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4755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docx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

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认为:

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

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

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

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

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

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

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

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

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

我们可以推想:

《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际人们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的结构就变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

《老子》注解本有很多,历代都有,往往令人无法选择。

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为准,同时参照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

二、道的外在特征

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现在才开始步入正题,才开始说“道”。

《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

为了参悟“道”本质和内涵,我们理应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

王得有先生曾说过“老子之道,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作为天地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

”[1]这句话说明了“道”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的始基,而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恍惚不清,真实存在,则是“道”的特征。

因此我们概括起来,“道”的外在特征有两点,即:

(一)无名无形

“道”存在于耳目见闻的现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玄之又玄”(1章)对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时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来加以形容,时而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来加以描述,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1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4章)

“道”视之不见其色,因而称为“夷”;听之不闻其声,因而称为“希”;触之不得其形,因而称为“微”。

“夷”、“希”、“微”三者浑然一体,无法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道”本身无“状”,而万状由之而成;它本身无“象”,而万象因之而显。

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

说无却有,似实而虚,这种存在的形态就叫做“恍恍惚惚”。

可是,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实体,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质。

而“道”不仅仅是无形的,也是无名的。

《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

“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

况且,《老子》第一章中也说: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所以说,“道”是无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说。

那么,“道”既然是无名的,为什么还要称为“道”呢?

老子说: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

可见,老子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把它称为“道”。

所以说,“道”实在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二)道是物质的

之所以说“道”是物质的,主要依据有两点:

一、永远存在,二、永远运动。

如《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可见,“道”不仅是永远存在的,永远运动的,而且,它还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

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独一无二,永不改变。

从流逝到遥远,从遥远再返回,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表现“大”的过程。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物质的。

在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物质及其运动的画面。

另外,在前面提到的二十一章里,老子对于“道”的物质性就说的很明确了。

他不仅指出了“道之为物”,而且,还告诉人们:

“道”虽然“惟恍惟惚”却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这种“有象”、“有物”、“有精”的东西,分明是物质的,而不是观念性的。

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领会,然而,它又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物质实体。

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

三、道的本质与内涵

关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这样的论述:

“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来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返始守柔为处世之方。

其言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与无有,有生与无”。

[2]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不仅指出了“道”来源于自然,也指明了“道”的两种属性,即“无”和“有”。

而我们后面要分析的,就是“自然”、“无”和“有”这三个概念。

老子的“道”,来源于自然,并效法于自然。

不过,《老子》中的“自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通常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老子》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更多的时候,是指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境遇。

如“功成事燧,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等。

所以,“道”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而“自然”更是“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之道,就其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而言,它是“无”;就其生成天地化育万物而言,它又是“有”。

“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老子说它们“同出而异名”(1章)。

“无”言“道”之体,“有”言“道”之用。

所以,老子之道,不仅是无名无形的,还是运动存在的;不仅生成天地化育万物,同时,也作为规律引导天地万物运行。

“无”和“有”还是辩证的,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章)、“天下万物生天有,有生于无”(40章)。

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相互运动、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自然”为老子之“道”的本质特征,“无”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属性,这三者支撑了“道”的基本框架。

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它又有什么内涵呢?

在分析这两个问题这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道”这个字的含义。

在甲骨文中,暂时还没有发现“道”这个字,但在西周的青铜铭文及《诗》《易》等典籍中,“道”字却常有运用。

《诗经》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桧风·匪风》)。

《易经》有“复自道,保其咎,吉”(《小畜·初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

《诗经》和《易经》出现的许多“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道,所行道也,从首,一达谓之道”。

段玉裁注说:

“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

首者,行所达也。

”所谓一达,就是指长而无旁出路。

许慎对“道”字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字的初始义就是人行的道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意义也就变得丰富了,在这里,我们只引用先秦的典籍为例。

如《管子·形势解》云:

“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也。

”这里的“道”是万物生命的总源泉,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

《庄子·渔父》云“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这里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是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依据。

《大戴记·五言》云:

“道者,所以明德也”。

这里的“道”具备真善美的品格,是社会和人生的正路。

可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就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道”:

 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是“道”的本质。

同时,它又具有规律和准则的内涵。

作为规律,它指引万物“自然”的运行;作为准则,它引导人们“无为”的去生活。

(一)天地万物的根本

老子认为,尽管“道”是一种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的特殊物质,但是,它却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天地万物都是它所生成的。

