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889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一、总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认真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宏观调控机制,实现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编制第二轮《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编制《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规划依据。

(二)规划期与适用范围

本《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至2020年。

本《规划》适用于黑龙江省所辖行政区域(含黑龙江省领导的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从国情、省情、矿情出发,着力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加强大、小兴安岭等重要成矿带岩金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查,提高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优化矿业布局与结构,完善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巩固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优势地位,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续有力的资源保障。

(四)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统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加强基础地质研究,突出重点矿种、重点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实现找矿突破。

突出重点矿山(区)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矿业开发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

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

3、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坚持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政府引导,营造宽松环境,促进矿业经济协调发展。

4、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实施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利用政策,推进形成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立足省内,放眼省外

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省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省域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补充。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首轮规划评估

自2003年首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地质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专项规划,成矿区带和首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相继完成,并发布实施。

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组成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规划的发布实施,强化了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宏观调控。

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不断加强。

矿业权市场日趋活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取得明显成效,矿山地质环境有所改善。

通过建立和完善规划审查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矿产资源勘查呈现良性循环态势。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断加大,基础地质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矿产资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矿山布局和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企业数量大幅减少,重点矿种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建立,矿山“三废”排放率和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175个重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付诸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能源生产和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现已形成以能源、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及医药、森工等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截至2007年底,全省人口3824万。

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6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78元;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12.2:

54.9:

32.9调整为13.0:

52.3:

34.7;非公有制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5.0%增加到40.2%;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143.2亿元,其中采矿业总产值1946.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69%。

以石油开采业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主的矿业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1、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13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1种。

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4种,其中石油、石墨、颜料用黄粘土、含钾岩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硅线石等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

专栏1主要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

名称

矿产地(个)

规模

资源储

量单位

查明

资源储量

保有

资源储量

居全国的位次

煤炭

229

9

19

201

亿吨

235.60

218.33

11

石油

亿吨

60.05

6.01

1

天然气

亿立方米

5061.05

1391.39

7

52

1

6

45

矿石亿吨

3.75

3.60

23

24

2

0

22

铜金属万吨

388.50

375.78

6

25

0

2

23

铅金属万吨

87.00

50.07

17

33

1

5

27

锌金属万吨

219.84

164.55

16

12

1

5

6

钼金属万吨

28.88

27.34

10

岩金

28

4

7

17

金金属吨

160.58

104.54

12

石墨

22

8

8

6

矿物亿吨

1.17

1.14

1

水泥用大理岩

39

13

22

4

矿石亿吨

16.86

15.92

1

硅线石

4

1

1

2

矿物万吨

720.49

715.97

1

饰面用花岗岩

23

1

7

15

矿石

万立方米

5389.15

5287.14

10

注:

石油、天然气为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我省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大。

我省处于内蒙—兴安和滨太平洋区域成矿构造复合部位,地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复杂,多期性、多样性的成矿作用生成了石油、煤、金、铜、铅、锌、钼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由于我省幅员辽阔、覆盖层厚、植被发育,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防火期长、野外工作时间短,加之多年来地质勘查投入不足,致使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总体偏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能源矿产地位显著。

截至2007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和保有可采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1位,种类齐全,煤质较好,多为低硫、低磷,在东北三省具有煤种优势和区位优势。

(3)重要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

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宝清—集贤等煤田,上述主体矿区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省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92%;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黑河市、伊春市、佳木斯市、绥化市、哈尔滨市等地;岩金矿主要产于伊春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及牡丹江市等地;砂金矿主要产于黑龙江流域,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等地;石墨、水泥用大理岩、硅线石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我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4)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探明的828处矿产地中,大型(包括共伴生矿,下同)89处,占全省矿产地数的10.75%;中型203处,占24.52%;小型及小型以下536处,占64.73%。

富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矿石)0.25亿吨,占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的6.9%;富铜矿保有资源储量(铜)4.59万吨,仅占铜矿保有资源储量的1.28%。

嫩江县多宝山铜矿中共伴生矿产有钼、金、银、铂、钯、铱、锇、铼、硒等9种;铁力市二股铁多金属矿中共伴生矿产有铜、铅、锌、钨、锡、铋、钼、银、钽、铟、镉、砷、硼、硫铁矿等14种。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7万平方千米(102个图幅),仅占应完成面积的10%;完成1:

5万区域矿产调查面积9336平方千米(28个图幅);完成的山区、半山区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6.5万平方千米(74个图幅),因第四系覆盖层厚,植被发育,基岩观测点不足10%,精度低;完成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6.2万平方千米(8个图幅),正在进行工作的7个图幅(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合计约占应完成面积的54%;完成1:

20万区域重力测量面积11万平方千米(32个图幅),约占应完成面积的33%;完成1:

20万区域化探测量面积24.4万平方千米(65个图幅),约占应完成面积的85%。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省已完成的1:

20万区域化探测量评估,约有14万平方千米(32个图幅)由于工作方法问题,需要重测。

“十五”期间,我省积极为能源和装备工业基地建设搭建资源保障平台,投资近10亿元在重要成矿区带安排了煤、铁、铜、金和优质建材等矿产的勘查项目203个,已实施的115个勘查项目新发现重要矿产地30余处。

其中,逊克县东安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24.30吨,矿床规模达到大型;鸡东县四山林场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10.48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9.63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黑河市三道湾子岩金矿查明资源储量(金)4.32吨,矿床规模为小型;铁力市鹿鸣钼矿查明资源储量(钼)1.6万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新发现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铅锌、大兴安岭新林区塔源二支线铅锌铜、黑河市三道沟—猪肚子河岩金、黑河市上马场乡纳金口子岩金、双鸭山市寒葱沟铁、宁安市英城子岩金(银)、宁安市黄旗沟地区铅锌锡等多处中、小型矿产地和一批重大找矿线索;全省新增煤炭精查储量6亿多吨;石墨、硅线石、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等优质非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一批新成果,规划勘查目标基本实现。

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进展。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开采企业(除石油、天然气外)4575家,矿石采掘总量14502.16万吨,其中规模以上煤矿企业煤炭产量7997.09万吨,建筑用砂、石、土3996.46万吨。

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煤、铁、铜、铅、锌、钼、金、石墨、水泥用大理岩等59种。

大型矿山104个,中型188个,大中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6.4%;小型矿山2308个,小矿1975个,小型矿山和小矿占总数的93.6%。

截至2007年底,全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为14%,煤矸石利用率为55%,废石综合利用率为18%,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为48%。

总体上看,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矿山布局不尽合理、矿山数量偏多、矿产资源集约开发程度不高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等问题。

现有矿山数量仍高于首轮规划要求矿山总数减少到4000家以下的控制指标。

煤炭产能增长过快,部分骨干矿山资源接续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

专栏2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矿产

矿山

(个)

规模

单位

(矿石)

产量

从业

(人)

备注

煤炭

1592

20

23

1549

万吨

7997.09

308941

铁矿

39

3

4

32

万吨

258.41

3247

不足需求量的20%

铜矿

7

2

5

万吨

66.80

2643

铅矿

6

1

5

万吨

6.30

882

钼矿

2

1

1

万吨

48.00

1095

金矿

15

2

13

万吨

74.41

3906

石墨

20

15

3

2

万吨

220.04

2806

水泥用

大理岩

109

20

9

80

万吨

673.75

2857

仅占需求量的47%

注:

小型矿山含小矿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从“十五”开始,我省投入大量资金,对油田草原退化区、砂金过采区、煤矿塌陷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新建矿山全面实施了地质环境保护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三同时”制度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开始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55亿元,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项目175个。

其中国家级项目34个,投入资金1.42亿元,省级项目141个,投入资金5.13亿元。

国家投入矿产资源补偿费4.4亿元,已治理完成大庆及周边地区油田“三化”草原13.3万公顷。

2007年,全省矿山废水排放总量约为71600万立方米,综合利用2938.70万立方米,利用率为4.10%;矿山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综合利用2124万立方米,利用率为70.80%。

但矿山总体废水、废物利用率仍然较低。

截至2007年,全省矿山(石油除外)压占和破坏土地仍超过16.50万公顷;尚未治理的砂金过采区约10.00万公顷;由于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区,尚有4.80万公顷需要治理。

总体上看,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于点多面广、个别地区破坏严重、历史欠帐较多、地方财力有限,恢复与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四)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程度

经分析预测,规划期内能够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矿产:

石油和煤炭、铜、钼、石墨、硅线石、饰面用花岗岩等。

其中,石油、煤炭、石墨能够保证较长时期的需求。

规划期内不能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矿产:

铁、铅锌、磷、硫铁矿、玻璃用硅质原料、水泥用大理岩等,属于有一定缺口或缺口较大的矿产。

其中,铁、玻璃用硅质原料、水泥用大理岩为我省紧缺矿产。

优势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炭、石墨等。

具有潜在优势矿产:

锇、铼、含钾岩石等,已查明具有较丰富的资源储量,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另外,铜、铅锌、钨、铂钯等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由于矿石品位低、采选冶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具有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潜力。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按照“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急需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建设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等能源矿产,金、铜、铅锌、钼等金属矿产,石墨、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石材等非金属矿产为主的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为东部煤电化基地等重点经济区建设提供资源保障;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促进矿山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强化规划的实施管理,保证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二)2010年及2015年目标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得到加强

到2010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约1.65万平方千米;完成1:

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约0.53万平方千米;完成1:

5万区域矿产调查约4万平方千米;完成1:

5万煤炭资源远景调查约5万平方千米;完成1:

5万城市地质调查约1.02万平方千米;完成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约6万平方千米;完成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约4万平方千米;完成1:

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约16.5万平方千米;完成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约7.3万平方千米;完成1:

25万遥感地质综合调查8.1万平方千米;完成大、小兴安岭1:

5万航空物探测量约16万平方千米。

到2010年,探矿权投放总量控制在900个以下。

预计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10处,新增资源储量(333级以上):

