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风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2977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 风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0 风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 风筝.docx

《10 风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 风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 风筝.docx

10风筝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

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读书符号。

(估计学情:

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

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

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

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

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

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

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放风筝动作的描写:

(1)找出描写放风筝动作的句子。

(2)读一读: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3)品一品:

描写得特别生动,具体,从字里行间找出好在哪里

·动作:

托着、牵着、站、说、一紧一松(词语拓展:

像一个人站得远,一个人站得近,我们说一远一近。

广场上的风筝一个高,一个低,叫做一高一低)

· 风筝起飞的样子:

凌空飞起。

(怎样叫凌空飞起?

· 想象这群孩子看到此时此景会怎么说怎么做?

(出示课文插图)

边上的小伙伴,有的——————————,有的——————————,还有的——————————。

2、小伙伴的喜悦: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伙伴的喜悦。

·风筝翩翩起舞(同样描写风筝飞,用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来描述)

·“放得这么高!

”(村里人的赞叹,让小伙伴们更加开心了)

(6)深入赏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

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

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

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

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

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

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

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

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小练笔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附:

风筝的来历

风筝是历史上真正的飞机的最早的雏型,它是中国发明的,大概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发明了。

欧洲的风筝,据人们所知,最初出现于十四世纪。

在东方,风筝用于宗教、打渔、军事通信,而且用来载人。

载人时,人的手脚伸展开,伏在风筝上面。

在欧洲,风筝最初是作为一种军事标志出现的,到十六世纪就变得普遍了,成了从东方传入的一种儿童玩具。

普通风筝对发明飞机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804年,空气动力学的创立者凯利,根据风筝制造出了第一个现代滑翔机的模型。

1839年,哈格雷夫发明了一种平稳的盒式风筝(全世界至今还在放的一种风筝),这是对现代风筝的发展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

在巴登·鲍威尔于1894年作了一些载人的试验之后,欧洲的海军和陆军中出现了用来进行观察的载人风筝。

科迪于1901——1903年使这种风筝臻于完善。

1904年,英国军队采用了这些风筝。

有了这个系统,用以承重的一长列盒式风筝就问世了,载人的风筝随着它们可以飞到任何希望的高度。

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初出现了风筝的一种最有价值的应用:

用风筝将气象仪器载到很高的高度。

载仪器也通常是使用一长列的风筝。

从1905年起,盒式风筝的原理被应用到飞机上,首先是滑翔机,后来是有动力的飞行机械:

一大片格式构架用作机翼,一小片格式构架用作尾翼。

在现代,风筝不仅是一种玩具,还用来从幸存的筏子和船上吊起无线电天线,以便使遇难的水手和掉进海里的飞行员获救。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正因为太想让孩子们积极地与我交流,导致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

在教学做风筝一段时,学生准确地找出了描写孩子们快活心情的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接下来的环节学生表现得不够主动,而我也没有把它处理得很好,以至于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抒发,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活。

我想当时如果能让学生自主体验,自由发挥,说一说他们心中的憧憬和希望,想一想“幸福鸟”的含义,体会一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风筝上,这才是重重之重。

作为新教师,临场教学经验缺乏,需要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多磨练,多给自己敲敲紧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