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7127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docx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__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

将物体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在研究列车过桥所用时间时,列车长度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这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即看物体是否满足质点的定义。

3.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定做参考的、假定为______的其他物体,叫参考系.通常选取大地作为参考系。

4.我们坐在校园里,欣赏毛泽东的一句诗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静止不动,是因为选取______为参考系,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为参考系.

5.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所选的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立直线坐标系.如下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______,若它运动到B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B=______,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位置的变化量△X=。

 

知识点一 质点的概念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时的着陆

知识点二 参考系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在并行的铁轨上甲、乙两列火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

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如果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

知识点三 坐标系

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坐标轴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2m,-1mB.-2m,2m,1m

C.4m,0,1mD.-4m,0,-1m

6.如下图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她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方法技巧练】

一、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方法:

物体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

7.2015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建国66周年国庆大阅兵,气势恢宏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好现代化祖国的信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正在列队通过天安门的女子方队的队形时,可以把队员看成质点

B.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1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

C.欣赏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通过天安门的壮观场面时,飞机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不能看成质点

8.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车车轮只做平动

B.火车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C.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D.计算火车经过一座桥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二、转换参考系来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

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研究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2.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

B.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研究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的跨栏动作时

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

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C.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一定是乙火车开动了

D.我们平时说楼房静止,是指楼房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

4.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

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

6.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

A.水平向前运动B.水平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

7.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

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

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

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选择其中任一人作为参考系,则两人都是静止的

9.以北京长安街为x轴,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km处.

(1)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

A.3km 2kmB.-3km 2km

C.3km -2kmD.-3km -2km

(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

A.5km 7kmB.2km 5km

C.2km 7kmD.3km 5km

§1.2 时间和位移

1.在时间轴上,时间间隔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________.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________.

2.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_,只有________,没有______,是标量.

  位移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可以用由____位置到____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方向是从____位置指向____位置,位移的大小则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线段长度.位移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是矢量.

 3.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例如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的物理量叫标量,例如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x轴从A点运动到B点,若A点的位置坐标xA=-2m,B点的位置坐标xB=3m,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ΔxAB=________m.

知识点一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2.下列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

B.某人用15s跑完1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

知识点二 位移和路程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与路程相同

B.上学时从家到学校,放学时从学校到家,这两次的位移是相同的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D.当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以后,位移就唯一确定了,而路程可以有多个

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知识点三 矢量和标量

6.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方法技巧练】

一、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方法

7.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

①3s内;②第3s内;③第2个2s内;④第3s初;⑤第2s末;⑥3s初.同时判断它们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并说明理由.

 

 

二、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方法

9.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A.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10.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25m、25mB.65m、25mC.25m、-25mD.65m、-25m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8∶00”是指时间间隔

B.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行表是时刻表

C.体育老师用秒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记录值是时间间隔

D.“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14周,耗时21时23分钟是时刻

2.下列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

A.在整个90分钟的比赛中,甲、乙两足球队“互交白卷”

B.他每天都看电视节目“新闻早8点”

C.列车到站时间晚点5分钟

D.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小时

3.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

A.第2s末和第3s初B.前3s内和第3s内

C.第3s末和第2s初D.第1s内和第1s末

4.下列关于矢量(例如位移)和标量(例如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

B.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C.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

6.下列哪种情况下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

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

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m

C.乘火车或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080km

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7.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m和100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s甲s乙

C.x甲>x乙,s甲>s乙D.x甲

8.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的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米与墙壁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米后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12米、2米、B.12米、-2米

C.-2米、-2米D.2米、2米

9.如图5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16m,方向从A到C;16m

B.16m,方向从A到C;25.1m

图5

C.25.1m,方向从A到C;16m

D.16m,方向从C到A;16m

10.如图6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图6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图1

1.如图1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__m.

2.在x轴上,质点的位移可以用坐标变化量Δx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________,Δx的________表示位移的方向.

3.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

,速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4.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Δt或位移Δx内的_____.其公式为:

__   ____.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____________,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________有关.

5.运动物体经过________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__________相同.

 瞬时速度的_________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知识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口射出,v1和v2均指平均速度

D.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2.日常生活中,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

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

(  )哪些是瞬时速度?

(  )

A.网球比赛中发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罗迪克曾在戴维斯杯半决赛中发球时速达到249km/h千米,近几年尚无人超越

B.经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

D.返回地面的“神舟七号”飞船以4m/s的速度落地

E.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知识点二 平均速度的计算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运动了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发生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也是3m/s

4.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6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8.2m/s,在他跑的全程的中间时刻即t1=6.25s时的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的速度冲过终点,他在百米比赛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

知识点三 速度和速率

5.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方法技巧练】

一、平均速度大小的计算方法

7.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8.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二、应用位移—时间关系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9.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x0处

C.甲、乙运动方向不同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速度的大小就是速率,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5.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

B.瞬时速度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D.瞬时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6.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7.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含义正确的是(  )

A.汽车出发后10s末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它在这段时间内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这段时间内最小速度与最大速度之和的一半

8.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三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的瞬间速率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9.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