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D611199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6035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ASOD61119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JASOD611199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ASOD6111994.docx

《JASOD61119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ASOD611199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JASOD6111994.docx

JASOD6111994

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

JASOD611/1994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以下简称电缆),其绝缘厚度较少JISC3460为薄。

应用标准如下:

JISC3102-1984电工用软铜线

JISC3406-1978汽车用低压电缆

JASOD607-1987线束颜色编码

2电缆种类及其代号

薄壁绝缘电缆种类及代号如表1所示。

表1薄壁绝缘电缆种类及其代号

产品种类

产品代号

绝缘厚度分级别mm

1型薄壁绝缘电缆

AVS

标准绝缘厚度0.50~0.70

2型薄壁绝缘电缆

AVSS,CAVS或CAV*

标准绝缘厚度0.30~0.40

3型薄壁绝缘电缆

CAVUS*

标准绝缘厚度0.20

 

 

 

注:

*代号CAVS,CAV和CAVUS表示圆形压紧导体结构

3.性能

薄壁绝缘电缆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4.结构和材料

4.1结构

薄壁绝缘电缆结构应符合表3~5的规定。

4.2导体

导体应采用JISC3102所规定的软铜线绞制,或绞制后紧压成圆形。

结构如表3~5所示。

4.3绝缘

绝缘应采用聚氯乙烯同心包覆在4.2条规定的导体上,绝缘厚度如表3~5所示。

4.4颜色和标志

绝缘的颜色和标志应符合JASOD607规定。

表2性能

项目

性能

试验条款

(1)导体电阻

电阻应不大于表3~5的数值

5.2

(2)耐电压

火花

耐压5000V0.15s以上

5.3

(1)

水中

耐压1000V1min

5.3

(2)

(3)绝缘电阻

最小体积电阻率为109欧.mm

5.4

(4)绝缘

抗张强度

最小15.7MPa

5.5

断裂伸长率

最小125%

(5)耐油性

在50℃油中浸20小时后弯曲,再浸水耐压1000V1min

5.6

(6)耐热性

120℃经120h后弯曲,再浸水耐压1000

5.7

(7)耐低温性

_40℃经3h在代压温倦绕后再放开,再浸水耐压1000V1min

5.8

(8)阻燃性

电缆在火焰中直至燃烧,移开火焰后在15秒内自熄

5.9

(9)热收缩

150℃经15min后,收缩率应小于4%

5.10

(10)耐磨性

大于规定的最小耐磨长度

5.11

 

 

 

 

表3 1型薄壁绝缘电缆结构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

绝缘

成品外径

导体

结构

根数/mm

计算

截面

mm2

近似

外径

mm

20℃

电阻

m欧/m

标称

厚度

mm

最小

厚度

mm

标称

外径

mm

最大

外径

mm

0.3

7/0.26

0.3716

0.8

50.2

0.5

0.32

1.8

1.9

0.5

7/0.32

0.5629

1.0

32.7

0.5

0.32

2.0

2.1

0.85

16/0.26

0.8494

1.2

22.0

0.5

0.32

2.2

2.3

11/0.32

0.8846

1.2

20.8

0.5

0.32

2.2

2.3

1.25

16/0.32

1.2870

1.5

14.3

0.5

0.32

2.5

2.6

2

26/0.32

2.0910

1.9

8.81

0.5

0.32

2.9

3.1

3

41/0.32

3.2970

2.4

5.59

0.6

0.40

3.6

3.8

5

65/0.32

5.2280

3.0

3.52

0.7

0.48

4.4

4.6

0.3f

15/0.18

0.3817

0.8

48.9

0.5

0.32

1.8

1.9

0.5f

20/0.18

0.5087

1.0

36.7

0.5

0.32

2.0

2.1

0.75f

30/0.18

0.7630

1.2

24.4

0.5

0.32

2.2

2.3

1.25f

50/0.18/

1.2730

1.5

14.7

0.5

0.32

2.5

2.6

2f

37/0.26

1.9640

1.9

9.50

0.5

0.32

2.9

3.1

 

 

 

 

 

 

 

 

 

 

 

 

 

 

 

 

 

