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2126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docx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

《设备管理与维修复习纲要》

绪论

一、设备的涵义及分类

1、设备的涵义

设备,是指为了组织生产,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需的各种相关劳动手段的总称。

它包括机器、仪器、炉窖、车辆、船舶、飞机、施工机械、工业设施,等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机器。

固产资产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劳动手段。

列为固定资产的一般应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2)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

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列为低值易耗品。

2、设备的分类

1).按设备的用途分类

(1)工业用没备。

(2)交通运输没备。

(3)教学、科研用设备(4)施工用设备。

(5)农业用设备。

(6)管理用设备。

(7)公用设备。

(8)其他设备。

2).按设备的使用情况分类

(1)在用设备。

(2)未使用设备。

(3)不需用设备。

3).按设备的所属关系分类

(1)自有设备。

(2)租入设备。

4).按设备在使用中所起作用的程度分类

(1)关键设备。

(2)主要设备。

(3)一般设备。

5).按设备的技术特性分类

(1)高精度设备。

(2)大型设备。

(3)重型稀有设备。

6).按设备的适用范围分类

(1)通用设备。

(2)专用设备。

二、设备管理的涵义、意义及任务职能

1、设备管理的涵义

设备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计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换,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对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等活动的总称。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对象,包括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以及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管理。

2、设备管理的任务与职能

1)正确地选购没备(技术、经济)

2)用好、修好、管好设备(技术、经济)

3)对现有设备进行挖潜、改造和更换工作

4)保证国外引进设备的正常运转

5)搞好自制设备的综合管理

6)做好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3、设备管理的发展

设备管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事后修理阶段

事后修理是在生产水平低,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即在工业革命之前。

(二)计划预防修理阶段

计划预修制是一项有计划地维护、检查和修理设备,它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精度检查,小作,中修,大修。

(三)现代设备管理阶段

主要标志,是设备工程(PlantEngineering)与设备综合工程学(Terotechnology)的产生。

4、国外先进国家设备维修工程的新发展

Ø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为谋求经济的全寿命费用而应用于实物资产(即工厂、机械、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管理、财务、工程技术以及其业务的综合学科”

Ø美国军事工程方面的“维修工程学”和“后勤工程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设备的维修管理问题。

Ø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即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以追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全系统的生产维修。

特点:

“全员参加”。

第一章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机械设备的老化

一、老化的分类

1、有形老化2、无形老化3、综合老化

可以利用下面的经济指标估价机械设备的有形老化:

αp=R/K1

式中

αp一设备的有形老化程度(用占其再生产价值的百分

比表达)

R一修复全部老化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

K1一在确定设备老化程度时该种设备再生产的价值。

设备有形老化程度指标不能超过αp=1的极限。

(二)无形老化(经济老化)

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设备的价值损失。

两种方式

1、技术进步生产同种产品的效率,成本降低,导致原设备的贬值

2、由于新设备的出现导致原来设备价值的相对降低。

在技术进步影响下的无形老化程度,用设备价值降低系数来表示,即

α1=(K0-K1)/K0=1-K1/K0

式中α1——设备无形老化程度;

K0——没备的原始价值;

K1——考虑到第I、II种无形老化内设备的再生价值。

计算设备综合老化程度的公式:

α=1-(1-αp)(1-α1)

任何时刻设备在两种老化作用下的残余价值K,可用下式表示:

K=(1-α)K0

K=(1-α)K0=[1-1+(1-αp)(1-α1)]K0

=(1-R/K1)[1-(K0–K1)/K0]K0=K1–R

可见:

K值等于设备再生产的价值减去修理费用

二、老化的共同规律

1.零件寿命的不平衡性和分散性

2.机械设备寿命的地区性和递减性

3.机械设备性能和效率的递减性

三、设备老化的补偿

补偿决策依据:

假如有形老化期与无形老化期接近:

更换新设备。

假如有形老化期早于无形老化期:

大修理或更换相似设备:

假如无形老化期早于有形老化期:

更新或继续使用,需经济上全面考虑

补偿方式:

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

局部补偿:

有形老化—修理;无形老化—现代化的改装;完全补偿:

更换

第二节机械设备的故障

一、故障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故障的概念

1.机械故障----结构、机器或机械零件在尺寸、形状、材料性质方面的改变,使结构、机器或机械零件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的功能或者改变原有的各种参数,称为机械故障。

