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768736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综述.docx

2022年8工业信息化工业经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2021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纪实

2021年,全市入库入统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1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07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1个。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排全省第1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4.1%,排全省第1位……一组组“硬核”数据的背后,是全市工信系统真抓实干、不懈努力的结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开好头、起好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担当实干,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盯紧目标,持续发力。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2021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应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组织实施“五个百”工程(百家重点企业提升工程、百家规下企业培育工程、百家下滑企业增效工程、百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百项技改项目升级工程),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把纳入“五个百”工程的企业和项目分解到全体党员干部,8名处级干部包联县区,6名四级调研员负责包片督导,科级以下干部包企业包项目,形成三级包联责任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

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百家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库、百家效益下滑企业库,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和预警,每月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针对性地做好即期调节。

特别是面对宣钢800万吨产能全部退出的现实情况,强化帮扶,深挖潜力,取长补短,全力助推企业达产达效、超产多产。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完成了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规模总量不断扩大。

制定印发《口市培育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建立百家重点培育规下工业企业库,实施台账管理、重点监测、滚动培育,“一企一策”指导帮扶,推动企业及时办理入统手续,尽快形成新增长点。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超过500家,为今后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增动能的重中之重。

建立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库、百项工业技改项目库,动态调整,靶向施策。

全市入库入统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1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07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1个。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排全省第1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4.1%,排全省第1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起到了压仓保底作用。

聚焦重点,多措并举。

民营经济迸发新活力。

瞄定民营经济发展短板,进一步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责任体系、服务体系,民营企业活力充分释放,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制定印发《口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融资贷款、转型升级、人才建设、要素保障、优化环境等方面制定了15条务实管用的支持政策。

1—9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4.7亿元,同比增长7.8%;上缴税金117.1亿元,同比增长7.6%,增加值和上缴税金两项指标较去年同期实现双增长。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着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产品优化等,开发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

新建并认定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9家,全市建立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达到177家。

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总数达到21家。

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累计入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9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家,万丰冶金、华泰矿冶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小巨人”,实现了零的突破。

服务水平更加高效。

坚持扶持培育和示范带动并举,不断提升服务中小企业效能,六点儿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般若海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市19家企业被授予服务平台或示范基地称号,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服务体系。

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服务活动424场次,培训企业人员2.1万人次。

建立创新产品应用推广中心,推动本地企业生产的创新产品加快市场应用。

下花园碳鼎装备公司碳纤维取暖设备在口区“三线一场”推广应用,铺设面积14万平方米。

大力度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建立投诉举报线索限期销号制度,压实清欠主体责任,对属于清欠范围的举报投诉案件全部办结,有效保护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立足优势,乘势而为。

数字经济展现新成效。

围绕建设口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超大规模绿色存储为切入点,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两化融合等《实施方案》,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向全产业链发展。

数字产业化规模扩大。

深耕新基建领域,以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厚植数字经济发展土壤。

累计建设5G基站2185个,实现机场、口高铁等重要交通枢纽及主城区、口赛区有效覆盖。

口省唯一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行,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

等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年内新增服务器20万台,总数达到100万台,数量位居地区首位,抖音、华为、微软等知名数据应用用户购买运营服务活跃。

大数据产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同比增长47.4%,占GDP比重6.1%,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产业数字化实现突破。

以装备、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发展“制造业+互联网”,五维航电等3家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获评口省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培育项目。

建成企业云服务平台,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云服务,累计注册企业1180家。

大力发展工业电商、信息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组织开展冀优千品、总裁带货等活动,“大龙网”龙工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等企业销售成效明显,中防通用、口县医院信息化项目获评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秦淮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宝德数坝下线省内首台本地生产服务器。

数字化治理创新应用。

着力构建“1+2+4+N”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建成市电子政务云项目、口城市运行指挥中心、“雪亮”工程、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11个。

其中,市电子政务云项目有力保障了全市党政机关信息化系统建设,口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为口期间各项工作监测调度提供支撑,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局联动、全民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已经形成。

创新驱动,激活潜能。

发展空间得到新拓展。

2021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拓展空间。

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制定印发《口市推进工业企业“四个一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确定了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区、托管产业园区清单和工业企业“四个一批”清单,3家列入开发区托管园区完成托管;3家淘汰关停企业已经停工停产;24家搬迁入园进区企业全部启动搬迁,其中烟厂搬迁项目正在有力推进;324家就地改造提升企业、81家做优做强企业正在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整体工作进度居全省前列。

出台《口市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办法》,启动市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工作,有效解决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一刀切”政策遗留问题。

集群发展效应显现。

着力实施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建强产业链条、推动入园聚集、激励创新创业、品牌战略提升、引导智能发展六大工程,加快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1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893.1亿元,同比增长28.8%;上缴税金32.6亿元,同比增长25.9%。

其中口新能源、口大数据、口汽车、口葡萄酒4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上缴税金两项指标均占全部产业集群的50%以上,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高端制造集中发力。

以汽车、冰雪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工程及煤矿机械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

沃尔沃发动机、吉利领克汽车、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企业生产稳定,凯悦汽车大部件涂装套色生产线项目完成主体建设,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全市签约冰雪装备项目52个,投产运营18个,实现产值7亿元。

天冰冰雪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造雪机在口会投入使用。

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冰雪实验室、般若海科技有限公司冰雪产业技术服务平台获评2021年省级冰雪装备器材平台重点项目。

中煤张煤机刮板输送成套设备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华泰矿冶等3家企业的产品入列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目录。

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09家,增加值同比增长8.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0.3%,连续3年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绿色制造加快推行。

大力发展推广低碳绿色工业,察北蒙牛乳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中煤张煤机、口伊利、涿鹿金隅水泥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沃尔沃汽车荣获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5A级评价。

累计推广氢燃料公交车444辆,另有515辆氢燃料公交车投放口口赛区,保障口绿色出行。

全力推进工业领域节约用水,以钢铁、火电、食品、医药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强节水管理,25家企业获评市级节水型企业,3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有效提高工业用水质量和效益。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保障工信系统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总体形势稳定可控。

防控责任落实到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建成疫情防控云平台,对接流调查询、核酸检测等15类数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信息化支撑。

落实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职责,完善1000万元规模的市级应急储备库和1500万元规模的中央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项目建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储备、调配、轮换、管理等工作。

积极保障口期间卫生防疫物资,向省工信厅争取调拨价值800万元的防疫物资。

累计为云顶场馆、古杨树场馆等40个场所供应口罩470万只、防护服(隔离服)40万套,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提供保障。

民爆行业安全稳定。

严格落实民爆行业监督管理职责,制定印发年度工作要点,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确保职责任务落实到位。

持续开展民爆行业大排查大整治“回头看”活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查找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做好安全生产达标验收、“双控”机制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

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警示教育和安全生产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民爆行业保持了安全稳定态势。

加强协作,落实责任。

行业管理有了新进展。

盐业管理扎实起步。

大力推进流通领域盐业行业管理和食盐专营管理工作,积极协调职能部门,理顺盐业管理体制,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县职能划转工作。

及时修订《口市市级食盐储备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心城区食盐承储企业,完成600吨食盐储备任务。

制定《口市食盐供应应急预案(试行)》,积极协调市委编办,成立市食盐专营执法信息监测中心,全面加强对食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让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同时,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质量,思想建设不断深化,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纠治“四风”毫不松懈,意识形态管控到位。

通过政治引领、筑牢阵地等,机关建设迈出新步伐。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