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O**** 文档编号:17682899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美好家园,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为更好推进“十四五”时期社会发展工作,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面对大变局大事件的深刻影响,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现实基础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提前全面达标。

2019年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98.7%,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3.7个百分点。

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就业创业等八大领域均等化实现度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全部达标。

2.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0万人。

具有浙江特色、覆盖城乡、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建成。

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1+8+X”大救助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实现救助体系城乡全覆盖。

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5年农村570元(人/月)、城镇653元(人/月)提高到2020年城乡同标886元(人/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县域标准统一。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开工城镇棚户区住房116.9万套。

3.社会事业全面较快发展。

教育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文化强省等建设扎实推进。

人才新政取得实效,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

教育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15年教育普及率达9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2.4%,比2015年提高6.4个百分点。

等级幼儿园比例提高到98.6%,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4%,一乡镇一公办中心园实现全覆盖。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我省人均期望寿命达79.47岁,比2015年增加1.17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5年的18.25%提高到33.08%;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0/10万和2.0‰,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养老服务优质多元,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55张,比2015年底增加20张。

婚姻登记、殡葬等民政专项事务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居民婚姻登记机关全面开展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杭州亚运会、亚残会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率先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4.社会产业蓬勃发展。

健康产业规模达万亿,2020年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8%,产出达到万亿元左右。

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安吉县、江山市、宁海县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旅游加快融合,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25个。

体育产业量质齐升,2016-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长12.7%和13.1%,全省有22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9个,位居全国第一,A股上市体育企业4家,位居全国前列。

5.社会改革纵深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扩面取得新成效,“一证通办”民生事项比例达91.4%。

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成为新亮点,群众改革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解决群众牵肠挂肚问题改革呈现新进展,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试点,全面实行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全省高校校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80%。

推出医疗服务十大便民举措,省、市级医院高峰期排队时间从8.3分钟减少到2.8分钟,实现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各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城乡居民慢性病门诊结算,基层最低报销比例达60%以上。

推动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以打造杭州火车东站“未来枢纽”为突破口,在全省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圈、市场、公共体育场馆、医疗场所、车辆检测站、城乡公共厕所等9类13万个公共场所开展服务大提升行动,改革项目入选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10个推广案例。

6.社会治理不断完善。

平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5年全国领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全省信访量下降28.5%;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打掉涉黑恶团伙3474个;全面完成第一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22%,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3.9%、死亡人数下降16.1%,火灾起数下降23.6%、死亡人数下降50%;食品、药品安全满意率分别提高到85.9%、87.8%,群众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29万户。

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任务顺利提前完成,山更绿、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城乡更美。

表1“十三五”时期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

完成情况

居民生活

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3684

4100

4355

2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5195

5195

5557

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537

52600

52397

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515〕

〔400〕

〔600〕

5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万套

〔103.76〕

〔60〕

〔116.2〕

公共服务

6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5.9

98

99

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56

62

62.4

8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4.92

6

5.99

(2019年)

9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2.8

3.2

3.67

10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

35

50

55

11

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

1.6

1.9

2.4

社会结构

12

人口自然增长率

5.02

<6

4.99

(2019年)

13

人均预期寿命

78.3

78.5

79.47

14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075

1400

1400

15

高技能人才总量

万人

210

310

321.8

16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5.8

70

7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42.2

46

53.4

社会服务业

17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7

8

7.54

18

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4

(2014年)

5

6

(2019年)

19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4

8

6.8

20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0.88

(2014年)

1.2

1.4

21

社会办医床位数占比

%

-

>25

28.99

生态环境

22

森林覆盖率

%

60.9

61

61.2

23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33000

40000

41500

24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

%

72.9

80

94.6

25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

-

〔20〕

〔43.2〕

26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83.8

85.6

93.3

社会治理

27

主要食品药品评价性检验合格率

%

-

>96(食品)

>98(药品)

>96(食品)

100(药品)

28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112

0.067

0.016

注:

〔〕为五年累计数。

“十三五”规划目标胜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造“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

比如,医疗卫生方面,医疗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全省80%左右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山区、海岛和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不足。

教育方面,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全省农村地区还有不少6个班以下的小规模学校,0至3岁托幼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养老方面,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保险抚养比逐步降低,基金收支矛盾日渐凸显,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压力。

平安建设方面,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防灾备灾体系还不健全、能力有待增强。

就业、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也面临较大压力。

(二)发展环境

1.社会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

从国家层面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站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更高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浙江层面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是今后我省发展的重要导向。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包括率先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等在内的“十三项战略抓手”,将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提升城乡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社会需求处于深刻转变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从物质层面需求为主向物质精神需求并重转变,更加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体育等需求加速释放。

从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向实现社会价值转变,更多人希望通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提升。

从当前需求为主向利及当前、惠及长远需求转变,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实现能够留住绿水青山的发展,更加注重实现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更加注重实现能够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的发展。

