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7342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读懂文言文.docx

如何读懂文言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

(1)

  每次考试结束,总有同学抱怨文言文阅读题难,读不懂。

这一堂课,我们就想结合“十一”给同学们布置的假期练习二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一讲如何读懂文言文的问题。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主要还在于词语,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词语的意义用法没有搞清楚,根本谈不上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文意的分析;词语掌握好了,其他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003年北京市的《考试说明》,第一条就是“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把实词虚词的表述合在一起说,把意义和用法合在一起说,比原来考纲的表述更加科学。

活用,归根到底,还是词语的用法,实在没有必要把它再独立出去。

在表述中,实词虚词都强调了“在文中”的理解,也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在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强调的是语境义,也就是说,在掌握了多义词的多种义项之后,还要能够确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做到“因文定义”。

所谓的知识能力的迁移,推断能力的培养,都和这一点分不开。

  文言词语难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它的多义性,一是它的活用性。

而无论是多义词的定解,还是活用词的判断,都离不开上下文,也就是常说的“语境”。

  一个词语,无论它有多少个义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也只能表达一种意思。

比如,“谢”,在文言文中有如下几种常见的义项:

道歉、推辞、告别、感谢、告诉、凋落。

如果不考虑语境,《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理解成“感谢”也未尝不可。

但如果联系上下文看,刘邦“距关,毋内诸侯”,想在关中称王,惹怒了项羽,准备以四十万大军来攻打刘邦,项伯私下答应刘邦,回去替他说情,并且告诉他,第二天要早一点来“谢”。

这时还不能肯定这个“情”能不能说下来,要说“感谢”,实在是早了一点。

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它理解为“道歉、谢罪”,这样文意就通了:

项伯的意思是,一方面他自己为刘邦说情,另一方面,刘邦也要亲自去赔礼,说软话,才有可能解除这次危机。

同样,《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一句,如果不考虑上下文,把这个“谢”理解为“感谢”也合乎情理:

自家有女儿,别人来给说媒,做母亲的当然要“感谢”了。

但再看下文,这样理解就有问题了,“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她“岂敢言”,不敢作主,那么前面显然就不是感谢了,而是推托,婉言谢绝。

  一个词语,是一般用法还是临时的活用,也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

比如,同样是《过秦论》,“于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和“序八州而朝同列”两句中都有一个“朝”字,它的基本意义都是“朝拜”,但是,代入两句话中,就有区别了。

第一句可以理解为“强一些的国家请求服从,弱一些的国家入(秦)朝拜”;第二句的主语是“秦”,如果理解为“秦给八州排列了一下次序,到与他同等地位的诸侯国去朝拜”,恐怕就难以理解了:

秦国君臣,惨淡经营一百多年,经过六代人的努力,国力空前强大,有足够的力量主宰中原,支配八州,怎么还会到与他同列的诸侯国去朝拜呢?

显然,这样理解从情理上是说不通的。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朝”字,应该是使动用法,“使(同列的诸侯国)朝拜”秦国,而不是秦主动的去朝拜比他弱小得多的各个诸侯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读懂文言文,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词语意义的能力。

因此,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放在词语的理解和推断上了。

  从命题来说,我们“十一”发的练习中的两段文言文阅读,都是仿照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形式,选的议论性的文字。

在阅读过程中,还是要整体把握,首先要运用课内学过的文言知识,读懂所给的文段,了解这一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用哪些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然后再看试卷问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问的。

在此基础上,联系全文,一一进行解答。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的翻译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从同学们答题的情况来看,读懂大意还不算困难,但要逐字逐句的落实,直译,就有些含糊了。

所以,在阅读时,应该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首先要读懂关键的语句,养成一种推断的习惯,了解什么叫直译,什么叫意译。

这样在具体的翻译中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下面我们就以第二套练习为例,来具体的讲一讲如何读懂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

“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

”弦章对曰:

“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

“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

”孔子曰:

“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本次练习,我们的文段节选自刘向的《说苑·卷八·尊贤》,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阅读起来难度比记叙性文字要大一些。

阅读时,要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入手,找到本段文字的观点句,再看看文章用什么作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又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理清文章论证的脉络,就可以做题了。

  这篇阅读材料,一共四段,第一段提出观点,是典型的议论性文字。

第一句开宗明义,就推出了全文的观点:

作君主的,想要治理好天下,名传后世,就一定要尊贤下士。

然后就用了一个比喻,从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尊贤下士;紧接着,就像《谏太宗十思疏》开头段一样,设喻说理,以“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为喻,来证明“欲霸王者托于贤”的道理。

然后又用任用贤臣则兴,任用佞臣则亡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要尊贤的道理。

  第一句“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是文段的观点句,前半句的重点词语在“垂”上,这个字的常用义是物体的一头挂下来,由此引申为“流传下去”。

成语“永垂不朽”“名垂千古”中的“垂”都是这个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推断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我们掌握的成语中相同的语素进行比较。

  后半句“必尊贤而下士”重点在“尊”和“下”,“尊贤”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为“尊重贤人”不难理解;但是,“下士”的“下”,恐怕就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较大的区别了。

但是,如果稍稍作一下语法分析,就可以看出,“下士”是动宾关系,这里的“下”应该是动词,这种情况,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就出现过,“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句中“下士”译为“谦虚地对待士人”,熟悉课文,只要一读,就能联想起课文中的句子,自然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这个词的意思。

即使不熟悉课文,也应该知道这里的“下”是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以君王之尊,居于士人之下,自然是“谦虚地对待”了。

《谏太宗十思疏》中“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中的“下”也是相同的用法,为什么就不能译为“谦虚地对待”呢?

这实际告诉我们,文言词义的理解,离不开上下文,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具体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定义”。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二个推断方法,熟悉课文内容,学会参照比较。

因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虽然说选文是课外的,但它实际考查的知识还是课内的,它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复习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学会因文定义。

  接下来的两句,前一句是一个比喻,“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重点要掌握三个词语:

“犹”,“犹如”;“望”,“愿望”;“意”,“心意”。

我们的现代汉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

古汉语的单音词,在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时,往往是以这个单音词为其中的一个语素,用它的几个不同义项为另一个语素,分别构成几个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例如“望”,有这样几个常见义项:

远看,心愿,期盼,名声等,它的这几个义项分别演变为现代汉语的“远望”“愿望”“期望”“名望”等,这一演变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推断。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三个推断方法:

对句中的一些文言单音词,可以用包含这一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去推断,带入原文中,能解释得通,一般来说就应该是正确的解释。

[“犹”(犹如)“意”(心意)也是如此。

]

  紧接着就是设喻说理,“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这前后两句中的两个“致”“至”,在《劝学》中都出现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样的“至(致)千里”,为什么用字不一样呢?

对此就要运用“六书”知识,对字形做一下分析了。

“至”,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用来表示“到达”的意思;“致”,形声字,形旁“攵”表示手的动作,作为声旁的“至”又表到达,这两个字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没有反文的“至”,表示动作主体的自主行为,像鸟落地一样,不必借助外力就“到达”了,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这个“至”;而有反文的“致”,加上了一只“手”,表示借助外力“达到”,所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一句就要用这个“致”了,它要借助“舆马”这个外部条件。

同样道理,句中的“其意之所欲至”,是自己的愿望,是没有外力情况下的“至”,而前一个“致”,就没有排除外力的作用。

后面“致远道者”要“托于乘”,用加反文的“致”也就不难理解了。

“绝江海”的“绝”和《劝学》中的“绝江河”的“绝”用法完全一样,熟悉课文的同学,语感强的同学,一读就能知道这是“横渡”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四个推断方法:

运用“六书”知识,推断词语的意思。

  “致远道者托于乘”中的“乘”,在这里又可以运用一种推断的方法。

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推断。

“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这类整齐的句子中,上下句相对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句的词语,推知下句相应位置上词语的意思。

上句的“船”,是“绝江海”的工具,下句的“乘”显然也应该是一种工具,是“致远道”的工具,根据我国古代车马不分的特点,“乘”当然应该译为“车马”了。

同样道理,根据前面两句的“绝江海”“致远道”推断,“欲霸王者”中的“霸王”也不应该是名词,而是动词,“称霸作王”。

这也是词类活用的一个辨别方法:

名词前面如果有能愿动词修饰,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也就是对于在句中用法比较特殊的词语,要做一点语法分析。

例如《劝学》中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名词“水”前面有了能愿动词“能”来修饰,这个“水”就活用为动词了,应该译为“游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刃”前面有能愿动词“欲”来修饰,就变成动词了,译为“用刀杀”。

