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6294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docx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总11页)

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动物微生物是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宠物疾病防治方向)、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驯导等专业必修的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作用:

本课程以《动物解剖》、《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免疫的相关知识及应用,与动物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等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室诊断和免疫防治方法等基本实训技术,同时本门课的知识和技能都是畜禽生产、兽医技术服务、基层化验室等应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预防工作,尽快适应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牛羊病防治》《宠物疾病防治》和《兽医实验诊断》等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面向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宠物疾病防治方向)、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全体学生,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实践项目为载体、突出本课程基础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理念设计开发。

本课程的三大特点:

第一,基础性强,是后续《禽病防治》《猪病防治》《牛羊病防治》等课程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技能基础;第二,技术性强,必须掌握的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技能项目较多。

第三,应用性强,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预防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

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即是畜禽生产、兽医技术服务、动物疾病化验等应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宠物医师等四个工种的考核项目之一。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畜牧业实际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依据学生就业岗位实践工作过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

本课程经过与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共同探讨以及毕业生和行业企业调研,根据学生职业岗位所学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设计课程结构内容及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内容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重新调整和组合,对传统的《动物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使本课程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专业核心课程服务,更有效的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过程服务。

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细菌、病毒、真菌、其他微生物、微生物与外界环境、传染与免疫、非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血清学试验及生物制品应用等内容,每一个任务都是专业核心课程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学生工作岗位的必需职业技能,每个项目分解为多个教学子任务并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改变过去“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对常见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进行实验室诊断的能力,为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和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打基础,同时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并且动物微生物各实训项目都是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宠物医师”等四个工种的考核项目。

3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

学习任务

子任务

参考学时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任务1

课程概述

认识病原性微生物是引起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对病原性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病原性疾病诊断技术发展简介

2

 

任务2

细菌的识别与疾病诊断

通过对致病性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来准确诊断细菌性疾病。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生理和营养需要

细菌的培养

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标本片制备

细菌的分离培养

细菌的生化鉴定

16

任务3

病毒的识别与疾病诊断

通过对病毒的形态特征、结构、病毒增殖方法、病毒干扰现象学习,对病毒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以后诊断病毒病打下基础。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干扰现象

病毒的培养

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8

任务4

其他微生物的识别与疾病诊断

通过对真菌、放线菌等六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认识,以及与细菌和病毒病的区别,来初步诊断这六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

真菌、放线菌、

螺旋体、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4

任务5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认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状况,应用各种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布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

任务6

非特异性免疫的发生与应用

认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病原体传染的条件、免疫的基本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及免疫机理

细菌及病毒的致病性与传染

免疫的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机理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2

任务7

特异性免疫的发生与应用

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条件以及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系统

抗原

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物质和细胞

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8

任务8

变态反应及应用

认识各种变态反应发生机理和防治

变态反应的机理

防制和应用

2

任务9

血清学诊断技术

认识血清学试验原理

利用血清学试验进行动物疫病诊断

血清学试验概述

凝集试验

沉淀试验

免疫标记技术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8

任务10

免疫学应用及生物制品概述

利用免疫学知识和生物制品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

生物制品的概述

免疫的应用

2

学习任务规划和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

任务1课程概述

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概念,了解诊断技术发展简史。

方法能力目标:

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与人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通过对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基本概念的描述,能使学生明确动物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原因,为动物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教室

理论讲授

1

病原性疾病诊断技术发展简介

将国内外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史介绍给学生,为今后学习最新的诊断技术打下基础。

教室

理论讲授

1

学习任务

任务2细菌的识别与疾病诊断

参考学时

16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具备从动物体内分离细菌,培养细菌,鉴定细菌,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社会能力目标:

,提高自我疾病的防范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细菌的形态结构

以实际标本片,结合图片引导出常见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明确细菌结构功能。

教室

多媒体理论讲授

2

细菌的生理和营养需要

细菌生长所需基本营养成份和生长必需的条件,生长状况。

教室

理论讲授

2

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知道细菌性疾病的诊断过程,并会操作细菌标本片制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细菌诊断的操作。

教室

理论讲授

2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

现场操作使用显微镜的油镜并观察细菌标本片,认识常见细菌的形态。

实验室及仪器

现场操作

2

细菌标本片制备

根据实际工作病例制备细菌标本片

实验室及仪器

现场操作

2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会制备常用的细菌培养基,能熟练进行培养基灭菌。

实验室及仪器

现场操作

2

细菌的分离培养

制作细菌培养基,从动物病例体内分离细菌进行人工培养。

实验室及仪器

现场操作

2

细菌的生物化学实验

会进行细菌生物化学实验操作及结果判定。

实验室及实验仪器

现场操作

2

学习任务

任务3病毒的识别与疾病诊断

参考学时

8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认识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病毒的增殖过程,为今后学习病毒病的诊断打下基础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

病毒的增殖

通过对病毒基本形态结构和病毒增殖的讲授,能使学生认识病毒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病毒病的诊断打下基础。

教室

理论讲授

2

病毒的干扰现象

以实际工作病例引出病毒的干现象,干扰素是治疗病毒的较好方法

教室

结合病例讨论式教学

1

病毒的培养和诊断

以实际工作病例引出病毒的培养方法病毒病的诊断程序。

教室

结合病例讨论式教学

1

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用以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