如《老子》第六章所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水注入山川而名为溪,水流入溪便称为谷。

谷是间空空如也,谷边围着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常用这种低洼湿润的地方来比喻女性生殖器。

人们便把山谷比喻为“牝”,即女阴,又把“谷神”称为深幽奇的“玄牝”,“玄牝”像谷神一样虚而无形,孕育万类却不见其踪影。

人的生命都是从女阴口出生,万物的生命也都是从神妙的“玄牝”产生,“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根。

我们以山谷来比喻女阴——牝,以神妙的母体——玄牝来比拟“道”。

“牝”因其虚无而孕育生命,“道”因虚静而成天地。

所以说,“玄牝”是天地之根,但是,它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功用却不可穷尽,总是那样的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

讲的都是“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

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之体,万物之宗。

有形的实体,不论人还是物,都有它的限度,时间上的久暂,空间上的广狭,功能上的大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要么质变,要委毁灭,要么消亡。

再长的寿命也终归黄土——“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再辉煌的事业了不过是过眼云烟——“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再宽广的胸怀仍不免狭隘——“有客才眠天象动,无人不羡御床宽”,不仅床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宰相肚里也只能“撑船”而已,最多不过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无论多么显赫的权势,多么巨大的财富,多么坚强自信的人,都不可成为万物的主宰,而只有“道”,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宗,它从不主宰万物,而万物却都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4章)。

无论“地”如何辽阔,不效法“天”它就不能保持宁静;无论“天 ”多么浩渺,不效法“道”它就不能有其清明。

“道”磨掉了锋芒而不损其体,超脱纷争而不累其神,涵敛光耀而不显得污浊,混同尘世又不改其真性,它是那样的幽深隐约,似亡而实存。

所以“地”再广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载,“天”再大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覆,只因“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正像牟钟鉴先生所说的那样:

“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

[3]

(二)万物运行的规律

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月亮从来就有阴晴圆缺;每到春天,大地处处叶绿花红,一到秋天,便是四野枯黄,满目萧条;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八旬老翁皱纹满面,蹒跚迟缓。

这就是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也是“道”运行的表现,所以,老子在第三十四章说: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

衣被万物而不为主:

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正因为老子知道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依循着某些规律,所以,老子便赋予了“道”作为规律的内涵。

但是,尽管“道”具有规律这一内涵,但它本身却是物质的,它绝不是抽象的规律,它只是像规律一样去引导万物运行。

“道”作为规律来讲,有两方面内容,即对立统一和循环运动。

1、对立统一

第一、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

看起来对立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

这是一类共同存在的矛盾,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会存在。

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章)

第二、物极必反。

老子发现,如果一物中包含否定性因素,那么,其否定性因素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该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必然会向自身的反而发展,即事物发展到了强的顶峰、盛的极至时,便会走向衰落。

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第三、由反入正。

既然对立的事物总是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为了达到正面的目标,就必须山反入正,走迂回的路。

如“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3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22章)。

2、循环运动

第一、返本归初。

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的运动特点是“复”,即向静态复归,事物的运动最终都要回到当初的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就是静虚渊深的大道。

这样,“道”的循环运动就化生出天地万物,周遍无所不至;宇宙的发展虽然距离原始状态越来越远,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初始状态。

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

第二、防正转反。

老子知道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所以,希望人们能主动接纳它的否定因素,进行局部的,及时的,不断的自我否定,做到尽量控制住自身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使事物的否定性转化控制在自身的内部进行,不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和整体的丧失。

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

(三)人们生活的准则

“道”除了具有规律的内涵之外,它还被人们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然而,“道”毕竟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只能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现实的意义,就由“德”来完成。

万物为“道”所生,万物的德性自然都从“道”那里得来,因此,所谓的“德”即是得“道”,“德”即是“道”的本性和显现,“德”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

苏辙解释说:

“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

故德者,道之见也。

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

”(《老子解》)所以,“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称之为“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称之为“人之德”。

因此,人只有体现了“道”,才具有一种德性。

“德”对于万物是自然的,但对个人来说却有所不同,人需要在内心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

这实际上是强调生命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去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

上德虽然有德,却不自持有德,从而能够纯任自然,无所作为;下德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经有所作为了。

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

而我们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必须“惟道是从”,绝不能违背“道”,作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的前提,“德”的标准。

