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8049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docx

地理选修答题模板共10页word资料

读一遍就能记住的答题模板

(一)

关于专题最初的设想

之所以写到这个专题一来是很感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对我之前写过的第一期地理专题“让思维跟着转起来”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来整理汇总新的专题。

二来也是应学弟学妹的要求,希望能够整理一套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的专题。

日后也有一个预想就是帮大家整理出这一学科的思路,汇集一些大牛的学科意见,帮大家扫盲一下。

这个专题我还是会尽量坚持一个原则:

说“普通话”,仔细地分析,还原思维过程本身。

希望大家对地理这一学科不只是去记忆,而是理解。

我所期望达成的效果是,大家依旧一边阅读一边和我一起在头脑中思考,进行头脑风暴。

读一遍,就能理解其中的知识本质,思维技巧,并且在每一个分支采取同样的思考方式之后,自然而然地将考试实用的答题模板牢牢地记住,并学会举一反三以后可以自己总结。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吧!

请大家跟我且读且思考。

1自然灾害概论

“概论”这个词大家到大学就会经常遇到了,也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概念的总述。

我们先来分析自然灾害的考试意义。

自然灾害其实是高中地理学中的单独一部分的知识,是选修内容,应该是专门有一本选修课本来专门讲自然灾害的。

其实自然灾害这部分知识的实质是偏向自然地理的,是以自然地理的知识原理为基础,有时在具体区域又会涉及到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伴有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思考。

说到“自然灾害”,我们还是先来理解一下它的概念。

(PS:

要想真正学透一部分知识,先要对他的核心概念有本质的理解,这是根本。

这里教大家一种理解概念的办法,把名词结构:

“自然”二字说明了自然灾害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必须是自然界的。

灾害有很多,因人而产生的,发生在人类社会就不是自然灾害。

这一点很简单不细说了。

“灾害”说明了自然灾害的另一条条件,就是它必须对生命、财产等之类的产生了危害,这一点有时会被忽视。

比如说,地震,我们就不能把它简单地笼统地全部归为自然灾害,如果它发生在一片旷野、无人区,没有什么大的危害,这就可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同样,对于这个标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是所有自然灾害只有不利影响,丝毫没有有利影响,这个可以把它作为特殊的方面理解。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特殊点:

寒潮,寒潮本身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是它也有有利的一面:

①保持地球热量平衡;②“杀虫剂”;③风力资源。

2自然灾害的几大种类

真正掌握记住一个事物分为几类本身的意义不大,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又争取不重不漏,我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之后会按照这几个部分单独探讨。

每一种都会以具体灾害为例分析,但是灾害实在太多了,希望大家掌握方法后自己学会总结。

这几个大类其实主要是依据灾害发生的区域,本体来划分的,也是大多数教材可能会采用的分类方式。

3自然灾害的一般出题和思维模式

自然灾害在大多数省份会作为其中一道选修题出现,当然,他也会出现在前面的选择题和文字题当中,还是比较重要的。

其实自然地理有一个惯常的,我们又容易理解的思路。

一、既然是灾害,它一定会有它的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何因素导致。

这里需要注意,虽然我们之前强调了“自然”二字,但是致灾因素是不可以忽略人为原因的。

二、自然灾害刚才在定义中我们就说了,它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也就是它的影响(别忘了认真读题,存在答有利影响的情况)。

三、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涉及到措施的,我们一般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个是一些灾害有相对应的固定的措施,再一个就是分析它的成因,知道因为什么就知道怎样尽力避免了。

这就是写在此专题前面的几句絮叨,下面会按照灾害的几大类别分别介绍。

齐浩楠

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这位榜样感兴趣,您可以查看主页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读一遍就能记住的答题模板

(一)

 齐浩楠

浏览量 593

关于专题最初的设想

之所以写到这个专题一来是很感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对我之前写过的第一期地理专题“让思维跟着转起来”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来整理汇总新的专题。

二来也是应学弟学妹的要求,希望能够整理一套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的专题。

日后也有一个预想就是帮大家整理出这一学科的思路,汇集一些大牛的学科意见,帮大家扫盲一下。

这个专题我还是会尽量坚持一个原则:

说“普通话”,仔细地分析,还原思维过程本身。

希望大家对地理这一学科不只是去记忆,而是理解。

我所期望达成的效果是,大家依旧一边阅读一边和我一起在头脑中思考,进行头脑风暴。

读一遍,就能理解其中的知识本质,思维技巧,并且在每一个分支采取同样的思考方式之后,自然而然地将考试实用的答题模板牢牢地记住,并学会举一反三以后可以自己总结。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吧!

