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2853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党湾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本卷g=10N/Kg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S:

32Ba:

137Cl:

35.5

Zn:

65Fe:

56Ag:

108Mg:

2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

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

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D.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三千尺长的白练挂在山前。

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3.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

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a

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反应

b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

4.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kg的杠铃很快地

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秒,三名裁判都亮

起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

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在第一阶段没有做功B.她在第二阶段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6.

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近视眼;乙B.近视眼;丙

C.远视眼;乙D.远视眼;丙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把锌片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氯化镁溶液B.盐酸C.硫酸亚铁溶液D.硝酸银溶液

8.某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H2、CO、N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A.CH4B.CO和N2C.H2 和COD.CO和CH4

9.下列四种叙述均用所对应的图像表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A.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导电性与加入量的关系

B.表示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C.表示一定量的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D.表示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量的关系

 

10.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

CO、CO2→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

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A.只收集到CO气体

B.只收集到CO2气体

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11.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对下图中几幅图给出的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的物理量

B.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的物理量

C.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的物理量

D.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的物理量

12.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

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1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

和质量的关系如右图3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

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0Ω~10ΩB.0Ω~20ΩC.5Ω~20ΩD.2.5Ω~10Ω

15.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D.在t2~t3内,伞兵运动的机械能不变

16.如右下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7.甲物体重100牛,乙物体重50牛,用20牛的水平拉力分别拉甲、乙两物体,使甲物体在粗糙水平面匀速移动10米,使乙物体在光滑水平面加速移动10米,则拉力对甲、乙两物体所做的功较多的是()

A.甲B。

乙C。

一样多D。

无法判断

18.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则液体A与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A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B、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

C、A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D、A为稀硫酸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

19.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

21.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

22.跳绳是冬季的一种健身运动,旁人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而亲自跳起来就会感到运动量是相当大的.有位同学对此做了专门研究:

跳绳者的质量是m=50千克,跳绳者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此跳绳者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牛/千克)()

A.168.75WB.135W

C.75.6WD.67.5W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4分)

23.(4分)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拿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类型是反应,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类型是反应,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24.(4分)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序号

物质

醋酸

熟石灰

纯碱

化学式

CH3COOH

H2O

Ca(OH)2

Na2CO3

(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2)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

你认为可选用上表中的来涂抹止痒。

25.(4分)功率相等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等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距离之比是2:

1,则甲、乙两汽车牵引力之比为,甲、乙两汽车做功之比为。

26.(4分)如右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

则Xl、X2、X3的大小关系是:

XlX2,X2X3(选填

“<”、“=”或“>”)

27.(8分)某实验小组要自制一个水气压计,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变化。

取一个小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

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

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然后从管子上端吹入

少量气体,其目的是。

测量时,只需观察玻璃管内水柱的变化情况,就可判断出大气压强的变化。

(1)若拿着这个气压计从山下到山上,水柱的高度(选填不变、变高或变低)。

(2)若把该自制气压计放在室内,发现水柱变低,则说明当时当地大气压变。

(3)若某同学用双手捧着该气压计的侧壁进行实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

28.(10分)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

,。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肯定有的物质是。

(3)另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原粉末中还可能有的物质是

(4)在(3)中滴加稀硝酸

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则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9.(6分)右图是一个电池的示意图,该装置可产生气体和电流。

老师告诉同学只要用两种不同的导体做电极,用水果代替实验中的稀硫酸也可以组成一个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一样的。

同学们很感兴趣,在课外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制作,记录了以下的实验数据:

不同电极时单个西红柿水果电池的电流和电压:

电极

碳棒一铜片

碳棒一铁片

碳棒一锌片

电流强度(mA)

1.43

4.26

4.63

电压(V)

0.6

1.2

1.3

注:

除电极材料不一样外,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装置中能量的转变是从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该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pH的变化是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质量减少的电极是______________。

(2)假如仅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你猜想产生的电压应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__________(选填“都大”、“都小”、“处在它们之间”或“无法判断”)。