故障:

是指整机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时间和使用条件下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偏离了它的正常状况,但在某种情况下尚能维持一段时间工作,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导致事故。

(二)故障分类

1.按故障对机械工作能力的影响分类:

⏹完全性故障----机器丧失主要功能,工作完全中断;

⏹局部性故障----机器丧失部分功能,工作还能继续进行。

2.按故障发生性质分类:

⏹间断性故障----只是短期内丧失某些功能,相加修理调试就能恢复;

⏹永久性故障----某些零部件己损坏,需要更换或修理才能恢复。

3.按故障发生的快慢分类:

⏹突发性故障----不能靠早期试验或测试来预测的故障;

⏹渐进性故障----能够通过早期试验或测试来预测的故障。

4.按故障程度和故障快慢分类:

⏹破坏性故障----既是突发性又是完全性的故障;

⏹渐衰失效性故障----既是部分性又是渐进性故障。

5.按故障原因分类:

⏹磨损性故障----在设计设备时就预料到的正常磨损所造成的故障;

⏹错用性故障----由于使用的应力超过设计规定值所造成的故障。

⏹固有的薄弱性故障----使用时的应力虽未超过规定值,但此值已不适用而导致的故障。

6.按故障发生、发展现律分类:

⏹随机故障----故障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

⏹有规则故障----故障的发生比较有规则。

二、设备的可靠性

(一)可靠性的概念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工作环境温度,负载情况,维护方式等多方面的条件

(二)可靠性的度量

1、可靠度R(t)

可靠度定义: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

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R(t)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

2、不可靠度(或失效概率或累计故障概率)

F(t)=1-R(t)

设有N0个相同零件,当达到工作时间t时,有Nt个零件失效.而仍能正常工作的零件为N个,则零件的可靠度为

R(t)=N/N0=(N0-Nt)/N0

不可靠度(或失效概率)F(t)

F(t)=Nt/N0=1-R(t)

(二)可靠性的度量——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单元在系统中的联接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串联系统

系统的可靠度RS=R1·R2·Rn

说明:

单元数目愈多,系统RS愈低,系统越简单,可靠性愈多

2、并联系统

系统的可靠度RS=1-(1-R1)·(1-R2)·(1-Rn)

说明:

单元数目愈多,系统RS愈高,但从设备上看体积、质量、成本、价格也会增加。

3、混联系统

串并联:

先将并联单元系统转化为一个等效串联系统计算

并串联:

先分别计算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然后再按并联系统计算

4、平均故障率

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发生故障的概率

式中:

△n(t)—在△t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数量

N存—在△t时间内产品的平均残存数,它等于这段时间开始时的残存数加上结尾时的残存数被2除。

(三)故障规律

机械设备使用全过程分为:

⏹磨合期(早期故障期)

⏹正常使用期(随机故障期)

⏹耗损期(磨耗故障期)

浴盆曲线

设备在设计时本着两个原则

1、三化

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2、四好

好造、好用、好卖、好修

(四)维修性及其度量

维修性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维修的可能性,也是产品进行维修的难易程度。

维修性往往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它是一种设计特性。

(五)故障模式

§1定义和分类

1.定义:

故障模式是指产品故障的表现现象。

2.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

其中一种是由故障表现形式、诱发故障的因素以及部位等进行分类。

即每一种故障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故障表现形式与诱发故障的因素以及一个部位组合而成。

3.故障表现形式: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材料变化(金相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

4.诱发故障的因素:

力时间温度作用环境

5.故障部位:

整体、表面。

第三节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护维修的四种方式

坏了才修(坐以待毙)→事后维修制度

预防维修(循规蹈矩)→预防维修制度

预测维修(防微杜渐)→预知维修制度

主动维护(未雨绸缪)→预知维修制度

设备维修制度的改革路径为

事后维修制度→预防维修制度→预知维修制度

第四节维修的经济技术分析

一、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

寿命周期费用LCC(LifeCycleCost)是设备从规划设计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消耗费用的总和。

原始费(设置费)使用费(运转维持费)

二、设备的寿命

指设备从投入生产开始,经过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直至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需要进行更新所经历的时间。

设备寿命包括以下3方面。

①自然寿命。

②技术寿命。

③经济寿命。

第二章机械零件失效的模式及其机理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失效的概念和危害

失效:

机件在载荷作用下丧失最初规定的功能。

三种状态:

完全不能工作;不能按确定的规范完成规定功能;不能可靠和安全地继续使用

二、失效的形式

按失效件的外部形态特征分类:

磨损失效;断裂失效;变形失效;腐蚀和气蚀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磨损

机械零件的磨损一般可分为磨合(走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通常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和冲蚀六种形式。

一、粘着磨损

当构成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的运动时,由于粘着作用,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所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1.粘着磨损机理

2.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

(1)金属互溶性的影响

(2)金属点阵结构与硬度的影响

(3)载荷与速度的影响

3.减少粘着磨损的措施

(1)合理润滑

(2)选择互溶性小的材料配对

(3)金属与非金属配对

(4)适当的表面处理

二、磨料磨损

它是当摩擦副的接触表面之间存在这硬质颗粒,或者当摩擦副材料一方的硬度比另一方的硬度大得多时,所产生的一种类似金属切削过程的磨损,其特征是在接触表面上有明显的切削痕迹。

1.磨料磨损的机理

2.磨料磨损的分类

按磨损产生的条件分为:

凿削式,高应力碾碎式,低应力擦伤式

3.影响磨料磨损的因素

(1)磨料性质

(2)摩擦表面材料(材料的显微组织,材料的硬度)

三、疲劳磨损

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1.疲劳磨损机理

2.提高抗疲劳磨损的途径

(1)减少材料中的脆性夹杂物

(2)适当的硬度

(3)提高表面加工质量(4)表面处理(5)润滑

四、微动磨损

两个接触表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震荡运动而产生的磨损叫做微动磨损。

1.微动磨损的机理

2.影响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

实践与试验表明,材料性能和外界条件(载荷、振幅、温度、润滑等)对微动磨损影响相当大。

四、冲蚀磨损

冲蚀磨损是指材料受到固定粒子、液滴或液体中气泡冲击时,表面出现的损伤现象。

三种情况:

硬粒子冲蚀;液滴冲蚀;气蚀

第三节金属零件的断裂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或分裂成几部分的现象。

按断口宏观变形量分类:

延性断裂、脆性断裂。

按断裂原因分类:

过载断裂、疲劳断裂、脆性断裂

按断裂环境分类:

应力腐蚀断裂,氢脆断裂,高温蠕变断裂,腐蚀疲劳断裂及冷脆断裂等

1、过载断裂

外加载荷超过金属构件危险截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时所发生的断裂。

主要特征:

穿晶断裂。

断口通常分为三个区域:

纤维区F、放射区R和剪切唇区S。

2、疲劳断裂

零件在交变载荷或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就叫作疲劳断裂。

机械疲劳依载荷性质,可以分为拉压疲劳、振动疲劳、弯曲疲劳、扭转疲劳与复合应力疲劳。

按断裂的应力交变次数又可分为高周疲劳(104~107)和低周疲劳(104以下)。

1)疲劳断裂的机理

一般认为,疲劳断裂过程共经历三个阶段:

疲劳裂纹的萌生,即形成阶段;疲劳裂纹的扩展阶段和最终断裂或瞬断阶段。

2)疲劳断裂的主要特征

典型的疲劳断口按照断裂过程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

疲劳核心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

3、脆性断裂

脆性断裂:

构件未经明显的变形而发生的断裂。

4、断裂失效分析的步骤

1).现场记载与拍照

2).分析主导失效件

3).找出主导失效件上的主导裂纹

(1)排除法

(2)T形法

(3)分叉法

4).寻找失效源区

5).断口处理

6).确定失效原因

(1)设计方面

(2)工艺方面

(3)安装使用方面

第四节金属零件的腐蚀损伤

金属零件的腐蚀损伤,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

一、金属腐蚀过程与分类

   依金属腐蚀过程的特点分为: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依腐蚀表面的特征分为:

全面腐蚀、局部腐蚀。

二、腐蚀失效主要表现形态

1、均匀腐蚀2、点腐蚀3、缝隙腐蚀4、晶间腐蚀5、析氢腐蚀6、腐蚀疲劳7、腐蚀磨损

三、设备维修工程中的防腐技术

(一)表面覆盖防腐

(二)缓蚀剂防腐(三)、电化学保护(阳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第五节机械零件的变形

