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743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1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doc

虎林市第一小学

前言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形成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

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

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像孔融、周恩来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开展讲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的小公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

同学们,跟着老师学习各种礼仪,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

临泽县板桥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

87

目录

第一单元校园礼仪篇(上)………………………………………………..1

第一课尊师礼仪…………………………………………………………………….2

第二课同学礼仪…………………………………………………………………….5

第三课升旗礼仪…………………………………………………………………….8

第四课八大学习习惯…………………………………………………………..11

第二单元校园礼仪篇(中)

第一课课堂礼仪…………………………………………………………………….13

第二课上下楼梯…………………………………………………………………….16

第三课行走礼仪…………………………………………………………………….20

第四课八大行为习惯………………………………………………………………..22

第三单元校园礼仪篇(下)

第一课穿着礼仪…………………………………………………………………….23

第二课称呼礼仪…………………………………………………………………….26

第三课问候礼仪…………………………………………………………………….29

第四课安全工作十六条…………………………………………………………….31

第四单元家庭礼仪篇

第一课餐桌礼仪……………………………………………………………………………………….32

第二课待客礼仪……………………………………………………………………………………….34

第三课做客礼仪(上)…………………………………………………………………………….36

第四课做客礼仪(下)………………………………………………………………………………..38

第五单元社会礼仪篇

第一课集会礼仪…………………………………………………………………….40

第二课图书馆阅览室礼仪…………………………………………………….42

第三课购物礼仪…………………………………………………………………….44

第四课赛场礼仪…………………………………………………………………….46

第六单元其他礼仪

第一课电话礼仪……………………………………………………………………..48

第二课网络礼仪…………………………………………………………………….51

第三课假日旅行礼仪(上)………………………………………………….52

第四课假日旅行礼仪(下)…………………………………………………53

第七单元

第一课礼仪三字经…………………………………………………………………55

第二课日常文明用语…………………………………………………………..…56

第三课常见不礼貌的说法……………………………………………………..58

第四课常见有礼貌的说法…………………………………………………..…59

第八单元

第一课二十四孝(上)…………………………………………………………60

第二课二十四孝上(中)……………………………………………………..68

第三课二十四孝上(下)………………………………………………………76

第四课文明礼仪图集……………………………………………………………84

后记

第一单元校园礼仪篇(上)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古人云: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

岳飞问路,颇知礼节,得已扬名,成为英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名传天下;张良三次拾履,不厌其烦,意外获得兵书,终成大军事家。

我们的祖先用“文明、礼仪”演绎出多少感人的故事。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礼仪名言

第一课尊师礼仪

尊师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被称为“全人类灵魂工程师”。

因此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

如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俩去请教老师,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惊醒老师,俩人站在门外雪地等候。

当老师醒来时,雪已有一尺深,杨、游二人遍身是雪,仍然恭敬地站立在门外,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尊师美谈。

作为深受老师教诲的小学生,理所当然应该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

尊敬老师,应发自内心,见之行动,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对老师要讲礼节。

跟我学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读一读

晨风吹,阳光照。

好学生,讲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学知识,遵教导。

与师谈,要谦恭。

见师忙,不打扰。

写作业,贵独立。

老师见,心欢喜。

遇老师,要让路。

要诚实,不说谎。

讲学习,讲礼貌,习惯好,更重要。

礼仪故事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

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上学时的老师,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艰苦朴素、谦虚勤奋的作风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许多人离开了共产党,而徐特立却毅然加入了共产党。

1937年1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时,毛泽东同志写信祝贺,信中说: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师生常用语:

(1)师生相遇:

“老师好!

”“老师再见!

”“叔叔好!

阿姨好!

校长好!

(2)请求老师帮助: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讲?

(3)汇报工作:

“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

”“老师,我有事找您,您方便吗?

”“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报一下。

(4)受到批评:

“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

”得到表扬:

“谢谢老师!

”受到冤枉:

“老师,我也有责任,但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注意的。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礼仪名言

的伙伴。

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显而易

第二课同学礼仪

在校学习,同学们朝夕相处,是亲密的伙伴。

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显而易见,同学间关系的好坏,对教育过程发生潜在的、有力的影响,同窗间的友谊也是人类美好的感情之一。

从小珍惜同学的友情,处理好同学关系,在自己获取知识和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大益处。

尤其是现在,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与同学关系相处好了,就相当于自己有了很多兄弟姐妹,对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

为建立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彼此之间就应以礼相待,注重文明礼貌。

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可是偶尔也会产生摩擦,那么,我们怎样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同学间相处应该做到哪些呢?

