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1000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docx

xx市滨河南路可研doc

第一章概述

一.编制依据

《xxx滨河南路项目建议书》(xxx市政设施建设办公室)

《省计委关于xxx滨河南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辽计发〔1999〕356号)

《xxx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xxx规划设计研究院)

《省建委关于xxx城市防洪标准的批复》(辽建发〔1992〕144号)

《省建委关于太子河xxx区河段整治规划的批复》(辽建发〔1993〕231号)

《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指标》(建标〔1996〕628号)

《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247-103-96)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9-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39-93)

《辽宁省单位估价表》(1994)

二.编制范围

滨河南路起点为大峪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小堡道口,沿太子河左岸至团山子与南兴路相接,全长12.13公里。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道路、立交桥、跨线桥及排水、绿化照明和交通设施等。

三.城市道路现状

xxx中心市区四周环山,太子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市区,将城市自然分隔成平山、溪湖、彩屯三个比较相对独立的地域,这种自然地形条件就决定了道路系统的自由式路网格局。

本溪中心市区的道路骨架最初是在三十年代按20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的。

以后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对原有道路也是逐步改造和延伸,形成以火车站为中心,以解放路为主干,由平山路、市府路、胜利路组成的半放射状路网骨架。

溪湖和彩屯两个地区通过跨太子河的两座公路桥与平山地区相连。

目前中心市有主次干道41条,总长度82公里,总面积240万平方米。

人均道路用地3.6平方米,道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公里。

现有各类机动车41818辆,自行车近20万台。

据近5年统计,机动车增加速度约为15%左右,自行车趋于饱合。

近年摩托车增长势头较猛,目前已达近4000台。

四.存在主要问题

1、道路用地严重不足

按国家标准要求,城市道路用地占城市用地8-15%,人均道路广场面积为7-15平方米,道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4公里。

而xxx实际仅是国家要求指标的一半。

2、路幅窄、坡度大、弯道多

全市41条主次干道中仅有两条道路红线为40米,长度仅有8公里;25-30米红线道路64公里,占道路总长度的62%,其余均为10-15米红线道路。

全市主次干道中没有一条笔直道路,弯道较多;道路纵坡一般都在2-5%之间,而平山路、东明路、胜利路等几条主干道局部段纵坡都达到7%左右,有的次干道纵坡接近10%。

3、道路不成环,区间联系差

中心市区主要由平山、溪湖、彩屯三大片地域组成,中间由太子河和铁路分割,每个区域间联系只有一条路、一座桥。

东西向的带状城市只有一条干道相贯穿,缺少辅助道路,致使交通流量汇集到解放路,再由此向外分流,解放路实际成为城市的交通集散道路。

4、城市出入口不畅

市区有5个出入口,其中有4个均需爬山越岭,道路纵坡均在8%以上,而且路幅仅为7-9米,转弯半径很小。

总体说,本溪中心区道路用地严重不足,等级低,出入口不畅,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五.研究内容

本报告主要研究内容是:

针对城市道路现状,予测未来发展情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通过详细调查研究,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论证结论,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提出投资估算,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滨河南路建设工程的提出,是依据1995年至2020年经省政府批准报请国务院待批的《xxx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辽宁省建委《关于xxx城市防洪标准的批复》、《关于太子河xxx区河段整治规划的批复》(批复文件附后)和辽宁省计委《关于xxx滨河南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经过进一步的详细调查论证而提出的。

一九九五年国家在太子河市区上游建成了观音阁大型水库,加之支流上的三道河水库及关门山水库,总库容达23亿立方米,控制市区上游汇水面积70%,削减洪峰流量达50%,大大减轻下游河段的防洪压力,为市区全面整治太子河,实施沿岸道路建设,争取城市用地,开展水上活动,沿岸进行绿化,充分发挥太子河在城市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城市功能

xxx沿太子河布置的带状城市,右岸为老城区,左岸为新城区,由于城区用地十分紧张,致使道路交通用地也仅为国家要求的下线指标的一半,人均道路用地只有3.6平方米。

贯穿市区东西向干道仅有南兴路接解放路连峪明路一条,交通拥挤,堵塞严重。

由于这条路的两端南兴路和峪明路还是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不能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城市的发展,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新市区的开发,修建滨河南路,开辟带状城市东西向的第二条通道,已是势在必行。