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状或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一、弹性变形

二、塑性变形

金属零件的塑性变形从宏观形貌特征上看主要有翘曲变形、体积变形和时效变形等。

三、减少变形的措施

设计、加工、修理、使用

第三章机械设备的润滑与保养

第一节润滑基础知识

一、摩擦(润滑)状态

1、干摩擦状态:

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纯金属直接接触。

摩擦系数较大f≈0.3

2、边界摩擦

膜厚比λ=hmin/(Rq12+Rq22)1/2;λ≤1

Hmin:

最小油膜厚度,Rq1、Rq2:

表面轮廓均方根偏差。

摩擦系数有所减小f≈0.1

3、混合摩擦

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混合状态。

混合摩擦λ=1~3

油膜增厚,凸峰接触减少,约30%的载荷由油膜承担。

摩擦系数f≈0.1~0.01

4、流体摩擦

两表面轮廓峰完全被油膜隔开。

流体摩擦λ>3~4

载荷全部由油膜承担。

摩擦系数f≈0.008~0.001

第二节润滑材料

1、润滑目的:

降低摩擦,减轻磨损,防锈蚀;润滑油膜具有缓冲、吸振的能力;动能传递;循环的润滑油可散热降温。

2、润滑材料

润滑油(液体):

有机油、矿物油、化学合成油

润滑脂(塑性体及半流体):

钙基脂、钠基脂、锂基脂

固体:

石墨、二硫化钨、二硫化钼等

气体:

气体轴承中使用的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3、润滑油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

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1)性能指标:

a、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与该点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动力粘度η运动粘度ν:

ν=η/ρ

润滑油牌号:

40°C时的运动粘度,用厘斯(cSt)表示。

如:

L-AN15全耗损系统用油,40°C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为15cSt。

b、闪点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油品,当油蒸汽和空气混合的气体同火焰接触时,发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定位闪点。

如果闪火后继续燃烧,持续时间超过5秒,这时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闪点使用意义:

①安全指标

②区别易燃物(闪点45℃以下)与可燃品依据(闪点45℃以上)

③闪点高低表示油品中含轻质馏分的多少

2)、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4、润滑脂

润滑脂是润滑油中加入一种稠化剂,使之成为半固体状润滑剂,是稠化了的润滑油。

锥入度:

25°C,5N,5s的锥入深度。

滴点:

加热至杯口滴下第一滴油的温度。

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20°C。

第三节润滑油、脂的选用

1、常用润滑油的种类

全损耗系统用油;工业闭式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蜗轮蜗杆油;仪表油

2、常用润滑脂的种类

钙基脂;钠基脂;锂基脂;滚珠轴承脂;齿轮润滑脂;高温润滑脂

3、润滑油的选用

按机械工作条件选用润滑油的依据。

⑴负荷(负荷大,选粘度大,油性,极压性好的负荷小,粘度小)

⑵运动速度(间歇性,冲击性,选粘度大;运动速度高的,粘度较小,如果粘度大,增大摩擦阻力热量增加不良)

⑶温度(高温,粘度较大,闪点要高,抗氧化性好;低温,粘度较小,凝点要低。

温度大:

粘温特性好,VI值较大)

⑷湿度(潮湿:

油性好,抗乳化性,防锈性好)

⑸摩擦表面精度(越粗糙,接触点少,单位面积压力大,粘度较大。

配合间隙小,粘度小)

⑹摩擦表面位置(垂直导轨,丝杆螺母。

易流失,粘度大。

循环润滑周期换油粘度小(易于散热,流动性好)

⑺润滑方式(飞溅,油雾润滑(与空气多接触,抗氧化性能好)

第四节润滑方式与装置

滴油润滑;油浴润滑;飞溅润滑;压力供油润滑;喷油润滑;喷雾润滑

第五节设备的保养

“五定、三过滤”是什么意思?