请大家跟我且读且思考。

1自然灾害概论

“概论”这个词大家到大学就会经常遇到了,也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概念的总述。

我们先来分析自然灾害的考试意义。

自然灾害其实是高中地理学中的单独一部分的知识,是选修内容,应该是专门有一本选修课本来专门讲自然灾害的。

其实自然灾害这部分知识的实质是偏向自然地理的,是以自然地理的知识原理为基础,有时在具体区域又会涉及到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伴有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思考。

说到“自然灾害”,我们还是先来理解一下它的概念。

(PS:

要想真正学透一部分知识,先要对他的核心概念有本质的理解,这是根本。

这里教大家一种理解概念的办法,把名词结构:

“自然”二字说明了自然灾害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必须是自然界的。

灾害有很多,因人而产生的,发生在人类社会就不是自然灾害。

这一点很简单不细说了。

“灾害”说明了自然灾害的另一条条件,就是它必须对生命、财产等之类的产生了危害,这一点有时会被忽视。

比如说,地震,我们就不能把它简单地笼统地全部归为自然灾害,如果它发生在一片旷野、无人区,没有什么大的危害,这就可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同样,对于这个标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是所有自然灾害只有不利影响,丝毫没有有利影响,这个可以把它作为特殊的方面理解。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特殊点:

寒潮,寒潮本身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是它也有有利的一面:

①保持地球热量平衡;②“杀虫剂”;③风力资源。

2自然灾害的几大种类

真正掌握记住一个事物分为几类本身的意义不大,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又争取不重不漏,我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之后会按照这几个部分单独探讨。

每一种都会以具体灾害为例分析,但是灾害实在太多了,希望大家掌握方法后自己学会总结。

这几个大类其实主要是依据灾害发生的区域,本体来划分的,也是大多数教材可能会采用的分类方式。

3自然灾害的一般出题和思维模式

自然灾害在大多数省份会作为其中一道选修题出现,当然,他也会出现在前面的选择题和文字题当中,还是比较重要的。

其实自然地理有一个惯常的,我们又容易理解的思路。

一、既然是灾害,它一定会有它的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何因素导致。

这里需要注意,虽然我们之前强调了“自然”二字,但是致灾因素是不可以忽略人为原因的。

二、自然灾害刚才在定义中我们就说了,它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也就是它的影响(别忘了认真读题,存在答有利影响的情况)。

三、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涉及到措施的,我们一般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个是一些灾害有相对应的固定的措施,再一个就是分析它的成因,知道因为什么就知道怎样尽力避免了。

这就是写在此专题前面的几句絮叨,下面会按照灾害的几大类别分别介绍。

齐浩楠

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这位榜样感兴趣,您可以查看主页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读一遍就能记住的答题模板(三)

 齐浩楠

浏览量 401

前言

 气象灾害较之前的地质灾害稍难一些,因为它主要建立在自然地理讲大气圈的那一部分,知识较多偏难。

但是这部分知识多巩固熟悉就好了。

这里也是选择更为常见的台风和干旱为例。

1台风

台风的本质是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因此它也固定了发生的区域即热带。

其实台风也分为两类,有两种称呼,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叫台风,正如之前我国曾多次报道的,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几次台风。

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叫飓风。

台风的形成要结合着在自然地理讲大气环流那部分的知识理解,因为它的本质是热带气旋,因此是在热带洋面上。

因为温度高,形成了低压中心,随着气压变化和地球自身运动,流入的空气跟着转动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即热带气旋。

随后势力不断增强,形成台风。

因为是形成条件里需要地球自转形成的自转偏向力,所以赤道是形成不了热带气旋的。

强调几点:

台风不一定都有台风眼。

夏季时台风的多发季节。

台风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带来降水缓解干旱,再比如保持全球热量平衡以及增加渔业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台风的危害其实主要是它的伴生现象导致的,即大风、暴雨、风暴潮。

答题时是先答出这些直接的危害,再分析这些伴生现象的危害。

台风的防治,其实也只能是防,因为这种由单纯自然原因导致的灾害是不可控的。

防的话,注意几个角度,然后积累一些语言就可以。

一是检测预防,二是地势低洼地区的住户迁移,三是留在室内关好门窗。

2干旱

干旱灾害还记得是在做高三总复习中各种模拟题时遇到过很多次。

干旱的成因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但是就记住一个核心的关键“水”。

要不是降水过少,就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要是人为因素也是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植物固不住水。

干旱的地区出题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受副高控制,再一个就是身居内陆距海遥远。

干旱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植物会死亡,就是农作物减产,造成经济损失,人畜也会死亡。

以及干旱还容易导致蝗灾。

解决干旱依旧从“水”入手:

水的量上,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上考虑,“开源”可以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

“节流”可以是生产生活节约用水,以及发展节水农业;水的分布上,空间上可以调水,时间上可以修水库。

其实在记忆答题模板的时候就应该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解决这个核心的话,需要从哪些个方向和角度入手,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性的语言。

这个既是思维的顺序也是答题的更全面的规范。

3牛刀小试

2019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

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12)。

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

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

“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4分)

解析:

这道题又是比较典型的一类问题。

问人员伤亡较小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从灾害本身出发,看它是不是没那么严重。

另一方面,我们从人的角度考虑:

可能是检测预警做得好,也可能是救援、救灾的措施有效。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灾害发生的时间,看是不是这个时间大家都处于清醒状态,比较容易避难。

答案:

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2分)政府组织得利,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2分)

齐浩楠

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这位榜样感兴趣,您可以查看主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读一遍就能记住的答题模板(四)

 齐浩楠

浏览量 506

前言

海洋灾害是我们详细讲的最后一个大的灾害种类,生物灾害不详细介绍了,希望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分析过的这些灾害的想法和思路自己来总结和整理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了海啸、风暴潮和赤潮。

1海啸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在分析每一种具体的自然灾害的时候,首先是大家一起动脑思考这个知识的本质,以及分析它的成因、影响和措施,这个过程中慢慢就可以理解答题模板是怎样生成,方便记忆。

另一方面是,每一种具体的灾害,其实大家都能总结出一个或几个我想要强调的特殊的点,一般是考试容易考察且大家容易忽视的点。

关于海啸,我也同样希望大家记住这样的一个点:

海啸总是和地震有着一定的关系。

这个大家回想一下当年的印尼海啸就明白了。

然后我们来具体看海啸。

海啸指的是一种破坏性巨浪。

正如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种,像是一道“水墙”,很高很快。

海啸主要是由海地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某种气象导致。

正如刚才说的总是和地震相连,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

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几乎不会涉及到考一些有利影响的方面,它的危害也不好总结,需要根据具体题目具体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不过一句话总结一下海啸的危害,那就是摧毁一切。

海啸的防治措施依旧是只能防不能治,监测预警还是必须的。

这里我们先不谈做题怎么做,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自救措施:

抓住能抓住的漂浮物(想象一下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少挣扎,少游泳,别喝海水,别脱衣服。

2风暴潮: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但同时有时候它也与一些气象灾害(比如台风)有很大关联。

风暴潮指的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降的现象。

风暴潮和海啸有一些相似,风暴潮的周期比海啸要长。

主要分布在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

风暴潮在分析危害和措施是其实是和海啸一样的,这里不展开了。

3牛刀小试:

简述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解析:

选这道题是因为这道题是我们在前面总结海洋灾害时没有提到的,大家可以积累起来。

另外也想和大家说一下碰到这样自己并不熟悉的灾害应该怎么办。

这种问题题目中一定是有很充足的材料信息的。

这里其实海冰的概念看字面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里在分析危害时,材料中特意提到航道,那就说明一定有一条从航海角度谈影响。