2、争取建设用地,扩大发展空间

通过滨河南路建设,对现状河道裁弯顺直进行综合整治,可争取土地达2平方公里,去掉道路建设和绿化用地外,实际可用于开发建设用地约为1.26平方公里,这对用地十分紧张的xxx而言是很珍贵的。

3、改善市区沿河环境

通过滨河南路工程建设,对河道可进行全面清理,利用清除的砂砾料填筑路基:

对城市污水进行截流治理,使河水不被污染,恢复清洁河道;在适应位置建设栏水橡胶坝,抬高水位,扩大水面,开辟水上活动;沿岸开辟绿地,栽植树木,形成一条岸边绿带。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资金筹集

xxx是我省的重工业基地、原材料生产工业基地。

据统计,xxx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1亿元。

滨河南路建设项目是以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直接经济效益为辅的工程项目,本工程的市内资金主要来源于历年的城建税,基础设施费及城市维护费,其余建设资金可申请国家债券。

2、建筑材料来源供应情况

滨河南路的工程建设约需170万立方米路基土方,经详细的调查测算,河床清滩砂料有80万立方米。

沿岸有本钢铁厂出的钢铁渣102万立方米,太子河下游的郑家屯、彩屯矿堆积煤矸石及砂砾料约443万立方米,这些材料完全可以满足筑路需要。

本工程取料主要以清理河滩的砂砾料和阻水影响的钢渣、铁渣为主,这样既可以就近取料筑路,又可以疏通河道。

工程所需的其它建筑材料,钢材可由本钢、鞍钢提供,水泥由xxx的水泥厂提供,木材根据价格可在本地购置或到产地购置。

3、施工条件、水电供应等

本工程地点在太子河左岸的河漫滩上,施工场地宽阔,基本无什么障碍,又是新建工程,施工期间不影响交通,水电在沿太子河左岸的工厂、机关团体中联系使用,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还是可以保证的。

四.交通量预测与分析

1、现状通行能力分析

本溪南穿市区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只有一条40米红线宽的峪明路(高速公路出口-东芬转盘)和解放路(东芬转盘-南地交通岗),从本溪县、桓仁县及高速公路出口进入市区及过境去辽阳方向的机动车辆,均从这一条道路通过,造成这条道路经常堵车,通行不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交通影响更加严重。

经过在峪明中段定点交通车辆调查,高峰小时通行车辆为5082次,车种构成为小型客货车占84.2%,大型客车4.1%,大型货车11.7,由于我市本钢生产用车占的比重较大,故大型货车的比重稍高。

2、交通量预测

据xxx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资料,全市现有机动车总数为41818,自行车近20万辆。

据近5年统计,机动车平均年增长率为15%左右。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道路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控制规模等综合因素,确定我市机动车远期发展数量见下表:

xxx市区机动车预测汇总表(单位:

辆)

年份指标

现状1998年

预测2005年

预测2010年

货车

12318

21110

26942

客车

3020

6676

9809

出租车

4210

8204

9981

特种车

19095

20472

22603

摩托车

3175

3647

4437

机动车总量

41818

60109

73772

按照上表,xxx机动车辆到2010年时为73772辆,总增长率为76.4%,按照50%的车辆分流到滨河南路通行,则根据车流量调查,则滨河南路的高峰小时流量应为4482次,滨河南路按双向6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可满足需要。

 

第三章道路走向及主要工程内容

一.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

1、设计原则

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研究xxx的发展规划,本项目以远期规划为发展目标(2010)年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在道路和桥梁的几何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城市景观的需要,完善道路的服务功能,在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总体质量。

为现代化城市增添光彩。

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8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6)城市道路设计手册(1985)

2、设计标准

1)设计车速

滨河南路全线道路工程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50km/h。

2)平面线型

●圆曲线最小半径25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

●缓和曲线采用回旋曲线,参数A与圆曲线半径R应符合R/3≤A≤R,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50m。

●最大超高值4%。

3)纵断面线型

●最大纵坡度:

路段≤2%立交桥主线引道≤3.5%

●最小纵坡度:

≥0.2%

●最小凸曲线半径:

2000m

●最小凹曲线半径:

1500m

4)横断面

●单车道宽度:

内侧车道3.5m,外侧车道3.5米

●路绿带宽度:

0.25m

●路拱标准横坡度:

1.5%

5)立交匝道

●设计车速:

30km/h

●最大纵坡度:

3.5%

●匝道路面宽度:

单车道行驶为7m,双车道单向行驶8.7m。

●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为25m。

●最大超高:

4%

6)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70m

7)设计使用年限≥15年

)桥梁设计

●设计荷载:

城-A级。

●净空高度:

跨越铁路≥7.15m,跨越公路≥4.5m。

9)交通安全防护设施

执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技术规划》(JTJ074-94)

10)交通标志标线

执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6)

二.工程范围与规模

本期建设的滨河南路,东起大峪小堡铁平交道口,沿太子河左岸至团山子,全长12.13公里。

此路建成后,基本贯穿中心市区,成为城市东北与西南向的第二条主要通道,东端接沈本高速公路大峪出入口和通往本溪县、桓仁县及风景旅游区的本桓公路,西接通往辽阳方向的南兴路出口道路,道路红线宽30米,车行道宽26米,双向6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道路总面积为34.5万平方米。

道路具体走向是:

从大峪小堡铁路平交道口起,过大峪沟,沿高峪山基明山路,过大峪水源,跨合金沟、张家沟,下穿正在施工建设的孤山大桥,沿本钢第5水源地外侧,下穿铁路新、旧乙线桥、甲线桥、溪湖公路桥、彩屯公路桥,沿本钢厂区外侧通过第三水源地,跨千金沟,在团山子建跨本钢铁路专用线大桥,接南兴路。

为使新建滨河南路与城市其它道路相互联系,同时,建设孤山立交桥与峪明路,以方便城市中心地区与滨河南路相适。

建设溪湖公路桥和彩屯公路桥的桥端联系工程,以方便溪湖与彩屯两地区的车辆出行,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交通体系。

三.建设方案与论证

1、路由走向确定的依据

1992年,xxx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与xxx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太子河xxx区段整治规划》。

该规划已经省建委辽建发〔1992〕144号文批准。

在规划中,在太子河左岸规划了一条路堤结合的防洪堤,该防洪堤在有库情况下,保证防洪宽度为300米堤距。

因此,滨河南路的平面布置依上述规划,根据路由走向,下穿铁桥及公路桥共8座,由于受桥的净空高度限制,滨河南路的防洪标准只能达到20年一遇标准,而彩屯桥和溪湖桥建设的较早,桥的净空较小,滨河南路在这两处桥下的标准不够20年一遇,我们采用在靠河的一侧修1.5米高的防洪挡水墙,墙下设置排水闸门,来提高该段路的防洪标准。

这样就保证险段道路的防洪标准均达到了20年一遇。

道路迎水坡为1:

2.5,C15砼板护砌,堤脚采用C15毛石砼直墙,以防止河水冲刷。

xxx太子河市区段的防洪标准,溪湖桥以下为200年一遇,溪湖桥以上为100年一遇。

虽然滨河南路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但在该路靠岸一侧大部分有达到防洪标准的防洪堤和阶地,少量末达到防洪标准的地段,在土地利用时均要求按防洪标准填至防洪标高再进行土地开发利用。

这部分填方投资不计入滨河南路的投资当中,由用地部门出资。

2、桥梁工程

滨河南路跨越各个山洪沟及水源地,需建设桥梁8座,从上到下依次为大峪沟桥,过大峪水源地桥;合金桥;张家沟桥,过本钢五水源地桥;崔东沟桥;千金沟桥;团山子跨线桥;另有与滨河南路联接的北地跨线桥及弧山立交桥和彩屯桥匝道及溪湖桥匝道。

其中最大的桥为团山子跨线桥,其它桥均为100米以下的小型桥梁。

3、团山子跨线桥方案

团山子跨线桥位于线路经由的团山子地区,是连接滨河南路与xxx西部出口路—南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此桥的建设将大大缓解西部地区的交通压力。

团山子跨线桥全长600米,其中桥长227米,两端引道长373米,桥面全宽27米,其中车行道24米,两侧各1.5米人行道及护栏。

跨线桥结构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分为两联,第一联长122米,跨径布置为21m+25m+30m+25m+21m,为变截面连续箱梁,第二联长105米,跨径布置为21m+21m+21m+21m+21m,为等截面连续箱梁。

