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5179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docx

3上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讲稿全解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4.3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37课时

第二节、教师人格是构成教师道德内在本质的精神力量

一、教师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首先、教师的人格感化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明以身立教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同时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差,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其次、教师职业这种以人格感化人格的特点,促使教师自身人格的提高。

一是教师在以人格感化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人格有更高的要求;二是教师要点燃学生,自己心中首先要有火种。

所以,从事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在整个人生航程中始终面临着人格的挑战。

再次、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促使教师威信的确立。

威信是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功力无穷的精神感召力,教师的威信是教育学生和搞好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

最后、教师的人格感化还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教师凭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凭着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素质、卓越的才能、严谨的作风教育学生,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影响社会,进而影响整个民族。

教育专著《爱弥尔》中勉励教师说: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值得推崇的模范。

二、教师人格的构成分析

教师的人格由教师的品德、性格、体格、资格四个要素组成。

1、教师的品格

教师的品格是指人的内在特制,它是由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所决定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特点和倾向。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

3坚持正直的品质;

4教师间建立良好友谊;

5对学生无私的爱;

6奉献、献身品格等。

2、教师的性格

性格是人格结构中表现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度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差异;

2性格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影响人格魅力的深层因素;

3人的性格恰如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3、教师的体格

体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基础。

1强壮的体魄包括正常发育,抵御身体疾病的能力,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运动素质发展水平等;

2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

3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依靠体育。

4、教师的资格

教师资格是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身份。

三、教师人格的现代要求

1、对教师人格具有开放性要求。

从封闭走向开放。

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2、对教师人格具有务实性要求。

3、对教师人格具有竞争性要求。

4、对教师人格具有民主性要求。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4.24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38课时

第三节、教师崇高的人格塑造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人格塑造是师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塑造现代教师人格,既是教师劳动特点、人民教师崇高职责和新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内心的愿望。

首先、教师的劳动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

教师与其它行业不同,教师是做“人”的工作、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也是人。

其次、教师肩负的责任决定了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再次、教师人格反映了广大教师对真、善、美德自觉追求。

二、教师人格塑造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人格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深化的,一般来说要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

外部作用。

第二:

产生内在动机。

第三:

选择行为方式。

第四:

行为变为习惯。

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1、强化教师意识,发掘塑造动力。

首先、要强化“我是人民教师”的意识。

其次、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2、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塑造方向。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学习现代教师人格理论。

再次、向优秀教师学习。

(一)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的人格塑造不能脱离教育实践。

其次、教育实践是检验教师人格塑造的标准。

(二)不断自我激励,加大塑造力度。

自我激励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目标激励。

2、成果激励。

3、反思积累。

4、对比激励。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5.15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39课时

第七章

第一节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基础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1、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于其学习、生活、成长等诸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具体而言,人的心理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是人脑的高级机能。

3、健康包括: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①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善的;②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不断进取。

5、健康的四个要素:

①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没有疾病;②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③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效率;④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饱满。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二)悦纳教师职业。

(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四)健全的教育意志。

(五)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六)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一位好的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外,还应有健康的心理。

2、心理健康的教师是能够快乐工作的教师。

3、心理健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

4、心理健康的教师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6.5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40课时

教师的心理问题透析

一、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焦虑

教师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1、工作任务繁重;2、自己身体状况欠佳;3、子女就业困难;4、人际关系紧张;5、个人兴趣与职业发生矛盾等。

(二)自卑

自卑心理的形成既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也与当事人的某种心理创伤有关,同时,不注意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和身上的缺陷也有可能产生心理自卑。

(三)多疑

教师的疑心太重,会影响人际关系、障碍教学工作、还可能发展为疑病性神经官能症。

(四)抑郁

教师产生抑郁心理除由于心理受到挫伤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活过于单调;二是工作力不从心;三是体弱多病。

(五)嫉妒

导致教师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因:

1、学校赏罚不公;2、教师气量小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3、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特点。

(六)孤独

教师孤独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生性安静;2、回避过多交往;3、家庭情况发生变化。

二、教师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1、社会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不稳定。

4、心理失衡。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

2、教师继承着多重角色带来的心理冲突。

3、工作繁重且心理压力大。

4、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安全感不足。

5、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6、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6.29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41课时

第三节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展示生活的七彩阳光

一、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一)尊重教师的权利,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为教师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三)维护稳定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净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环境。

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教师要做到: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做到胸怀理想,脚踏实地;3、在工作中努力创造成绩;4、正确地理解和追求人生价值。

(三)热爱学生,激情投入工作。

(四)学会自我训练,保持劳逸结合。

教师要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

1、自我放松法。

2、注意力转移法。

3、积极活动法。

4、训练暗示法。

三、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手段,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首先、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烦恼和痛苦,也不等于没有一时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表现。

其次、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再次、心理健康的标准因文化、年龄、历史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二)努力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首先、要微笑地面对生活。

其次、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最后、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业余生活。

(三)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焦虑维持在合理程度和范围之内。

(四)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

1、自我克制。

2、情绪合理释放。

3、精神升华。

4、代偿。

5、精神转移法。

6、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师德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时间:

2014.7.3

培训地点:

茅台一小会议室

培训人员:

茅台一小全体教师

主讲教师:

胡斌

课时:

第42课时

第八章

第一节教师道德行为及其选择

一、道德行为是自觉自愿地进行选择的行为

1、道德行为是自知的行为。

2、道德行为是自愿的行为。

3、道德行为是自择的行为。

总之,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行为者基于对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自觉认识而自觉地进行选择的行为。

二、道德选择是道德行为的前提

所谓道德选择,就是指行为对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多种行为方向进行比较和选择,从中选举一种行为作为自己实践的行为方向的过程。

道德选择在人们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是:

1、定向的作用;2、动力的作用。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取向

首先、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其次、教师作为家庭一员,学校一员,社会一员,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次、在复杂的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要求与特殊的道德要求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冲突。

四、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完全自觉进行的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

1、认识是道德选择的基本心理依据。

2、认识的选择性表现在教师信息感知模式上。

3、认识的选择性也表现为认知的定式和期待。

4、认识的选择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注意上。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依赖于情感。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情感通常由:

兴趣、情绪、情感三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独特的选择性。

1、兴趣是人在外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由欲望转化而来的。

2、情感是个体的稳定结构和特点,是比较深层的、稳定的东西,是不能测量的,只能通过情绪去感化。

3、情绪是起伏不定的,情绪通常表现为两极:

喜悦——悲伤,爱——憎。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需要意志。

意志就是根据自觉确立的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它不满足于认识和体验,意念和情感,而是把内部的情感、主观认识转化为外部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