煤炭30亿吨、油页岩5亿吨、铜(金属)50万吨、铅锌(金属)50万吨、钼(金属)30万吨、金(金属)50吨。

2011~2015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约1.02万平方千米,完成1:

5万区域矿产调查约4.58万平方千米;完成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约5.70万平方千米;完成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约7万平方千米;完成大、小兴安岭1:

50万区域遥感地质调查约16万平方千米;完成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约8.8万平方千米。

到2015年,探矿权投放总量控制在1100个以下,预计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15处,新增资源储量(333级以上):

煤炭20亿吨、油页岩5亿吨、铜(金属)50万吨、铅锌(金属)50万吨、钼(金属)20万吨、金(金属)50吨。

2、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到2010年和2015年,我省年产煤炭、钼矿石、石墨和铁矿石、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黄金、水泥用大理岩等矿产品的调控指标详见专栏3。

专栏3主要矿产品调控指标

原煤

亿吨

钼矿石

万吨

石墨

(矿物)

万吨

铁矿石

万吨

铜矿石

万吨

铅矿石

万吨

锌矿石

万吨

黄金

水泥用

大理岩

万吨

2010年

<1

<100

<22

≥400

≥200

≥10

≥7

≥4

≥1500

2015年

<1.3

<120

<22

≥600

≥1000

≥15

≥12

≥6

≥2000

属性

约束性

预期性

3、矿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

到2010年,全省矿山企业控制在3500家以下;到2015年,全省矿山企业控制在3200家以下。

努力构建3个矿业产业带、8个矿业经济区、12个重点开采区,通过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与全省产业布局相协调的矿业发展新格局。

4、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0年,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分别较规划基期提高2~3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废石综合利率提高到25%以上,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52%以上。

到2015年,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25%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废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56%以上。

5、实施“绿色矿山”示范工程,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矿山用地复垦制度全面落实。

到2010年,完成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108项,全省原有矿山破坏的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率达到35%,新建矿山、生产矿山的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率分别达到100%和90%、100%和95%,矿山固体废物年排放量控制在1790万立方米以下,矿山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51100万立方米以下;到2015年,完成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52项,全省原有矿山破坏的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率达到50%,矿山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控制在800万立方米以下,矿山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43000万立方米以下。

(三)2020年目标展望

1、基础地质工作进一步加强,矿产勘查程度显著提高

全面完成1:

5万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1:

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1:

5万区域矿产调查、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矿业开发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

矿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更加合理;石油化工产品开发、煤炭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大幅度增强,先进的采、选、冶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3、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重点区域、重点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本解决。

矿山固体废物和矿山废水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尾矿、煤矸石和其它废石综合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全面提高,“绿色矿山”目标基本实现。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规划勘查矿产及规划分区

——鼓励勘查的矿产和鼓励勘查区。

鼓励勘查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油页岩、地热、铁、铜、铅、锌、钨、锡、钼、铂、钯、金、银、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硅质原料、高岭土、膨润土、

珍珠岩、岩棉用玄武岩、饰面石材、陶粒用原料、矿泉水等。

共划出鸥浦煤等鼓励勘查区73个(附图3、4、附表10)。

在矿业权总量指标控制下,对鼓励勘查区优先投放探矿权;优先安排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大区域综合勘查;优先安排省内紧缺矿产勘查和危机矿山接续找矿。

——限制勘查的矿产和限制勘查区。

限制勘查石墨和硅线石;省内控制石墨和硅线石新设探矿权投放数量和范围。

省级以上(含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为限制勘查区。

——禁止勘查的矿产和禁止勘查区。

禁止勘查砂金和湿地中的泥炭。

地质灾害危险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禁止勘查区;军事禁区、机场及国防工程设施军事管制区;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等一定范围内;铁路、重要公路、重要河流、水库、重要水源地等一定范围内,均为禁止勘查区。

禁止勘查区内禁止勘查所有矿产,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区域地质调查

开展漠河县老沟—依西肯等17个找矿远景区的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重要成矿远景区和重要地质问题研究区,开展呼玛十六站等50个图幅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嫩江八里桥等16个图幅1:

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

在宝清县七星河等13个地区开展1:

5万煤炭资源远景调查。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开展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Ⅲ—5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Ⅲ—53)及完达山成矿带(Ⅲ—54)共计17个图幅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开展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Ⅲ—5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Ⅲ—53)共计11个图幅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区域遥感地质调查

开展重要成矿带与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多目标遥感调查,对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及黑河等地的煤、铜和石墨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

——其它地质调查与研究

开展松嫩平原1:

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局部生态环境评价和总体综合生态环境评价,面积16.5万平方千米。

2008年继续进行1:

5万哈尔滨市城市地质调查,面积1.02万平方千米。

2008年继续进行以煤炭、铁、铜、铅、锌、钨、锑、金、稀土、磷等的资源潜力评价,开展成矿规律研究,预测矿产资源总量。

加强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和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开展黑龙江两岸成矿远景及找矿方法对比、五大连池火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