五定:

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

三过滤:

领油;转桶;加油

第四章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

第一节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一、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念

所谓机器故障诊断就是根据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来判断机械设备是正常运转还是发生了异常现象,也就是识别机器是否发生了故障。

含义:

定量地掌握设备状态(性能参数、零件的应力状态、设备性能的劣化和零部件损伤的程度):

预测设备的可靠性。

正确的流程:

意义:

定期维修改变为预知维修

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分类

1.按目的分:

功能诊断,运行诊断

2.按方式分:

定期诊断,在线检测

3.按提取信息的方式分:

直接诊断,间接诊断

4.按诊断时所要求的机械运行工况条件分:

常规诊断,特殊诊断

5.按功能分:

简易诊断,精密诊断

三、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

(1)诊断参数的多能性

(2)诊断参数的灵敏性

(3)诊断参数应呈单值性

(4)诊断参数的稳定性

(5)诊断参数的物理意义

四、诊断标准的确定

(1)绝对判断标准

根据对某类机器长期使用、观察、维修与测试后的经验总结,并由企业、行业协会或国家颁布,作为一种标淮供工程实践使用。

(2)相对判断标准

相对判断标准是对机器的同一部位定期测定,并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以正常倩况下的值为初始值,根据实测值与该值的比值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3)类比判断标准

类比判断标准是指数台同样规格的机器在相同条件下运行时,通过各台机器的同一部位进行测定和互相比较来掌握其劣化程度的方法。

五、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内容和目的

设备诊断手段:

振动监测与诊断、噪音监测、温度监测与诊断、油液诊断、无损探伤技术等。

三个环节:

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分析处理;状况的识别、诊断、预测和决策三个环节。

第二节机械设备的简易诊断

一、简易诊断及其现实意义

定义:

简易诊断就是靠人的感官功能(视、听、触、嗅等)或再借助一些简单仪器、常用工具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判断的过程。

特点:

定性的、粗略的和经验性的

二、常用的简易诊断方法

1、听诊法:

异常噪声,电子听诊器

2、触测法:

温度、振动、间隙

3、观察法:

视觉(松动、裂纹、损伤、润滑状态);仪器仪表(磁塞,铁谱仪)

用测量法测定参数:

位移,速度,加速度

第三节振动诊断技术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的运动,它表示机械系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量值的大小随时间在其平均值上下交替重复变化的过程。

位移、速度、加速度是描述机械振动的三个特征量。

一、振动诊断步骤

两个步骤:

简易诊断和精密诊断

二、振动诊断参数

主要有:

振动幅值、概率密度函数、自相关函数和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1、振动幅值:

信号的幅值是从总体上反映信号大小(即强弱)的特征参数。

2、概率密度函数:

表示信号幅值落在指定区间内的概率。

3、自相关函数:

表示信号幅值变化的剧烈程度。

4、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从频域提供有关信息;峰值与机械设备的故障相对应

第五节油液分析技术

一、油液性能分析

润滑油在机器中循环流动,必然携带着机器中零部件运行状态的大量信息。

“抽血化验”

整个油样分析工作分为采样、检测、诊断、预测和处理五个步骤进行

常采用如下三种润滑油样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法、铁谱分忻法、磁塞检查法

铁谱仪主要分为:

直读式铁谱仪,分析式铁谱仪,旋转式铁谱仪,在线式铁谱仪

第六节无损监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探伤、渗透检测

磁力探伤原理:

磁力线通过被检零件,若有裂纹,在裂纹处的磁力线将偏散形成磁极,当撒以磁性铁粉,铁粉就会被磁化,并吸附在裂纹处。

分类:

纵向磁化:

发现横向裂纹

横向磁化:

发现纵向裂纹

联合磁化:

发现不同方向裂纹

第五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零件修复的优点

(1)减少备件贮备,从而减少资金的占用,能取得节约的效果。

(2)减少更换件制造,有利于缩短设备停修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3)减少制造工时,节约原材料,大大降低修理费用

(4)利用新技术修复失效零件还可提高零件的某些性能,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二、修复工艺的选择

1.修复工艺对零件材质的适应性

2.各种修复工艺能达到的修补层厚度

3.被修零件构造对工艺选择的影响

4.零件修理后的强度

5.修复工艺过程对零件物理性能的影响

6.修复工艺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7.从经济性上加以考虑

第二节机械修复法

一金属扣合技术

利用扣合件的塑性变形或热胀冷缩的性质将损坏的零件连接起来,达到修复零件裂纹或断裂的目的。

1.强固扣合法

2.强密扣合

3.优级扣合法(加强扣合法)

4.热扣合法

二、镶补法

镶补法就是在零件磨损或断裂外补以加强板或镶装套等,使其恢复功能。

三、调头法与换位修理法

某些零件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