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186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x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提要】有人曾把中小企业比作“世界经济之魂”,甚至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小企业的世纪。

的确,中小企业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和困境,它们如何因应以正确的决策,继续顺利成长,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

一、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在西方,作为现代企业的发源地,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急剧膨胀,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似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并惨淡经营。

一些经济学家也由此断言:

中小企业已丧失了活动空间。

然而,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

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脊梁。

在美国,雇员在100 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产品出口额的40%以上。

我国的台湾地区其经济体系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95%以上的公司是中小企业,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7%。

自金融危机以来,以日、韩为代表的大企业主要模式受到较大冲击,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所受冲击则较小,显示出中小企业独特魅力。

在我国,曾经历过两次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期,目前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即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则规模更大,发展更迅猛,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

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

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如,日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俱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因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国民经济长期的主要增长点。

中小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活力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竞争的活力,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因为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实现社会专业化协作,培育企业家,进行技术革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贡献,这无论在发展中国家,或在发达国家中都是如此。

中国中小企业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己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许多中小企业也开始逐步转型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最新材料表明,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

仅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反映了其存在存在的历史性,客观性,科学性,必然性。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地位及作用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

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50人以下的小企业248.5万个,占82.1%,比1996年增加46.1万个,增长22.8%;1000人及以上的大企业1.9万个,占0.6 %,比1996年减少0.2万个,下降10.5%。

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

由此得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

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

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

另外,我们再来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单从工业上来看,2009年上海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8.61%;而2008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5%来自当地的个体私营经济,而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07年增加到69.37%,可见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

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几个方有以下面: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据统计,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

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

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

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

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

据《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70多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达820亿元;“十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5%,该省专利的2/3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3/4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与此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

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

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

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

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

可见,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

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

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湖北全省有1.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234万职工转变身份,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

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

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

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

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有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

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但毋庸置疑,早在危机爆发之前,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就已显现经营困难的端倪,困难来自众多层面,现主要从以下六大方面加以分析: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2008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对广东省500家比较好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其研究报告显示:

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40%的企业通过自有资金积累方式扩大生产和资产规模;企业遇到筹措资金的主要困难排在前三位的是:

缺乏融资渠道(23.5%)、缺乏有效担保形式(18.5%)和企业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18.5%)。

这还是比较好的500家中小企业的情况,其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不仅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也在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融资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分别为68%和14%,资金不足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中小企业在借款时很难获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国有企业的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

为什么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融资成本偏高呢?

造成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难的因素多种,归集起来有:

第一、一些地区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吸收投资难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第二、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的变数比较多,存续期短,决定其信用风险程度也较高;第三、有些中小企业逃债严重,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加大;第四、担保体系不健全;第五、企业自身素质偏低,信用缺失。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不可以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融资的主要途径仍是从银行获得贷款。

但银行也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经营目标必须是盈利,他们不可能以自身的损失来换取贷款单位的利益。

2、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力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有许多的不公平。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只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发展等方面只考虑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帮助,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又由于许多中小企业受各级基层组织管理,而各部门的管理方式、政策不一,多头领导,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企业经营束手束脚,无实际的经营自由权。

3、注重短期利益,忽略长期目标

中小企业中的有些管理者往往注重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标;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

他们很少进行市场调研,看见别的企业生产什么产品获利,自己就跟着生产该种产品;听说什么商品好销,就赶快采购回来卖。

有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考虑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制定自我改造设备的计划;没有改善员工生活、保障员工劳动安全的意识;没有培养员工工作兴趣的激励机制等。

4、产品单一,缺乏品牌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力素质比较低。

生产的产品单一,无品牌产品,这就不利于促进保持良好的产品品质。

也不利于提高竞争力,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不便于消费者对产品进行评价和监督。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筹资困难,加上自身没有研发新产品的技术水平及能力,又不注重新产品开发人才的合理引进,要想进行产品更新换代,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5、技术力量薄弱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部分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而设备老化是多数企业存在的现实。

厂房陈旧,机器难以更新,使他们无法摆脱不良循环的困境及低水平发展的厄运。

技术力量单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中的小企业产生巨大差距。

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6、组织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有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缺乏具备营销经验、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

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用人多、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财务管理不到位,营销力量薄弱,市场适应性差,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础。

但是中小企业具有脆弱性,其发展总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以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从立法支持、管理机构设置、融资措施、技术创新、培训咨询和社会化服务等各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下面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国情环境,笔者试着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若干因应思路和对策。