表4          2型薄壁绝缘电缆结构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

绝缘

成品外径

导体

结构

根数mm

计算

截面

mm2

近似

外径

mm

20℃

电阻

m欧/m

标称

厚度

mm

最小

厚度

mm

标称

外径

mm

最大

外径

mm

0.3

7/0.26

0.3716

0.8

50.2

0.30

0.24

1.4

1.5

7/根紧压

0.3716

0.7

50.2

0.35

0.28

1.4

1.5

0.5

7/0.32

0.5629

1.0

32.7

0.30

0.24

1.6

1.7

7/根紧压

0.5629

0.9

32.7

0.35

0.28

1.6

1.7

0.85

19/0.24

0.8596

1.2

21.7

0.30

0.24

1.8

1.9

7/0.40

0.8796

1.1

20.8

0.30

0.24

1.8

1.9

7/根紧压

0.8796

1.1

20.8

0.35

0.28

1.8

1.9

11/根紧压

0.8846

1.1

20.8

0.35

0.28

1.8

1.9

1.25

19/0.29

1.2550

1.5

14.9

0.30

0.24

2.1

2.2

16/根紧压

1.2870

1.4

14.3

0.35

0.28

2.1

2.2

2

19/0.37

2.0430

1.9

9.00

0.40

0.32

2.7

2.8

0.3f

19/0.16

0.3821

0.8

48.8

0.30

0.24

1.4

1.5

0.5f

19/0.19

0.5387

1.0

34.6

0.30

0.24

1.6

1.7

0.75f

19/0.23

0.7895

1.2

23.6

0.30

0.24

1.8

1.9

1.25f

37/0.21

1.2820

1.5

14.6

0.30

0.24

2.1

2.2

2f

37/0.26

1.9640

1.8

9.50

0.40

0.32

2.6

2.7

 

 

 

 

 

 

 

 

 

注:

表3和表4中的f表示线芯为软结构

表5 3型薄壁绝缘电缆结构

标称

截面

mm2

导体

绝缘

成品外径

导体

结构

根数mm

计算

截面

mm2

近似

外径

mm

20℃

电阻

m欧/m

标称

厚度

mm

最小

厚度

mm

标称

外径

mm

最大

外径

mm

0.3

7/根紧压

0.3716

0.7

50.2

0.20

0.16

1.1

1.2

0.5

7/根紧压

0.5629

0.9

32.7

0.20

0.16

1.3

1.4

0.85

7/根紧压

0.8796

1.1

20.8

0.20

0.16

1.5

1.6

11/根紧压

0.8846

1.1

20.8

0.20

0.16

1.5

1.6

1.25

16/根紧压

1.2870

1.4

14.3

0.20

0.16

1.8

1.9

 

 

 

 

 

 

 

 

 

5试验

5.1结构试验

结构试验应附录第2条规定讲行.

5.2导体电阻试验

导体电阻试验应按附录第3条规定进行.

5.3耐电压试验\

(1)火花试验应按附录第4

(1)条规定进行.

(2)渌水耐压试验应按附录第4

(2)规定进行.

5.4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应按附录第5条规定进行.

5.5绝缘抗张强度试验

绝缘抗张强度试验应按附录第6条规定进行.

5.6耐油试验

耐油试验应按附录第7条规定进行,

5.7耐热试验

耐热试验应按附录第8条规定进行.

5.8耐低温试验

耐低温试验应按附录第9条规定进行.

5.9阻燃试验

阻燃试验应按附录第10条规定进行

5.10热收缩试验

热收缩试验应按附录第11条规定进行.

5.11耐磨试验

耐磨试验对于2型和3型薄壁绝缘电缆,用下面

(2)条往复刀片刮磨试验,

(1)砂皮带拖磨试验方法

砂皮带拖磨试验应按附录第12条

(1)规定进行.

(2)往复刀片刮磨试验方法

往复刀片刮磨试验应按附录第12

(2)条规定进行

6.包装

电缆应成圈或成盘妥善包装,,以使运输中不易损坏.

7.产品识别标志

产品识别标志在应用标准的名称,型号,尺寸,和颜色的基础上,用符号,标称尺寸和颜色编码标志.

8.标签

产品包装的标签上应印有以下说明

(1)产品型号或符号

(2)长度

(3)重量

(4)制造厂名称或编码

(5)制造日期

附录: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试验方法

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在本标准正文中列出的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各项性能的试验方法.

引用标准如下:

JISB7502-1979测量外径用千分尺(千分卡)

JISB7503-1974千分表,读数精度过0.01mm

JISB7507-1979游标卡尺

JISC3005-1991橡胶和塑料绝缘电线电缆试验方法

JISK2203-1982煤油

JISK2215-1980内燃发动机油

JISK6301-1975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

JISR6251-1976砂皮(布底)

2.结构试验

2.1测量工具

电缆直径和绝缘厚度用JISB7502规定的1级或精度更高的千分尺测量,也可用精度等于高于JISB7503规定的千分表,或用JISB7507规定的游标卡尺(0.05mm级)测量.