桥梁上部结构为双箱双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箱宽13.5米,两侧悬臂2.5米,箱底宽8.5米。

桥墩为矩形截面柱式墩,每个箱设两个支撑,柱截面尺寸为1.51.0米。

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一柱对一桩,桩径为1.2m,上设承台与墩柱连接。

桥台为一字型混凝土桥台。

与南兴路相接段引道两侧设置挡土墙,与滨河南路相接段引道为高路堤形式。

四.项目的环境保护

1、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

滨河南路未实施前,太子河水面平均宽度为450米,河漫滩上淤积了大量的淤土及砂砾石,杂草到处都是,水环境质量恶劣,特别是本钢一铁厂在右岸倾到铁渣处,无论是大气污染,还是噪场污染均非常严重。

另外,现状河道不顺直,在河道较宽处,有一些临时筑物,比如,停车场、练车场、汽车劳务市场等;还有一此单位和个人在河道里乱采砂和孵石,造成河道内破烂不堪,非常不雅观,严重影响人们接触水面,开展各种活动。

2、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改善

滨河南路实施后,筑路用的土料大部分来自于河滩的清理,且对原河道进行截弯取直,河道内不见了滋生的各种杂草,均是水面,使河道内的景象大为改观,另外,在道路靠岸一侧建有绿化带,取代了原有的各种临建和乱建。

本钢一铁厂的铁渣池也纳入搬迁计划,由本钢自行解决搬迁。

xxx的污水截流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正在实施,上段的截流干管已经施工完毕,这样使太子河内的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使人们具备了接触水面,开展各种活动的条件。

总之,滨溃南路的建设对太子河两岸的环境治理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也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五.主要工程量

经测算,该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

1、填筑路堤土方169万立方米

2、迎水坡护砌7.96万立方米

3、机动车道面积31.05万平方米

4、人行道面积3.45万平方米

5、桥、涵、管工程8700平方米

6、北地跨线桥2240平方米

7、团山子跨线桥6129平方米

8、孤山立交桥7660平方米

9、引道(含挡土墙)10071平方米

10、绿化工程11.5公里

11、路灯工程608盏

12、拆迁及障碍处理610万元

六.项目进度安排

滨河南路工程是市里的一号重点工程项目,对全市的一切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98年9月起已开工建设,至今年六月份已完成填筑路基土方60万立方米,对河床内的滩地基本进行了清理,到七月末可完成5公里长的路基迎水坡护砌工程,跨沟桥涵正在建设中。

计划1999年全面完成路基填筑和防护工程及部分桥涵建成,2000年全部完成路基尾工及铺筑路面工程,达到通行要求。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滨河南路建设工程在城市中心区,位于河道左岸滩地。

道路纵坡随河道纵坡建设,平均总坡降为1/800。

道路按规划要求主要在岸边滩地布设,不涉及大量动迁问题。

跨排水沟道架桥(涵)通过,过铁路公路桥采取下穿方式,在团山子处上跨本钢专用铁路线。

通过三处水源地时为保证正常取水,在取水头部建桥跨越。

道路布设总的原则是保持河道有280-300米的正常行洪宽度。

二.水文、气象、地震条件

本溪地区植被较好,达60%以上。

多年平均雨量为802毫米,多集中在7、8两个月份。

距市区上游42公里处建成观章阁大型水库以后,控制市区上游汇水面积达70%,经计算,建库前后洪峰流量变化见下表:

观音阁水库建库前、后本溪洪峰流量对比表

频率(%)

洪峰流量(立方米每秒)

削减值(立方米每秒)

消减比值(%)

建库前

建库后

10

3372

5130

1758

34.3

5

4386

7210

2824

39.2

2

5739

10100

4361

43.2

1

6764

12400

5636

45.5

0.5

7867

14700

6833

46.5

1960

6495

14300

7805

55.0

本溪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温度变化较大,四季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7.8度,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24.3度(7月),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零下12.1度(1月),历年最高气温达37.3度,最低零下37.9度。