至于这两句前面的两个虚词“夫”“故”,前者作为发语词,表示引起后面的议论,后者在因果复句中表示下面说的是由前面原因推出的结果。

推断方法五:

利用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推断词义。

  后面两句,就完全可以运用以上所说的方法来进行推断了。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由“是故”领起,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上文。

“吕尚聘”“百里奚任”相对而出,应该知道“聘”“任”是同义词,二人不能自己“聘”自己,由此也应该能够看出这两句是被动句。

“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句中“商亡”“周王”都是“知”的宾语,都是主谓关系,可以判断“周王”的“王”应该是动词“作王”;同理,“秦霸”中的“霸”也应该是动词“称霸”。

“周王”“秦霸”既然都是主谓关系,句中的“之”字也就起了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这两句的意思是:

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

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接下来三段,都是记叙性文字了,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

我们先看头一段: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

“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

”弦章对曰:

“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齐景公一段叙事,字词平易,一般读懂没什么问题。

需要提一下的有几个地方,一是“至于”,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

现代汉语的“至于”通常作连词,表示紧接上文另提一件事或一种情况,而在这里,“至于”是两个词,“至”是动词“达到,来到”,“于”是介词,和后面的“岐堤之上”组成介词结构,用在“至”的后面,补充说明动作所达到的处所。

“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一句是省略句,“长毂”前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以”,当“凭借”讲;“以霸诸侯”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前面“登高以望”的“以”也是这种用法);“霸”后面省了介词“于”;“(于)诸侯”作了“霸”的补语,由此可以推断这个“霸”字活用为动词了。

再一个就是最后一句的“尽”字,本来是副词,在这里应该看作动词,译为“全都是”。

另外,“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的“乘”字是量词,这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过,应该不陌生,(像《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由此就应该能够推断“长毂”是车,而用来“霸”诸侯的车,当然是战车。

“岂其无管仲欤”一句中“岂其”连用,加强反问语气;“其”作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的情况我们课文中也遇到过不少,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祭十二郎文》)等等。

再有,这一段中两处出现“今”“昔”对举的情况,齐景公的话,用桓公和自己对比,是实指,“今”理所当然译为“现在”;而弦章话中的“今”,固然有今天的意思,但与后面的“则”相呼应,又有假设的意思,就像《庄暴见孟子》中“今王鼓乐于此”的“今”一样,所以我把这句话翻译为“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

这一段故事是从“贤君才能识贤臣”的角度来论证观点的。

  下一段:

  杨因见赵简主曰: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

“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赵简主用杨因一段,难度比较大。

杨因的话,“居乡三逐,事君五去”,是向赵简主叙述自己的经历。

“居”,处在,“居乡”,在乡里;“事”,侍奉,“事君”与“居乡”相对,应该是出来做官;从后面“不容众也”看,“三逐”应该是三次被驱逐;“事君五去”也应看成被动句,解释为侍奉君主五次被撤职。

“闻君好士,故走来见”,听说您喜欢士人,特地跑来见您。

这里的“君”是对人的敬称,与前面的“事君五去”的“君”不同。

杨因的这段话里,包含了这样一种意思:

我不被世俗所容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好士,您好士,一定会赏识我的才能。

君要择臣,臣也要择君。

杨因这样介绍自己,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自己的态度,看赵简主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赵简主显然听出了杨因话中不同凡人的地方,所以才“绝食而叹,跽而行”,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急于出去见这位特殊的人才。

而他的左右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杨因不被众人所容,不能忠于君主,屡犯错误,已经八次被人指出过失了。

“是不容众……是不忠上”句中的两个“是”字,都是指示代词“这”,而不是判断词。

我把它翻译成“这说明”,就是为了避免与判断词混淆。

这段中,难度大在“今君有士,见过八矣”一句,这里的“有”,是“取得”“获得”的意思,(《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即此义也)这里可以随文译为“看中”,因为没有学过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设题也回避了与之相关的词语。

(其实,在高考试卷中,有些生僻的词语也是这样处理的。

因此,阅读时遇到个别难于理解的字词,试卷又没有给出注解的,不要在这样的地方纠缠,一般不会在这里设题)“见”是表示被动的副词,“过”在这里是动词,“指出过失”,“过秦”的“过”就是这种用法。