30.(4分)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以下操作所使用的木块和水平桌面及弹簧秤均保持不变)则:

(1)当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2)当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N。

31.(6分)PPR材料密度为0.90克/厘米3,半透明,用它制水管时需添加阻光材料.以防止水的二次污染。

市场上管材质量不一,劣质PPR管因掺入碳酸钙,以致管材强度降低、极易渗水。

CCTV-10《我爱发明》拦目介绍了快速识别PPR管材优劣方法.具体如下:

A观察管中的明亮程度,若明亮则未添加阻光材料,

B.将管材灼烧,在剩余物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掺入碳酸钙;

C.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

据此,取60克PPR管,与2004年后发行的1元硬币捆绑在一起浸没水中·观察管材的浮沉情况。

请据此回答:

(1)检测方法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照方法C检测,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管材

(3)小明认为PPR管材不透光,就是优质管材。

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请说明理由:

32.(10分)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

资料显示:

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方案

现象

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无明显现象。

C中⑵

与A中的现象相同

结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⑴。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B试管中再加入Na2SO4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

该实验可以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⑸。

33.(10分)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g/L。

设计原理:

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出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如下:

(1)

(2)(3)

(1)小海首先设计如

(1)图:

向装有样品溶液(1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85.3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

(2)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个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3)图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

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mL的量筒。

(选填10mL、200mL或500mL)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8分)

34.(8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

小明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

(1)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车身质量为1725kg。

当车上载有195kg的人和物品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试求轿车对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2)若现在轿车以6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则在0—5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做功为多少?

②轿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如图A、B是小明爸爸某次经过十字路口违章行驶时,被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在    摄像头(“靠近”、“远离”)行驶。

35.(6分)今年,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⑴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为什么?

⑵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⑶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

36.(6分)2011年7月26日6时12分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如图)首次下潜至5000米,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1)如图所示是“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09”正将“蛟龙”号放入海中的场景,将“蛟龙”号放入海中的过程中。

A.“向阳红09”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B.“向阳红09”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向阳红09”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D.“向阳红09”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2)“蛟龙”号可不是小家伙,它的体积为20m3,最大负荷为240公斤,当它满载时,总质量为22吨,当它完成下潜任务返回母船时,需要“向阳红09”上的电动机带动钢索将它缓慢匀速拉起(不计水对它的阻力),此过程历时3个小时。

若以首次满载下潜深度5000米到“蛟龙”号刚露出水面为止(“蛟龙”号高度忽略不计,海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请计算:

①“蛟龙”号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②在这次拉起“蛟龙”号的过程中,“向阳红09”上的电动机的钢索需对“蛟龙”号做多少功?

37.(8分)在一烧杯中盛有112.1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克。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8.(10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g纯碱样品并放入容器B中;

④关上K1,打开K2,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关上K2,打开K1,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总质量为85.6g。

试回答:

(1)已知装置A中试剂为碱性溶液,其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4)E装置的作用是。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习质量检测科学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三、填空题(共34分)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8分))

34.(8分)解:

(1)F=(m车+m人)g=(1725Kg+195Kg)×l0N/kg=1.92×104N

P=F/s=1.92×104N/4.0×10-2m2=4.8×105Pa(2分)

(2)

W=Pt=6×104w×5s=3×105J(2分)

f=F=P/v=6×104w/30m/s=2000N(2分)

(3)靠近(2分)

35.(6分)⑴因为vA=100km/h<120km/h vB=110km/h<120km/h 

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2分)

⑵平均速度

   =

=150km/h>120km/h   

 所以会被判为超速  (2分)

⑶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只要合理就给分)(2分)

36.(6分)⑴C(2分)

⑵①F=ρ液gV排=1×103Kg/m3×10N/Kg×20m3=2×105N(2分)

②拉起“蛟龙”号需对它做功

W=(G—F)h=(mg-F)h=(22×103Kg×10N/Kg-2×105N)×5000m=1×108J(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