所以,古代的圣哲们,为了“闻道”、“体道”、“证道”而耗费苦心,兀兀穷年,既执着又虔诚。

且不说道家的创始者强调去如何的体道和证道了,儒家的圣人孔子也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告戒弟子“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而释家也有许多投虎求佛、面壁证道的故事。

虽说儒,释,道三家各道其所“道”,但各自对“道”的虔诚是无可怀疑的。

大德大贤的一举一动,无不唯“道”是从。

所以,我们也必须在“道”的准则下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唯道是从的基本要求就是“无为”。

所以,老子所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7章)“道”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它的作为;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实际呢,什么事情都完成了。

并且,“道法自然”,“道”为了维持“自然”的状态就要“无为”,而“无为”就成了“道”的核心内容。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

只要能作到“为无为”,其结果就是“则无不治”(3章)。

“无为”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道”,绝不能滥用智慧而对事物妄加改变。

老子用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内容来阐述这个观点,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1、治国之道

第一、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并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反省的经验上的。

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贯彻无私的原则,顺应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国家。

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要“希言自然”(24章)、“清静为天下正”(45章)。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所以,老子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

当然,“无为而治”的执行者必须是“圣人”。

“圣人”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得“道”或者是有“德”的人。

在《老子》中,“圣人”和“无为”大部分是一起出现的,可见,无为治国的主体部分即是“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作到“为无为”。

所以,只要“圣人”效法自然,无主观自执之心,清静无为,爱国爱民,那么,国家就会得到治理,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第二、以奇用兵。

老子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

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辅佐人主得人,都不应该轻易用兵。

并且,发生战争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才会发动战争,用武力去掠夺和奴役别人。

所以,老子反对战争。

但是,万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

所以,老子说:

“善战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强”(30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31章)。

所以,老子讲究“以奇用兵”(57章)、“守柔日强”(52章)。

其实,老子只是想把战争的损失降为最小,尽量避免没有必要的牺牲,所以,老子主张“事善能,动善时”(8章),出奇制胜。

第三、小国寡民。

在《老子》八十章里,老子对“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作了生动的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种社会里,大道流行,人民都纯朴自然,无知无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

老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使社会出现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会自然化。

老子的社会理想,和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很相似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价值追求,反映了哲人对现实的一种超越。

不过,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老子说:

“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

所以,老子才会有这样的理想。

而这种理想的实质,也是“无为而治”。

[4]

2、人生之道

第一、少私寡欲。

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2章)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的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损害人的身体,所以,主张“少私寡欲”(19章)。

要做到“少私寡欲”,就要“知足不辱”,“功遂身退”。

老子又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77章)。

在老子看来,无论是社会上的纷争,还是个人的烦恼,都起源于人的不知满足。

人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产生贪欲,就会和别人发生冲突,酿成祸患。

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适可而止,便不会引起冲突和纷争,便能生存得长久。

并且,老子还告诉我们要顺应天道,不占有功绩,不要因为功绩而滋生其他欲望,所以,他说: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9章)因此,人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

第二、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斗。

所以,老子主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

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德”。

当然,“不争”不是纯粹消极的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要求人们从争夺利益的罗网中解脱出来,心态平静的去面对得失。

“不争”,是指不争名利,不争地位,不争是非等。

它的意义就在于以“不争之争”来消融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之争,而实质上,“不争之争”也是一种争,不过,他不同于一般以利己为目的的外在之争,它是从利人利物的角度出发的深层意义上的争。

因此老子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68章)。

同时,老子还告诉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

也就是说,人要学会隐藏自己,学会保全自己,不能锋芒毕露,不能过于显示自己,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败亡。

所以,为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为而不争”的美德。

第三、守柔处弱。

老子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76章)坚强与死亡相连,柔弱和生命相连,生命体在旺盛时期都柔软而富于弹性,其衰亡阶段都僵硬枯稿,所以,“守柔处弱”为生存之道。

在老子眼里,柔弱胜刚强。

如“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天下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它。

在这里,“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含有无比坚韧的性格,即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反应灵活,弹性大,不易受伤。

所以,尽管水的特点是很柔弱,但是,它却可以善利万物,化解强大的冲击力,战胜刚强,因为柔弱之物多带有韧性,带有深层的连绵不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40章)总之,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而是柔弱者。

[5]

老子从治国和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