这一句意思为“现在您看中的士,已经被人们指出八次过失了。

”赵简主回答左右的话,由“夫”字领起,三个判断句,并不难懂,只是“邪枉”与前面的“丑妇”、“乱世”并列,显然应该是名词。

“因授以为相”,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于是授予(官职),用他作了相。

和前一段一样,这一段也是讲识贤臣的问题,只是所选的角度不同。

这一段是从“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就是从识才经验的角度来讲如何识贤。

  再看最后一段:

  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

”孔子曰:

“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

“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孔子论中行氏之亡,告诉人们,“尊贤还要用贤”的道理。

本段文字难度也不算大。

“尊贤而贱不肖”,“贤”与“不肖”是反义词,可知“尊”与“贱”也是反义词。

“尊”是“尊敬”,那么“贱”当然就要译为“轻视”。

同样道理,“不能用也”“不能去也”相对,“用”是“重用”,那么“去”当然就是“不用”“罢免”了。

这和前一段的“事君五去”中的“去”是一致的。

实际上,“去”应该是使动用法,如果直译,应该译为“使……离开”,但这样译为现代汉语,未免捍格不通,所以我们采取了意译的办法,把它译为“罢免”。

这就是“因文定义”。

这段中的词语还应注意的是连词“虽”,它的常用义项有两个,一个是表示转折关系,译为“虽然”,另一个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即使”。

在“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一句中,明显的应该是假设关系。

另外,这段还有两处宾语前置的句子,一句“治国何如”,疑问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一句“贤者知其不己用”,否定句,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虽然淡化语法知识,但如果不了解这种句式特点,也会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熟练地掌握课内知识,运用以上所讲的推断方法,我们就可以基本读懂阅读材料了。

下面就具体说说试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

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

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

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本题考查常见实词的理解,答案是C。

前面已经作了分析,“在于尊贤而贱不肖”一句中的“贱”,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贱,可译为“轻视,看不起”。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欲霸王者托于贤

  B.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D.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

  本题考查的是古今同形异义词,答案是D,这里的“治国”与现在意思相同,都是“治理国家”,“治国何如”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如何治理国家”。

其他三项:

“霸王”前面有能愿动词“欲”,表明它活用为动词,称霸成王;现代汉语中“霸王”是名词。

“绝食”在这里是吃了半截饭中途停下来;今天说“绝食”是表示抗议或要自杀所采取的断绝饮食的行为。

“以为”在这里是“以之为”的省略,意思是“用(他)做(相)”;现在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1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用法,答案是C。

两句中的“则”都是连词,都表示假设关系。

其余三项:

A项的两个“以”前一个是连词,相当于“而”,这里可以译为“就”,后一个是介词,“用”;B项的两个“其”,前一个是代词,他,代中行氏,后一个是副词,表示反问语气;D项的两个“因”,前一个是表关联的副词,意为“于是,就”,后一个是介词,意为“趁机”。

这三道题,在我们《2003年语文考试说明》中,都属于“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范畴之内的,历年高考试卷文言词语的考查基本上都是三道题,足见其重要性了。

这类题主要应该强调因文定义,强调语境意识,根据前后文确定正确的意义用法。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正确答案是A。

解答这一类题,还是要根据题干要求,“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分析几个句子的语境,进行筛选。

①句是用设喻的方式,直接对论点的阐发,②句是用对事实论据的分析,任用了贤臣,天下人就知道这个国家必定称霸,足以证明尊贤兴国的道理;⑤句“国大治”是重用杨因的结果,自然也足以说明尊贤可以兴国的道理。

其余三项:

③是弦章回答景公,意思在于强调“君贤才能识贤臣”;④是叙述事实,意在表现赵简主发现人才时的神态;⑥句是子路向孔子询问中行氏灭亡的原因,这三项显然都没有直接“阐述尊贤兴国的道理”。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却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本题是对内容的分析概括。

答案是B。

弦章话中的意思是“如果您能做像桓公那样的明君,那么大臣们也就都可以是像管仲一样的贤臣了”。

高考文言文阅读,这一道题的设题意图还在于降低难度,四个选项有三个是正确的,无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意,所以,有人提出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用“倒吃甘蔗法”,意思就是先做这一道题,借助试题的选项,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这样做起其他的题来要容易些。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