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2547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走进细胞单元测试

走进细胞

1.在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肉以及附着在上面的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细胞较少,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个视野中,用10X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X物镜看到32个细胞

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包括原子、分子

C.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有遗传物质DNA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

4.下列选择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A.蛙B.噬菌体C.衣藻D.黑藻

5.有关修正后的“细胞学说”,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1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C.人的血液、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D.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任何生命系统的层次都必须有细胞的参与

7.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万是细胞(Celia)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菲尔肖的论断是“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8.下列哪一种细胞或个体具有全部的生命特征

A.艾滋病病毒

B.人的造血干细胞

C.肺炎双球菌

D.人的脾细胞

9.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0.

的是

同一个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效果不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

()

选项

比校项目

底倍镇观震

高倍垃观察

A

物镣与装片之闾的距离

「卜

0

一个视野内的细胞数目

C

袪够看封的装般围

A

•卜

D同样条件下的视野亮摩

1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共同建立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是: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

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能说明技术对科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1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1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3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而来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D.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2010年11月12日华商报透露,某女子怀孕7个月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剖腹产

下女婴.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B.艾滋病病毒(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

D.该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

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6.自然界中能独立生活的生物多种多样,这些形态各异的生物的结构基础和遗传物质

依次是()

A.细胞、核酸B.细胞、DNA

C.细胞、RNAD.细胞、核苷酸

17.一粒玉米种子属于生命系统中的()

A.组织层次B.器官层次

C.系统层次D.个体层次

18.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

是()

A.血液B.神经细胞C.大脑D.神经系统

19.下列有关人体内细胞多样性和物质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

C.纤维素、糖原、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

D.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与脱氧核苷酸多变的排列顺序有关

20•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D.有无遗传物质

21.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细胞是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理由是

(2)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5)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实际图象是

(6)下列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生物是(可多选)

A.变形虫B.SARS病毒C.衣藻D.草履虫

 

(2)

判断依据为.

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3)甲、乙两细胞在结构上相似之处为,不同之处有.

23.请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

1水绵细胞②蚕豆叶表皮细胞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④大肠杆菌⑤酵母菌

根据你对显微镜使用和观察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移到.千万注意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升高.

(3)换上高倍物镜后要使用准焦螺旋.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培养基培养了肠杆菌,最后实验结果是:

培养基上只有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上有大肠杆菌菌落,还有细菌、真菌存在.

①培基上的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既有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又有细

菌和真菌存在,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请你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说明细胞的性,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具有、、,说明细胞的性.

24•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些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等生物•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

(3)在这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

(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属于型生物.

25•如图是细菌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1是,3是,5是;

(2)细菌和蓝藻都属于生物,判断的理由是;

(3)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

(4)蓝藻细胞内含有和,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物•细菌中绝大多数种类是营生活的生物.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是菜市场上的白菜、萝卜、活鸡,猪肉及它们上面的微生物,它

们即不是一个种群,故A错误。

也不是一个群落,因为群落要包括所有生物,故B错误。

态系统还有无机环境,故C错误,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误区警示

(1)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一个单细胞生物,既可对应于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于个体层次,但其之间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3)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5)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八个层次,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

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2.A

【解析】

试题分析:

换用高倍镜时,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应当从侧面观察,A对;将视野调亮的原

因是本实验要换用高倍镜观察,而不是因观察的材料少,细胞少,B错;为观察染色体不同

层面的精细结构,使用的是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四倍,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

来的1/4,应为两个,D错。

考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移动标本至视野中央一一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一一调节光圈至视野明亮一一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的思路解题。

3.C

【解析】

试题分析:

蓝藻和酵母菌都有遗传物质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

考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一一种群一一群落一一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

真核生

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4.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命系统最基本结构层次是细胞,蛙、黒藻属于个体层次,A、D错,噬菌体不

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衣藻是单细胞藻类,C正确。

考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一一种群一一

群落一一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植物没有“组织”、“器官”、

“系统”。

【答案】D

【解析】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正确;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