一般10月末开始封冻,至次年3月末解冻,冰冻期约为120天,一般冻土深1.2米,最大冻土深达1.49米。

本地区地震裂度为7度。

三.工程地质条件

沿河第四纪覆盖层平均厚度较薄,最薄处仅有1.5米,河滩地区覆盖层岩性单一,主要是河流冲积成因的砂卵石,砂石比以砂为主,层厚约为2-4米。

一级阶地主要岩性可大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土砂层,下层为砂卵石层。

下游本钢厂区段有钢渣堆放。

 

第五章投资估算

一.编制依据:

依据建设部1996年12月17日“建标[1996]628号”文件颁布的《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要求及xxx滨河南路建设工程方案。

投资估算所采用的指标根据建设部《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7-101-96)》编制,所采用的单价以《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定额辽宁省单位估价表》(93年)为主要依据。

工程费和综合费费率按一级施工企业计算各项费用,工日工资为21.50元,主要材料价格按1999年第一季度结算价计算。

投资估算费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路堤防护工程、引道工程、桥梁工程、照明、绿化等工程费用;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征地费、拆迁补偿安置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质量检测费、勘测设计费;第三部分: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道路结构:

•机动车道按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沥青贯入式、40CM矿渣。

•人行道按5CM砼方砖、4CM石灰砂浆、15CM矿渣。

道路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按道路工程的综合指标编制。

高架桥和跨线桥的技术经济指标按一般跨度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梁桥计算;

桥涵的技术经济指标按一般跨度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计算;

照明和绿化按照当前水平费用估算。

二.主要材料价格:

材料价格按一九九九年第一季度建设工程部分材料结算价格确定:

主要材料价格表

序号

品名

单位

价格(元)

1

工程用木材(方材)

立方米

1312.00

2

钢筋

2460.00

3

325#水泥

223.00

4

425#水泥

244.00

5

525#水泥

357.00

6

钢板

2800.00

7

立方米

37.00

8

沥青砼(细粒式)

立方米

523.59

9

沥青砼(中粒式)

立方米

517.89

10

沥青砼(粗粒式)

立方米

469.71

11

黑色碎石

立方米

415.37

12

碎石

立方米

32.00

13

25×25×5方砖

1.43

三.费率确定:

投资估算的工程费和综合费费率按一级企业标准取定,具体费率如下表:

费率表

费用名称

取费基数

费率(%)

1其它直接费

直接综合费

基本直接费

3.97

施工干扰费

基本直接费

2.00

现场经费

基本直接费

4.50

2间接费

企业管理费

基本直接费

5.10

财务费

基本直接费

0.20

劳动保险费

基本直接费

4.85

贷款利息

基本直接费

1.20

土地印花税

基本直接费

0.70

3

计划利润

基本直接费

4.50

4

技术装备费

基本直接费

3.50

5

职工生活补贴

基本直接费

3.2

6

税金

直接费+1+2+3+4

3.445

投资估算的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如下:

•勘察设计费:

根据国家标准物价局,建设部【(1992)费字375号】文颁布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及《工程勘测收费标准》,费率按3%计取。

•建设单位管理费:

依据【建标(1996)628号】文件关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取费标准,费率按1%计取。

•工程监理费:

根据【建标(1996)628号】文件,参照【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件,国内招标,其费率按1.6%计取。

•工程质量检测费:

根据【建标(1996)628号】文件,参照【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件,其费率按0.15%计取。

•基本预备费:

根据【建标(1996)628号】文件规定,按8%计取。

•物价上涨系数:

按国家计委【建设(1992)1154号】文件规定6%预留。

按下列公式计算:

n

Pf=∑It×[(1+f)t-1-1]

t=1

式中:

Pf-----涨价预备费;

It-----计算期第t年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F-----年价格指数;

t-----计算期第t年;

n-----计算期年数。

四.投资估算

根据国家建设部《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项目总投资的计算式: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5725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904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为16629万元,合计固定资产投资为18957万元。

工程投资估算汇总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计算见以下表格。

估算汇总表

估算金额(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各项费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购置

其它费用

合计

单位

数量

单位价值(元)

比例(%)

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

15725.1

15725

82.95

1

路基土方

3549.0

3549

立米

1690000

21

2

路基迎水坡防护

1830.8

1831

立米

79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