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亚圣孟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14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儒林亚圣孟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林亚圣孟子.docx

《儒林亚圣孟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林亚圣孟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儒林亚圣孟子.docx

儒林亚圣孟子

儒林亚圣---孟子

孟子,是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长期以来,他被人们尊为“亚圣”,奉为孔子思想的正宗嫡传。

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

孟子名轲,据说字子车,是鲁国有名的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孟孙同叔孙、季孙均出身于鲁国公室,是鲁桓公的庶子,史称“三桓”。

孟孙氏的嫡系称孟孙氏,其余支子就改称孟氏。

先秦时期,姓、氏为二。

如按先秦的标准严格区分姓和氏的话,孟子当为姬姓、孟氏。

孟子虽系周公旦的后代,祖上曾有过显赫的声势,但孔子在世时就已发现,由于“陪臣执国命”,“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论语·季氏》)。

到战国中期,历近一个半世纪,孟孙氏罕见史书提及,这种衰微之势就更加明显了。

可能正是由这一原因,孟子的祖上就从鲁国迁到邹国,故司马迁和赵歧都说“孟子,邹人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题辞》)。

孟子大概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死于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终年85岁。

[注]他的父母,可信的记载很少。

据《春秋演孔图》以及《阙里志》等说,其父名激,宇公宜;母姓仉(音掌)。

在孟子的早年教育中,孟子之父默默无闻,对他教育有功的主要是他的母亲。

因此,后代广为流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

[注]孟子幼年时甚得母教,这对他后来一生影响至大。

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后来人们以“思孟”并称,除了他们思想上的一致外,与这种师承也是有关的。

孟子学成之后,就开始“周游列国”,以学干诸侯。

他游说诸侯的第一站是齐国,其时约40多岁。

他本想通过正在“一鸣惊人”的齐威王施展其“仁政”理想,但不受齐威王的重用,只是被任为客卿。

他听说宋王偃将要推行“王政”,就约在公元前323年之时离齐赴宋。

但宋王偃并不打算接受孟子的主张,孟子只得“远行”,回到他的家乡邹国。

在邹国,邹穆公曾向他请教为政,屋庐子、曹交、然友或向他问礼,或向他问学。

而滕文公断然实行“三年之葬”,就是听从了孟子的指教。

公元前322年,鲁平公即位,用孟子弟子乐正子为政。

孟子赶赴鲁国,由于乐正子的推荐,鲁平公准备乘车去见他。

但因嬖人臧仓进谗,说孟子“后丧逾前丧”,不能算作贤者,于是鲁平公取消了这次会见。

孟子在失望之下又只好返回邹国。

刚即位不久的滕文公礼聘孟子至滕,孟子在滕很受滕文公的敬重,他不但带一帮弟子馆于上宫,而且滕文公还多次向他垂问治国大计。

孟子于是系统地推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并教以“小国事大国”之道。

这时,农家的许行和陈相兄弟都来到了滕国。

孟子与陈相辩论,用社会分工论、“物之不齐”说驳斥许行之说。

大约在公元前320年,孟子听说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就离滕赴魏,来到了魏都大梁。

孟子一到魏国,梁惠王就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孟子以“先义后利”、“与民同乐”、“勿夺农时”、“谨库教之教”、“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等一系列政见折服了他。

可是,第二年梁惠王就死了,未能实行孟子的主张。

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孟子觉得他不像一个有为之君的样子,就失望地离开了大梁。

公元前321年,齐威王卒。

齐宣王即位,喜爱文学游说之士超过了梁惠王。

邹衍、淳于髡、慎到、田骄、环渊等著名学者齐集齐之稷下学宫,宣王赐之以高第,赏之以大夫之禄,使之“不治而议论”国事。

孟子得知消息,便带领他的弟子,经由范、平陆而到齐。

在齐国,孟子受到从未有过的礼遇,齐宣王授与他“卿”之高位,派他出使滕国,并屡屡向他问政。

齐宣王喜好“齐桓晋文之事”,而孟子却大谈他的“仁政”主张(《孟子·梁惠王上》)。

从“土地”方面,他提出了“制民之产”、“恒产恒心”、“不征不税”等说,在“人民”方面,他强调“保民而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为民父母”说;在“政事”方面,他严厉批评王公大臣,斥之为“污君”、“不肖者”,并且声言对无德之君可以“易位”,有时竟弄得齐宣王或“勃然变色”,或无言以对,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将王位让给了其相子之,引起了燕国内乱。