3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③错误;

4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

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答案】D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包括原子、分子,A错误;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但它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命系统,B错误;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乌龟的心脏属于器官,故它们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相同,C错误;细胞是生命系统

的最基本层次,任何生命系统的层次都必须有细胞的参与,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7.C

【解析】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

创立者,B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

正确;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

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

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

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Robert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

&C

【解析】艾滋病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必须寄生于寄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A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人的脾细胞同为人体体细胞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人体内)才能起

到正常作用单独取出不能独立存活,B,D错误;肺炎球菌是一个单独的生物个体,可以

单独存活,具有生命体的全部特征,C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的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

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B

【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错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

结构层次,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C错误;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是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10.D

【解析】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低倍镜观察时大,高倍镜观察时小,A正确;一个视野内的

细胞数目低倍镜观察下看到的数目多,高倍镜下少,B正确;能够看到的装片范围,低倍镜

下大,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C正确;同样条件下的视野亮度,低倍镜观察时亮,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低倍镜观察时大,高倍镜观察时小;一个视野内的细胞数目低倍镜观察下看到的数目多,高倍镜下少;能够看到的装片范围,低倍镜下大,高倍镜

下视野范围小;同样条件下的视野亮度,低倍镜观察时亮.

11.C

【解析】细胞学说只有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进行划分,C错误;细胞学说

的建立过程能说明技术对科学发展有促进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

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2.C

【解析】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不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

位,如病毒是生物体,但不具有细胞结构,①错误;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因此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②正确;③单细胞生物依靠

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③正确;④多细胞生物也

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④正确。

故选:

C。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原因,病毒的结构和体现生命特

征的过程的特点,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和病毒的结构与代谢特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3.D

【解析】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而来的,B正确;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

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A、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在生存,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任何细胞器,B错误;

CHIV遗传物质是RNA由4种核苷酸组成,C错误;

D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物质,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是氨基酸,RNA的原料是核

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

D.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

C.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基础.

(2)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故选:

B.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的器官包括: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

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故一粒玉米种子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器官层次.

故选:

B.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A、血液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冥思苦想解题思路,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由于神经元是神经系统

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所以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B正确;

C大脑属于器官层次,C错误;

D神经系统属于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

B.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A、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相同的DNA

分子,人体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RNA分子的多样性,A错误;

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

C纤维素、糖原、淀粉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C正确;

D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与脱氧核苷酸多变的排列顺序有关,D正确.

故选:

A.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A、禽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大肠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有无细胞结构是两者最大的区

别,B正确;

C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大肠杆菌有细胞壁,但这不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C错误;

D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都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

B.

21.

(1)不是图中细胞有细胞壁

(2)右上

(3)细准焦螺旋

(4)A

(5)dp

(6)ACD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所以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所以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10X40=400;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因此,物像的放大倍数为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像,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是“dp”,则实际图象是dp。

(6)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结构,而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选:

ACD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解题关键是把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倍数和细胞

各类的判断。

22.

(1)细胞核细胞质

(2)甲乙甲无成形细胞核,而乙有

(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甲有细胞壁,无核膜,而乙正好相反

【解析】

试题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和RNA两种核酸等

A

解:

(1)乙图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所以在乙图的细胞中,DNA主要分布

在细胞核中,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细胞中只有拟核,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细胞中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甲、乙两细胞在结构上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不同之处是甲有细胞壁,无核膜,而乙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细胞质

(2)甲乙甲无成形细胞核,而乙有

(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甲有细胞壁,无核膜,而乙正好相反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23.

(1)物镜

(2)低倍镜视野中央镜筒

(3)细

(4)①种群群落

②没有核膜差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统一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

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

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T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T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T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

(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移到视野中央•千万注意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镜筒升高.

(3)低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即镜筒下降和上升时要使用粗准焦螺旋,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

(4)①培基上的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结构层次•既有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又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属于生命系统的群落结构层次.

②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而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