实验室及仪器

现场操作

4

学习任务

任务4其他微生物识别及疾病诊断

参考学时

4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真菌等其他六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并能与细菌病毒进行区别,具备诊断真菌等六种微生物引起动物疾病的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独立工作、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真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通过病例引出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特性,培养方法,通过观察真菌的标本来认识真菌,使学生具备诊断真菌病的能力,引出放线菌等5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特性,培养方法,通过观察标本来其在几种微生物,使学生基本具备诊断这5种微生物引起动物疾病的能力。

教室

理论教学

2

真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操作显微镜观察真菌、放线菌的形态。

实验室及标本

现场教学

2

学习任务

任务5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参考学时

4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对微生物的影响,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种条件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开拓思维、自主学习的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与人沟通、团结协作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微生物的分布

通过实例引出微生物有自然界、动物体、动物产品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可能引起的疾病。

教室

理论讲授

2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以实际工作病例结合现场操作引出各种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使学生具备各种消毒和灭菌能力,

实验室

现场操作

2

玻璃器皿的消毒、清洗、干燥、灭菌

实验室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干燥、灭菌。

学习任务

任务6非特异性免疫

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和传染性发生的条件,使学生具备预防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学习免疫的概念及功能为工作中做好动物免疫打下基础;使学生具备利用非特异性免疫的机理及其作用,正确做好动物免疫。

方法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细菌及病毒的致病性与传染免疫的功能

通过病例描述细菌及病毒致病过程、传染发生条件以及对动物造成的损伤,能使学生具备预防控制传染病的能力。

通过病例讲授免疫概念及功能,学生具备利用免疫知识对动物进行免疫保护。

教室

理论讲授

1

非特异性免疫

通过实例引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机理,各种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教室

理论讲授

1

学习任务

任务7特异性免疫

参考学时

8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利用特异性免疫知识技能,对动物进行正确免疫,提高动物抗感染能力,保护动物。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学习—工作—再学习”的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具有理论服务生产实际的能力和终身接受再教育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免疫系统

通过实例讲授免疫系统的组成;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免疫作用。

教室

理论讲授

2

抗原

讲授抗原的特性和抗原的类型

教室

理论讲授

2

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和细胞

通过实例引出各种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作用、各种淋巴因子的作用,并正确的让动物获得高抗体来保护动物。

教室

理论讲授

2

免疫应答

讲授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动物形成免疫应答的过程。

教室

理论讲授

1

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通过实例引出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如何使动物形成良好的免疫应答保护动物。

教室

理论讲授

1

学习任务

任务8变态反应

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变态反应机理,具备诊断治疗变态反应的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变态反应的机理

根据病例讲授不同类型变态反应的机理、引起的发病症状。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理论讲授

1

防制和应用

根据不同病例讲授变态反就的几种防制方法。

教室

理论讲授

1

学习任务

任务9血清学诊断技术

参考学时

8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具备利用血清学试验方法对动物进行疫病诊断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独立工作、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血清学试验概述

以实例讲授血清学反应的概念特点和注意事项,为正确诊断动物疫病打下基础

教室

实验室

理论讲授现场操作

1

凝集试验

沉淀试验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原理及类型

教室

理论讲授

1

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原理、类型及基本操作方法

教室

理论讲授

1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原理、类型及基本操作方法

教室

理论讲授

1

试管凝集试验

利用凝集试验方法对病例进行诊断

实验室及实验仪器

现场操作

2

琼脂扩散试验

利用沉淀试验方法对病例进行诊断

实验室及实验仪器

现场操作

2

学习任务

任务11免疫学应用及生物制品概述

参考学时

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利用免疫学知识和生物制品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

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遵纪守法、终身学习的能力

子任务名称

情景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生物制品概述

认识生物制品的类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

现场讲授

1

免疫的应用

讲授免疫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

教室

理论讲授

1

4课程实施

教学条件

软硬件条件

1、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

本课程具有符合微生物实验室条件的使用环境,实验室布局合理具有分区明确的准备室、显微镜室、无菌室、药品室、精密仪器室和学生操作室,显微镜室和精密仪器室有专人保管、维护,实验室显微镜和精密仪器都建立档案、有防尘罩、操作及保养方法、使用登记本等,规范并保证学生实习的正常进行。

2、有良好的多媒体授课环境。

3、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相应资料,了解国家动物疾病最新疫情和新的疫病诊断方法。

师资条件

任课教师具有扎实、全面的动物微生物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兽医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有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现场实际操作、任务驱动法。

现场实际操作法:

主要针对某个病例进行现场诊断。

多媒体教学法:

是将非直观的内容和技术制作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理性认识。

讲授法:

在讲授的时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每一情境中的某些子任务分别布置给学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查找资料、自己准备诊断仪器和材料,进行疫病诊断,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编写

5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考核形式:

考试

考核方式:

课程总成绩=结果考核(期末考试)40%+过程考核60%(技能考核30%+提问5%+作业、报告10%+出勤5%+课堂表现10%)

技能考核在学期末教学实习中对所学过的技能操作进行考核。

学生在技能考核试题库抽题,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完成操作项目。

教师按学生平时作业、报告的写作情况给出分数,10分制/次,总计100分。

出勤总计100分。

旷课1次扣10分,3次以上计0分(3次迟到或早退按旷课1次处理)。

课堂表现考核学生课上学习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实验结果情况、课程自学情况、讨论情况,通过蓝墨云班课经验值计算,经验值第一名为满分100分,其他同学按与第一名比例核算。

6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7.其他说明

本课程的某些实践教学任务可以根据动物临床病例适当调整,提高学生的对实际病例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纸质书籍、电子书籍、最新杂志,网上查询微生物相关知识,初步认识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自我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