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2711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docx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Word版

题目: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

-----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古代爱情诗的佳品

-----浅谈《湘君》《湘夫人》的艺术特色

摘要

《湘君》和《湘夫人》堪称是屈原《九歌》中最重要的作品,甚至是争议最大,也是艺术成就最大的作品之一。

从当前学界研究现状来看,无论是对《湘君》、《湘夫人》的身份考证还是对这两首爱情诗作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都十分重视对屈原在这两首诗歌中所注入的个人主观情感。

而注重感性体验是爱情诗的基本特征之一。

因此,从古代爱情诗的角度来分析《湘君》和《湘夫人》中的艺术特色应该是一个十分贴切的研究角度。

本文将在简单介绍屈原此人以及其重要代表作品《九歌》,分析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为作品研究奠定一个基本的背景和基调。

在此基础上分析《湘君》和《湘夫人》在语言、内涵、情节等方面表现出的爱情诗的艺术特征。

当然,这种感性的分析需要相应文学理论化的升华,所以笔者用了共鸣、抒情主人公等概念进行凝练和概括。

关键词:

《湘君》,《湘夫人》,共鸣,爱情

 

一、前言………………………………………………………………1

二、屈原与《九歌》………………………………………………………1

(一)汨罗江畔的歌者……………………………………………………1

(二)《九歌》与“二湘”……………………………………………………1

三、共吟:

平衡研究视野下的“二湘”…………………………………………2

(一)对唱之人:

《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考证………………………2

(二)香草美人:

抒情主人公的塑造…………………………………………2

(三)循环往复:

遥相呼应的文字之力……………………………………3

(四)戏剧性情节:

“重著精神,极力发挥”…………………………………3

四、爱情:

“二湘”以爱之名的艺术风格…………………………………4

(一)故事凄美动人…………………………………………………………4

(二)意境悠远杳渺…………………………………………………………4

(三)回味徘徊难决…………………………………………………………4

五、结束语…………………………………………………………………5

参考文献………………………………………………………………………………5

致谢…………………………………………………………………………………5

一、前言

《湘君》与《湘夫人》在诗歌的内容上主要讲述的一对夫妻各自因为思念而期望相会,并为之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努力,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伴随着诗人对湘君和湘夫人内心细腻情感的把握和表现,虽然最终二人的努力没有换来圆满的相聚,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效果还是让整首诗歌都沉浸在一种爱情、思念和惆怅等温软的情绪当中。

《湘君》与《湘夫人》被认为是屈原《九歌》中最重要的作品,学界对其的研究也十分广泛而深刻,审美文化批评、历史批评等方法都开辟出了新的天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著名楚辞研究者袁行霈在其著作《中国文学史》中称,二湘的表现手法已达到成熟的完美的境界,章培恒、骆玉明等学者亦将其称为中国爱情诗的绝佳之作。

针对二湘的研究可以分为语言风格、思想内蕴等方面,各个维度上的论文成果主要有:

黄世吉在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湘君》、《湘夫人》简论中认为二湘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描写刻画与想象留白之间的统一和协调,不仅详细描绘出了动人的爱情故事,刻画出二湘生动的形态和心理发展轨迹,同时也为后来的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延伸空间,为这首古老的爱情诗注入了现代性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的论文成果还有李锦文的《湘君》、《湘夫人》赏析等。

李丽在《湘夫人》中屈原理想与人格品质的隐曲呈现这一论文中认为二湘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那么纯粹,其中还蕴含了屈原对于自身命运遭际和楚国民族发展内蕴的思考和关注,湘夫人与湘君之间存在的错位和多元的分歧都预示了屈原对于爱情、个人、民族的不确定性思考,与之类似的解读还有张永鑫的《湘君》《湘夫人》“水中”解、钱玉趾的《湘君》《湘夫人》古代爱情诗的绝佳之作等论文。