齐大臣沈同私下问孟子是否可以伐燕,孟子认为可以。

但齐宣王派匡章伐燕,孟子却认为是以暴伐暴(《孟子·公孙丑下》)。

齐军攻下燕后,齐宣王想吞并它,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要视燕国百姓而定。

取燕后,面临着诸侯干涉的威胁,齐宣王又问计于孟子,孟子劝他速从燕国撤兵(《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拒不接受,结果君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大。

齐宣王为了缓和矛盾,准备召见孟子,孟子却称病不朝。

第二天却又出去吊东郭氏。

齐王派人来问病,并派来了医生。

孟仲子使人半路上阻拦孟子,劝他去朝见齐王,孟子却躲到景丑家留宿。

面对景丑的指责,他却答以“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认为不能以爵尊而轻慢齿尊和德尊(《孟子·公孙丑下》)。

公元前312年,燕人叛齐,齐宣王吞并燕国的计划彻底告败。

为此,他自觉“甚惭于孟子”。

齐臣陈贾在孟子前替齐王辩护,遭到了孟子的指责(同上)。

自此,孟子就要辞去卿位,离齐还乡。

宣王主动去见孟子,表示挽留,并打算在临淄城中给他一幢房舍,予以万钟的厚禄。

孟子却不接受,决计离齐。

在回邹国的途中,孟子心情非常复杂。

他在齐边邑昼连住了三晚,希望齐宣王改变态度,亲自来昼挽留他。

但齐宣王始终未来,他才在失望中离开了齐国。

孟子归邹之后,又到宋国活动,与宋轻相会于石丘。

孟子肯定了宋轻的弭兵之志,但认为“怀利以相接”不如“怀仁义以相接”(《孟子·告子下》)。

公元前312年,孟子由宋归邹。

他游说诸侯,遍历齐、魏、宋、鲁、滕诸国,奔波了35年而始终实现不了自己的“仁政”理想,就只好归隐故乡,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著《孟子》一书,记叙他一生的行事,阐述其思想学说。

公元前305年,孟子老死于家邹国,享年85岁。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这是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剧变的时期。

这时的社会,“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刘向《战国策书录》)。

春秋时代还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国家,经过长期的混战,这时已基本合并为秦、齐、楚、魏、赵、韩、燕七国,统治者“以土地之故靡烂其民而战之”,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战的必然结果,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由称霸走向图王。

为了在争战中获胜,进而由自己一统天下,战国七雄此时掀起了变法运动的高潮。

魏国率先变法,李俚“尽地力之教”,编著《法经》,强调保护私有财产,限制旧贵族的特权。

吴起在楚国执政,将魏国的变法运动带到了楚国。

申不害在韩国为相,实行改革。

齐国则任用邹忌,推行法家政策。

但影响最大、最为彻底的则首推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这些竞相进行的变法运动,给传统势力以致命打击,为新的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郡县制开始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度开始取代世卿制度,俸禄制度开始取代世禄制,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正逐渐取代井田制,随着国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政策的实行,新兴的军功地主阶级开始出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舞台上。

这一切,又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面对战国以来的巨变,士人们提出了治国的药方,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百家争呜。

孟子时代,对儒家学说威胁最大的是墨子学派、杨朱学派、农家学派,此外还有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

孟子的思想,也是在与这些对立学派的反复驳难、互相攻诘中阐发出来的。

针对法家的唯利是图、唯力是求,孟子倡言仁义,以王道对抗霸道;针对杨墨兼爱、为我之说,孟子强调人伦纲常对于人类的重要;针对许行学派的平均主义,市贾不贰的主张,孟子坚持社会分工,强调“物之不齐”的必然性;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恶说,孟子坚持仁义礼智根于心……总之,孟子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只有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才能正确地认识它;我们只有将它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才能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

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圣人与我同类者。

”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孟子名言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

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

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只好)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说:

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