面对社会需求的深刻转变,需要加大力度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培训、托育养老、家政服务、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各项工作,充分激活社会投资活力,释放新兴民生消费潜力,积极培育强大内需市场。

3.社会结构处于加速变迁期。

人口结构方面,从来源看,省外人口流入趋势明显,这既能丰富我省劳动力资源,同时也给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巨大供给压力;从年龄看,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全省1/5,比例还在不断扩大,加快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收入结构方面,优化收入分配的要求更加迫切。

家庭结构方面,平均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核心家庭将成为主体家庭形态。

4.数字社会进入加速变革期。

5G网络加快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数字赋能。

当前,我省正在全面推动数字化改革,聚焦数字社会,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乡村服务”为核心业务场景,一大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将爆发式增长,场景化、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美好数字社会正加快建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系统观念,更大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更大力度引导社会产业加快发展,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大力度推动数字社会建设,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中谱写社会发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文有所化、体有所健、游有所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行有所畅、事有所便,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坚持公平普惠、优质均衡。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事权与财权统一的财税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底线水平以上的公共服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动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坚持数字引领、改革先行。

强化数字化改革引领,加快推进美好数字社会建设,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会服务,让城乡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突出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产业,既借助市场力量发展壮大产业,更注重在社会产业中注入更多的公共属性和公共责任,提高全社会公共产品的品质。

坚持安全稳定、严守底线。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把安全贯穿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注重堵漏洞、强弱项,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预见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康浙江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就业增收富民更进一步。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公共服务惠民更先一步。

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化、高品质、个性化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多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7.5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在人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社会产业利民更强一步。

坚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

——平安建设安民更快一步。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现代化应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到90%以上,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达到20%以上。

表2“十四五”时期浙江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就业增收

1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万人

111.8

400

2

城镇调查失业率

%

控制在5.5左右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1

75左右

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年均增长5.5以上

5

城乡居民收入比

1.96

1.9

6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400

1650

公共服务

7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2.01

4.5

8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5〕

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8

11.3

1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62

67

11

居民综合阅读率

%

89.2

92.5

12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

23.9

25

13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4

2.8

14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5.99

7.5

15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3.67

4.3

16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4355

4500

17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16

25

18

人均预期寿命

79.47

80以上

社会产业

19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6

7.5

20

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2019年)

6.5以上

21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8

8

22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4

2

社会治理

23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81.6

90以上

24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6.36

20以上

25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亿元

0.016

0.01

注:

〔〕为五年累计数。

 

到2035年,全省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人才强省、体育强省,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力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基本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建成平安中国示范区。

三、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本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持续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提高教育型人力资本,强化培育技能型人力资本,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提高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智力支撑。

(一)推动人口结构优化

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以基本医保为主体、生育补贴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家庭生育保障体系。

完善育儿休假制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有效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专栏1包容性生育政策体系

1.完善生育政策。

落实省委废止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文件的决策部署精神,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鼓励按政策生育的配套制度。

2.健全人口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基本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内人口基础信息部门共享。

(二)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

率先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使我省基础教育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推进普惠性幼儿园扩容工程和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稳妥推进产业园区开展嵌入式幼儿园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校际平衡。

建立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积分量化入学制度。

加大普通高中建设力度,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推进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在标准化学校基本普及的基础上,不断迭代提升我省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实现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窗口学校100所。

加快中职学校现代化建设,启动实施5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院校和150个左右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

(三)更大力度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

集中力量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浙江大学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发挥领头雁作用;支持西湖大学开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支持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创建国内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一批行业学科特色的院校建设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加强省登峰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和省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我省三大高地建设发展相关学科专业,不断聚焦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国计民生急需人才和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入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积极争取扩大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坚持规范和质量并重,构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实施海内外名校“筑巢引凤”工程争取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到我省开展合作办学,加快建设中法航空大学、中德合作大学(暂名)、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超常规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力争6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四)推进职业教育先行示范

围绕浙江经济结构特点和产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育训兼容,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技术教育。

组织实施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加强设区市统筹中职教育资源力度,实施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探索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

完善技工教育体系,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计划,建设一批一流技师学院,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系列。

推动普职教育资源共享,普职协调特色发展,提高普通高中职业技能课程比例,提升中职学生文化素养。

推进“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国家温台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城市试点建设。

专栏2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

进一步推进我省产教融合和高教强省战略实施,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体系(一批产教融合联盟、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

1.省产教融合联盟。

围绕“数字浙江”、八大万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组建10个以上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联盟,鼓励有条件的产教融合联盟实体化运作。

推动产教融合联盟内在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共建共享,形成若干行业专业特色显著、人才支撑有力、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产业群。

2.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产业集聚平台与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引校入企”、“引企入校”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3.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

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者骨干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改革,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4.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以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条件,加强实践育人。

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以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或专业化实训基地(中心);支持本科高校推进学校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与转型发展,推进一流学科与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重大工程中心、重大科学装置和实训实习基地协同发展。

5.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通过向企业征集合作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结合各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整合优质的产业资源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