然而,对于这两首诗歌而言,从爱情诗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总结其艺术特色和风格能够做到直接立足于诗歌本身,并结合欣赏者共同的审美感受进行细致分析,进而获得对这两首诗歌真实有效的品评和总结。

 

二、屈原与《九歌》

(一)汨罗江畔的歌者

屈原是楚国时代的贵族,曾任三闾大夫,服侍两位君王,对于楚国的兴盛和发展立下汗马之功。

然则忠言逆耳,楚怀王死后屈原即遭陷害,最终被发配不得返回楚国首都郢都。

在被流放的过程中,怀着强烈传统士大夫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的屈原披发行吟,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奉献了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经典和瑰宝。

而《九歌》就是屈原楚辞创作中的心血之作,也是精华之作。

在《九歌》中,屈原创造了“香草美人”的绝世之喻,并将自己的身世遭遇注入诗中,让诗歌在抒发忧愤的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色彩,避免了因为过度抒发而造成的堆砌和麻木之感。

对于一位心思细腻,情感浓烈同时又遭受到巨大的陷害而导致抱负无法施展的诗人来讲,生活的反差难以避免地影响着屈原的诗歌创作。

在《九歌》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自喻,象征自己的高洁,让人心生叹服的同时不得不又同情这种比喻内部隐藏的无奈和感伤

汨罗江畔的歌者在披发行吟,他内心的惆怅让后人无法知晓,唯有诗歌,可以供人思考和追问。

(二)《九歌》与“二湘”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是屈原楚辞创作最重要的集子,其中收录了屈原大部分的诗歌创作,且不乏经典。

其中收录了屈原十一首经典楚辞,除去《湘君》、《湘夫人》之外,还有《山鬼》、《国殇》等名篇。

有学者认为《九歌》是屈原在被放逐之后所做,然而《九歌》之中并非全部描写和歌颂男女之间的情感,其中还涉及到祭祀所用的歌曲创作,表现出对远古神明的崇拜和敬意。

这种内容的组成在客观上也显示出屈原当时内心情感的复杂,借用远古歌曲之名来命名其实是对古风传统的一种追溯,而其所追溯的应该就是那种君贤臣忠的盛名景象。

所谓的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最缺少的,诚哉斯言!

《湘君》与《湘夫人》是《九歌》中爱情诗的典范之作,也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和研究。

这两首诗歌描述的是两个人因为思念而渴望相会,并且都各自有不同的设想,比如江中建房,比如水畔言情,然而屈原却用一种缺陷的思考方式来给这两个有情之人一个不大不小的哀伤和叹息。

从古代爱情诗的基本认知出发,“二湘”展示给人们两个多情的主人公、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和回味无穷的意味。

三、共吟:

平衡研究视野下的“二湘”

(一)对唱之人:

《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考证

针对“二湘”的研究,首先就是从对湘君和湘夫人的身份考证开始。

笔者认为,在正式分析“二湘”的艺术特征之前,简单分析几种“二湘”身份的可能性,为全文论述提供基本认知基础是一个比较必要的工作。

对于二人的身份,学界仍无定论。

其中,台湾学者苏雪林的“人神之恋”说相比较而言具有范围更大的影响力。

苏雪林认为,《湘夫人》中,歌者是思念湘夫人的湘君。

从字面意义看,湘君其实就是湘夫人的配偶神,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方式是在水中建筑其高大的宫殿来等着湘夫人的到来。

而《湘君》中,歌者湘夫人在描述湘君过程中使用的“不忠”、“不同”、“不信”等字眼,因此湘夫人所思念的湘君应该并不是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个配偶神湘君,而更可能只是一个人间的男子,苏雪林认为湘君其实指的是人间的一位男巫,而非其原来的配偶神。

(二)香草美人:

抒情主人公的塑造

其实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来讲,文中人物身份的分析和考证的重要性还在其次。

既然是文学分析,那么作品在文学的维度上所具有的属性和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湘君》和《湘夫人》而言,无论屈原赋予他们的具体身份是什么,他们在文学性维度上都表现为一个思念爱人,渴望相见的抒情主人公。