如果你能做到下面要求的,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朋友吧。

跟我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读一读

见同学,问声早。

互礼让,要记牢。

听人言,要专注。

不插话,或友情。

表谢意,话先行。

同学间,互关心。

善理解,乐助人。

懂谦让,团结紧。

敬人者,人恒敬。

言必信,行必果。

学尊重,懂宽容,集体荣,我才荣。

见同学,问声早。

互礼让,要记牢。

听人言,要专注。

不插话,或友情。

表谢意,话先行。

同学间,互关心。

善理解,乐助人。

懂谦让,团结紧。

敬人者,人恒敬。

言必信,行必果。

学尊重,懂宽容,集体荣,我才荣。

礼仪故事

我心中,有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二年级的一天,我参加合唱排练的时候下起了很大很大的雨.一直到我们放学大雨也没喘气地下.轰隆隆!

轰隆隆!

雷公公把它的大鼓重重敲了起来.我看别的同学陆续都走了,心里很急但是我没有带雨伞.这时我看到我的好朋友毕翼飞,她打着雨伞正要向门外走.我红着脸跑了过去不好意思地说:

“毕翼飞,咱们俩打一把伞,好吗?

”毕翼飞亲切地说:

“好的.”

走在路上,我全身一点儿也没湿,再看看毕翼飞她的左半身湿了一大片.我赶紧把伞往她那边推了推说:

“小心,别淋感冒了.”毕翼飞连忙说:

“没关系,我的身体棒着呢!

”她顺势把伞向我那边推了推.这样下去可不行,她全身都会淋湿的,会得病的.我挽起她的胳膊,我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挤在那小小的伞下.走到半路碰到来接我的爷爷,我对毕翼飞说:

“谢谢你毕翼飞,自己走路一定要小心啊!

”望着毕翼飞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雨水滴滴答答地歌唱,从来没有这么动过事情过去很久了,每当我想起那一幕,心中就充满了感动.接受了同学的友爱,我要把友爱传播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同学间常用语:

(1)课间,碰掉了同学的东西:

“哎呀!

对不起!

”“没关系!

(2)在教室,无意踩着同学的脚或撞同学了:

“对不起,看看伤着没?

”“没关系!

同学们,你们都在红湾小学的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希望你们彼此之间都能架起友谊的桥梁,真诚的对待他人,让更多的同学成为朋

第三课升旗礼仪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每周一都要升国旗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根据《国旗法》规定,在学校我们每周一都要进行升旗仪式。

国旗是神圣而庄严的。

升国旗应该在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氛和场合中进行。

在升国旗的仪式中同学们要按照一定的礼仪进行。

下面是几点具体的做法:

跟我学礼仪

1.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参加升旗仪式前,我们应该衣着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能迟到,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

2.在升国旗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肃静,在行进中和运动中的同学都必须原地站立,向着国旗的方向,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行队礼,眼睛要注视国旗,直到国旗升至杆顶为止.不允许任何人在升旗时走动,交头接耳,嬉笑打闹。

3.国歌是音乐形式的国家象征.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4.认真聆听升旗致辞和国旗下的讲话,保持安静;升旗仪式结束以后,各班同学应有序离开,不得拥挤,不得高声喧哗.

礼仪故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的时候,国歌奏响,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迎风徐徐上升。

天安门广场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起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场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腾声。

一个国家强大了,她的国民就不会受到欺负,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爱护她、保卫她。

星期一操场上奏国歌升国旗

老师们注目礼队员们行队礼

小朋友要严肃小眼睛看国旗

身站直不乱晃唱国歌要响亮

长大了尽全力使祖国更美丽

[行为导航]

全班同学国歌声中和模拟升旗的情景中训练“肃立”与“脱帽”。

辨析:

1.升旗时,小李忘记戴绿领巾了,他也不就对国旗行注目礼了。

(    )

2.学校举行运动会,运动员入场,经过主席台,头向右侧,两眼注视主席台,行进时还要做正步。

知识链接

国旗的知识:

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旗杆套为白色。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同学们,爱国,就从升旗仪式做起!

让我们共同努力,每一次,严肃而庄重的升起我们的国旗。

伴随国旗的升起,我们健康成长;伴随国旗的升起,建立起热爱祖国的信仰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伴随国旗的升起,祝愿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礼仪名言

得体的、高尚的举止是通行无阻的护照。

———约翰逊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

第四课八大学习习惯

1.课前精心准备;

2.课堂认真听讲;

3.听课勤于思考;

4.回答问题积极;

5.作业及时认真;

6.复习循环反复;

7.自学形成习惯;

8.重视考试检测。

第二单元校园礼仪篇(中)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第一课课堂礼仪

课堂礼仪则是学校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许有的同学会问:

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为什么也需要讲文明礼仪呢?