(一)、政府及其相关机构需要政策改进与创新

1、立法方面

需要加快立法步伐,扩大立法范围。

对中小企业的各项发展促进措施都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只是一个开始。

从横向看,围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创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法律应该迅速落实到位;从纵向看,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工作应该全面铺开。

立法的重点应该放在承认、保护、扶持和反垄断上来,不妨借鉴下西方发达国家此类法律。

2、在机构设置方面

设立专门直属于中央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将有关部门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归并,成立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强化政府中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功能,给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咨询和帮助。

如1958年成立的小企业管理局,是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扶持国内的小企业而专门设立的机构。

小企业局的局长由总统任命,直接向总统负责和汇报工作,全国10个地区局的负责人也全部由总统任命。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依靠设在各个州的100多个地区办公室和4000多名工作人员,协同全国范围内成千上万个信贷、教育、培训机构和一些志愿人员,通过实施若干计划来帮助小企业。

其职能主要是:

制定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帮助小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接受诸如制定企业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咨询;为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市场信息;向小企业提供管理人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服务;帮助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融资困难等。

3、在融资支持方面

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在创业阶段,对中小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和适当的财政支持。

政府可牵头联手商业银行成立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

在发展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成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并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

引导扶持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范围。

发展企业间的互助合作担保贷款制度。

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供税收减免。

在成熟阶段,鼓励中小企业以市场化融资为主,尤其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包括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

4、在技术创新方面

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经费支持、信贷和税收扶持。

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小企业创业阶段投入一部分资金入股,但是入股不分红,只收回本金,或者只在有限的年份内分红。

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设立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中小企业建立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协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在中小企业中的转化。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良好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5、在人才培养及社会化服务方面

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制订长期的中小企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对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并对中小企业的教育培训给予政策扶持。

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半官方服务机构为骨架,各类民间商会、协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为依托的多方参与的遍及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管理咨询、鉴定检验等的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间协会和中介机构,使其真正发挥沟通政企、为企业服务、减政府负担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需要营销观念的创新

1、转变营销观念

  要从传统体制下把生产摆在第一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把营销摆在第一位转变,树立“以销定产”的经营观念;从满足于稳定用户和区域市场向争夺更多用户,抢占更大市场转变,树立开拓创新的竞争观念;从重产值指标考核向重销售收入评价转变,树立利润至上的效益观念。

  

2、注重营销策略

科学营销策略是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加强市场调研,准确了解市场信息,既注意把握消费心理,善于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积极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又注重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资本实力和营销手段,合理选择目标市场。

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品,发展壮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品,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经营,善于运用名牌优势促进产品销售。

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当前应当着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占有份额,同时也要积极开拓欧美、独联体、非洲等国际市场。

要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合理选择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增强营销实效。

3、壮大营销队伍

必须通过学习培训、选择引进等方式,切实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把精兵强将配置到营销第一线,尤其要组织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产品销售,使销售工作与产品宣传,技术服务、信息反馈紧密结合,以优质服务、良好信誉赢得用户,推动以销促销。

与此同时,还要强化营销激励机制,把产品销售额与营销人员收入直接挂钩,以货款回收多少计报酬,促使销售人员更加实在地关心产品销售,进而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需要自我变革与完善

1、加强企业风险的防范与管控

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加强管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消除或降低风险的负向影响,信息化在加强企业内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又是企业执行有效经济活动责、权、利明确划分的制度保障,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

是为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计划、要求、目标进行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等,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能为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提供合理(但不是绝对的)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

努力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努力服务好客户。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反映,调整公司业务结构,减低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费用,有必要可以采取裁员措施,提高竞争意识。

2、加强企业领导者培养,吸纳高素质管理人才

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制胜之本。

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已成为各国决策者的共识。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素质、高智力的优秀人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者,不仅需要具有前瞻性,还必须拥有极强的判断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果断的处理能力。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数非科班出身,他们当中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的建立、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这些现代中小企业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都需要中小企业管理者们去补上这一课并掌握。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培养,其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企业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变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等,这些都是当今时代需要的核心能力。

所以,应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知识水准的优秀企业家。

3、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促使个体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

中小企业的内部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水、地位、安全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不善、员工工作没有成就感,工作业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改善,将使员工消极怠工,甚至会引发一些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