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062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

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

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

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

(lǎo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

(lǎozi)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

地道:

(dìdào)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dao)。

(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

(zhàoyìng)配合,呼应。

(zhàoying)照料。

东西:

(dōngxī)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dōngxi)有两种理解:

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

(xiōngdì)“兄”和“弟”。

   (xiōngdi)三种理解:

(1)弟弟;

(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

(duìtóu)三种解释:

(1)正确,合适;

(2)正常;(3)合得来。

   (duìtou)有两种解释:

(1)仇敌,敌对方面;

(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1)运气读“yùnqì”;

(2)运气读“yùnqi”;

(3)孙子读“sūnzǐ”;

(4)孙子读“sūnzi”)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

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考虑教学生唱一唱这首歌)。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1、唱会《爱我中华》。

2、完成与练习1中相关的其它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

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

(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

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

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

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

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4、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板书设计】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要求:

1、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词。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演示这部分“开心辞典”的片段。

(2)学生思考讨论:

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用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

(可以同桌相互问答)

(5)共同小结积累同音词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

我们还学过哪些像这样的同音词。

(学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组或几组这样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

(题目形式也可以有所变化)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说说题目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不懂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报”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读过诗歌后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第三题。

(写好钢笔字)

临写《船长》中的最后一段,提醒孩子:

字写在每一行的中间,标点占一格。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明确采访中的基本注意点

2、知道采访的具体要求。

3、在实际活动中学习采访。

教学过程:

1、采访其实是一种交往。

但并不是随意地交谈。

2、同学们在生活中,特别是想小记者的同学少不了要采访。

怎样学采访呢?

我们要学会采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

1、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⑴要确定被采访的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内容。

要尽可能地多了解被采访对象,从而掌握采访前的第一手资料。

⑵事先预约。

写信或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让其也有个心理准备,可以使其对你的提问做到心中有底,从而顺利地接受你的采访。

⑶编拟采访提纲。

采访前把准备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再排个队,即先问什么,接着问什么,最后再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点,对刚刚学做采访的人尤为重要,建议根据提纲,演练一遍。

⑷准备好必带之物。

如小记者证章、证明、笔、笔记本、照相机、小型收录机等。

为了采访中的安全或有个照应,最好两三人一道前往采访。

2、采访时,要有礼貌,随机应变。

⑴礼貌。

首先,要守时;其次,要主动出示有关身份证明,主动自我介绍;第三,采访中不能强人所难,对一些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要尊重别人;第四,自始至终,要注意礼貌用语,说话别高喊大叫,要自然大方,音量使别人听清楚为宜,过于胆小、拘谨、不好意思,都会影响应变。

⑵留意观察,记录要点。

采访过程是个双向接受的过程。

采访中要做到一个有心人,注意被采访对象的动作、举止、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显现,要力求又快又准地记录被采访者的话语,至少记录下要点,如一些数据、精彩的语言等。

回到家后要趁热打铁,边听录音,边整理记录。

3、采访后要致谢。

采访结束后,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留下被采访者的合影,作为此次采访的证据,也是你采访的珍贵资料。

最后别忘了话别致谢,诸如“非常感谢您(你)的合作,我回去将谈话整理成稿件后,请您(你)审阅”等。

二、练习采访

请你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

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运动员、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其中之一为采访对象,填写下列表格。

采访对象性别年龄身份主要外貌特征

采访目的

采访中心内容

主要事迹

采访提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部分。

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学生分角色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拓展:

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教学第二部分

根据上一部分。

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强调修改的意义)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

准确不?

别扭不?

逻辑性强不?

小结。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散文。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指名读,齐读

感悟

指名读问题:

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

中的第八节。

引导学生读贴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

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练习

学生练习描红。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教师范写。

{您旁网}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教学第五题。

学写毛笔字

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指导

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三、教学第四题

审题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您旁网}

集体讨论:

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

应该怎样倾诉?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学生分组练习说。

练习

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教师点评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4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4(教师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生活”中的第一部分,体会舅舅说的话的意思。

(2)读顺第二部分的句子。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指名读。

交流句意。

齐读。

2、出示第二部分的五个句子,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

(2)师提问:

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

(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

把语文学习与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

(3)同位说说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五、课堂练习。

背俗语和成语。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俗语和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积累。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预习口语交际,试着说说如何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重点:

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难点: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4。

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读“写好钢笔字”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观察书写格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明确练习要求

2.观察书写格式,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口语交际:

学会做解释

1、师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

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六、总结提升

今后,当我们被别人误会了,我们该怎样解释呢?

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宽容他人,又能得到他的宽容。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学会第十五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5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五。

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

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读第二部分的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区别,并试着填入括号中。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回答:

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出示第二部分的题目

(1)指名学生读词语。

(2)试着说出它们的区别。

(3)交流:

学生读填适当的风的句子。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

学生诵读风速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

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

一下秋天吗?

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搜集写秋的诗或词语。

(2)背诵《秋》。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而且认识了一首写秋的诗,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秋天,观察秋天的风,秋天的美景,并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教学重难点:

有条理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教学准备:

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五。

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学“写好钢笔字”

(1)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读帖观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说出自学题

(1)

2.指名回答。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栏目做准备。

(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

(学生互相评议)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2、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口语交际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预习第十八课,读通课文,写下课文的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6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颠倒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颠倒词的特点,明白有的颠倒词的意思相同,有的颠倒词的意思不同。

2、朗读《大风歌》理解诗句内容,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语颠倒过来就

成了另一个词语,我们听一段相声:

(2)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的文字来听听。

(3)学生练习这段相声。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的词语区别

(5)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颠倒词语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颠倒词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

(2)让学生说一说

(3)要求学生把所想的颠倒词语补充到相声中去

(4)拓展

二、教学第二题。

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示范读,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颂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学生自由讨论感受

(3)拓展

(4)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从名言中受到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