而且我们可以发动脑筋想一下,海面结冰,渔业捕捞就没法进行。

这就是分析出来的危害。

一般来讲高考题是不需要答那么多点的,反而容易掩盖正确答案。

然后至于措施,它依旧是基本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我们依然是主要以放为主。

监测预警,和制定相关紧急方案还是必答的点。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方向,应该把它和材料和这种具体的灾害结合起来,把这种笼统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落实。

这个大家注意一下这个题的答案。

其实答案中就是我们说的这些点,但是它的语言就是十分具体了。

答案:

危害:

①阻碍航运,威胁船只和海上建筑物等的安全;②影响渔业、养殖业及其他海上活动。

 预防措施:

①做好对海冰发展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海冰信息;②渔民提前准备,企业及早储备相关物资,运输业调整方案等。

齐浩楠

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这位榜样感兴趣,您可以查看主页

读一遍就能记住的答题模板(五)

 齐浩楠

浏览量 822

前言

在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章我试着整理了一些答题中的一些或原则性、大方向性的规律,也有在我高中刷地理题阶段头脑中那些闪现的灵感。

其实这些大家可以只选取自己实践有效的点,忽略其他。

如果你的地理基础很好,我建议你坚持自己的,毕竟学习的过程是应该脚踏实地从根本和实质入手,剩下的都是一些零星碎片。

如果基础很不好,我希望你在利用这些试图提分的同时,在我的感受的基础上能有自己的感受,化为己用。

1怎么学?

 

作为地理学科,终究是要服务于现实社会,解决自然与人的不协调,让地球环境可以更宜居,让人类世代可以更好地生活。

所以自然灾害也是这样,最重点的应该是解决、防治措施。

然而要想采取有效措施,便要对症下药,即知道它的原因。

我们要想对这类灾害有更深入的了解,它的概念、特点与影响又是必须首先了解的。

这就是自然灾害最想要考察的三部分:

成因、影响、措施。

这里边有一个链条,大家平时可以选一个角度然后像旁边展开。

这是怎么学的问题。

2怎么练?

诶?

说到答题语言不一样,是不是说明答题模板神马的没用了呢?

其实是这样的,自然灾害就是那些,太偏的也不会考,考了也是题目材料里给了充足的信息。

这个东西其实很像什么呢?

举个例子说吧,之前有妹子问过我英语语法书怎么选。

我是觉得这样的类似于公里定理的固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理解并掌握它的一般模式的就可以,其他的只是形式。

高考时出题也是一样,题目想考察的侧重点不同、作答案的人不同,你所看到的标准答案的语言可能就会每道都不一样。

其实,不用担心。

一样的知识,答案里是一定会有共同点的,这是我们需要自己总结的。

另外批卷子给分并不会完全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会在试批时将大家的普遍答案融合到最后的答案中。

所以,放心且全面地复习就好。

(ps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个?

嘻嘻,我们的老师会被抽取判高考卷,这都是批卷老师的心得啊,还是蛮准的,尽量做到知己知彼)

3怎么考?

选做题作为一张卷子排在最后的题,经常是答到选做就发现时间很紧张了,有时候会饥不择食,脑海里有什么点就答什么,能答多少是多少。

似乎多答出几个点就多一点心理安慰。

其实这不失为一种比较正确的或者说常规的处理方式。

但是又有多少是最后真正有用能算分的点呢?

我们可以在平时做题时就注意积累,积累一些遇到这类灾害,遇到这类提问方式一定会用到的点,一定会用到的语言。

比如,在涉及灾害的防治措施时,你答出加强监测预警制度一定是对的,而且基本都能用到这个点。

类似的比这个还细致的还有很多,大家平时注意一下。

再或者之前提到的提到海啸就容易联系地震。

这些点是几乎不需要动脑的,又能比较确保会得分的。

时间不够时,先答出这些点。

最后唠叨:

这个专题就到这里啦,希望唠叨了这么多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

以及欢迎大家随时私戳我像我提意见或建议。

以后见啦^_^

齐浩楠

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这位榜样感兴趣,您可以查看主页

文章整理自北大学霸创建的榜样app经验贴,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不懂可下载榜样与作者文字交流免费扫描二微码可下载榜样,二微码用人格担保无木马无病毒。

清华北大学霸书写经验贴免费,录制视频免费,文字交流免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