因为学校是文明的窗口,课堂则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课堂还是个小社会,同学间的交往,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还因为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所以课堂需要一定的礼仪来规范它。

跟我学礼仪

1、课前,学生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品、本节课所需课本、笔记本等,一律放在课桌左上角。

教室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预备铃响,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端坐,恭候老师上课;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必须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后,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

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教室,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老师说“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回应“老师好”。

在老师说“请坐下”后,全班同学一起坐下,老师开始上课。

向老师问好时,态度要诚恳,眼睛看着老师,面带微笑,声音要整齐响亮。

4.迟到的同学进教室要喊“报告”,经老师批准后方能回座位听课。

5.课堂上,学生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勤于笔记,不随便讲话,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籍。

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积极参与,不说闲话,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积极举手,经老师批准后,起立并用普通话回答,回答完毕,经老师准许方可坐下。

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7.上课期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8.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在违反纪律时,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不得顶撞老师。

9.下课铃响,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老师宣布下课,全体同学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

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10.在公共教室上课,须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清洁,不得在桌、椅、墙上等地方乱涂乱划。

读一读

上课铃声丁零响,大家赶快进课堂,

学习用品桌上放,等着老师把课上。

上课发言先举手,老师同意才开口,

别人发言手放下,虚心学习进步大。

[行为导航]

老师提问,一学生举右手;一边举手,一边叫:

“我知道,我知道。

”并移动身体,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提问时,学生一边举手一边回答;甚至没有被老师请到,已经站起来回答了,并且把手举得高高的。

觉得他做的对吗?

为什么?

礼仪故事

《这个战士应该表扬的》

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

站岗的战士不让进。

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

“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

“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

”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

反而笑着说:

“回去吧!

”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

“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

”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

“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上课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机,老师讲课如果学生随便发言,那么其他同学会听不见老师讲课的内容。

所以,上课时要向老师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必须先举手。

小朋友写字用右手,举手用左手,要说话举起右手,靠近耳边,左手略高于头,左臂悬空,要轻轻放在桌上,注意不要碰到响声,不要把左手举得很高,身体保持原来的姿势。

举手后还要得到老师的同意。

老师请谁发言,谁就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其他同学手放下,虚心听取别人发言。

第二课  上下楼梯

学校教学大楼中有好多教室,我们上学、放学、休息都要上下楼梯,如果上下楼梯不遵守纪律,会发生事故造成危害。

上下楼梯守纪律,是为了保障师生的安全。

礼仪无处不在,上下楼梯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风貌。

为了你我的安全,大家一定要遵守上下楼梯礼仪。

跟我学礼仪

(1)不可在楼梯间、走廊上游戏、奔跑、打球、攀爬、推挤等。

(2)上下楼梯时依序拾级而上或下。

(3)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走,轻声慢步。

(4)集体在楼梯间、走廊上行进时,需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冲撞、推挤,发生意外。

(5)不在走廊上、楼梯间奔跑、推挤、攀爬。

(6)行进转角处,不可突然冲出。

上下楼梯:

脚步轻轻靠右依次慢行,一步一个台阶,不跑不跳,不扶栏杆,不把身子探向栏杆外,不攀爬楼梯栏杆,不要并行,不在楼梯处逗留或跳跃,严禁坐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还要注意做到不吵嚷、不拥挤、不起哄、不推搡、不超越,安全有序下楼,学生靠两边走,留出中间过道。

队伍行进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脚下,宁可速度慢一些,也不要摔倒。

当发现自己前面或旁边有人突然摔倒,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在走廊里如何处理班级相遇时的拥挤情况?

在走廊或楼梯行走时,不紧贴或用手扶摸墙壁,不拥挤,不打闹,要自觉靠右侧有秩序的行走。

班级与班级相遇,处在有利于疏通道路的班级先行,不能争抢着过,不要互相拥挤,不要吵闹,更不能大声说不利于稳定秩序的话语

礼仪故事

德国人的礼貌习惯在德国的公共场合,凡是有门的地方,总会有这样的现象,走在前面的人,进去后总要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

如果有,他就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是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没有人进门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举动。

令人感动的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做。

德国的公共场所都有电梯或扶手梯,每一次在扶手梯上都惊奇地发现,无论人多、人少,无论结伴而行的人还是情侣,没有并排站在扶手梯上的。

不可思议,德国人,说,上楼、下楼时站在右侧,空出左边的位置,以便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

这是多么为别人着想啊。

虽然它不是一项法律,只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非常钦佩这一行为。

这一左右现象到处可见:

男的走在左侧,同行的女的走在右侧,怕的是车辆撞上女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