好主体结构变形缝、施工缝、车站与盾构区间接口处的防水工作,确保防水工作质量,做好防水第三道防线。

在结构砼施工时,必须从砼的配合比(水胶比、水泥品种、骨料品种及粒径、外加剂的选用等)、运输、入模振捣、综合控温和湿养护方面,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腐蚀性,防止砼开裂,即确保混凝土自防水,做好防水第四道防线。

按设计要求留置变形缝,并加强对钢板橡胶止水带、钢板腻子止水带、密封膏等材料和工序的施工控制,提高变形缝的防水处理质量。

对于变形缝位置不小于3米宽范围内全断面注浆,注浆钻孔深度不小于3米。

①选用优质的防水材料,由专业的防水队伍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②施工严格按工艺及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注意保持基面干燥。

③认真做好各工序的自检工作,尤其是对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位进行重点质量监控。

④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采用先进泵送设备。

⑤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质量。

⑥采用喷淋系统进行混凝土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⑦加强特殊部位的细部防水增强处理。

⑧注意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⑵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较差,施工顺序的影响,使防水效果难以达到设计的理想状态,因此结构自防水是地铁工程防水成败的关键。

为确保防水混凝土质量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不但承担防水作用,还要和钢筋一起承担结构受力作用。

为确保防水混凝土质量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必须在以下方面特别注意。

①防水混凝土自身性能的选择与确定

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必须具备密实度高、收缩率小、强度高、可灌性好的多种性能,因此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一般均通过选择填加剂的方法达到防水目的。

根据我们以往工程经验,填加剂的稳定性影响到结构体产生裂纹大小,也影响到结构受力,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严格按设计提出的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

根据我单位的经验,结合本项工程特点,提出如下施工技术要求:

A.水泥

使用品质较为稳定的旋窑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碱含量(Na2O)不超过0.6%,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标准的规定。

B.石子

采用质地坚硬、附着物少的优质石子,粒径级配0.5~2.5cm左右,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呈块状或包裹在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应大于1.5%。

C.砂子

采用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河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

D.粉煤灰

采用一级品质,稳定性好的磨细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其掺量不大于水泥用量的20%。

E.其它掺加剂宜用“TMS型高效减水剂”和UEA型微膨胀剂,掺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②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材要求、结构条件和施工方法,通过试验确定。

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小于320Kg(包括粉细料在内);砂率宜为0.35~0.40,灰砂比应为1:

2~1:

2.5;水灰比不大于0.6;混凝土的塌落度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按相应规定执行,宜为16-18cm。

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重量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许偏差为:

水泥、水、外加剂、粉细料为±1%,砂、石为±2%。

③防水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

A.防水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供应采用工厂拌合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拌合必须选材固定,计量准确,拌合时间达到规定要求。

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

掺加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B.防水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由于路途运输及夏天高温天气影响而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损失(坍落度的损失控制在1cm以内),同时要防止漏浆。

④防水混凝土灌注

A.模板

模板要架立牢固,尤其是挡头板,不能出现跑模现象。

混凝土挡头板保证做到模缝严密,避免出现水泥浆漏失现象,且达到表面规则平整。

模板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B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0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滑管等工具进行浇筑。

C.混凝土振捣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D.施工缝设置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因施工需要留设临时施工缝,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E.施工缝处理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为使接缝严密,对接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结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并先在施工接缝部位铺一层20~25mm厚,与灌注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随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保证接缝部位混凝土灌注质量和结构防水效果。

F.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

混凝土迎土侧保护层厚度:

底板、顶板、侧墙50mm;内侧保护层厚度:

底板、顶板、侧墙40mm,并满足规范提出的要求。

G.变形缝设置

防水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构造形式、位置、尺寸,以及止水使用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帖式止水带、防水嵌缝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加强变形缝处的浇筑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确保防水质量。

H.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当采用泵送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技术指标可作适当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泵送混凝土连续工作,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留存的混凝土,严禁使用不合格混凝土浇筑。

I.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且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对于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有充分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水化热过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差应低于25℃。

⑤拆模与养护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结合相关的规范等,待砼强度达到要求时,即可拆模、养护。

砼浇筑完毕在终凝后洒水养护,每天浇水的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宜。

洒水养护不少于14d。

⑥混凝土防渗抗裂措施

A.混凝土防渗措施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地铁工程结构防水的最重要环节,施工时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混凝土防渗、抗裂的机理和重要性。

按图纸要求,选用相应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必要时,可采用高性能添加剂混凝土,主要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控制。

a本工程用于结构部分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保证防水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规定。

施工中优选混凝土的原材料及外加剂,所有原材料及外加剂必须经过检验和试验,并符合有关规定标准。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综合分析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外加剂、掺合料、水灰比对混凝土自防水的影响。

控制水化热、防止内外温差裂缝和收缩裂缝,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b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分段浇注,限制箱体结构浇筑混凝土的分段长度,防止混凝土发生有害裂缝。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实现箱体结构分段跳槽浇筑,每段长度控制在16米左右。

c防水混凝土结构内的预埋铁件、穿墙管道、密集群管、钢筋稠密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仔细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密实。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平顺、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

支撑应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d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泵送要求,先泵送适量的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泵送混凝土须连续浇筑,施工间歇时间不超过45分钟。

e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为使接缝严密,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进行接浆处理,水泥砂浆配合比与混凝土相同,铺设厚度20~25mm,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充分振捣。

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减小温降收缩量。

炎热季节施工时,要控制好砂、石料的温度,必要时对砂石料洒水降温。

f防水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特别避免关键部位振捣不实。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宜超过2.0m,超过须采取串筒浇注。

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防腐抗裂能力。

g施工缝、变形缝处的止水条和止水带环向封闭,定位牢固,纵横向施工缝接头处止水条顶紧密贴,并加强施工缝、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浇筑的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确保结构施工缝和变形缝处的抗渗效果。

h精心养护,减缓混凝土收缩变形量的增长速率,采用喷淋、覆盖或蓄水养护。

控制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

B.混凝土防裂措施

a在不影响强度和抗渗性的前提下,防水混凝土考虑掺入一定数量的磨细粉煤灰或磨细砂、石粉等,降低水泥用量和水泥水化热,减少坍落度损失和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并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缝的出现。

粉煤灰掺入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磨细砂、石粉掺量不大于5%,粉细料通过0.15mm筛孔。

b车站结构的顶板、底板和四周侧墙的砼应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砼。

高性能砼(HPC)的主要特点是高流动性,低收缩,高抗渗,低水化热,高体积稳定性等,其配制的基本原理是用复合型超塑化剂、超细活性掺和料(如磨细矿渣)等,通过高效减水,提高砼的密实度和流动性,因其致密度较高,同时还带来早强而后强不倒缩的特点,同时以较低的水泥用量和胶体用量,达到较高的强度和防渗抗裂要求。

c主体结构均应采用商品砼,应严格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视环境温度尽量降低至28℃以下为最好)

d砼浇筑后,必须加强保温养护,为了防止砼表面冷却时降温过快,造成过大温差,就需要在冷却过程中采用保温养护,控制散热过程并防止砼表面温度的骤然变化。

并采用信息化施工,每隔2小时量测一次温度,根据量测的温度指导养护和拆模。

e正确的养护措施会降低混凝土的干燥速率,延缓表层水份损失,尤其是早期头几个小时和浇筑当天的养护。

模板外侧应保持湿润,木模宜浇水,钢模则可外辅保水的覆盖层,规定的保水养护时间应为10天,在车站进风口应加以围蔽,尽可能防止干燥空气流入。

混凝土的整个养护时间应大于14天。

f车站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收水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