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352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

1、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3、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

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4、七月的贵港市,大多数天气都是酷暑难耐。

为了解暑,人们常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

饮料中的冰块会慢慢消失,这个过程是(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汽化

5、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

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6、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

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雪融成溪    B.

气结成露

C.

气凝成霜   D.

水滴成冰

7、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10、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1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12、夏季的清晨,站在涪江边会看到江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13、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只有

(1)正确  B.只有

(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14、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15、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

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16、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17、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后,小阳用一个高脚杯装了一些干冰,如图所示,一会儿就看见杯子外面有霜,杯子周围有白气生成.小阳的解释是:

①霜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得玻璃杯温度迅速降低,玻璃杯外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②白气是升华的干冰形成的,根据看到的白气,可以判断干冰在升华.你认为小阳的解释  (  )    

A.只有①对  B.只有②对    C.①②都对    D.①②都不对

18、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所示。

19、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20、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二、填空题

21、如图。

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2、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______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_____________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3、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温度计.

熔点

沸点

酒精

﹣107℃

78℃

水银

﹣39℃

357℃

24、 如图所示,在空烧瓶内滴一滴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

请写出这个实验现象中涉及到的热学知识。

(1)向瓶内打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内发生的物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瓶塞从瓶口冲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瓶内充满了白雾发生的物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____).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__________.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__成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

26、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

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_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_____,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________(选填:

“升高”或“降低”).

 

28、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____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对比前后两图片,你认为冰和水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时,哪个感觉更冷些?

小红立刻回答:

一样冷。

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

你认为小红的回答正确吗?

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9、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

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

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

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示例】问题:

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

猜想:

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

问题:

______;猜想:

______。

30、双休日,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

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2)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 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

31、十一国庆期间,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

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2)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 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

(3)小明询问妈妈,知道了使用冰箱节约用电的一些方法,请你也说出冰箱节电的两种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32、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

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2)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 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______保持不变。

(3)图乙中,物质在AB段和CD段加热的时间相同,但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处于这两段时______不同。

33、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______,其熔点是______,液态名称是______,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______,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______分钟.

 

34、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

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

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 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五、综合题

3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

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

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

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

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

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

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

(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36、汽车防冻液

冬季气温低,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使用的不是纯水,而是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凝固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因此人们有时把冷却液称作“防冻液”或“不冻液”.

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

7.4℃,凝固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凝固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水为32%时,防冻液凝固点可降低至﹣68℃,超过这个极限时,凝固点反而要上升.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

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为﹣35℃.防冻液的沸点通常在零上110℃.

(1)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的配置比例,既要考虑当地的气温条件,一般选用防冻液的冰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气温10℃~15℃;又要兼顾经济利益.你认为在中国江南使用下面哪种比例的防冻液最好      

A.40%    B.50%    C.60%

(2)请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一下,与单独使用纯水相比,乙二醇防冻液对汽车除了有防冻作用,还有什么作用______.

3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防冻冷却液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

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和图3所示。

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

因为当水结冰时,________,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________(选填“35%”、“45%”、“55%”或“65%”),简述选用理由:

________。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

(示例:

体积变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CAB

6-10、ACDCB

11-15、DABCB 

16-20、BACDB

二、填空题

21、

(1)升华   

(2).凝华   (3).霜

22、振动 音调 空气 声源处

23、﹣3℃;酒精.

24、

(1)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瓶内的酒精吸收热量汽化成酒精蒸气。

(3)酒精蒸气冲开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内的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4)酒精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滴的液态酒精,形成白雾。

25、

(1)液化,凝华,熔化;

(2)熔化;(3)升华;吸收;(4)用洗衣水冲厕所.

26、室内(空气)   吸热 小  小 

27、热胀冷缩;37.8;降低.

28、 熔化 液化 形状不同(冰有规则的外形或状态不同等) 不正确  冰熔化要吸热,所以手摸上去感觉冰更冷些。

三、简答题

29、

(1)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会更容易结冰吗?

   

(2).凝固点变低,冬天会更难结冰

30、

(1)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凝华而成的;水珠是固态的冰熔化而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而成的。

(2)液态R600a从管道经过食品位置,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汽化后的R600a由压缩机压缩后,液化放热,将热放出去。

31、

(1)白粉是凝华,水珠是熔化、液化。

(2)液态R600a从管道经过食品位置,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汽化后的R600a由压缩机压缩后,液化放热,将热放出去。

(3)措施有:

将热的饭菜放凉后再放进冰箱、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将冰箱放在阴凉的地方等。

四、实验,探究题

32、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80℃;4;温度;比热容

33、冰、0℃、水、固液共存,液体,100℃,(汽化)沸腾,3.

34、

(1)10  10 

(2)不变 (3)-2  低 (4)变多

五、综合题

35、

(1)液化;放热;

(2)碳基吸收体的顶端制成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污水处理。

36、

(1)A;

(2)混合液体不容易沸腾.

37、

(1)体积变大;

(2)55%;原液含量55%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27℃,沸点高于106℃;(3)①密度变小;②比热容变小③沸点升高;④凝固点升高;⑤质量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