从《湘君》来看,湘夫人为了与爱郎相见,先是来到洞庭湖,久等未见湘君之后,她不惜横渡大江,去往江的北边寻找爱郎。

在寻找的过程中,湘夫人担心自己的爱郎无法找到去往别处的自己于是将自己的玉环投入水中,希望湘君万一找到不到自己的时候可以在江水中发现踪迹,寻觅而来。

可见湘夫人对湘君的情深意切。

从《湘夫人》来看,湘君在思念湘夫人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像湘夫人那样去寻寻觅觅,带着一种急切,但是通过湘君不断的抒发自己的思绪,并且愿意“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可见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同样至深。

屈原在塑造这两位抒情主人公的时候,没有忘记用兰花、桂树、积雪、荔枝等美好的事物来装点思念的画面。

在屈原笔下,江水中的兰州催发,没有了原先的急切甚至危险的意味,反而充满了温馨和爱意,再掺杂上一丝专属爱情的幽怨,两位哀伤却又彼此欢喜、同时带着期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马上就跃纸而出了。

(三)循环往复:

遥相呼应的文字之力

当前学界对于《湘君》和《湘夫人》在文本形式上的对唱已经有了共同的认识和结论。

因此,对唱形式影响下,这两首辞作在文字和文本形式上就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对应性和呼应性。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楚辞独有的形式使得这两首诗歌在吟唱、“兮”等语气词的使用、诗句的排列和分行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

多为两句做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而四句或者六局组成一个诗歌段落。

这种形式上的照应能够形成直接的对应性的审美感受。

其次从诗歌内容上来说,《湘君》和《湘夫人》描述了处于相思状态下的两个人在思念着对方,却又无法相见。

虽然做足了相见的准备却终不可得。

两首诗都弥漫着思念、哀伤、幽怨的情绪。

甚至在情节上都出现了抛物于水,水波传信的内容。

最后,从整篇诗歌格调来看。

《湘君》和《湘夫人》都以思念为底色,编制出强烈的情感的网,同时用无法相见的结局来为这张情感的网加上一个失望的收束,做到了放中有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正像是将《湘君》和《湘夫人》浓烈的相思之情放入到一个盒子当中,让情感的喷发在有限的空间中爆发出更强悍的审美冲击力。

(四)戏剧性情节:

“重著精神,极力发挥”

著名楚辞研究学者黄士吉在分析“二湘”的艺术特色的过程中曾经专门针对“二湘”的情节性进行点评,并使用“重著精神,极力发挥”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

对于屈原来讲,诗歌的创作多为抒发感概。

而“二湘”在情节上的用功和专门的雕琢也使得这两首诗的独特地位和意义价值显示出来。

在《湘君》和《湘夫人》这两首并不很长的诗作中,屈原不仅描写了二人各自的相思情感,同时剖析出内心所隐藏的一丝不满和幽怨之情。

达到了对情侣心理的深刻描写。

更为难得的是,屈原在诗中还安排了对比性和转折性的情节。

湘夫人对于湘君的未到充满了小女子式的埋怨,而湘君对于湘夫人的未到却带着一种理解和宽容,甚至将希望寄予将来。

在对比中不仅丰富了情节内容,而且加深了两首诗歌情感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在情节性的维度上,屈原还借助各种描写性的语言来完善相关的细节,比如湘夫人所乘小舟的细致描写,湘君在水中所建房屋的描写等,在小处下笔描绘,正是体现了那句

“重著精神,极力发挥”。

四、爱情:

“二湘”以爱之名的艺术风格

(一)故事凄美动人

前文讲到,屈原在“二湘”中十分重视诗歌的情节,甚至可以安排了转折性、对比性和冲突性等情节,这些类型丰富的情节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类似戏剧式的感人效果。