2.2电缆直径测量

电缆直径平均值是在与电缆轴线垂直的同一平面上,以二处或以上的测量值平均计算

(1)

(1):

测量部位见附录图1.

2.3绝缘厚度测量

绝缘厚度应是按2.2条规定测量的绝缘外径的内径之差的一半,最小厚度应用目力或其它手段找出最薄点,用带有刻度的放大镜在该处测量.

3导体电阻测量

导体电阻用惠斯登电桥或其他适当方法测量,将测量值用下式换算成温度为20℃长度为1m的电阻值.

R20=Rt * at / L

式中   R20:

相当于20℃时,电缆长度为1m的电阻值(m欧/m)

Rt温度t℃时的电阻测量值,如有引接线应不包含引接线电阻在内(m欧)

at 附录表1列出的从t℃换算到标准湿度20℃的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L:

电缆长度(m)

4耐电压试验

耐电压试验应进行曲

(1)火花试验

(2)浸水耐压试验

(1)火花试验

采用附录图2的试验机在空气中进行,电阻导体预先接地,电极与导体之间施加5000V近似正弦波的50或60Hz交流电压,时间不小于0.15s,检验电缆是否击穿.附录图2试验机中的金属链条或金属珠链,沿电缆轴线方向其间隔不大于12mm,沿电缆横断面方向其间隔不大于9mm.链的长度应适当大于金属盒的深度,这样不管电缆直径多大,能充分与电缆表面接触.电极箱是U形或V形的金属箱,电极上部安装链接条部分的宽度,应比最大被试电缆下直径大于33mm或以上,电极长度则根据电缆速度计算,应使电缆经过电极时间不小于0.15s也可采用水电极来代替上述的金属链条或金属珠链.

 

(2)浸水耐压试验

浸水试验的试样长度约600mm,试样两端各剥去约长25mm绝缘,如图3将裸导体连在一起,将长度300mm未剥去绝缘的试样浸入含5%盐的水溶液中.浸5小时后在导体与地线之间,以近似正弦的50或60Hz交流电压,逐渐升到1000V时间保持1mm,检验电缆是否击穿.

附录表1 导体电阻换算到标准湿度20℃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

t℃

at

at

温度

t℃

at

at

温度

t℃

at

a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85

1.081

1.076

1.072

1.067

1.063

1.058

1.054

1.050

1.045

1.041

1.037

1.087

1.082

1.078

1.073

1.068

1.064

1.059

1.055

1.050

1.046

1.042

1.03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033

1.028

1.024

1.020

1.016

1.012

1.008

1.004

1.000

0.996

0.992

0.988

1.033

1.029

1.025

1.020

1.016

1.012

1.008

1.004

1.000

0.996

0.992

0.988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0.985

0.981

0.977

0.973

0.970

0.966

0.962

0.959

0.955

0.951

0.948

0.944

0.984

0.980

0.977

0.973

0.969

0.965

0.962

0.958

0.954

0.951

0.947

0.943

 

 

 

 

 

 

 

 

 

5绝缘电阻试验

成品电缆上取近似5m长度的试样浸入水中,试样两端伸出水面约250mm,水温为70±2℃,在导体与水(接地)之间施加100V或以上直流电压到1min时测量其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可用直流偏转法(检流计法)或高阻计(符合JISC3005试验方法)测量,再以测量值按以下公式计算积电阻率.

ρ0=2.7525*L*R/log(D/d)

式中     ρ0:

绝缘的体积电阻率(Ω·mm)

L:

浸在水中的试样长度(mm)

R:

绝缘电阻测量外径(mm)

D:

实测电缆外径(mm)

d:

实测导体外径(mm)

6.绝缘抗张强度试验

6.1试样按以下程序制备:

(1)取样

至少应取3个试样,如果无法从电缆上取得试样或这样的取样证明是不合适的,可用质量完全相同的材料,通过双辊机滚压成1~3mm的薄片,并在标准温度下至少放置5小时.

(3)试样的制备用其形状

电缆绝缘的内径在5mm以下的应采用管状试样,而其余通常应采用哑铃片试样,管状试样长度近似150mm,在其中段划50mm长的标志线,哑铃片试样的制备应处理使其表面应光滑,可用适当方法将试样不平整部分除去.哑铃片厚度尽量接近其原如厚度,如原始厚度超过3mm,应调整到近似3mm.哑铃片可用JISK6301中条规定的3号或4号哑铃冲模冲切,除了如附录图4所示的夹紧部位宽席最小可为7mm.

(3)截面计算

截面如下计算

(a)管状试样

管状试样应测量5点绝缘外径,取其最小值D(mm)和导体外径d(mm)用下式计算

S=∏(D2-d2)/4

式中     S:

截面mm2

D:

最小绝缘外径mm

D:

导体外径mm

(b)哑铃片试样

用千分尺或千分表,测量哑铃片5点或以上的厚度,其最小测量值乘哑铃片冲模宽度即为哑铃片截面.

6.2试验条件

试验在23±5℃,室温下进行,并记录试验温度,试样在试验前至少在室温下放1小时,可用摆锤式拉力机进行试验,拉力机的量程应能覆盖试样拉断力的15~85%范围,拉力机读数值误差应调整在±2%以内.

6.3试验方法

试样应适当紧夹,应保证试验过程中不偏斜,拉伸速度约200mm/min或500mm/min,并测量拉断力的标志线之间的长度.

7耐油试验

成品上取长约600mm的试样,二端各留40mm,基余部分浸在50±2℃试验油中,见附录图5,经20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到室温,将电缆缠绕在按附录表2规定直径的试棒上,再按附录第4

(2)条规定进行浸水耐压试验,试验油为润滑油和煤油以等量混合组成,前者应符合JISK2215中地面用1~3级中的1号润滑油要求,后者应符合JISK2203煤油的要求,也可用等到效的或更高级的煤油.

8耐热试验

取长度约600mm的试样,二端名剥去约25mm绝缘,如图6所示,挂在按附录表3规定直径平放的试棒上,并在二端悬挂规定的负荷,放入温度为120±2℃通风的温度烘箱内经120小时后,留在原处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电缆在原来的试棒上进行反方向弯曲,再按附录4

(2)条进行浸水耐压试验.

9低压试验

成品上取适当长度试样,放入-40±2℃,低温箱内经3小时后,仍在低温箱内按附录表2规定直径的试棒上进行1800弯曲,如附录图7所示,弯曲时间近似10秒,将电缆从低温箱内取出,再按附录4

(2)条进行浸水耐压试验.

附录表2            附录表3 耐热试验装置

标称

截面

Mm2

试棒

直径

mm

75

2~5

150

 

 

标称截面

Mm2

试棒直径

mm

负荷g

0.3~0。

85

115

450

1.25~2

165

450

3

165

1350

5

225

1350

 

 

 

10阻燃试验

10.1试验装置

阻燃试验采用以下装置

(1)试验箱

由钢板制成,高约610mm,宽约310mm,深约360,前面敞开,侧面和背面封闭。

(2)试样支撑

试样由金属构件支撑,应保证试样水平固定。

(3)本生灯(煤气灯)

灯管内径约10mm,调节火焰的焰芯长度到35mm

10.2试验程序

如附录图8所示,将长度约300mm的试样水平固定,使焰芯的尖端接触到试样中部,在30秒内使电缆点燃,然后小心移开煤气灯,测定试样燃烧自熄时间,

11热收缩试验

从成品上取长度约定为200mm的试样,在23±5℃室温下精确测量其长度,放入150±2℃通风烘箱内15mm,留在原处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试样测量绝缘的长度来计算其收缩率,并检查绝缘是否开裂。

12耐磨试验

试验可按以下二种方法中任选一种进行,

(1)砂皮带拖磨试验方法

试验在23±5℃室温下进行,取长约900mm的试样,按附录图9固定使试样与砂皮接触,砂皮应符合JISR6251规定的150号G的要求,也可用等效的砂皮。

施加荷重见附录表4,带子移动速度为1500mm/mm,当导体与带子接触时,测量带子的拖磨长度,每进行一点测量后,将试样移动25mm,并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再将其固定,重复进行上述试验应读取8个测量值,求得8个数值的平均值,然后将低于该平均值再加以平均,此平均值即耐磨耗值。

(2)往复刀片刮磨试验方法,

试验在23±5℃室温度下进行,往复刀片刮磨试验机见附录图10,试样长约750mm加以固定,刀片在试样表面沿轴线往复刮磨,行程为10mm或更长,刀片往复频率为每分钟50到60次,当导体与刀片接触时,记录刀片往复次数,每进行一点测定后,将试样移动100mm,并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再将其固定,重复进行上述试验,对一根试样应读取4个测定值,其最小为耐刮磨值,关于施加荷重,刀片尖端材料及其表面光洁度以及最小耐刮磨次数等要求,均由供需用双方协商确定。

附录表4 最小磨耗及荷重

标称截面mm2

最小磨耗值mm

负荷g

0.3~0.5

457

450

0.75~0.85

535

450

1.25

560

450

2

305

1350

3

410

1350

5

510

1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