湘君和湘夫人无疑都是用情至深之人,而且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于湘君来讲,他可能表现得不如湘夫人那样积极主动,缺乏了对情侣相见的急切和热情。

然而,他却用一种更加平和的方式去思考这种爱人相会的场面和情节,他克服内心的思念的情绪,想着建房于水中央,等着爱人来见。

而湘夫人则不然,对于思念和爱人,她显得那么急切和主动,甚至都不能安心等在洞庭湖畔,甘愿驾舟渡江,与爱郎相会。

屈原此时对湘夫人之舟极尽细致和奢华的描写在侧面上也佐证了湘夫人对爱郎的重视和急切的心思。

然而,故事的高潮在于两人并没有如愿相见。

诗歌前面所作的铺垫是为了结尾处的全部推倒和打碎。

加之后来学界对于湘君、湘夫人身份的考证,二人之间很可能存在一个人间男巫,这样反复的剧情设置又使得这个故事内容本身多了一丝神秘。

而作为后来者的我们,重新读这首诗,慢慢回想湘君和湘夫人各自对爱的态度和共通的执着,竟可以多出一点凄美动人之味来。

(二)意境悠远杳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词以境胜”。

对于楚辞来讲,屈原本身就重视诗歌情感色彩的涂抹和自身主观性内容的注入,因此在《湘君》和《湘夫人》中,借助对其复杂情节的赏析和对其精美比喻的了解,读者完全可以品位出诗歌画面所传递出来的那一丝悠远的意境。

最基本的意境营造方式是始终大量的情景交融的文字和语句。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侧。

”这句诗将自己的思念之烈用涕泪横流的场面进行刻画,而“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则用的是专属于女子的那种静望水流的姿态来表现湘夫人内心的思绪。

读来令人遐想。

此外,这种意境的营造还来源于屈原对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尾的收束。

通过一个谁也讲不清的遗憾让湘君和湘夫人都无法实现相会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到底存不存在,到底具不具备对应项还是一个永远的谜题。

笔者认为这首诗歌最迷人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看起来故事那么简单,可是分析起来却发现很多问题和疑问其实都无从解答。

(三)回味徘徊难决

《湘夫人》和《湘君》能够在《九歌》研究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很大原因在于这两首诗歌在被阐释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义性和复杂性。

对于任何一部经典作品来讲,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被阐释是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部作品经典性的重要来源。

在《湘君》和《湘夫人》这里,回味的徘徊难决不仅体现在湘君和湘夫人的身份存疑上,更加体现在这个故事本身。

当两个思念情绪如此炽烈的两个人在相互思念的时候,为什么诗人会安排如此多的波折让两人最终无法相遇,甚至在波折创作出来的时候又建造了水上宫殿和精美的水上兰舟作为正面的因素来抵抗这一负面的结果?

在戏剧性情节的营造中,屈原自身的因素和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与回忆又体现在哪里,如果有体现,那么是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来体现的呢?

这些疑问都需要解答,可同时重点又不在于解答与否,只在于那一种不确定性的回味。

 

五、结语

《湘君》与《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重要作品。

本文从爱情诗的角度来分析两个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思绪以及在此思绪下的不同表现行为,希望能够从这一角度来最大限度地分析“二湘”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屈原在这两首诗歌中注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同时又深刻描绘了情侣那种细腻多变的心理变化,在故事、情节、主人公塑造以及意味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87-290.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1-318.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78-80.

[4]宋朱熹.《楚辞集注》[M].江苏:

广陵书社,2010,52-53.

[5]黄士吉.《湘君》、《湘夫人》简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4

(1),9-10.

[6]蒋南华.《湘君》《湘夫人》[J].《贵州文史丛刊》1983

(1).

[7]张永鑫.《湘君》《湘夫人》“水中”解[J].《文学遗产》1980

(2),18-20.

[8]李丽.《湘夫人》中屈原理想与人格品质的隐曲呈现[J].《长城》2011(6),89-90.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